佳礼资讯网

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4167|回复: 598

認識佛教(净空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9-2011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正確的認識佛教,對於初機很重要!很多的同修對佛教的觀念是錯誤的,所以我們廣泛的印行、流通此書,幫助初學,把佛教的正確觀念樹立起來。雖然言未完全盡意,但是真誠的供養、真誠的發心,希望有緣的同修,都能歡喜,並得到真實的受用和法益!

一、什麼是佛法?

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佛法」?

「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世所必需。」

在修學佛法之前,一定要對於佛法有正確的認識。假如我們把佛法認錯了,即使費了許多的時間修學,到後來得不到結果,這就非常可惜!因此,我們先把【什麼是佛法】,給諸位同修作最簡單扼要的一個會報。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根據中國歷史所記載,佛誕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壬申)入滅,住世七十九年。現代中國佛教,老一輩的大德們,對佛入涅槃的紀念日,便是用這個紀年。歷史上記載他老人家在世的時候,曾經為大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入滅後一千年,也就是中國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才正式傳入中國。

我們想要認識佛教,首先要知道:

什麼是「佛」?什麼是「法」?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教」?

這幾個問題,對於我們修學,關係非常之大。「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當年為什麼不用「智、覺」這兩個字來翻譯,而採「佛陀」這個音譯呢?因為佛陀的含意,是無限的深廣,我們中國字彙裡的智、覺二字不能夠全部包括,因此,就採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註解。

「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來講是「覺悟」。

就體上講,智有三種:

第一、「一切智」: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正確的了解宇宙的本體;這樣的智慧,在佛法裡稱為「一切智」。

第二、「道種智」
:種是指種種繁多的現象,宇宙之間的現象,種類無量無邊,這許許多多的現象,怎麼產生的?從那裡來的?現象、過程如何?後來結果如何?能夠正確明瞭宇宙萬象的智慧,叫做「道種智」。

第三、「一切種智」: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究竟圓滿的明瞭,沒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毫的差誤,這樣的智慧,叫做「一切種智」。

釋迦牟尼佛,具足這三種智。由這個智慧起作用,當然,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確的瞭解。智慧起用就是大覺。佛在經上給我們說「覺」也有三類:第一、是自己覺悟了。第二、是能夠幫助別人覺悟,這叫做覺他。第三、是圓滿的覺悟。小乘阿羅漢、辟支佛,這些人自己覺悟。他們自覺之後,還沒有發心,主動的去幫助別人覺悟;經典裡常常說這是小乘人。大乘菩薩自覺之後,能夠主動的去幫助一切希望覺悟的人。「希望覺悟」,就是機緣成熟,菩薩一定會主動的幫助他,使他從自覺到究竟圓滿的覺悟。這「究竟圓滿」正如同其他宗教裡面讚美「全知全能」的主——上帝——一樣,在佛教稱之為「佛陀」。佛告訴我們,這樣圓滿的智慧德能,「覺」就是它的德能,它的作用,一切眾生本來具足。圓覺經中講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也是華嚴經上說的「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眾生與佛都是平等的,沒有差別。現在我們把智慧德能都失掉了!怎麼失掉的?佛用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就是我們的病根之所在。我們從佛境界落到今天這個地步,就是受妄想、執著之害;每天還在繼續不斷的搞生死輪迴,也是妄想、執著;生活過得這麼苦,還是妄想、執著。妄想、執著的確是一切迷惑、災難的病根啊!妄想、執著去掉一分,我們就得一分自在,就恢復一分的智覺;要把妄想、執著斷得乾乾淨淨,我們的佛性就重新又恢復了,恢復到本來佛了,這個事實真相佛在大經裡面明白的告訴了我們。

大智大覺的對象,就是無盡時空裡面所包含的一切萬事萬物。這個「萬」不是數字,只是形容極多——無量的無量。佛經上常說,人身上一根汗毛,或說微塵,這是講小的。「正報」小的毛端,「依報」小的微塵;大的可到虛空法界,這一切事物就是我們智覺的對象,佛用一個代名詞代表這些萬事萬物,這個代名詞就叫做「法」。所以「佛法」這兩個字連起來,就是無盡的智慧、覺悟,覺了宇宙人生一切萬事萬法。中國人常講﹁佛法無邊﹂,確實是無量無邊。所覺的對象沒有邊際,能覺的智慧也沒有邊際。這無量無邊的智覺,諸位要記住,是自己的本能。

不過這裡面還有一件事情是我們很不容易體會的,那就是佛跟我們講:「我們本能的智覺與智覺的對象(宇宙人生萬事萬物),是一不是二。」這個我們很不容易理解。實在說,如果我們很冷靜的去思惟、觀察:假如佛所說的這句話真的能成立——這個智覺是究竟圓滿的——,那這句話就可以相信,我們便應該相信;如果說「能知」跟「所知」是對立的,這個智與覺就很難講到圓滿;換句話說,那是有限的,不是究竟圓滿的。但是佛告訴我們,「能知、能覺」與「所知、所覺」是一不是二。這是佛法裡面常講的「一真法界」,也就是華嚴最真實、最圓滿、最高的境界。淨土宗講的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一真法界。以上,我們明瞭「佛法」這個名詞的含意,對於什麼叫「佛法」,會有一個粗淺的認識。

民國初年有一位歐陽竟無先生,是當代的大佛學家,他在南京創立支那內學院,培養了不少的佛教人材,有出家的,有在家的。這一位大師,於民國十二年,在第四中山大學(現稱南京師範大學)發表了一次講演,講題是:「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當時在中國引起相當的震撼。他舉了很多例子為佛法正名。這篇講演由王恩洋居士整理印成小冊,台灣也有流通,諸位仔細看看,他的觀點是非常正確的。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20 人气 +18 收起 理由
古道西风 + 5 谢谢分享
阿弥陀佛56 + 3
荣耀归来123 + 5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什麼是佛教?
佛教究竟是什麼呢?佛教真的是教育嗎?

佛教究竟是什麼呢?學佛的人不能不知道。「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教育內涵包括了無盡無邊的事理,比現代大學裡面的課程內容還要多。時間上,它講過去、現在、未來;空間上,它講我們眼前的生活一直推演到無盡的世界。所以它是教學、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是智慧、覺悟宇宙人生 的教育。中國孔子的教育,是講一世(一生)——從生到死的教育。佛法是三世的教育,講過去、現在、未來。

佛教真的是教育嗎?如果我們仔細觀察,這個疑問就會消除。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學才有師生的稱呼,我們稱釋迦牟尼佛為根本的老師(本師),就是表示這個教育是他老人家創始的,他是第一位創辦人。我們自稱為「弟子」,弟子是中國古時候學生的自稱。由這些稱呼,我們知道我們跟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就宗教而言,上帝與信徒不是師生關係。佛門則是清清楚楚說明,佛與我們是師生關係;我們與菩薩是同學的關係——菩薩是佛早期的學生,我們是佛現在的學生。我們與菩薩是前後期同學,菩薩是我們的學長,這事要弄清楚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稱呼出家人為「和尚」,其實在一個寺院裡只有一位和尚。「和尚」是印度話,翻作「親教師」。就是親自教導我的老師,就像現在學校裡的指導教授,他是直接指導我的,關係非常親近、密切。他若是不直接指導我,就稱他為「法師」,這如同學校裡的老師很多,但他沒有上過我的課,沒有指導過我。「和尚」與「法師」的差別就在這裡。代表和尚教學的老師稱作「阿闍黎」。阿闍黎的言行,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可以做我們的模範,我們可以跟他學習。這些稱呼在教育裡才有,宗教裡面沒有這種稱呼。由此可以證明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

再從佛教道場的組織(中國佛教寺院)來看,寺院是佛教教學與佛教藝術相結合的一個教育機構,就像現在的學校與博物館結合在一起。這種形式,就是現代所講的藝術教學。現代人處處講藝術,佛教在二、三千年前就實行藝術教學了。從寺院的組織也能看出它與現代的學校大致相同。「和尚」相當於學校校長,是主持教學政策的人,課程是他制定的,教師是他聘請的,這是和尚的職責。和尚下面有三位幫助他的人,佛家稱為綱領執事,分掌三個部門:掌管教務的稱「首座」;掌管訓導的稱「維那」;掌管總務的稱「監院」。名稱與學校不相同,實際上他們管的事務跟現代學校裡面的教務、訓導、總務沒有兩樣,可知寺院機構的組織確實是一所學校,是一所非常完整的學校。中國過去稱之為「叢林」,「叢林」就是佛教大學。我們從佛教的起源,一直到中國佛教的建立,可見它的確是一個教學的體系,這事實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然後才知道我們到底在學什麼!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現代的變體佛教
傳統的佛教、宗教的佛教、學術的佛教、邪門外道的佛教
佛教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形式:目前這個世界上,佛教至少有四種不同的形式,同時出現在世間,所以把我們搞迷糊了。

第一、是剛才講的「傳統的佛教」,就是「佛陀教育」。釋迦牟尼佛原本就是這個樣子。但是傳統的佛教教育現在很少見了,其他的佛教,多少也都是變了質的。

第二、是「宗教的佛教」。佛教本來不是宗教,現在變成宗教了。今天我們聽人家說佛教是宗教,我們也沒有辦法否認!為什麼呢?擺在外面的形式確確實實是宗教。不像從前的寺院叢林,每天上課八小時。現在你們看那個寺院上八個小時的課?古時候中國寺院每天上課八小時,修行八小時。修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坐禪,一種就是念佛。所以修行人每天用功十六個小時,解行相應。上課是聽講、研究討論,是理論上的;然後修清淨心,修覺、正、淨。每天有十六個小時在用功,妄念當然少了,所以成就很快。現在我們所見的佛教道場只是每天供供佛,修一點福報而已,佛教確實變成宗教了。

第三、是「佛學」。佛教變成學術,變成哲學了。現在有些大學開「佛經哲學」這一門課,把佛的教法當作哲學研究。為什麼把佛教當作哲學來研究也錯了呢?諸位想想,佛教教育是一個完整的大學,所有的科系統統都包括了,現在只認定它是哲學部門,把它縮成這麼一點點,所以這也錯了。歐陽先生講得很好,佛教不是哲學,也不是宗教,佛法就是佛法,佛法是為一切眾生所必需。為什麼?它真正能幫助我們解決所有的問題,從現前的生活問題,到將來的生死大事,沒有一樣解決不了的。可見得佛教的教學內涵是非常精深廣大,認作學術也是變質。

第四、是「邪門外道的佛教」。這是最近三四十年才出現的,那是非常的不幸。諸位要知道,宗教的佛教是勸善的,勸人做一個好人;學術的佛教追求真理、研究知識,對社會沒有多大的傷害;若是變成邪教,變成外道,利用人性的弱點,拿著佛法作招牌,欺騙眾生、傷害眾生、擾亂社會、危害大眾的安全,那是變質變得太不像話了,變得太過分了。這些邪門外道也有一些言詞、一些行為,很能吸引人、誘惑人。一旦涉入,等到事敗,知道吃虧上當,後悔就來不及了。

諸位同修,目前佛教在社會上有這四種,我們要把眼睛睜大,要看清楚、想明白,我們究竟要學那一種佛法,對於我們才真正有利益。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Ms.K.L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佛陀教育的目標
﹝一﹞佛教的學位制度

佛教既然是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是什麼?佛在許多的經論中,常常講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梵文音譯,尊重所以不翻;這是佛教教學的總目標,翻成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可以將它分為三個階段說明:第一、是「正覺」。第二、是「正等正覺」。第三、是「無上正等正覺」。

世尊告訴我們,世間人對於宇宙人生也有覺悟,只是覺悟不圓滿。像科學家、哲學家、宗教家,對於世間事理他確實知道不少,但是不能算「正覺」。為什麼不稱他為正覺呢?因為他雖覺悟,但是他的煩惱沒有斷,他還有貪、瞋、癡、慢,還有是非、人我。換句話說,他還是凡夫,不是聖人,所以不能稱為正覺。如果是貪、瞋、癡、慢,人我、是非、煩惱,都斷盡了,沒有煩惱了,佛就承認這個人是「正覺」,他得到了「正覺」的學位;佛教裡面稱他為「阿羅漢」,這是最低的一個學位。阿羅漢以上的學位稱為「正等正覺」,「等」是等於佛,但還沒有成佛。「等」是指他用的心跟佛用的心是一樣的。由此可知,阿羅漢用的心跟佛不一樣,阿羅漢用的心跟我們是一樣的,差的是我們有煩惱,他沒有煩惱,這個心在佛法裡面叫「識心」,就是假的心,不是真心。我們用的心都是假的,都是妄心。所以人與人之間往來,不要太認真,今天別人對你好,要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面對虛情假意,不可以當真;當真,你就生煩惱了。再看世間人今天說愛,明天就離婚了,這成什麼話呢?可見這不是真的!菩薩用心是真的,真心是永遠不變的。佛用真心,菩薩也用真心;佛用的是「圓滿的真心」,菩薩是「分證的真心」。佛在經上用月亮來做比喻,十五的滿月比喻佛的心。菩薩的心呢?像初三、初四的月牙。你看月牙上的月光,那個光是真的?還是假的?真的!一點也不假,只是不圓滿而已!所以說初三、初四,一直到十四,都是菩薩心,他是真心,但沒有圓滿,我們稱為「正等正覺」。阿羅漢與辟支佛用的心,好像是水裡的月亮,鏡子裡的月亮,叫鏡花水月,都不是真的。從用心上看,菩薩的心跟佛的心很相似、很接近,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縱然是初住菩薩,剛剛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用的心就是真心,絕對沒有虛妄,這叫「正等正覺」。修學得到正等正覺,這個學位稱為「菩薩」。阿羅漢好比是學士,菩薩好比是碩士,佛好比是博士。所以「佛」是通稱,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獨稱;任何人智慧達到究竟圓滿,就是真心圓證,就稱之為佛。佛所證得的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佛、菩薩、阿羅漢是佛教學位的名稱,他們都是人,不是神仙,諸位千萬不要把他們神格化了!總之,佛是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擁有究竟圓滿的智慧,這也是佛教教學的目標。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教育、智慧的教學。

(二)佛教的教學目標

佛教教學的方針是徹底破除「迷信」。佛門常講:「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迷是什麼呢?對自己、對生活環境的真相不了解。因為不了解真相,往往就看錯了,也想錯了;看錯、想錯,也就做錯。做錯的結果就是苦啊!如果一個人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夠真正理解,沒想錯、沒看錯、沒做錯,所得的結果一定是快樂。所以「破迷開悟」,是從因上說;「離苦得樂」,是從果上說。為達到這個目的,佛教教學的方針是「破除迷信,啟發真正的智慧」,讓我們有能力在現實環境裡辨別:真、妄、邪、正、是、非,乃至於善、惡、利、害。然後再幫助一切眾生建立理智、大覺、奮發、進取、樂觀、向上的慈悲濟世的宇宙人生觀。可見佛教既不消極,也不落伍,是能給我們真實利益的。無量壽經上講:佛教是圓滿的幫助我們解決眾生一切苦難的問題,讓我們每個人在這一生中得到幸福快樂、家庭美滿、社會和諧、國家富強、世界大同。這就是佛教在我們世間的目標,至於往後的目標--斷煩惱、出三界--,殊勝的利益,就更不可思議了。所以大家要認清楚,佛法是教學,是真的能讓我們得到真、善、美、慧,永恆真實幸福的教育成果。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五、佛陀教育之入門--地藏經
(一)大圓滿

佛家的教學目的、方針我們知道了。再要說明的就是佛一生中所說的法。佛說什麼法?就是給我們講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後來學生把它紀錄下來,就是現在的經典;經典就是佛教的教科書。大乘佛法啟蒙的經典就是地藏經--初學入門一年級的教科書。這層真實義在地藏經上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但是它不是用言語說的,它用放光來表示。世尊在這個法會上,一開始就大放光明--放無量的光明。經文上記載有:大圓滿光明雲、大慈悲光明雲、大智慧光明雲、大般若光明雲、大三昧光明雲……,一直到大讚歎光明雲。這十句是表法的,不是只有十種,而是代表無量無邊。因為中國人一般認為從一到十,十是一個圓滿的數字,這和無量壽經裡講「無量」的意思,完全相同;無量壽經上講的「無量」,就是地藏經上講的「圓滿」。圓滿講了十個,那麼無量呢?只講一個「壽」。諸位要曉得,不單單是無量壽啊,是一切都無量!一切無量中壽命是第一!諸位試想:你有無量的田園、無量的金銀財寶,如果沒有壽命,誰去享受呢?所以淨宗用一個字--壽--來代表一切無量,而地藏經裡就用十種光明雲來代表。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無盡的宇宙人生都給我們說明了。

佛到底依據什麼給我們講經說法?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第一就是「大圓滿光明雲」。密宗講的「大圓滿」就是顯宗講的「真如自性」;真如自性就是大圓滿。真心、第一義諦,都是顯示大圓滿的意思;下面接著舉出九種都是說明「大圓滿」。給你講「慈悲」,慈悲是圓滿的。給你講「智慧」,智慧是圓滿的。樣樣圓滿、事事圓滿,沒有一件事情不圓滿,這才叫大圓滿。大圓滿就是我們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是從這個地方給我們說出無量無邊的經典,告訴我們宇宙人生的真相。所說的一切全是我們自己本來具足的,都是自己本有的。因此,世尊四十九年所說,沒有說到別人,全說我們自己。所以這個教育跟一般教育的確不一樣,是與我們自己切身相關的。總而言之,釋迦牟尼佛為一切眾生,說什麼法呢?一言以蔽之,就是為我們說大圓滿法。

世間人每天辛苦、努力的工作,為的是什麼?什麼力量在推動,使他們勤苦工作,早出晚歸?我想大家都能夠答出,是「名、利」。「利」比「名」還重,假如今天一點好處都沒有,一分錢都得不到,他肯不肯去做工呢?自然就懈怠了,提不起勁,不肯工作了。所以,社會運作的動力根源就是「利」,其次就是「名」。佛菩薩既不愛名,也不要利,他在十法界比我們還要辛苦,比我們還努力,在那裡認真教學,這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呢?這個力量就是第二句講的,「大慈悲光明雲」。諸位想一想,做母親的對於她的孩子--特別是嬰兒--照顧得無微不至,她為的是什麼呢?她是為名?還是為利?她什麼都不是,那是出自於內心的愛護,這個愛心就叫「慈悲心」。佛對於一切眾生,大慈大悲,這種慈愛是平等的、是沒有什麼條件的,這是一個無比強大的力量永恆的在推動著諸佛菩薩,無有止境的在十方世界教化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在「大圓滿光明雲」之後就說出「大慈悲光明雲」。我們學佛的人,自己修行,也勸導別人修行,這就是弘法利生。將佛法介紹給別人,推薦給別人,這是什麼力量?也是慈悲的動力,這才是真正的佛法。假如是為「名」去講經,打自己的知名度;或為「利」--講一部經要收多少錢,那就大錯特錯,完全不是佛法,根本與佛法的精神完全相違背。佛法自行、化他沒有任何條件;佛法流通,亦復如是。再看現代印的經書,往往印上「版權所有,翻印必究」。這是生意買賣,不是利生流通。人家送我佛書,我看看版權頁,如果有這八個字,我就不看了。問我為什麼不看?真善知識,為利益眾生,必定不要版權,歡迎翻印;心量大,報恩慈濟心切,心行相應的,其言語文字才可做後學參考。心量窄小的,名利沒放下的人,怎麼能寫出好東西!怎麼能說出大圓滿!那何必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慈悲要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不能夠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是迷、是錯誤的。所以佛門裡常說:「慈悲為本,方便為門。」這是佛教化眾生的兩大原則。後來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與正說恰好相反。原因在那裡?如果失掉理性,感情用事,那慈悲就是禍害,方便就下流了。因此接著就講「智慧大圓滿」,大圓滿的智慧流出大圓滿的慈悲。智慧就是方便法,用種種不同的方法手段,加上大慈大悲的力量在推動,這樣才能夠幫助無盡的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第四句講「大般若光明雲」--圓滿的般若。「般若」跟「智慧」的差別在那裡?大般若經上講得很明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般若」;「無所不知」是「智慧」。換句話說,一個是「體」,一個是「用」。或者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這兩個名詞,我們的理解就能更清晰一些。能夠說明宇宙現象的這種智慧,叫做「智慧」;能夠斷煩惱、破無明的智慧,叫做「般若」。般若智慧能斷無明煩惱,稱為「根本智」。能夠解釋宇宙萬有現象,稱為「後得智」。諸位要知道:「後得智」是從「根本智」裡生起來的。如果自己對於整個宇宙的大圓滿,你不能徹底證得,怎麼能說得出來呢。修行人證得的是般若波羅蜜。像中國的禪宗不是單講六度裡的第五度--禪定波羅蜜,而是講「般若波羅蜜」。你看六祖惠能大師,在壇經中就叫大家總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可見禪宗修的是般若,不只是禪定。

般若、智慧;一個是講智慧之體,一個是講智慧之作用。一個是「無知」,一個是「無所不知」。諸位一定要知道,只有無知的般若才能夠斷煩惱、破無明。無明、煩惱破盡了,就證得自性的大圓滿,恢復自性本有的能力,它起作用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智慧、般若的光明雲,它含有這麼深的意義。這兩種智慧(智慧跟般若),都是前面教學目的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究竟圓滿的智慧」。

智慧是從那裡來的呢?是我們的本能,自性本具的、本有的。現在沒有了,到那裡去了呢?佛跟我們說是我們自己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只要覺悟,智慧就恢復了。那麼要用什麼方法幫助我們破迷,恢復我們本性本具的圓滿智慧?佛教給我們一個方法「禪定」,在地藏經上稱為「大三昧光明雲」。「三昧」是梵語,翻作「正受」,就是禪定的意思。

佛法講修行(修是修正,行是行為),就是把自己錯誤的行為修正。行為,實在太多了,那能說得盡呢!所以佛法,把無量的行為歸納為三大類:一、是身體所造作的身業行為。二、是言語所造作的口業行為。三、是起心動念,意業行為。行為無論有多少,總不出這三個範圍,所以叫「三業行為」。思想錯誤了、見解錯誤了、說話錯了、動作做錯了,這叫錯誤的行為;把一切錯誤修正過來,才是修行。三業行為的修正,是要以心為主,禪宗講:「修行要從根本修。」什麼是根本呢?「心」是根本,起心動念是根本。心正,我們的言行一定正;心不正,就是想學也學不像,很容易被人看破,所以要從心地修起。三昧就是「心定」。佛法講行門是無量無邊,有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這許多方法、門道都是修定。千萬不要以為只有禪宗才修定,其實那個宗派不修定?只是不叫禪定就是了。淨土宗「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教下修「止觀」,止觀就是禪;密宗裡面「三密相應」,相應就是禪。由此可知,佛教宗派、法門裡用的名稱雖然不一樣,實際上所說的是同一件事。所以說「法門平等、殊途同歸、並無高下」,那一種方法我用得很習慣、用得很自在、很順利,我就用那個方法。佛法修學最要緊的,就是「一門深入」,不要搞很多法門,法門多就會產生迷惑,反而不容易成就,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觀念。「三昧」是佛家修學的樞紐。戒、定、慧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所以般若智慧是從禪定中生出來的,這是自性本定,稱為「大三昧光明雲」。

十種光明雲,前面一半是講原理,後面一半是講原則。原理就是佛說法根據的原理,我們說出來了,後面講原則。第一、是「大吉祥光明雲」。吉祥是什麼意思?凡是我們本分應該得到的,我獲得了,這是「吉祥」;我不該得的,我得到了,那就不吉祥了。這是吉祥的一般定義。它在此地含意是非常之深。盡虛空遍法界,無論是理論,無論是現象,都是我們應該知道的;一切萬事萬物的受用,也是我們應該要得到的,這稱為「大吉祥」。例如:念佛一心想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是你應該享受的。你要是生到華藏世界,毘盧遮那佛的依、正莊嚴,也是你應當享受的。這是吉祥的本意。在這個地方佛應機說法,這就是最吉祥。佛說法,第一絕對不違背真理,也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決定不能違背。第二還要適合眾生的程度。假如不合程度,程度淺的,講得太深,他聽不懂,這是枉然,這就不吉祥了。如果程度深的,講得太淺,他聽起來沒味道,也不吉祥了。所以「契機契理」的說法,是最吉祥的。佛沒有白說,我們沒有白聽,真正得到真實利益,這是最吉祥,這是大吉祥,是圓滿的吉祥。

其次講到「福德」,大吉祥是要契機契理,要適合眾生的根機。我們現前大眾,念念不忘的,心心追求的,大概就是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這些都是我們眼前希望得到的,這是福德。如果佛不把這些東西給我們,而要我們學佛,我們就會掉頭而去。為什麼呢?眼前想的都得不到,說來生來世得大福報,這太渺茫了!什麼時候能享受到啊!所以眼前的福利,必定要能得到,我們自會相信將來有更大的福報,這才講得通啊!好像開花、結果一樣,現在花開得美好,我們才會相信將來果實一定結得好;若是現在花都不開,說將來會結好果實,我們當然不能相信啊。所以吉祥之後,一定是大福德。大福德怎樣才能夠得到?「福德」是果報,果之前一定要修因;修什麼因,得什麼果報。

佛教講「功德」。功德跟福德不一樣,功德才是真實的。你看諸佛成佛之後,他還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去修福。為什麼?因為沒有福報不能度眾生。一個人會說法,大家看他沒有福,就不會相信他;他要是說這大福德是我修行得來的,別人見到很羨慕,自然就跟他學了。所以有智慧還要有福德才能度眾生。所謂「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戒、定、慧三學是屬於功德。這是佛法真正要教給我們的--修福、修慧,福慧雙修。

修行一定要有方法,方法裡面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標準--我們要依靠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大歸依」。大歸依不是平常講的歸依佛、法、僧三寶;大歸依是歸依大圓滿的自性,是圓滿的自性三寶。最後是「讚歎」,讚歎實在講就是教化眾生。讚歎自性圓滿的功德,讚歎自性無量的功德。佛教教我們什麼?就是教我們要證得圓滿的自性。禪宗常說: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就是大圓滿的自性。佛法所教,佛法所學,皆以此為目標,以此為方向。

以上所說的,是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經文開端世尊放光,光中包含無量無邊的意趣,這裡略說十種(十是代表圓滿的意思)。這一段經文,一般很容易含糊籠統念過,不曉得這裡面的密意。不僅是地藏經依此而說,佛所說無量無盡的經論,沒有一部不是從「大圓滿」流露而宣說出來。所以前五句是大圓滿的自性,後五句是自性的起用,也就是大圓滿的作用。這是佛陀教學的依據。像這樣的經文,在大乘經典裡,佛時常說,有時候用言語說;有時候用放光來表示。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知道這些,讀經就會很有味道了。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28 PM 编辑

(二)大乘圓滿法 /地藏/觀音/文殊/普賢

大乘佛法的修學次第,是以四大菩薩作代表:第一位是九華山的「地藏菩薩」,第二位是普陀山的「觀音菩薩」,第三位是五台山的「文殊菩薩」,第四位是峨嵋山的「普賢菩薩」。用四大菩薩來代表整個的佛法。

「地」是大地,大地生長五穀、雜糧養活我們,我們離開大地就不能生存。地下的資源寶藏,使我們的生活得到滿足。所以佛就用「大地」比喻我們的「心地」。我們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圓滿,本來具足無量的慈悲、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般若,乃至無量的吉祥、無量的福德。因此,佛所說一切經論,沒有一樣不是無量的。不但一切經皆是大圓滿,甚至於每一部經,字字都是大圓滿。諸位什麼時候能看出這個,那才知道其味無窮啊!「地藏經」主要是給我們講,入佛門最初的修學方法,就是「孝親尊師」。佛陀教育是「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不孝父母怎麼會尊重師長?不尊重師長,不肯聽老師的話,老師再有學問,再有能力,也沒有辦法傳授給他。所以「尊師重道」,才能成就學業。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孝道」就是「大圓滿」的大根大本,一切圓滿從這裡開始。再將「大圓滿」擴展提升--我們孝親尊師,將孝敬發揚光大,孝敬一切眾生,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一切平等,孝敬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這就是「觀音」法門了。所以觀音是地藏的發揚光大,沒有地藏那來的觀音!好像蓋樓房一樣,沒有第一層樓那有第二層;觀音是地藏的發揚光大,稱為大慈大悲。「孝、慈」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礎上,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處。所以第三位菩薩,就是「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普賢菩薩」代表「實踐」--將孝、敬、慈悲、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能夠從心所欲都不違背這個原則,就是普賢菩薩。誰是普賢?人人都是普賢,普賢法門是圓滿的法門。所以華嚴經說:不修普賢行,就不能圓成佛道。為什麼呢?普賢是心心大圓滿、願願大圓滿、行行大圓滿。如果這當中沒有真實的智慧,普賢菩薩的大願就不能圓滿。四大菩薩表現此義,代表大乘圓滿的佛法。所以要從地藏學孝敬,進而學習觀音的大慈、文殊的大智、普賢的大願大行。
回复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佛法修學五大科目
﹝一﹞三福 — 佛法共同的基礎是我們修行基礎的基礎。

佛說法是非常活潑的,是因人施教沒有定法的。佛的教法,無論他怎麼說法,都離不開大圓滿。換句話說,全是從自性中流露出來的,因此,法門是真正的平等。就如同華嚴經上講的主伴圓融--一個為主,其他一切都是伴。如果我們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一切諸佛就是伴;以毘盧遮那佛為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伴;以阿彌陀佛為主,毘盧遮那佛也是伴。任何一尊佛都可以做主,也可以做伴,主伴圓融。佛如是,菩薩也不例外。假如我們學佛,以觀世音菩薩為本尊,諸佛都是伴;以地藏菩薩為本尊,觀音菩薩就是伴。佛的經典也是如此。我們以無量壽經為主,一切經都是伴;以金剛經為主,無量壽經是伴,華嚴、法華都是伴。這才看到它真正平等,真正的自在無礙,然後我們才能談教學的綱領。在佛門中,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都是讚歎這個法門是第一。說這個法門第一並不顯示其他法門就是第二,這點,諸位一定要弄清楚,才不致於犯過失。犯什麼過失呢?--自讚毀他。這就犯了大戒,是錯誤的。在修學綱領上,像觀無量壽佛經的緣起中說,韋提希夫人家庭遭了很大的變故,對於人間疾苦,才真正體會到,這才要求釋迦牟尼佛說:「這個世界太苦了,實在沒意思,有沒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更清涼的世界、沒有造惡的世界,我希望往生到那裡。」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就把十方諸佛的世界,以神力變現在她面前,讓她自己去觀察、選擇。她實在也不負釋迦牟尼佛的期望,她選中了西方極樂世界,要求釋迦牟尼佛教給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方法。佛在沒有說明方法之前,教她先修三種淨業,並且告訴她,這三種淨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這一句話非常重要,使我們明瞭三世一切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修行證果,都要依此三福為基礎。這好像我們蓋樓房一樣,無論蓋多高、蓋什麼樣式,地基都是一樣的。「淨業三福」就是佛法共同的基礎,一定要從這個基礎上建立,才能成就一切佛法。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人天福

淨業三福,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第二:「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共十一句。我們在經中看到,佛常叫著「善男子、善女人」。什麼叫「善」?「善」的標準是什麼?就是要具足這三種淨業。十一句都做到了,才是大乘經上所稱的善男子、善女人,可見其標準很高。如果是小乘經,那只具備前兩條就夠了。如果是人道、天道裡面的善男子、善女人,只需具足前面一條就夠了。今天我們講《地藏經》是大乘佛法,《無量壽經》也是大乘佛法,所稱的善男子、善女人,三福十一句都要做到啊!若有一句做不到,就不能稱為善男子、善女人。我們讀經,想想自己是善男子、善女人嗎?

佛說法,無論是講基本的修學方法,還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理,字字句句都與大圓滿相應。也就是說都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法法皆是大圓滿。這三福十一句,也是字字圓滿。我們看第一句:「孝養父母」。這個「孝」字是會意字,我們要體會這個字的意義。它上面是「老」,下面是「子」,這就是告訴我們,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體,是一不是二。西方人父、子是二,不是一,所以有代溝,這不是孝道;「孝」是沒有代溝的。過去還有過去,未來還有未來。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本是一體。就是我們佛法裡面講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換句話說,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孝」字;盡虛空法界,就是一個「孝」字。但是,什麼人能夠把孝道做得圓圓滿滿的呢?只有諸佛如來。如果不成佛,孝字怎麼做也做不到大圓滿。「孝養」孝指理性,養指行德;不但是奉養父母之身,須知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戒經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這是把孝順父母的心發揚光大,盡虛空法界,就是一個「孝道」。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法是師道,是以孝道為基礎,沒有孝道就談不上師道了。一個人如果是不孝敬父母,而會恭敬老師,這在理上是講不過去的;這種情形必然別有企圖--存心巴結老師,必是不懷好意。孝順父母又尊重老師,才是理所當然,人人應該如此。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佛菩薩、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的就是「孝道」。《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佛門的孝經,唯有「孝敬」才能開發我們自性無盡的寶藏。「孝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開發自性。因此在這三種淨業裡,它排在第一句,是根本的根基,是非常的重要。中國人敬祖先,祖先去我們很遠很遠,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我們逢年過節還要紀念他。為什麼要紀念呢?諸位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就曉得紀念的意義了。因為他跟我們是一體的、沒有分隔的,一心真誠的紀念,就是自性的一念相應。我們連遠祖都念念不忘,眼前的父母那有不孝順的道理呢。遠祖都還念念不忘的人,一定會孝順父母。孝順父母的人就會尊敬師長,這是性德之大用。假如有人不尊敬師長、不聽老師話、不好好的學,父母就操心了,那就是不孝。再者兄弟要和睦,若不和睦,使父母憂慮,也是不孝。工作認真負責的人,一定奉公守法,不使父母擔憂,不讓父母牽掛,這也是孝順。所以孝道確實是性德的究竟圓滿,佛教導我們從這個地方學起。尊敬老師,佛是我們最早的老師,三千年前創始的老師,我們連這位老師都尊敬,都念念不忘,眼前的老師那有不尊敬的道理呢。同樣的道理,我們供奉佛像,不是把他當作神明來看待,而是把他看作本師遺像;是返本報始,是報恩的意思。這就是為什麼佛弟子要供佛像、要供祖先。它有非常深遠、廣博的教育意義在其中。讓我們看到祖宗的神位,看到佛菩薩形像,就想到孝敬--孝親尊師。

佛法在地藏經上大圓滿之後,接著就講「慈悲」,三福孝親尊師之後接著是「慈悲」。從這裡我們就曉得,「慈悲」是性德,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孝敬擴大就是慈悲。慈悲,第一就是不殺,用意很深。如果不熟讀地藏經,要不把地藏經參透,你對於這一句真正的含意就沒法理解。真正參透了才曉得,一切惡業中殺業最重。為什麼呢?一切有生命的眾生,沒有一個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沒有一個不貪生怕死。雖然殺生是冤冤相報,但是,當他受果報的時候,他是不會想到我前世殺他,今天我應該被他殺害;前生我吃他的肉,今生我的肉也應該供養他。如果能這樣想,業債償清那就沒事了。假如他不是這麼想,懷恨在心,你殺我,我來生一定還要殺你,這冤冤相報就沒完沒了,且仇恨必定愈積愈深,這才是真正最可怕的。所以講「慈悲」,慈悲包括的面是無限的深廣,佛特別提出這一件事來。換一句話說,殺生就是不敬老師、不孝父母。因為老師--佛--教給我們五條根本戒,第一條就是不殺生,我們今天還在殺生,違背老師的教訓,就是不敬老師。不敬老師也就是不孝父母,因為父母希望我們聽老師的話,依照老師的教訓去奉行。今天不聽老師的話,去殺害眾生,不但失去慈悲心,孝敬也都喪失了,這個意義很深很深的,大家要細細去體會。

最後面一句是「修十善業」,十善業是世間善法的標準。佛告訴我們,能夠修這十種善業,決定不墮三惡道。上品的十善業能夠生天,如果再加上禪定、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那就生到很高的天界了,如色界天、無色界天。「十善」佛將它歸納為三大類:身、口、意。身業有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是對在家同修們說的。如果是出家,那就改成不淫慾,要把貪愛斷得乾淨。如果淫心沒有斷,無論修何法門,工夫善行修得再好,定力再深,也只能生欲界天。欲界有六層天,愈往上,情欲愈淡。由此可知,真正修禪,得禪定的人,即使得初禪--世間禪,其定功就能把淫念伏住,決定不起作用;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的念頭也都不會生起,雖然沒有斷根,但因禪定的功夫,而伏住這些妄念,不使它生起來。如此,才有資格生初禪天以上。曉得這個事實,就知道參禪得定是不容易的。你去參禪,要認真的想想,財、色、名、食、睡,這五欲還動不動心?如果動心,初禪天就沒分。真正不動心了,禪定才能成就。所以學禪的人很多,得禪定的人不多。得小定(未到定)或許有,真正得禪定生色界天的人就不多了。偷盜是不與取。譬如說有人投機取巧想漏一點稅,「漏稅」是偷盜,是偷國家的,所犯的罪更重了。偷一個人的,將來只還一個人的債。偷國家的,這個國家有這麼多的老百姓納稅,人人都是債主。美國有兩億人口,兩億人都是債主!這還得了,還不清哪!所以真正學佛的人,一定是奉公守法,決定不敢投機取巧。所以說,不犯盜戒、不犯淫戒、不犯殺戒,這叫做身業清淨。

口業有四。口是指言語,有四種善法。第一、不妄語。妄語是存心欺騙人,也就是不誠實。第二、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在甲面前說:「乙說你的不是。」在乙面前說:「甲說你不是。」這是鬥亂二頭,挑撥是非,無論是有意無意都犯兩舌。我們這個社會,有很多人在無意當中挑撥是非,所以有的時候傳話,愈傳愈訛,把意思傳達錯誤了。本來人家沒有這個意思,他在傳話中,任意添加增減語句,就把人家的原意全都弄顛倒了,這是很大的過失。小者使兩個人失和,大者使兩國交戰,這種過失很重,決定不能夠疏忽。第三、惡口。惡口就是說話沒有分寸、沒有禮貌、很粗魯,使人聽了之後很難受。第四、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說得非常好聽,可是用意不善。像現在社會上許多電影、歌舞、音樂,聽起來很好聽,看起來也不惡,想想這些在教人什麼?都是教人造殺、盜、淫、妄,凡是這一類的都是屬於綺語。口要離這四種惡業,口業就清淨了。

第三是意業,就是指起心動念。所有的念頭歸納為三大類:不貪、不瞋、不癡。「貪」是貪愛,包括吝嗇,所以常講慳貪。欲望沒有滿足,莫不拚命在希求,希望得到滿足,這是貪心。已經得到的,不能放下,不肯施捨幫助別人,這叫吝嗇,是謂慳吝,這是修學最大的障礙。佛教導我們用「布施」的方法消除慳貪的障礙。有些老同修,對世法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他不貪了,這是很難得;可是他貪佛法--這也想學,那也想學。諸位想想,他的貪心沒有斷。佛是教我們要斷貪心,不是教我們更換貪的對象啊!從前貪世間法,現在貪佛法,「貪心」還是在,這是錯誤的,這是絕對不正確的。所以佛法、世法都不能貪愛,貪愛是一切罪障的根源。其次瞋恚。為什麼會瞋恚呢?貪不到就生瞋恚。如果貪得到,就不起瞋恚心了。瞋恚是很大的煩惱,這「貪、瞋、癡」稱為三毒煩惱。「慳貪」是餓鬼的業因。人死了為什麼會變餓鬼?貪心沒斷。為什麼會墮地獄?瞋恚沒斷。為什麼會變畜生?愚癡。什麼叫愚癡?就是沒有智慧。世法佛法有真有假、有正有邪、有是有非、有善有惡,他不能辨別,認識不清楚,把假的當作真的,把邪的當作正的,這是「愚癡」,不論他是有意無意。這三毒煩惱是明心見性最嚴重的障礙。佛法的修學,特別是禪宗祖師大德所提倡的,從根本修。根本是心,遠離貪瞋癡,斷滅貪瞋癡,真心自然顯露,這就是從根本修。

合此身三、口四、意三,總稱十善業。我們都能夠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才能算是世間的善人。但是這還不符合佛在經典裡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因為那個標準比這個還高,可見最低的標準我們已經不容易做到。台灣這些年來,政府提倡選拔好人好事,是不是好人呢?有沒有具足這些條件呢?如果沒有具足這四條就很難說了。選出來的未必是好人。好人的標準要守佛法這四條,真的不容易做到,但是這是善的最低標準,不能不認真修學。
回复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36 PM 编辑

2、二乘福

三福第二是二乘福,就是小乘的佛法。我們知道大乘是以小乘為基礎的。在隋唐的時候,小乘傳到了中國,經典翻譯得很完整(巴利文經典只比他多出五十部),而且也盛行了一段時間,但是時期很短。唐朝的末期小乘就衰了。為什麼小乘佛法在中國失傳了呢?諸位要知道,從前學佛的人,都有儒家、道家的基礎。中國的儒學與道學(道家不是道教)足以代替小乘。儒家、道家的思想,確實很接近大乘,因此,在中國儒與道就代替了小乘。過去學佛的人讀過四書、五經,讀過老莊這些典籍,所以修學大乘佛法的基礎非常穩固,是這麼一個原因,使小乘衰落。今天我們修學大乘佛法,小乘經不學,儒家、道家也不學。就好像蓋大樓而忽略了建築地基。甚至連第一層也不要了,就要從第二層蓋起,這是空中樓閣;怎麼蓋都蓋不成。這就是我們這一代,沒有見到真正佛法人材出現的原因。

小乘佛法是建立在人天的基礎上,就是孝親、尊師、慈心、修十善業,有這個基礎才真正能夠入佛門,具足學佛的條件。入佛門應先拜老師,受三歸戒。三歸戒是很隆重、嚴肅的大事,不是小事。這是正式拜釋迦牟尼佛做老師,願意一生依照老師的教訓來修學,來修行。正式拜老師,老師就得傳授修學的總綱領、指導原則,從此修行有了標準,這個標準就是修正行為最高的指導原則,這叫「傳授三歸依」。三歸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古時候講三歸,大家都懂,不會錯解意義。但是,佛法傳到現在,大家一聽佛、法、僧,不少人錯解三歸的意義。聽到「歸依佛」,就想到佛像;歸依佛像,這錯了。聽到「歸依法」,就想到經典;聽到「歸依僧」,就想到出家人,三歸的意思完全給弄錯了!唐朝時候,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唯恐後人對三歸誤解,所以在壇經講傳授三歸,就不是講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他從三歸的意義上講,不用佛、法、僧的字樣,而說歸依覺、歸依正、歸依淨。使我們耳目一新,一聽就明白其意趣,不至於誤會。然後給我們解釋,「佛」者覺也,佛就是覺悟的意思。「法」者正也,法就是正知正見。「僧」者淨也,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所以我們修行的主要依據,是要依自性覺、自性正、自性淨,這個叫「自性三寶」,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而不是歸依某一個人,這一定要認識清楚。否則的話才入佛門,頭一堂課就錯了,一錯就錯到底了,你還能有什麼成就呢?所以傳授三歸時,傳授證明的老師,一定要將三歸的真正意義解說,這才是真正的傳授三歸。我們聽了歡喜接受、依教奉行,從那時起,你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學生,諸佛如來的學生。如果真正是佛的學生,經上說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如果歸依錯了則是假的,那就得不到諸佛護念,及護法神的保佑了。

先說「歸依佛」。什麼叫歸依呢?「歸」是回頭,「依」是依靠。我們從久遠劫以來,在六道裡流轉輪迴,實在是無依無靠,這是非常的可憐。這是沒有遇到真善知識,沒有遇到好老師。今天遇到了好老師,老師教導我們:要從迷惑顛倒回頭,依靠自性覺。自性本來覺,所以歸依佛,不是外面的佛,是自性佛。淨宗常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彌陀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釋迦也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是自性所現的佛;所以我們歸依的是自性佛,就是自性覺。佛就是覺的意思,從現在起我們要覺而不迷,無論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覺悟,絕不能迷惑。「覺而不迷」才是真正的歸依。如果你歸依佛,還是迷惑顛倒,還是顛三倒四,那你並沒有回頭,也沒有依靠,你那個歸依是有名無實,得不到護法神的保佑,得不到感應。所以一定要認識清楚,歸依自性覺。

第二「歸依法」。「法」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完全與事實真相符合;就是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在佛經裡稱為「正知正見」,或是「佛知佛見」。這是自性的法寶,不是從外面來的。佛陀教我們從錯誤的想法、錯誤的看法,回過頭來,要依自性的正知正見,這個叫「歸依法」。所以「法」是自性的知見,不是跟著別人走。佛之偉大,佛之令人敬佩,就在他沒有牽著我們的鼻子走,佛完全叫我們做一個頂天立地、獨立自主的人,這是他最值得我們尊敬之處。

「僧」是清淨的意思--六根清淨。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境有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凡夫根塵相接都會被外境污染。接觸到順自己意思的,就起了貪心,貪就是染污;不順自己意思的,就起了瞋恚心,被瞋恚染污。所以諸位要知道,五欲、七情都是染污。這是心地的染污。佛告訴我們,自性本來是清淨的,沒有染污,我們要從一切染污回過頭來,依自己的清淨心,這才是「歸依僧」。

三歸依總結起來說,「歸依佛」就是覺而不迷;「歸依法」就是正而不邪;「歸依僧」就是淨而不染。佛教導我們修正行持的三大要領(三個標準)就是「覺、正、淨」,這是自性三寶。覺、正、淨,每一個人都有、都具足的。從前把它忘掉了,從今天起要回過頭來依靠它。佛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想到覺、正、淨,念念之中想到覺、正、淨;要用覺、正、淨來修正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行,這叫做三歸依,這是真正的歸依。

「覺、正、淨」這三個原則就是三寶。三寶是一而三,三而一。你想想一個覺悟的人,他的見解會錯誤?他的心會不清淨嗎?心不清淨,見解不正確,那就沒覺悟!同樣的,一個正知正見的人,怎麼會不覺呢?怎麼會不清淨呢?因此,這是一而三,三而一。佛給我們開了三個見性成佛的門,譬如這個佛堂有三個門,你只需從一門進來,一切全都得到了。因此只要在這三個標準中,採用一個就可以成功,就全部都得到了。中國大乘宗派裡,禪宗選擇由「覺」門進入,要求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教下(禪宗之外,都屬於教下),像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法相宗,這些選由「正」門入--依經典的教訓來修正見解、思想、言行。念佛的淨土宗和密宗,這兩宗都是由「淨」門入--修清淨心。所以一而三,三而一。這許多宗派,在三個標準當中任選一門,雖然選擇不同,功效、成果則完全一樣。沒進門的時候不同(覺、正、淨不同),進了門之後完全相同。此時,我們才知道,法門真的是平等,沒有高下的差別。但是「覺」門定要上根利智,要很聰明的人,心地很清淨的人才能學,否則的話這個門是走不進去的。你看六祖在壇經裡說,他所接引的對象是上上乘人,如果不是上上根基,這個覺門是走不通的,修了也不會開悟。「正」門,一般根基都可以走,時間較長,要念很多書,就好像上學一樣,由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要念好多年,路很長。「淨」門,淨密兩宗由此入門,專修清淨心。在這末法時期,這兩宗很盛行,實在有他的道理。「淨門」既不需上根利智,也不需走很長的路(時間)。這兩宗之中,特別是專念阿彌陀佛的淨土宗,比密宗攝受還要廣泛,成就還要容易,更容易得清淨心。這是我們首先要將自性三寶認識清楚,知道如何選擇法門,作為修行的依靠,找到真正的歸依處。否則的話,雖然在佛菩薩形像前面受過形式上的歸依,其實從那裡回歸?依靠什麼?都不知道,這就是錯誤了。

上面所講的自性三寶,道理也許能夠體會到一些;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找不到一個依靠,三歸仍然是落空。我們到那裡找到真正的依靠呢?就是三歸依定要落實在生活裡。要知道佛教每一宗都有它依據的經典與修學的方法。譬如華嚴宗所依的三寶,「佛」是毗盧遮那佛;「法」,就是《華嚴經》;「僧」,就是文殊、普賢,以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菩薩僧——修學的榜樣——,我們跟他們學,要學得跟他們一樣,這三歸依就落實了。如果是法華宗,它是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我們就是依本師釋迦牟尼佛,這是「佛」寶;妙法蓮華經是「法」寶;法華經上所說的菩薩是「僧」寶,都是我們修學的榜樣。淨土宗依靠的佛寶,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法寶,是無量壽經和淨土五經一論;僧寶是觀音、勢至、文殊、普賢諸大菩薩。學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學大勢至菩薩的專一。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大勢至與其同倫等,自從開始歸依起,一直到成佛,修的就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就這一句佛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假」是借其他法門來幫助,修淨業者不需要借助於其他法門,從初發心到成佛,就是專念阿彌陀佛。那要怎樣念呢?他的祕訣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是念佛時,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這個心是清淨的,一定要用清淨心來念。「相繼」,是一句接著一句不間斷。「不夾雜、不懷疑、不間斷」,這是大勢至菩薩教給我們念佛的祕訣。「淨念相繼」「都攝六根」,念佛決定成功。夏蓮居老居士編了一部「淨修捷要」,他說:「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我初讀時,為之驚覺,從來沒有聽人這樣說過,等理解後,我非常讚歎、非常喜歡!他講得太正確了。大勢至菩薩是盡虛空法界,第一個專修念佛法門的初祖,是法界初祖。我們再回頭來看娑婆世界,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示現成佛,第一部講華嚴經。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則華嚴經裡普賢菩薩是娑婆世界的初祖。無量壽經傳到中國,東晉慧遠大師在廬山建念佛堂,集合志同道合的蓮友一百二十三人,依無量壽經專修念佛法門。他是中國淨宗初祖。所以我們今天講淨宗初祖,就有三位。中國初祖,慧遠大師;娑婆初祖,普賢菩薩;法界初祖,大勢至菩薩。

我到美國弘法,李炳南老師特別囑咐,應將淨宗傳到西方國家。我在達拉斯建立了一個小佛堂,老人為我題匾額「華嚴蓮社」。我在台灣講了十七年華嚴經,講堂就用此名稱。這次道場建立,佛堂有二十一尺高,我從大陸請來的西方三聖只有四尺高,供養在佛堂中顯得佛堂太高,佛像太小,不能相配,於是常常在想,牆壁上最好能夠有大張彩畫佛像,畫的佛像一定要畫美國人的面孔,象徵佛法傳到美國。這一次來美國前一天,有人送來一卷佛像給我,我不知道是什麼人送的,也不知道是什麼人畫的,基金會的簡豐文居士代我收的。送來的時候囑咐:這一卷佛像請帶到達拉斯佛堂供養。我打開來一看,是油畫的西方三聖像。真不可思議!阿彌陀佛是印度人的面相,觀音菩薩畫的是中國人,大勢至菩薩畫的是美國人像,真的是感應道交不可思議!大勢至菩薩是淨宗初祖,初祖到美國,代表淨土宗真的傳到美國了。「淨宗學會」於是在美國成立。「淨宗學會」是夏蓮居老居士提倡的,在大陸上沒有組成,也沒有建立,第一個「淨宗學會」是在達拉斯建的,所以大勢至菩薩現美國人像,我歡喜無量!這是淨宗的三寶,是我們真實的歸依處。要學阿彌陀佛,要學無量壽經,要學觀音、勢至。他們就是我們修行的榜樣,修行的標準,這叫真正的歸依。此外,還要說明的就是住持三寶。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37 PM 编辑

「住持三寶」就是佛像、經書、出家人。它雖然不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但是它的作用是象徵三寶住世,能提醒我們回頭依靠。因此學佛的人,家裡供養佛像,常常見到佛像就提醒自己,歸依自性佛--處世待人接物,定要覺而不迷。如果沒有人提醒,就會忘掉,又迷惑顛倒啦!佛像提醒歸依的作用很大。我們供養佛像的功德,他的好處就在此。經書要天天念,不是念給佛菩薩聽的。我們念無量壽經,不是念給阿彌陀佛聽,是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訓,他在經上教導我們怎樣存心,怎樣處世、待人、接物。要把無量壽經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使我們日常實際的生活寫出來就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就是我們真正生活的寫照,如此歸依法才落實,這是「法寶」。「僧寶」是出家人。看到出家人,無論持戒、犯戒,就會提醒自己六根清淨,淨而不染,這就是出家人的大功德。這是住持三寶對於我們的功德利益。須知,歸依不是歸依某一位法師,法師只是僧團裡的一個代表,他把三歸的意義、修學的綱要傳授給我們,使我們知道從今天起就要依覺、正、淨來修行。佛法所求的是智慧,是大圓滿的智慧,也就是圓滿的自性。佛法之所修,是覺、正、淨。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用什麼方法修呢?方法很多,所謂八萬四千法門,無量無邊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不論用什麼方法,不論用什麼手段,都是修覺、正、淨。如果不是修覺、正、淨,那就不是佛法了。因此,方法雖然很多,目標卻相同。這就是殊途同歸,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我們修淨土絕不可毀謗禪、密諸宗。為什麼呢?他走的門路與我不同,目標則一致。好比我們坐車到此地來,他走路來此地,我們不能說他錯,因為條條道路皆通達至此,他可以自由選擇。我在亨斯維爾,有一位同學來問我:「佛法這麼多法門,我們都迷惑了,應該修那個好呢?」正好當時地上有個球,我指著球說:「佛教就像這個球一樣,你看球面上無量的點,就好像法門無量之多。佛法教你求圓心。任何一點,只要直修,都能達到圓心,不必找第二點第三點。古人說:就路回家,何必繞圈子呢!」他明白了,佛法所求的就是真心,心性明白了,全體都得到了。所以無論那一個法門,祕訣就是「專」。只要專修必定成就--能得定、能開慧、能證得大圓滿的自性,使自性完全開顯出來,所以住持三寶對於我們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大的貢獻。出家人是僧寶,我們對於任何一位出家人都應尊敬。好的出家人,我們親近他;不如法的出家人,我們敬而遠之。「遠」就是不要跟他學,不是不尊敬他,以他的作為、形相給自己啟示、警惕,這才是真正歸依三寶。所以「歸依三寶」絕不是歸依一個人。如果說歸依一個人,問題就嚴重了。為什麼呢?將來你的前途是墮阿鼻地獄。怎麼說墮阿鼻地獄?因為僧團是團結的,盡虛空法界,是一個僧團,雖然分佈到盡法界,依然是一個整體。我們這個世間的僧團好像是支部、分部。我們若是認定歸依某一法師,則這個法師是我師父,那個法師不是我師父,這就是「製造黨派,分化團體」,這個罪過就是「破和合僧」。戒經中說,破和合僧的罪是墮阿鼻地獄,是五逆重罪。五逆重罪是殺父、殺母、出佛身血、殺菩薩阿羅漢、破和合僧。如此說來,你不歸依還好,還不造這個罪業,這一歸依就破和合僧,這就不得了。還有要知道,歸依只有一次,不是見到甲法師就求受三歸依,乙法師來又去受三歸依,歸依好多法師,自己認為了不起,這麼多法師保護我了。其實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誰也保不了你。只有歸依自性三寶,那才叫真正諸佛護念,善神護佑。所以這觀念要弄清楚,要弄正確,千萬不能錯。在我傳授三歸的時候,若是已經歸依過而沒弄清楚,今天聽講明白了,從心裡回頭,依自性覺、正、淨,就是真正歸依。至於儀式不必另外舉行,法名也不必另取,只要一念回光、真心受持,便是真正把三歸依傳授給你了。「受持三歸」是入佛門最重要的一課,是非常的隆重,也非常的嚴肅。若是真正接受了,學佛就從當下開始。

接受三歸之後要保持,不能把覺、正、淨失掉了,也就是說時時處處要憶念覺、正、淨,這是我們修正行為的標準。佛教修行方法無量無邊,都是修覺、正、淨。但是覺、正、淨三門,明心見性的三門,我們任修一門,修成了,則三法門都得到了。佛教在中國有十個宗派,各宗修學偏重不一。發願修學念佛法門的人,念佛就是從淨門入。換句話說,念佛的人目的是求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清淨心,心淨則土淨,由生淨土見彌陀而圓成佛果。

「具足眾戒」,「眾」是眾多;眾多的戒條裡,最重要的是五戒。五戒是佛家的根本大戒。出家比丘要受二百五十條戒,然而真正的戒條只有前面十七條--四重十三僧殘;這是屬於戒,其他的全屬威儀。威儀是什麼?威儀是禮貌、禮節,就是日常生活中,處世、待人、接物,應該遵守的規矩。過去章嘉大師告訴我:「三歸戒(三歸五戒)是一個學佛的人,時時刻刻不能離開的。」那時我住在台北,他舉例說:「譬如你從台北坐火車到高雄,你要買一張火車票。從上車這張票就要拿在手上,一直到達目的地,這票還要收回,不能離開這一張票。三歸五戒就像這張票一樣的重要。」老人告訴我,離開了歸戒,就失掉了佛法,就不是佛弟子了。

五戒第一條是不殺生,第二條是不偷盜,第三條是不邪淫,第四條是不妄語,第五條是不飲酒。前面四條叫「性罪」,無論受戒不受戒,犯了都有罪。不是說不受戒的人,犯了就沒罪。但受戒的人犯了又多一重「破戒」罪。只有不飲酒一條,不受戒者不犯罪,受了戒就犯罪,所以這一條叫做「遮戒」。不飲酒是防止酒醉之後亂性,犯前面四種戒,所以它是預防的,本身沒有罪。但是發心受戒,必須要求法師仔細講解,然後才知道怎樣受持。絕對不是單單看戒律條文,就能持戒。要把戒持好,就要真正知道佛制定這一條戒的用意在什麼地方?他為什麼要制這一條戒?這一條戒對我們修學到底有什麼樣的功德利益?我們要如何來修持?所以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在什麼狀況下是「開戒」而不是「破戒」?什麼狀況之下我們持戒,是不能開戒的。何謂持?何謂犯?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此守持戒律才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應用自如、方便自在,而不是被戒律捆得死死的。有些人說戒律太多了,動不動就犯戒,算了吧,不要去學戒!所以大多喜歡佛教的經典、經論,講道理,這些容易學;戒律太嚴格,還是不要學的好。可是諸位要知道,戒律是佛的行持。沒有行持,就沒有佛法了。禮沒有了,儒家就滅了,戒沒有了,佛法就斷滅了。須知讀誦經典而不能依教奉行是得不到真正利益的。所以真實的學問是重在實行,佛法的實行就是戒律。戒律就是正覺的生活規範,世尊當年在世,生活、講經說法,沒有一樣不是活活潑潑、快快樂樂,如此,佛教才能夠被一切眾生歡喜的接受。佛法絕對不是束縛人,佛法是利益一切眾生,使眾生得到真實的幸福快樂。制定戒條,是引導我們得到幸福、美滿人生的規範,這一層我們一定要認識,我們才會樂意的接受佛的戒條。現在講經的法師很多,講戒律的法師太少了,幾乎沒人講。相同的,聽講經的人很多,聽講戒的人很少!為什麼呢?這一條犯罪,那一條墮地獄;聽了一次,第二次就不來了,三天之後就沒有聽眾了。其實戒律圓滿的,就在詳細明瞭戒律的開、遮、持、犯,它不是死的,不是呆板的。

台中李炳南老居士,他的生活簡單樸素。他老人家一天吃一餐--日中一食。我在台中的時候,他日中一食已經幾十年了,比一般持午還要嚴格。若是有學生晚上請他吃飯,他也去;不但去,還常常帶我去。我持午,晚上不吃,早晨中午要吃;剛開始,我覺得很為難!老師明知我持午,怎麼會拉著我去呢?他說:「跟我去,跟我去。」最後他跟我講:「你這樣子,這種態度,是小乘人啦,不能度眾生啊!為什麼呢?度眾生要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不是破戒,這叫開戒。」我才明瞭齋戒有這一回事。他說:「人家好心好意請你,你若不去,會使人誤會你不近人情,他不但不能接受佛法,他還宣揚學佛的人瞧不起人,架子都大,不要跟學佛的人往來。你看!這不是叫人造業嗎!」所以他說這不是破齋,不是破戒,這是「開戒」--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在隨緣裡面度眾生。到了會場,主人說:「不知老師持午,我今天很抱歉。」持午也去,他心裡更受感動。假如是晚上想吃東西,要求別人請吃晚飯那就破戒了。持午,人家不知道,恭恭敬敬禮請,這要去。由此可知,佛家的戒律真的是活潑,真的是自在,這是我在台中李炳南老師教我的。因為我從前跟懺雲法師,持午持得很嚴,離開懺雲法師到台中跟李老師學教,被李老師教訓了好幾次,以後跟李老師就學活潑了。

我早年有一位老朋友,抗戰期間他在南京時和兩個朋友被日本人追趕。他們逃到中華門外的一個寺廟,那寺廟裡面的老和尚,救了他們三個人,他們才沒有被日本人抓去殺掉。抗戰勝利以後,他們回到南京,想到老和尚救命之恩(常常惦記在心裡),要報答這位老和尚。於是在南京酒樓裡,備了一桌非常豐富的酒席,請老和尚來應供。老和尚來了,一看,雞、鴨、魚、肉,果然豐盛!這時,他們忽然想到:「哎呀!出家人吃素的,這怎麼辦?怎麼沒想到辦素席!今天我們要報答他老人家救命之恩,搞了這麼一桌,怎麼辦?」結果老和尚非常慈悲,他舉起筷子說:「好!大家坐下來。」酒席就開動了,他舉筷就吃。這令他們非常的感動。這位老和尚是不是破齋呢?不是!這是佛法裡講的:「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四攝法中菩薩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因為他們不是有意作弄人的,是真正誠心誠意報恩的。法師也很感激他們,一點都不見怪,大眾沒有一個不受感動,這是菩薩接眾的一法。如果老和尚扳起面孔惱怒相對,會把人家的學佛機緣都斷掉了;但是法師有大智慧正好利用這個機會接引眾生。佛法是這麼方便、圓融,這是大乘佛法的殊勝可貴。

「嚴持戒律」,戒律的範圍非常深廣,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制定的那些戒律,國家的法律,社會的道德,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所謂入境隨俗,皆當遵守不犯。在中國,守中國的法律,中國的道德觀念、風俗習慣。到美國,就要遵守美國的法律,懂得美國人的道德觀念;這都包括在戒律的範圍之內。換句話說,戒律就是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現在由於交通便捷,資訊發達,到世界每一個國家、地區旅遊的機會多了。因此,不但本國的法律、風俗人情要懂得;我們所到達旅遊的國家地區,他們的法律、風俗習慣,都要知道,才能做到入境隨俗,這叫「嚴持戒律」。諸位要知道,佛是生在二千五百年以前的古印度,他所制定戒律,許多的戒條在今天並不適用。為什麼呢?生活方式不一樣,衣服穿著也不一樣。在二百五十條戒律裡,有十幾條是講穿衣服的規矩,我們穿的衣服跟印度人不一樣,那些規矩我們完全用不上。現代人吃飯跟古印度人吃飯也不一樣。今人跟古人不一樣,所以今人誦戒是念戒律的精神、理論,前賢典範;持戒,最重要的是守住戒律的精神、原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是小乘戒,是自律的,是自己要遵守的,是中國人講的獨善其身。持戒者,雖然沒有人看見,一個人獨處也不可違犯,也不能放逸。菩薩戒是入眾的,對待別人要守那些戒條?要守那些規矩?佛教給我們,對人要「眾善奉行」,對自己要「諸惡莫作」。善惡的標準就是戒律。遵照戒律去做就對了。這是我們現代所應認識戒律的精神之所在。佛法傳到中國之後,中國的國情、文化背景與印度不一樣,乃至中國人的意識形態、生活方式,也與印度人不一樣,所以戒律來到中國之後就要加以修訂。唐代百丈大師制定清規,就是戒律的本土化、現代化--戒的精神完全不變,只是條文重新修正;就和國家的法律一樣,幾年要修訂一次。因為有新的情況發生了(原則原理不變),條文必須修訂才適用。中國大陸,每一個地方,每一個省,每一個縣,寺院都有清規。清規一定要適合當地住眾的修學條件,協助大眾的修行。這就是現代化與本地化,這一點如果不了解,佛法就行不通了,那就是死的佛法了。知道現代化與本土化,佛法才能活活潑潑、日久彌新;才能夠流傳到全世界,而為一切國家民族歡喜接納。

佛告訴我們,人能夠持戒、守法,此人身心安定,沒有憂惱恐怖。安而後才能得定,所以修行特別重視戒律。如果作奸犯科,即使政府不制裁,也會受良心責備,身心不安。身心不安,就不能修定;要修定,首先要心安。身心安穩,才是修定的基礎。所以說「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道理就在此。這第二條--嚴持戒律--是二乘福,是二乘人修學的基礎。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40 PM 编辑

3、大乘福

再往上提升,就是大乘,大乘建立在小乘的基礎上。大乘福有四句,第一、「發菩提心」。中國是大乘佛教,發菩提心時常掛在口上!都勸人發心。到底發個什麼心呢?什麼叫菩提心呢?很少人能說清楚。「三歸、眾戒、菩提心」,是佛教最基本的常識,要是不十分清楚的話,如何學佛呢?學的是糊塗佛!迷惑顛倒佛!「菩提」是梵語,翻為「覺悟」。菩提心就是真正覺悟的心,真實不迷之心。覺悟什麼呢?覺悟到人生真正苦。佛給我們講三界通苦;不但人苦,天上也苦。人間三苦、八苦具足,若細講,兩個鐘頭也講不完的。生色界天,這是已經修禪定了,而且財、色、名、食、睡,五欲都斷了。此天沒有苦苦,但有壞苦與行苦。若定功更深,可以生到無色界天,身體也不要了,這是三界最高級的凡夫。他知道身是苦本,物是病根;若是沒有這物質的色身多自在啊!所以他們色身都不要了,這就是所謂的靈界,他只有神識,苦苦、壞苦都沒有了。有色身,總有生老病死;有物在,則有成住壞空啊!無色界天雖無此二苦,但有行苦。什麼叫行苦呢?就是他不能永久保持,像我們常講:「青春不駐啊!」這就是行苦。一年一年衰老!這是留不住的!不能停止在一個境界的!這叫行苦。這三類苦,三界都有,那裡有樂啊!真正認清三界的真相,你是覺悟了。覺悟之後,自然會想離苦得樂。怎麼離苦呢?一定要超越三界。怎麼超越三界?那就必須依照佛教導的方法真正修行,這才叫真正「發菩提心」,真正覺悟了。另有,佛給我們講的「四弘誓願」,四弘誓願就是菩提心具體的實踐。佛在大乘經典裡常說:二乘人,阿羅漢與辟支佛沒有菩提心;大乘菩薩才是發了菩提心。要以四弘誓願標準來看,就很容易明瞭。菩薩的心是普度一切眾生,不但知道自己苦,要度自己,他要度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親戚朋友,更要度無量無邊的眾生。平等普度,這是大菩提心。小乘人有分別、有執著,他喜歡度的他度,他不喜歡度的他不度。而且小乘人,眾生求他,他高興就教;眾生不求他,他不主動去教,大乘菩薩則不然。無量壽經說:菩薩為眾生作不請之友。你不找他,他來找你。就是把佛法主動的介紹給眾生,推薦給眾生,這是菩薩事業。所以菩薩的心跟二乘人的心不一樣。這是四願裡第一願,就是勸我們要「眾生無邊誓願度」。實際上看,四願就是這一願,後面三願是完成這一願的。如果想度眾生,若是自度不了,那裡還有能力度眾生!度眾生該怎麼修法呢?自己應先斷煩惱,這是修行的一個順序、第一次第。這個不能不知道,你要是不知順序、搞亂了次第,修學決定不能成功。必定是先斷煩惱,再學法門。有些人學佛,他不斷煩惱,開始就廣學法門。他要四弘誓願後頭兩願,前面兩願不要了;度眾生、斷煩惱不要談了。「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他由此兩願下手;譬如建築四層樓房,他不要底下兩層,而要上面兩層,怎能建成呢!我們見到這一代,修行的人很多,成就的人尚未見到。原因在那裡呢?就是不知道從根本修;未曾發真實度生的弘願。度生的心是大慈悲心。這個心有無比的力量推動你精進,使你認真努力修學。為什麼要斷煩惱?因為要度無量眾生。有那麼多的眾生等待我幫助他們永脫苦難。要沒有德行、沒有學問、沒有能力,怎麼能辦到?所以今天發願必斷煩惱、成就德行、廣學法門、成就學問、圓成佛道,皆是為了普度一切眾生!不是為自己啊!這就是大慈悲的力量,像地藏經上說的大圓滿後面接著就是大慈悲!就是說明這重要的修學次序。

所以我們學佛,先要斷煩惱。親近一位好老師,老師一定是教你先斷煩惱,如果這位老師教你先學法門,這有了問題,是真有問題。當年我親近李炳南老師的時候,正式要拜他做老師,跟他學佛,他提出三個條件:「第一、從今天起,只可以聽我一個人講經說法,其他的任何法師、居士大德講經說法,都不准聽。第二、你從今天起看書,不論是看佛經,或是其他的書籍,不經過我同意,一律都不准看。」第一個不准聽,將你的耳朵塞住了。第二不准看,又將眼睛遮住了。還有「第三、你從前所學的,我統統不承認,一律作廢;從今天起跟著我從頭學起。」這三個條件,哎呀!想想很苛刻啊!乍聽者,這個老師很專制、跋扈、不講理啊!好像貢高我慢得不得了,瞧不起人啊!我最後想想,還是接受了,拜他為師。那裡知道,這就是戒條,就是教我斷煩惱。多聽、多看,多煩惱;少聽、少看,不聽、不看,就沒煩惱。啊!原來老師是用這個方法來教我「煩惱無盡誓願斷」啊。我遵守他的教導,半年以後,果然妄念少了、心清淨了、智慧增長了,真是得利益。老師的教誡要我遵守五年,我非常感激他,因此得到真實的受用,我自動的再加五年。我遵守他的三條戒十年,這樣奠定了學佛的根基,這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心地清淨之後,老師的教法開放了,他勸勉十方參學。參學是什麼?就是任何人講都可以聽,妖魔鬼怪講也可以聽,什麼書都可以看。為什麼呢?一切見聞對你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因為你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有了這樣的能力,老師就會放你出去參學。原來初學的人並未具此能力,聽這個,這個好,跟他走了;聽那個,那個好,被他轉了。就像小孩童,父母要看得緊,因為他不知邪正、是非,不識得失利害!老師真是大慈大悲啊,保任誨導,盡心盡力,所以學佛要走這麼一條路--親近善知識。遵守老師三條戒律,這叫「師承」。德學的成就一定要有老師指導。

良師難遇!好老師到那裡去求啊?這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才遇到。一生遇不到的人太多。所以有人說:「法師!你很幸運,遇到好老師。我們到那裡去找?我們跟誰去學呢?」這是真的!師資之道,真是可遇不可求,非常難得,這是機緣。自己真的要種善根、培養善緣。若是實在遇不到,也有方法,那就是學古人。往昔李炳南老師教我,他非常謙虛的說:「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他教我學印光法師。印光法師是他的老師,他勉勵我以印光法師為師。我那時候初學,還沒有出家。他告訴我:「古人不要學蘇東坡,今人不要學梁啟超。這兩個人都是大佛學家。他們在佛學上是大家,但在學佛上沒有成就,不能學這兩個人。」所以他就叫我學印光大師。這是今日之下最好的模範,最好的典型。這也就說明,當我們找不到真正善知識時,可以找古人,做古人的私淑弟子,用這樣的方法成就的人很多。在中國第一個以古人為師的是孟子。孟子學孔子,孔子那時已經不在世了,但孔夫子的書在世間,他就專門念孔子的書,由書中接受孔子的教訓,一心學孔子。他就是跟定這一位老師,專學一個人。他學得很成功,所以中國歷史上稱孔子為大聖、至聖,孟子是亞聖。以後採取這個方法得成就的,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人,最著名的是漢朝司馬遷,他寫中國第一部史書「史記」。司馬遷學左丘明,他只學一家,專門讀誦左傳,學左傳的文章、學左傳的修養,他學成功了,成為一代文豪。又如唐朝的韓愈,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就是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昌黎。韓昌黎的老師是誰呢?就是史記。他學司馬遷,專攻史記,學史記的文章、教訓,而成為唐宋八大家的首領。在佛門,明朝的蕅益大師,這是淨宗祖師。他的老師是誰?是蓮池大師。當時蓮池大師已經往生了,蓮池大師的著述在世間,他就完全依照蓮池大師的著作來學。等於跟一位老師學,聽一位老師教導;就像李老師當年教我一樣。能找一位古大德做老師,這是決定不會有差錯的。跟一個人學,學一家之言,學成功了,這也是有了「師承」。

我今天介紹給諸位同學,不要跟我學,我沒有能力做你們的老師。李炳南老師教我學印光法師,我今天介紹你們一位最好的老師--「阿彌陀佛、無量壽經」。阿彌陀佛是我們的老師,我們一同依照無量壽經來修學,學成功就是成佛了。諸位必須要知道,學習講究一門深入,一門通達,便能得定、開慧。古人在此階段修學一般是五年。這五年專精一門,五年之後,才開始廣學經論,那時眼睛放光,經義自然明瞭,假如不開智慧,還用意識虛妄分別,這樣學佛即使學三百年,不要說經看不懂,看古人的註解也會錯解其意。一定要自己真正有了悟處,再來看古人的註解,就曉得他的境界,和他對此經義理所了解的程度。

李炳南老師往年教給我的三條戒律。我以為是他獨創的。前年(一九八九)我在新加坡弘法,演培老法師邀我講演。我看到青年學生很多,就把我過去修學的經歷,介紹給青年學生,希望他們能跟演公老人修學;跟他一個人學,學一家之言,必有成就。我講完之後,演公老人拉著我的手到客廳裡面去喝茶,告訴我:他做小沙彌的時候,在觀宗寺,諦閑法師也是給他這三條。我這才明白!原來這三條,是中國祖師,代代相傳收學生的三個條件,不是某一個人的啊,這才知道真正的「師承」。老師看重的學生,一定叫你遵守這三個條件,先把你的眼睛遮起來,耳朵堵起來,煩惱都進不去--「煩惱無盡誓願斷」。真正斷了之後,煩惱輕、智慧長;然後放你出去參學!那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所以廣學、博聞是在第二個階段,絕對不是一開頭就法門無量誓願學,那就糟了,就害死人了。你們今天若不相信,下面的比喻也許能體會到。你聽一位法師教導,便修一個法門;兩位法師教你定是兩個門路;三位法師,則如置身三叉路口;四位法師,如在十字街頭,不曉得應該怎樣學好。疑問馬上就出來了。所以跟一個人學,是對的、有道理的。我們看古大德,在高僧傳、居士傳裡,常見學人跟一個老師,有跟二十年、三十年的,一直到開悟,才出去參學。這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修學佛法能不能成就,若不懂這個祕訣,不遵循這個道理,想要成功實在太難太難了。你們找不到好老師,我給你們介紹「阿彌陀佛」做老師,「無量壽經」就是課本。死心塌地念這一部經,念上五年,再看別的經。這要有很大的耐心,這就是「定慧等學」。除此一經,別的經都不可以看,就看這一本。五年之後,再看別的經,體會就不一樣了。真的不一樣了。因為你有相當的定慧修養,所以樣樣都通達了。

佛法的教學與世間的教學,在觀念和方法上皆不相同。譬如世間人讀書,在大學裡選科系,要很慎重,要多方去選擇。佛法教學不是如此!他是希望你開啟圓滿智慧,將來這所大學所有的科系你統統都明瞭。他是這樣的教。從那裡學起呢?從一門深入學起,所謂「一經通,一切經都通」。因任選「一部經典」都可以,最重要的就是「一門深入」。這一經未通,決定不能去看第二部經。什麼叫通呢?通是開悟。從這一部經上得定、開慧,這才叫通達。然後你看其他一切經典,一看就通達了。這有個比喻,世間人做學問,常說:做學問要像金字塔,先博,然後再精、再專精。是由博而精。諸位想想,金字塔無論怎樣高廣,它有極限的,到達頂點,就終止了。佛法則不然,佛法像種樹一樣,先有根、有本,然後慢慢再長成枝葉花果,無量無邊。他是從一點發生出來的、散發出來的,到最後是大圓滿。結果是世出世間法,沒有一樣不通達。所以他的教學方法不一樣,未來的結果也不一樣。世間法的學問,往往到了極限就沒法突破,沒有辦法再擴展,也沒有法子再提升了;佛法則是沒有止境的。諸位仔細、冷靜的去想一想,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才知道佛法教學的善巧,教學法的高明,絕對不是世間一般淺識之士所能夠明瞭的。開頭好像是沒有什麼,後來的成就真的不可思議。世學開頭好像是廣學多聞,到後來往往觸處不通。它與佛法所採用的方法不一樣,結果自然不相同。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41 PM 编辑

四弘誓願是佛指示給我們修學的程序、修學的過程。依照這個過程來修學,沒有不達到究竟圓滿的。末後一條「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煩惱斷盡、法門圓滿--無量無邊的法門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圓滿,這就叫做「成佛道」。佛在華嚴經裡,尤其是華嚴末後的一段普賢菩薩行願品,我們稱為「四十華嚴」(總共四十卷)。世尊以善財童子作為佛法修學的榜樣,他不但講理論方法,還做給我們看--表現在日常實際生活之中。善財童子最初親近的老師是文殊師利菩薩。文殊菩薩就是教他遵守前面所說的三個條件,完成斷煩惱,也就是完成戒、定、慧三學的基礎。在文殊菩薩會裡持戒、修定、開智慧。智慧開了之後,文殊菩薩把他放出去參學,這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參。五十三參是代表社會各種不同的行業、各種不同的學術、各種不同的人物,男女老少、有學佛的、有出家的、有在家的,行行色色,統統都可以接觸,統統都可以去學習,以成就他究竟圓滿的智慧。到末後(這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遇到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教導他修學,勸他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一見阿彌陀佛,他的無上佛道就圓滿成就了。這裡我們應該要注意的,即是如果想要成就無上佛道,一定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不見阿彌陀佛,只可以說是斷煩惱、學法門,無上佛道不易成就。何以見得?我們在華嚴經上見到,華嚴會是了不起的毘盧遮那佛的法會!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一真法界裡面,文殊、普賢都是圓教等覺菩薩。文殊、普賢在華嚴會尚且發願求生淨土。往年我講華嚴經,看到這事實,異常驚喜。華嚴世界的等覺菩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幹什麼?實在沒有必要啊!想來想去,只有為了一件事、一個理由;那就是到那裡去證無上正等正覺。如果不是為了這一樁事,他實在沒有到那裡去的理由。然後仔細觀察,果然是為了這個,善財也是為了這個。這才恍然大悟,要想真正成就圓滿無上菩提(就是圓教的佛果),那就一定要到極樂世界。所以四十華嚴--普賢行願品--就是詳細講解四弘誓願這四句。明瞭四十華嚴,才曉得我們修學大乘,這個路應該怎麼走法。真正明瞭、真正覺悟、發菩提心之後,你真正的覺心發出來,才真正不迷、真正不顛倒,菩提道上自然是一帆風順啦!

第二句是「深信因果」。往昔我讀觀無量壽經,對這一句經文,一直是大惑不解。為什麼有此疑惑呢?假如這一句是在第一條,我不會疑惑,是講得通的。這第三福是菩薩修的,難道大菩薩還不明因果?不信因果?我們都曉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因善果,惡因惡果。怎麼會連菩薩都不曉得呢?還在勸菩薩要「深信因果」!怎麼想也想不通。後來念華嚴經,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來佛在華嚴經十地品裡講:「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我這才明白,華嚴會上登地的菩薩,一直到十地,到等覺,這十一位次(最高級的法身大士),他們修什麼?他們修念佛法門。原來此處「因果」是專指「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一因果,實在講,許許多多的菩薩不知道;也有許多菩薩聽佛講了,他不相信。所以佛在此地勸他深信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文殊、普賢、善財,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相信這一句話。我讀華嚴、講華嚴,才把這一句搞通了,可見得來實在是不容易。

第三句是「讀誦大乘」。這是菩薩善。菩薩學佛,不能一天不見佛,不能一天不讀經。須知經不是念給佛聽的,經是佛講的,佛怎會要你念給他聽呢?我們讀經是接受佛菩薩的教訓。念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在面前教導我們,他所講的道理,使我們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他的教訓,教導我們在這個世間,或是行菩薩道時,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什麼樣的心態,什麼樣的方式。換句話說,經裡的一切教訓,我們都要確實做到,讀經就有真實利益了。佛弟子,最低限度是每天早晚二課。早晚課怎樣做才如法?諸位要曉得,早課是聽佛的教訓,提醒自己。我今天一天,起心動念、處世、待人、接物,不違背佛的教導,這是早課。晚課是反省、是檢點,展開經典認真作一次反省,佛的訓誨,有沒有牢記?有沒有做到?如果沒有做到,要認真懺悔,改過自新,明天一定努力把它做到,這就是早晚課的功德利益,而不是早晨念一遍經給佛菩薩聽,晚上再念給他聽聽,自己起心動念則與經訓毫不相關。老實講自己面對泥塑木雕的佛像,他並沒有知覺,你早晨騙他一次,晚上再騙他一次,豈不是罪大惡極!你要是騙活人,還情有可原;泥塑木雕的佛像,你都忍心去欺騙他,一天還騙兩次,還說有功德!唉!造罪不曉得有多重啊!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的。現在早晚課都是流於形式,一點內容都沒有,這怎麼能得到功德利益呢?修淨土宗的人,在過去,早晚都念一卷阿彌陀經,三遍往生咒,佛號念得愈多愈好。早晚課都一樣,這就是「專」。不可以念太多的經論,太多就雜了,就亂修了,就不是精進了。彌陀經文似淺而實深,最要信心清淨,則得實益。我講彌陀經疏鈔,現在是第三遍,還沒講完。講第一遍,沒有留錄音帶。第二遍留了一套錄音帶。九十分鐘的錄音帶,三百三十五卷。也就是三百三十五天才講圓滿,所以彌陀經很難懂,太深了。我現在介紹大家念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好懂,沒有彌陀經那麼深,彌陀經不要看他文字很淺顯,意思卻無限深廣。無量壽經的文字並不很深,意思你也能看得懂,教訓都很明顯、很清楚,我們學了就有用處。假如你工作很忙,無法每一天念一部,像我們台灣的道場、美國道場,我教他們早課,「念無量壽經第六品」(四十八願)。為什麼?這是淨宗的核心,淨宗的根源。修行必定要與阿彌陀佛發同樣的願。彌陀發什麼願,我也發什麼願;希望我的心同阿彌陀佛的心,我的願同阿彌陀佛的願。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這就是同志(志同道合),將來當然在一起。晚課念三十二品至三十七品。這裡是佛陀教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斷惡、如何修善、如何存養。所講的教訓都是對人、對事、對物的原則,一定要牢記遵守,此六品經就是戒律,受持即是持戒,持戒念佛就與阿彌陀佛的行、解一樣。如是心一樣、願一樣、解一樣、行一樣,那你就是阿彌陀佛了!這樣修淨土那有不成就的呢!若是天天念阿彌陀佛,天天念阿彌陀經,信、願、解、行都跟阿彌陀佛不一樣,都違背了,則念得再多也不相應。古人所謂天天念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呢?有口無心,心願跟阿彌陀佛全不相應。朝暮課誦本是古人訂的,對當時修學有用;現代社會人事有很大的變化,有些經咒儀軌已經不適用了。再者,過去的人對課誦都能了解,它真能提醒,真能助人反省。現在我們念朝暮課本,不解其義,即不能提醒,也達不到反省的目標,只是唱誦而已。像兩、三歲小孩唱歌,雖也字正腔圓,但不知其意,莫解所云。我們若將課誦本唱給佛菩薩聽,佛菩薩並沒聽進去,我們也白唱了,這是朝暮二課得不到效果的原因。

明白了念誦的目的和方法,依照修學綱領去做,才能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佛門經論非常多,自己喜歡的,選一種就行了。選定之後一門深入--至少要念五年。現代人缺乏耐心,我雖常講,因為耐心有限,大家就不願做了。不得已將五年時間打個八折,打個六折,六折就是三年。如果折扣再打一些,恐怕沒有多大效果了。我在李炳南老師門下十年,第一部學的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是小乘經。第二部是《阿彌陀經》。第三部是《普賢行願品》。第四部是《金剛經》。第五部是一部大經,《大佛頂首楞嚴經》。依照順序一樣一樣的學,每一部都是很長的時間,要有很大的耐心才能完成。至於華嚴經,我聽李老師講畢第一卷,往下七十九卷,乃至晉經六十卷,貞元四十卷,我都能體會了。法華、阿含、禪宗集等,雖沒學過也能明瞭。古人所謂一經通,則一切經通,那裡會有障礙呢。這個好處利益,是得力於老師的指導。這種教學法,不是學一部經,只會一部經;而是學一部經,一切經都會了,那才算是真的會了。孔子教學,學生若不能舉一反三,孔子也不教啊。所以說學習要能夠觸類貫通。李炳南老師教導學生,他說:「聽經,不要聽語言,不要聽句子,要聽經中的道理、教理,「理」是貫通世出世間一切法。如果不會聽,就聽教義。「義」是什麼?義是一宗的理論。一個支派的理論,你能通達,那也行。最高明的是能夠入教理,其次是教義,這都能貫一切法,這才能真正受持。但是這都要靠智慧,智慧一定從「戒、定、慧」三學做起。換句話說,老師教誡的方法,最好死心塌地的去遵行,把心定下來,不可見異思遷,要修忍辱波羅蜜,要有極大的耐心學習。若有人說:嘿!這法門不錯,那經典殊勝;都要能忍著不為所動,暫時不聽、不看,都把它放在一邊,等自己智慧現前以後再來看。智慧不現前,我就不看。死心塌地一門深入,這樣的人成功的希望非常大,這就是修學成功的祕訣。

以上說的十句都是自利的,都是自己修學的。只有最後一句,佛教導我們要把佛法,廣泛的介紹給大眾。所以後面一句就是「勸進行者」--要勸別人學佛、要幫助別人精進,這就是菩薩。所以凡是大乘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善」就是這樣的條件。從孝養父母到勸進行者都做到了,這才是大乘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可見得善的標準是有一定的。諸位要把這個事情搞清楚,你看看地藏經上講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念地藏菩薩名號,供養地藏菩薩,將來就得到一百次往返三十三天不墮惡道的果報,你就明白了,原來這不是普通修行人。假如是世間法講善男子、善女人,只要具足第一福就夠了。小乘教裡講的善男子、善女人,標準是具足前二福。大乘佛法講的善男子、善女人,必須三福統統具足。所以我們讀經裡的善男子、善女人,想想我們有沒有分呢?我們到底做到了多少?合不合標準!尤其是大乘佛法!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56 PM 编辑

﹝二﹞六和敬

觀經三福,是我們修行基礎的基礎。離開這個基礎,不要說是大乘,人天善都不能成就。所以我們學佛就是從這裡學起。這是佛陀在觀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經文,講得特別詳細,希望我們多多的去讀、多多的去體會,盡量能夠做到,以奠定自己修學的根基。有了自修的基礎,才能談共修的基礎。如果不知道這個基礎,在一塊共修,沒有好處。若無共識、雜心閒話、彼此不和,還不如一個人修行好。共修有共修的戒條,這就是佛教給我們的「六和敬」。

「三福」是個人修行的基礎,「六和」是大眾共修的戒條,依然是基本的修學方法。佛法所說的僧團,是四個人以上,居住在一起共修。世尊為之制定六條戒律,大眾皆遵守這六條戒,這就是佛法的僧團,也就是世尊的弟子。因此「六和敬」,是團體共修的基本守則,無論是出家團體,或是在家團體,都必須要知道遵守的。

第一、「見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識。在一個團體裡,我們對於修學的理論和方法,一定要有共同的見解,這是大眾共修的基礎。佛陀在世,確實做到「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因此,為許多不同見解的人,開了無量無邊的法門。佛教宗派法門之多,就是因為這個緣故而建立的。大眾聚在一起,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社會。社會要能夠真正得到安定,首先要求人人能夠和諧相處。唯有「和」才能夠把我們的見解、思想,乃至於生活方式,逐漸拉近,才不會距離太遠,這就是所謂的「平等」。「和」之後才有「平」,「平」之後大家心地就「安定」了,「安」之後才有「樂」啊。我們要想得到快樂,心要安、身要安,身心平安,「和」是最初的一個基礎。佛法重視「和敬」,世間法也重視「和」。孔夫子教導我們,就把這一個字列為最重要的一個科目。你看!論語裡說:「禮之用,和為貴。」我在前幾年,到北京參觀清朝的故宮,故宮裡有三座主要的建築,我們中國人稱它為「金鑾殿」。實際上,它的匾額不是寫金鑾殿,而是寫著「太和殿」,太和殿後面叫「中和殿」,中和殿後面叫「保和殿」。諸位想想它的命名,三座大殿都用「和」命名,由此可以看出清朝的帝王,用什麼來統治天下、統治國家呢?用「和」啊。傳至末代家族不和、朝野不和,不和就亡國了。如果他繼續維持太和、中和、保和的精神,恐怕到今天還是大清帝國,中國人也不會受這麼多的苦難了!。所以「和」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大家在一塊聚會,一定要注意這一個字。

世尊為我們說了許許多多的經典,無量的法門,並不是叫我們統統都要修學的,是因為要適合各種不同的根性,也就是要適合各種不同見解和需要的大眾們,因此,後來演變成許多宗派,支派就更多。佛法傳來中國,一共建立十個宗派,就是因為大家喜愛不相同。喜歡華嚴經的人建立一個道場,專修華嚴。喜歡法華經的,再建一個道場,專修法華。由此我們明瞭,古代的寺院、叢林,實際上就是現在所說的專科大學。這是大家喜愛、見解、思想都一致的。絕不是一個道場裡面,今天學這一樣,明天學那一樣,那是一樣都不能成就的。所以佛法無論那個法門,成就與否都在「專」。中國古時教學,教導童蒙念三字經,三字經上說:「教之道(教學的道理),貴以專。」何況無上甚深的佛法,不專那裡能成就呢?因此,集合志同道合的人,都修這一部經典,都修這個法門,所貴的就是「專」,這個道場就是專宗修學的道場。這樣彼此互相在一堂切磋琢磨,勉勵精進,才會有成就。

我們修淨土,淨土宗所依的經典是最少的。古時候只有「三經一論」,現在則是「五經一論」。這五經是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華嚴經最後的一卷--普賢行願品--列在三經之後,成為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將首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列入四經之後,成為五經。我們以這個為例子,我們這些人喜歡無量壽經,那些人,喜歡阿彌陀經。你想想這兩種人能不能合在一起呢?合在一起就不能和合。這個要念無量壽經,那個偏偏要念阿彌陀經,這就必要建兩個道場。淨土宗同一個宗,為什麼要分那麼多道場?哦!原來如此。再說同依一部經,譬如我們同依阿彌陀經,有人依照蓮池大師的疏鈔修學,有人依照蕅益大師的要解,這兩種人所依據的解釋又不一樣。如此,同樣依阿彌陀經修行的,還得要分兩個道場,這才是真實的「見和同解」的道場。這些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共修,才能夠成就。即使我們同樣依一部經,同樣依一家註解,而念誦的方法不一樣;有人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念得很慢。有人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得很快、很急,這兩種人要在一起共修也有困難。這才曉得從前佛家道場之莊嚴,使人進入山門,肅然起敬。道場裡同學道友,只有一個看法、一個想法,修行依照一個法門,一點都不亂。這才警覺現代人學佛為什麼不能成就!現代的道場,今天請甲法師講這個法門,明天請乙法師講那個法門,就是一個道場裡面,一起共修無量法門,他怎麼會不磨擦呢?怎麼會不衝突呢?此事太難,佛都辦不到,何況凡夫!可見「見和同解」是道場基礎的基礎,大眾才能真得到共修之大利。

一個團體,大眾的想法、看法是一致的,興趣、目標相同,這就能和合了,就能組成一個僧團。如果有不相同的,寧可另外再成立一個僧團,不要在一起共修。一起共修,彼此一定有妨礙,彼此都不能成就。所以佛開無量無邊的法門,用意就是要使各種見解、不同思想、不同興趣的眾生,人人都能夠成就。這是佛法的偉大、周到,這就是所謂的「殊途同歸,法門平等」。佛絕不勉強人,叫他要修某一法門。你看觀經,韋提希夫人感到這個世界太苦了,想生佛國。佛沒有介紹她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佛是把無量無邊諸佛剎土,統統展現在她面前,讓她自己選擇(自己選擇才適合自己的興趣啊)。我們凡夫往往勉強人,我學這個法門好。嘿!你也來學吧!一定要拉他(他未必對這個法門有興趣)。進來了之後,想法、看法、意見多多,都不一致,團體往往因此受到傷害,這是學佛人應當警覺的。最好把大乘佛法普介紹,你歡喜那個法門就學那個法門。我們這裡是淨土宗,喜歡念佛就到我們這裡來,看看合不合適。喜歡參禪的,那位法師是修禪宗法門。喜歡學密的,某上師傳密教法門。統統都好,沒有一樣不好。不一定統統拉到自己這裡來。法門平等,皆是佛陀大慈大悲屈應機宜而建立,應相互尊重禮讚,這才是「見和同解」。

第二、「戒和同修」。大家既是同住在一起修學,總要訂一個規矩,如果沒有規矩就亂了、沒秩序了。當然同住規約裡,必定包括佛所制定的根本戒。這就要看,是在家的僧團還是出家的僧團。在家的僧團是以五戒為基礎,出家的僧團是以比丘戒跟比丘尼戒作基礎,再加上大眾現前生活共住所必須要遵守的一些規矩。這在我們一般講,就是寺院的「常住公約」。由一兩個人起草,然後在會議中大家討論,最後議決通過,住在道場的每一個人都必須要遵守。常住公約中,也包括國家的法律。學佛必須要守規矩、要守法律。人人都能夠奉公守法,這個團體就不會有爭論了。也就是說,團體中人人地位平等,並無特權階級。所以佛教的僧團是民主,是持戒守法的團體。

第三、「身和同住」。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修。道場的建立是成就每一個共修的份子--目的在此;絕對不是逃避社會責任,到佛門裡討生活的。如果是這種觀念,那就完全錯了。接受十方供養如何能消!這個罪過是無量的,且要還債,佛在經中講得很清楚。共住不只是同住在一個道場,如每一個人有一個房間,或像現代生活富裕的地區,一個人還有個套房,這樣舒適的生活環境修行能不能成就呢?恐怕一個都不能成就。為什麼呢?地藏經上講:「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人,無始劫以來迷惑顛倒,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惡習氣太多、太重了。大家相聚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舉一動還像個樣子,規規矩矩的,還能守法。如果房門一關,沒人看到,就隨便了、放逸了,毛病百出了。白天修行,晚上放逸,功行盡失,成就困難了。佛陀大智深知此事。那麼共住要怎麼住呢?睡通舖啊!晚上都睡在一起。白天、晚上都不可離開大眾,睡覺也得老老實實,也得乖乖的,也不可以隨便,這是依眾靠眾的精意。所以寺院叢林,你到寮房(臥室、寢室)去看看,皆是通舖,一個人一個舖位,每個舖蓋疊得整整齊齊的,像軍隊一樣;比軍隊還要嚴格,比軍隊的紀律還要好。住在道場,過這樣的生活,陶冶人的習氣,以戒、定、慧三學改造心行,那才真正稱得上修行。在寺院叢林裡面,什麼人有一個寮房呢?當住持的、做執事的,因為他的事務繁多,他的生活起居不能跟大眾一樣(大眾像學生一樣,那是非常規矩的)。執事要辦事,替大家服務的,他們才有個小房間。住持的房間叫「方丈」(方圓一丈),房間都很小,並不是叫你住得很舒服,目的是不妨礙大眾的精修。還有年歲老的,也單獨有房間,生病的也單獨有房間。除了這些特殊的,皆是睡廣單(通舖)。「身和同住」是這個意思。真正要想修行有成就,即使在今天富裕的社會,不用這個方法還是不能成功。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56 PM 编辑

第四、「口和無諍」。這是說大家住在一起沒有諍論,真正能夠用功向道。人與人相處,最容易造的就是口業。古人常講:「病從口入(怎麼會生病呢?喜歡吃東西、吃得不乾淨、吃得不衛生),禍從口出。」說話多,言多必失,有些時候,講者無心,聽者有意,就產生誤會,在無形當中,結了許許多多的怨懟,招得以後的果報。實在講,那是非常苦惱的事情!所以古德常常教訓我們,叫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言語愈少愈好,非必要的言語,不說那是頂好旳。我這一次在洛杉磯講經,有一位同修告訴我,他的小孩念高中,暑假去參加日本的三天禪學會,回來之後,說寒假他還要去參加。這個禪宗道場,是日本人建立的,現在那個和尚已經過世了,由他的美國弟子們繼續維持。其特色是進入道場就不准說話,每天的功課就是打坐。早晨,八點鐘開始坐到下午五點半;晚上從七點半坐到九點半,其他什麼都沒有。三天都不說話,人在那種地方,就會感覺輕鬆。三天就是這樣坐,所以他坐得很歡喜,印象很好。這種道場的特色就是「口和無諍」。不准講話!還爭什麼呢?所以嚴格的道場裡,確實聽不到閒言語,真正的道場也沒雜心閒話、聊天這些事情。念佛的道場,二六時中,只聽到「阿彌陀佛」綿綿不斷,大聲念、小聲念、默念都可以。真正密宗道場則咒聲不間斷。我初學佛的時候跟章嘉大師,他是一個了不起的上師。我親近他三年,從沒有見到他咒離開過口。他念咒不出聲,但是嘴唇微動,我們知道他在念咒,這叫金剛持,就是口動沒有聲音。無論在什麼時候,甚至接見客人時,他仍然持咒不斷。只有跟我們講話的時候停下來,話一說完,他的功夫馬上接上。這是我這麼多年來,看到真正修行的人,就這麼一個。他心清淨,真的一個妄想、雜念都沒有。我們向他請教問題,提出一個問題,他要觀察我們的心定了,他才答覆。你心不定,他不跟你講,他不是考慮,他在念咒,他的眼睛看著你的眼睛,看到你心定了,他才講。他這種教學法,非常的特殊,兩個鐘點也許講三、四句話。但是他的話,字字皆有千斤之力!讓你一生永遠不會忘記,而且會依教奉行,這是真正做到「口和無諍」。所以淨土念佛堂裡面止語,不僅僅在佛七當中要這樣做,平時就要學,這樣對於自己的道業,絕對有好處。我們想要把煩惱捨掉,念佛三昧早日成就,不用這個方法,就很難達到目的。

第五、是「意和同悅」。這就是平常講的「法喜充滿」。我們學佛,無論修學那一個法門,最粗淺的成就,就是歡喜。假如學佛,學得不快樂,這一定有問題(不是佛法有問題,是我們自己修行有了問題),不是違背了理論,就是方法用錯了;否則學佛的效果一定非常明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痛苦、煩惱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快樂、一天比一天自在,這證明學佛功夫得力。如果得不到這個現象,你的功夫有了問題,這是自己要認真去檢討,找出毛病、找出病根,再把這個病根消除,我們就能夠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佛法修學是在生活中歷事練心。歷是經歷,就在日常生活上練心。練什麼心呢?練清淨心、練正知正見、練覺而不迷。所以真正學佛人無論遇到善人或是惡人,順境或是逆境,無一不視為是幫助自己消業障、增福慧的助緣,怎麼不歡喜呢?這個內心的喜悅油然而生,叫「法喜充滿」。大家在一起共修,人人都得法喜,換一句話說,個個都有真正的成就。

末後第六、「利和同均」。這是講在一起共修的人,物質生活是平等的。道場的財源,在古時候,一部份是帝王護持的,就是國家建立的十方道場。其次就是大富長者捐助的。實在講,化小緣建立的道場,在古時候並沒有。這是很晚很晚才出現的,並不是如法的。特別是出家人自己去化小緣,在從前沒有這種事情;因為出家人的生活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吃飯,外面去托?;睡覺,找個樹蔭大的地方,打坐、休息一晚,他的功夫不間斷的。因此道場的建立就好像辦學校一樣,是為了教化一方眾生而設的。所以,建道場是這一方,真正有學問、有遠見的人士,來提倡創建,或是大富長者出錢、出力建道場,再禮請高僧大德到此地來住持、修行、教化眾生。這好像辦學校,校舍建好了,就請品德、學問俱優的人士來做校長、老師;讓他們在這裡教導這一方眾生是一樣的道理。佛家的道場就是學校,所以無論是國家供養,或是地方大眾捐助,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不論是什麼身分,在物質享受上決定平等,這叫「利和同均」。

道場裡,六和敬一條都不能少,否則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團,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如果我們依世間法來講,所謂「家和萬事興」。國家能和,再強的敵人也不敢輕易的欺侮!為什麼呢?上下團結的力量太大了。六和敬,小而家庭、公司、社團,大至國家,只要做到見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三條,沒有不興旺的。見和同解,大家便能同心同力,建立共識;戒和同修,人人守法;利和同均,在生活享受上盡量接近平等,不要差距太大,以免人心不平、社會動亂。為什麼呢?因為貧困的人,看不慣富人的享受,就會搶劫、造反,動亂就會出現。目前就商業方面來說,沒有人能夠超過日本。日本商社從戰後興起,時間不算長,今天躍居世界第一位,憑什麼?他們就是做到這三條。世界各國,在工商業無法和日本相抗衡就是沒有這三條。在日本,商社公司虧損了,高階層的人不發薪水,基層員工照發。你說員工他怎能不感恩心服呢?員工有意見,絕對不罷工,照常上班,只在頭上紮條白布,表示「我有意見,我要反抗你」。老闆看到,便趕緊開會、溝通、協調。如此,問題解決了,生產也不延誤;所以日本能居世界第一經濟大國,就是做到六和敬的這三條。日本人的長處很多,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訓,他們還能保存,還能做到,而我們自己的文化遺產,完全都鄙棄丟掉了,這是我們這一代真正對不起列祖列宗的。看看當今的日本,我們應該感覺到非常的慚愧。

前兩週,我在亨斯維爾,有一位同修來問我,他說他想結婚,問我應該找什麼樣的對象。我告訴他:「你要找對象,一定要找一個見和同解的,如此,兩個人奮鬥努力的方向、目標、興趣都相同,彼此互相幫助,家庭一定會美滿。」我再說:「不可以只談愛情!愛情是無常的!今天你愛他,他愛你,一旦結合,雙方毛病都露出來了,兩人不再相愛,家庭悲劇不就產生了!那無常的虛情假意,是絕對不可靠的。」由此可知,家庭也要建立在六和敬的基礎上,才有真正的幸福。不懂得這個道理,要想一生幸福快樂、家庭美滿,是非常不容易的。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55 PM 编辑

﹝三﹞三學/戒.定.慧

下面跟諸位介紹的是佛法的課程標準。

我們在本質上已經知道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其課程是非常之多,內容幾乎無所不包,絕對不是一所大學的課程所能含蓋的。這無量無邊的課程,課本就是經書。諸位要知道,佛經不是全部流傳到中國來。因為當時交通非常不便,印度高僧到中國來,中國的法師到印度去,都是選之又選,挑之又挑,好的才帶到中國,次等的、再次等的,都捨掉了。所以傳到中國的經書全都是精華!來到中國之後,並不能夠全部翻譯,只好再挑選,只有最好的、最重要的被譯出。譯經的工作相當困難。從前譯場的經費靠國家支持,集合全國出家、在家、中國、外國各類人材之菁英,從事於大規模的翻譯工作。歷史上記載,鳩摩羅什大師的譯場,編制有四百多人;玄奘大師的譯場有六百多人。我們在經書上所見的譯者,那是用譯場的主持人(好像學校的校長)來作代表,並不是他一個人翻譯的,而是譯場內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現在保存在中國的,是漢文系統佛經,是相當完整的。印度的梵文經典已經散佚失傳了,殘留下來的很少。佛經除了漢文經典之外,第二個大系,是藏文經典。藏文經典一部份是從梵文直接翻譯,另一部份是從漢文轉譯的。這是文成公主嫁到西藏之後,把佛法帶到西藏;所以佛法傳入西藏比中國晚六百年。在藏王對佛法生起信仰心之後,又從印度傳進一支,因此,西藏的佛法是由中國和印度傳入的。

佛無論在那個國家、地區說法,其內容不外乎戒、定、慧三學;其目的是對治我們這個時期、這個地區眾生的種種苦痛。地區指的就是地球,時期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正法、像法、末法共一萬二千年的法運。這個時代、這個地區的眾生,病痛到底在那裡呢?第一、造惡--造十惡業。佛用「戒」學來對治。戒學是對治惡業的藥。第二、人心散亂,不能得定、不能清淨。所以用定學來對治;「定」學是對治散亂的。最後用「慧」學對治愚癡。造惡、散亂、愚癡是這個時代、地區眾生的三大病,佛就用戒、定、慧三帖妙藥來對治。佛陀說法是因眾生而說的,眾生如果沒有病,佛就無法可說。這跟大夫因病用藥的道理是一樣的。所以說眾生有病,佛就有法;眾生沒病,佛就沒法。就如金剛經上所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眾生沒有病了,佛法也不需要了,硬要佛法也會變成病。這如一個健康的人天天吃藥,那有不出毛病的道理!所以說佛法的一切經典依功用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大類。

佛經分「經、律、論」三藏;定學就是經藏,戒學就是律藏,慧學就是論藏。這是圖書分類的方法,最早是從佛教傳來。此後,中國人也把所有的書加以分類。清朝康乾年間,把全國圖書做一個總整理,再分類,依經、史、子、集,分成四庫。庫跟藏意思相同,庫是倉庫,藏是收藏。所以「四庫」是從佛法「三藏」得到啟示的。三藏,有分大乘、小乘。小乘有聲聞藏、緣覺藏;大乘是菩薩藏,再分就愈分愈細了。總而言之,戒學是調身的,定學是調心的,慧學是調行的--我們身心的行為。因此,一個學佛的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智慧。你說他怎能不快樂呢!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45 PM 编辑

﹝四﹞六度

1、布施

我們知道佛法教學課程標準的內容,那麼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怎樣過日子?要怎樣待人處世?佛在這些地方有沒有明確的教導?我想這是我們每一位同修都非常關心的。這些問題佛在一切大乘經論裡面已廣泛的為我們說明,其內容就是菩薩行的六度。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要遵守這六個原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從早上起床漱口、刷牙,到晚上睡覺,這一天所接觸的統統是六波羅蜜,這才叫真正的修行。

大體而言,世間人所最先追求的是財富。因為沒有財富,生活會過得很苦,所以財富是第一個努力追求的目標。其次是追求聰明、智慧。人除了不喜歡呆頭呆腦之外,還想要追求長命百歲--健康長壽!這三大目標人人追求不捨,古今中外,沒有例外的。佛法是要滿足我們的願望、希求的,這三樣東西能不能得到呢?能得到。常言說得好:「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那為什麼有人求不到呢?是因為他不明瞭事實真相,不懂得追求的方法。事實真相就是道理!如果懂得道理、曉得方法,沒有一樣求不到的。佛跟我們講的原理、原則,就是幫助我們有求必應。因此,這重要的守則,我們要細細的體會。佛告訴我們,財富、智慧、健康長壽,都是屬於果報;要想得到這個果報,一定要先修因。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報;有果必有因,有因必有果。這是永遠不變的真理。有人發財了!財從那裡來?絕對不是他很聰明,或他的方法很多,就能賺錢。因為比他聰明的人很多,比他方法靈活的人更多,為什麼那些人不發財而他發了財?佛跟我們講財富之得來,是前生種的因。種的什麼因呢?財布施!所以六度裡面,布施列在第一。「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因此,想得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三種果報,一定要修財施、法施、無畏施這三種因。世間人今生得這種果報的,大多數是前生修得的,少數人是這一生修得的。這一生如果修得很積極,這一生就得果報,不要等來生,這就是果報。果報一定要靠修因,這是永遠不變的定律。

(1)財布施

「布施」在整個大乘佛法裡,是菩薩修行最重要的一條。無量無邊的法門,歸納起來就是六度。這六條再要歸納,就是布施一條。所以佛首先教我們修布施波羅蜜。「布施」,一般人很難理解它真正的含意。往往聽說布施,就趕著捐一點錢到寺廟裡去。這是錯解!這樣的理解,布施太狹隘了!那裡是菩薩修的呢?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念念為別人,不為自己,就是布施、就是供養。所以人人天天都在修布施波羅蜜,天天都在行菩薩道,只是不懂得,不知道而已。譬如說早晨起來,你把家人盥洗的東西都準備得好好的,早餐、茶都燒好了,你是在布施、供養你一家人啊!你在行菩薩道,修布施波羅蜜,在修普賢菩薩的廣修供養。你看你心裡多快樂。能這樣領悟就不會說:「哎呀!家人都把我當老媽、下女、傭人,要我天天去侍候他們。」這樣天天發牢騷,所有的布施功德都沒有了。你看,念頭一轉,牢騷、痛苦就變成布施波羅蜜,立刻就得到佛法快樂和智慧的實益。在美國有些制度,叫人不得不布施。譬如醫藥保險,人人都要買。為什麼呢?怕自己生病的時候,醫藥費付不起,所以先買保險,由保險公司替你付醫藥費。在每個月繳醫藥保險費的時候,如果是為了自己生病而做準備,如此,將來一定會生病;不生病,這些錢沒有辦法開銷啊。如果念頭一轉:我是在修布施、修供養;幫助那些有病的人,供養那些有病的人。這樣布施出去,你一生永遠不生病。為什麼呢?你修的是不生病的因啊!你布施、照顧老人,將來你就得善果!即使老了,也會有許多年輕人關懷你、照顧你、侍候你!種什麼因一定結什麼果報。再說一個人服務在公司行號裡,每天努力工作,如果是為了要多拿一點錢,或是為了地位要慢慢升高,那就不是布施了。如果能存這樣的心:我今天努力的工作,是布施這個公司、是供養社會大眾,加薪與升遷非我所求,那是在行菩薩道。以菩薩的施捨心在做工作,永遠不疲不厭,會愈做愈快樂。這就是俗話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假使事情是自己不願做又不得不去做,就會疲倦、會討厭。反之,歡喜、高興做的事情,會愈做愈有精神。我今天到世界各地方跟大家介紹佛法,是我歡喜做的!這是法布施啊!你們不懂的,我來教給你們,告訴你們,是希望大家都能減少煩惱、痛苦,都能得到佛法的喜樂和智慧,來充實提昇生命和生活美滿!我在一九八四年,第三次到洛杉磯,一下飛機,講堂已經佈置好了,馬上就去講演。一天講九個小時,還要我站著講,底下的人坐著聽;坐著聽的人累了,我講的人不累,愈講愈有精神,愈講聲音愈大。為什麼呢?因為觀念、心境不一樣。假如我講經,計算一個小時要拿多少鐘點費,再看看聽的人不起勁,那就會疲倦、厭倦了。我不是為了這個來的,我是以無比歡喜的心把無上、甚深、微妙的佛法介紹給大家。這個歡喜就是法喜啊!是最好的營養。今天大家講求這個營養那個營養,那是假的啊。看看佛門裡面的「禪悅為食」。禪是什麼?心地清淨;悅是心地歡喜,這才是最滋養的(最豐富的滋養),所以健康不在飲食!得歡喜心、得法喜,就會健康、長壽、年輕、不衰老。憂能使人老、使人病,每天愁眉苦臉的,容易生病,衰老也會非常之快。歡喜是健康的因素,它是從布施波羅蜜得來的。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諸位在此地,汽車都買了保險。為什麼呢?發生車禍的時候有人賠償。如果你念頭一轉:我這是修布施,是幫助那些出車禍的人。如此你這個車永遠不會出車禍,永遠有佛菩薩加持你。諸位看看,念頭一轉,就是菩薩;念頭不轉,就是凡夫!菩薩跟凡夫有什麼差別呢?一個是覺,一個是迷。迷者--樣樣為自己;覺者--樣樣為眾生。樣樣為眾生,自己得的好處真正不可思議,沒法子想像!樣樣都為自己,得到的好處一點點,而且得到了就沒有了。你說,誰是聰明?誰是傻瓜?所以說要念念為一切眾生,不要為自己。今生,你有財富、有錢,是福報;用錢是智慧。錢,能用在社會上,能用在大眾上,這是大智慧,是真正會用錢的。假使處處為自己著想,那是很笨的,修來的一點點福報,沒幾天就享完了。如果能念頭一轉,將福報布施給眾生,福報就更增盛,直至無有窮盡。布施的內涵無量無邊。我們每一個人,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都可以修學。只要念頭一轉,就是行菩薩道;轉不過來,就是六道凡夫。以上財布施,只是略舉幾個例子說明,諸位自己要多多去體會,多多去思惟,就會做得圓滿。

財布施,在佛法裡面又把它分為內財與外財。外財是身外之物,內財就是身體。在醫學界裡,有許多捐贈眼角膜或捐贈內臟者,這是內財的一種。再者,我們以體力去幫助別人,也是內財布施。如果我們給人家工作不求報酬,就是義務的工作(義工),這也是屬於內財布施。由此可知,我們隨時隨地都在做布施,就是沒有那種布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薩道。假如我們有一顆布施的心,那麼每天時時刻刻,統統是修六度,統統是修菩薩法。所以菩薩法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在那裡?就是在那一念心;一念覺--為一切眾生,就是佛菩薩;一念迷--為自己,就是凡夫。所以佛家善惡的標準:凡是為自己的都是惡,為別人的都是善。這個初學的人聽了很難懂!人,為什麼不為自己呢?諸位要知道,凡夫所以不能成佛,是由兩種執著障礙。第一種是我執,第二種是法執。我執要是破掉了,就證阿羅漢果;法執破盡了,就成佛。那些念念為自己的人,我執天天在增長,即使修一切善法,也只是增長執著而已。因為執著不能破除,所以佛說這是惡。你不想出三界,那就另當別論,想出三界,一定要破我、法二執。我執就是煩惱障,煩惱的根源;法執是所知障的根源。

(2)法布施

第二種是「法布施」。法布施是智慧、聰明、才藝的修因。因此,它包括的範圍也非常廣泛。它通常被分為世間與出世間一切法,就是佛法與世法。凡是別人想知道的、想學習的,只要我會、我能,就熱心的去教導他,這都是法布施。所以法布施不一定是講經說法,講經說法是無量法施當中的一種。譬如說,甲燒得一手好菜,乙不會,但很想學,甲就盡心盡力的教導乙,這也是法布施。又如某人不會做工程,我會做,我指導他、教他,也叫法布施。對小朋友講解小學課程,也是法布施。乃至於各行各業無盡的知識、技術,沒有條件、不計酬勞的傳授,都屬於法布施。要是有代價、收學費的,那就不是布施了。或許有人會問:現在學校老師每個月拿薪水,他們教小孩,這算不算法布施呢?這就在於教師的一念心。如果教師是為了教育下一代,不是為名為利,那就是布施。如果是為薪水,或是為了升等,想從講師升副教授、升教授,那就不是法布施了。真正修法布施的人,是非常熱心,不疲不厭的。不是修法布施的人,名利得不到,就消沈、灰心了,教導也就不夠熱心,動力是有限的。所以菩薩總是以無盡的悲心去利益一切眾生,絕對沒有條件的,特別是在佛法。佛在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此處法布施是指佛法布施。因為世間的法布施不究竟,唯獨佛法布施能夠幫助一切眾生,進而獲得無量的智慧,無盡的德能、才藝,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這種布施才是最圓滿、最殊勝的,唯獨大乘菩薩法裡面才具足,所以一切諸佛如來無不讚歎。看看我們佛教界,布施經典是最重要的一項;其次是講經說法的錄音帶、錄影帶;再就是接受各方邀請,把佛法介紹給大眾,推廣到社會,這統統是法布施。可是現在我們把經本翻開,後面往往印著「版權所有,翻印必究」,或是「版權所有,不准翻印」,這就不是法布施了。這是什麼?是商人在賣書啊!法施的功德利益統統都沒有了,那只是世間商人開書店做買賣而已!錄音帶也是「版權所有,不准拷貝」。甚至於少數請講經的,也要先談好供養--講多少小時,給多少供養--這也變成買賣了,這都不是布施。所以菩薩行一定只為利益眾生,絕對不為自己。假如某個地方沒有供養,但是大眾真正渴望佛法,佛菩薩就自己出路費滿眾生的願,絕對不勉強不為難任何一個人,只要大家真正得到佛法的殊勝利益。

(3)無畏施

第三種叫「無畏布施」。在眾生身心不安、恐懼、害怕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消除他的恐懼,這一類的布施叫做無畏布施。其範圍也是非常的廣泛。譬如國家受到外國的侵略、戰爭;在這人心慌亂的時候,從軍到前方去抵抗敵人、保護後方,使後方人民能夠安居樂業,這是屬於無畏布施。又如:有人晚上走路會害怕;有的怕鬼,有的怕強盜,而路又很長,我能送他回去,陪他一程,他不害怕了、心安了,這也叫無畏布施。其他的例子就不必多舉。由此可知,只要叫眾生身心安穩,離開一切恐懼,統統叫無畏布施。無畏布施得的果報是健康長壽。說到這個地方,我特別提醒同修們,吃素食是屬於無畏布施,一切眾生看到你都不會害怕。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會傷害他;真正做得圓滿,得健康長壽的果報。再加上法布施得聰明智慧,財布施得財富,這是人生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我們想要這三種果報都得到,就要認真去修三種布施。在中國歷史上,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最大、最圓滿的,就是乾隆皇帝。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兼俱聰明、智慧、健康、長壽。他做了六十年的皇帝,還做了四年的太上皇。他自己說:「古希天子。」自古以來希有的。那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也不是他誇口。這是他在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清淨圓滿的財施、法施、無畏施,才得這麼大的福報!

佛在大乘經上,常常教導我們,菩薩一定要修布施波羅蜜。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的意思。怎樣把布施做到究竟圓滿呢?這是菩薩重要的一個課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從早到晚處世、待人、接物,只要轉一個念頭,時時處處無不是在修布施。但是這個不圓滿、不究竟。究竟圓滿的布施,是放下、是捨、是幫助他人。我們應當怎樣放下呢?放下就要能「捨」。捨後面有一個字--得--。小捨就小得,大捨就大得,不捨就不得。佛告訴我們究竟圓滿的捨是什麼呢?各位,你有沒有煩惱?有!那為什麼不把煩惱布施(捨)掉呢?你有沒有憂慮?你有沒有牽掛?你有沒有生死?有沒有輪迴?把這些東西全部都布施掉了,那你就得大圓滿、得大自在了。這才是究竟的布施,也就是布施波羅蜜。我們要從身外之物,練習慢慢的捨,捨到一切都能捨,最後連煩惱、生死都捨掉了,那才能夠恢復自性的清淨光明。

回复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55 PM 编辑

2、持戒

第二是「持戒」。持戒就是守法,世出世間一切事物,無論大小,都有它的法則,一定要循著法則,才能夠做得圓滿、快速。六度裡面的持戒是要我們平常守法,並不單指受持五戒、十戒(這是根本戒)。在家庭方面,有家庭的規矩,父子、夫婦、兄弟,這是倫常,他有長幼,有自然的一種秩序,絕對不能顛倒!一顛倒,家就亂了--父不父、子不子。就燒飯而言,燒飯也有順序--洗米、下鍋、調溫度,不按這個法則,飯就煮不好,也煮不熟。炒菜,下鍋也有先後,乃至於學習,也都有次序和方法。學佛,佛家的方法更是精嚴。我們要想在佛法上有所成就,必須要遵守佛教給我們的修學次序,先從發大心起。大心,就是要度一切眾生的願心;然後斷煩惱、斷習氣,再學法門,最後是圓成佛道。成了佛,才有能力廣度眾生,才能夠圓滿實現第一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否則的話,光說,做不到,便成空願。也許有人會問:「一定要成佛?做菩薩不行嗎?」須知,菩薩雖然度生,不能度階位比他高的菩薩;縱然是等覺菩薩,也不能度同階位的等覺菩薩;成了佛,等覺菩薩也在度化之內了。因此,一定要成佛道,才能夠廣度九法界一切眾生。有這個願,慈悲的力量就會發出來,就能夠精進不懈。現在人,雖然是天天念四弘誓願,願心,沒有發出來。為什麼呢?因為還有是非心、人我心、好惡心。所以他有分別,某甲跟我很好,我度他;某乙我討厭他,我才不度他呢。如此,便要在「眾生無邊誓願度」底下加註解--某些人我不度。如此,便不是真願,不是圓滿的願。因為圓滿的願心一發,就是菩薩,是沒有分別的。所以華嚴經上初住菩薩,叫初發心菩薩,叫發心住。這種心就叫菩提心,是不得了,不可思議的,絕不是六道凡夫的心量。佛常常教我們「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就是教我們如何過日子,怎樣生活。平日存心要慈悲,做事要有方法,並且做到恰到好處。要知,方法裡面還有方法,方法重重無盡啊!所以這兩句話不侷限在狹隘的學佛,日常生活中要普?用上。如這一段給大家介紹的六度,是六大綱領、六個方法;每一度裡,又有許多的方法,可見方法是重重無盡啦。只要能夠善於運用,那有不自在的!那有不快樂的道理呢?這是持戒波羅蜜。

3、忍辱

第三是「忍辱波羅蜜」。忍辱就是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當年翻經的法師,看到中國人有一種倔強的個性。在古書上常常記載著:「士(讀書人)可殺不可辱。」談到忍,什麼都可以忍,連殺頭也沒有關係,都可以忍,只有侮辱不可以忍;因此,翻經法師就將這一名詞翻作忍辱。辱都能忍,那還有什麼不能忍的呢!所以忍辱是專對中國人倔強的個性翻的,它原來的字義只是「忍耐」,沒有辱的意思,其用意是告訴我們小事情要有小的耐心,大事情要有大的耐心。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沒有忍耐,什麼事情都不能成就。以讀書求學而言,念大學四年,就得忍四年,不能夠忍耐四年,就畢不了業。到這個地方聽講兩個半小時,也要有耐心,能夠忍得住,這一堂佛法才能聽得圓滿。由此可知,一個人沒有耐心,無論他條件多好,也是一事無成。因為成功永遠屬於有耐心、有毅力的人;所以耐心是成功非常重要的一個條件。世尊在金剛經上給我們講菩薩六度,特別強調「布施」和「忍辱」,其他講得很少。換句話,這兩個是修行成敗的關鍵。

俗話常說:「處事難,處人更難。」從前處人還容易,現在處人比從前不知道要難多少倍!原因在那裡呢?從前的教育,是教我們做人;現在的教育,只教我們做事。所以我們不知道怎樣做人。對自己的情緒千變萬化都無法理解,不要說去了解別人。你說處人怎麼不難呢!為此,佛教給我們忍耐。忍耐分為三大類。第一、是對人為的加害要能夠忍受。忍人家對你的侮辱、對你的陷害。能忍,絕對有好處。為什麼呢?能忍,心清淨,容易得定,修道容易成就,也是最大的福報。第二、是自然的變化。如冷熱、寒暑的變化,能夠忍;飢餓、乾渴要能忍;遇到天然的災害,也要能夠忍耐。第三、是修行。佛法的修學也要忍耐。在沒有得到法喜之前,功夫沒有得力之前,修行是很苦的,路是艱辛的,這個階段過去之後,就很樂了。為什麼呢?因為功夫上軌道了。就如上高速公路,在沒有找到高速公路,在底下繞圈子的時候,那是很苦啊!路上車子又多、又慢,得有耐性啊!上了高速公路,就很舒服、暢快了,一切阻攔都沒有了。我們學佛也是如此,開頭學都是摸索無量的法門、宗派。到底那宗好?我想學什麼?有的人很幸運,三年、五年就找到了;就好像幸運的人,走一段小路馬上就接上了大路。有些人花了十年、二十年,乃至一輩子都摸不到門路!那就很冤枉、很苦了。這當然與自己的善根、福德有關係,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佛菩薩必定加持。這就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真心向道、真心慕道的人,佛菩薩常常在那裡守護照顧,到他真正肯接受了,再給他啟示,光明大道就找到了。那佛菩薩為什麼不來點醒你呢?點了,是你不接受!告訴你這個方法,你心想:唉!這未必好,我聽人家講那個法門比這個殊勝啊。你還跟佛菩薩抬槓、爭論。如此佛菩薩只好不來了。這一點希望諸位細心去領會。所以修行要有很大的耐心,沒有耐心不能成就。耐心是禪定的前方便,不能忍耐就沒有更進一層的境界;耐心也是精進的預備功夫,有耐心才談得上「精進」。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54 PM 编辑

4、精進

「精進」,精是專精,進是進步。由此可知,佛法不是保守的,更不是落伍的,佛法是天天都求進步的。如同儒家的日日新,日新又新。現在有人說:儒家是落伍的,佛教是應該淘汰的。這是他對於佛法六度中的精進,以及儒家的日新又新完全不了解,而引發的謬論。進步是好的,最重要的是要精進。精是純而不雜。目前,西方有許多大科學家,一生當中有許多特殊的發明。他就是專精--天天去研究,鍥而不捨,終於有了新發現!世間法如此,佛法也是如此。在無量法門當中,必須是「一門深入」,才能夠成就。想要門門都學,是絕對不可能成就的。門門都學,那是一門成就以後的事,一門成就了,其他無量法門一看、一聽當下都通達了。所以說一通一切都通。佛法,在沒有開悟、沒有通達之前,門門都學就會變成障礙!這是修行必定要知道的。我們舉一個念佛成就的例子,你就會恍然大悟:古人修學得以成就都是專攻一門。

民初,諦閑法師有一位徒弟,這徒弟四十多歲才出家。他的年齡跟老法師差不多,他們是從小在一起玩的朋友。諦閑法師家庭環境比較好一點,所以念過書。他的舅父做生意把他帶出去,所以算是見過世面,出外旅行過的。他那個同學家境清寒,沒有念書。長大之後,生活非常困苦,學一個「鍋漏匠」的手藝。什麼叫鍋漏匠?就是碗碟打破了,他能把它補起來再用。他就天天挑個擔子在外面叫喊,非常的辛苦。他真正體會到人生太苦了!他也知道小時候在一起玩的朋友,出了家,做和尚了,於是就找。找到諦閑法師,在廟裡住了幾天,就跟老法師說:「我要出家。」法師說:「為什麼?」「生活太苦了,我一定要出家。」老和尚說:「你不要開玩笑啦,住幾天還是去做生意吧!」為什麼不讓他出家呢?老和尚考慮他年歲太大了!在當時,四、五十歲就是老人,體力也衰了。出家,五堂功課學不會,念經也念不來,這樣,住在寺廟裡,讓人瞧不起,冷眼看待,心有多難過啊!學講經吧!他不認識字,得從念書做起,要到那一年才能成就啊?於是,老和尚就拒絕他。結果他就硬賴著:「我非出家不可,我不做生意了。」老和尚給他搞得一點辦法都沒有,再想著小時候在一起啊,這份感情……。老和尚就說:「這樣好了,你要是真的想出家,你得答應我幾個條件。」他說:「這沒有問題,我認你做師父了,你說什麼我統統聽,統統接受。」老和尚說:「這很好!我給你剃頭,剃了頭之後,你也不要去受戒,也不要住在廟裡。受戒,五十三天你受不了。再說寧波鄉下,有很多小廟、破廟、廢廟沒人住,就找一個小廟給住下來。」老法師在附近,找幾個護法、信徒每一個月給他送一點錢、送一點米,安住他的生活。又在附近找一個念佛的老太太,每天給他洗衣服,並燒中午、晚上兩餐飯。然後教他一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交代他:「你就念這一句佛號,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你就再念;一直念下去,你將來一定有好處。」這個人沒有讀書,但是聽話、老實,他就死心塌地念這六字聖號。他真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在那個廟裡,三年都沒有出門,一句佛號,一點也不雜,這就叫精進。這一天,他離開寺廟,到城裡去看他的親戚朋友。晚飯吃完,就跟那位燒飯的老太太說:「明天你不要替我燒飯。」這個老太太心想:「師父三年都沒出門,今天出去看朋友,大概明天有朋友請他吃飯,所以叫我不要給他燒飯了。」到了第二天中午,老太太到廟裡去看看,師父有沒有回來?有沒有人請吃飯?那是個破廟,廟門都不關的,到廟裡,喊師父,沒人應,就再去找一找。看見師父站在寮房裡,面對著窗戶,手拿著念珠。叫喊,他不回應;走到他前面,才知道,他死了!站著死的--念佛往生了。這個老太太嚇了一跳,她從來沒有看見人死是站著的,於是趕緊報告那幾位護法。這些護法一瞧,也不曉得怎麼辦,就派人到觀宗寺報告諦閑法師。那個時候沒有車,請人去報信,走去再走回來,需三天。你看他,站著往生,還要站三天,等他的師父來替他辦後事。諸位要知道,三年能成功,精進啦!諦老看到之後,非常讚歎說:「你沒有白出家啦,你的成就,講經說法的法師,名山寶剎的方丈住持,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你啊!」一句阿彌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再念,三年成功,了脫生死,這樣殊勝的成就到那裡去找啊?一句阿彌陀佛,就叫專精,不夾雜、不間斷,是成功的關鍵。

無論世出世間法,想在這一生有真正的成就,一定要知道精進。無論是念佛、參禪、持咒,或是研教,都要知道遵守這一個原則。就教而言,如果一個人發心,自己修學也能夠幫助別人。最好一生,只學一部經,專講一部經,這就是精啦。每講一遍,必定有一遍的境界,遍遍都有進步。如果有人專講阿彌陀經,能夠講上十年,這個人就是阿彌陀佛。假如十年專講普門品,這個人就是觀音菩薩。如果他十年當中講十部經,那他什麼都不是。你才曉得「精進」之可貴啊!民國五十八年星雲法師找我去佛學院教書,我曾經建議他,並勸他,讓每一個學生專學一部經,我說:「法師啊!如此,十年、二十年之後,你的佛光普照全球啊。」他聽了之後說:「好是好!但那就不像佛學院了。佛學院裡面開的課,要像一般學校一樣。」我說:「這樣做,有一定的好處。」最後他沒接受,我在那裡教一個學期,就離開了。假如那時候真的接受我的建議,一百個人我們打個對折,現在就有五十多個專家出來弘法,那還得了!大家要聽阿彌陀經,請阿彌陀佛來跟大家宣講;想聽地藏經,就有地藏菩薩來宣講。個個都是專家,這樣佛法才能真正普偏的弘揚。所以希望你們做專家,不要去做通家;表面上樣樣學,結果是樣樣都不通。一樣通了,結果是樣樣都通;雖然是樣樣都通,還是專弘一樣。這種作法是給大家做一個表率,做一個榜樣。那一尊佛、那一尊菩薩不是樣樣都通!可是他還是標榜一樣。這個教我們「一門深入」的修學才叫做「精進」;精進的利益、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5、禪定和般若

第五「禪定」。禪定包括世間與出世間的禪定。世間禪定是講四禪八定;能夠修成,將來就能夠生色界天、無色界天。這是高級的天界,須要禪定才能得到。出世間禪定,有大乘、小乘之分。諸佛如來所修的,我們稱為出世間上上禪定。整個佛法修學的樞紐在「定」。並不是禪宗才修禪定,其他的宗派就不修禪定。以念佛而言,念佛目的在那裡呢?在得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教下修止觀,止觀也是禪定。密教裡面修三密相應,相應就是禪定。由此可知,每一個宗派、法門,所用的名詞雖然不一樣,其實都是在修定。所以六波羅蜜裡,「禪定」統統都包括了。連我們日常生活中,那小小定也含攝在其中。這小小定是什麼呢?就是心中有主宰。大而言之,這一生當中,自己有一個方向、有一個目標,這個方向、目標絕對不會被環境左右、動搖,這就是「定」。如科學家,從事研究一樣東西,他不被別的事物影響,他就會成功;他就得佛家講的「三昧」--科技的三昧。念佛人一心不亂,他就得念佛三昧,像剛才講諦閑老法師那個徒弟,他真的就得到一心不亂。因此,忍辱是個基礎,能忍就有耐心,有耐心才能精進,精進才能得定,而「定」是修行的樞紐。「禪定」,六祖大師在壇經裡面給我們下了一個定義,明瞭這個定義,才知道修禪定並不只是打坐而已。「打坐」是修禪定的無量方法之一,除打坐之外,還有無量的方法,都在修禪定。六祖大師是由金剛經開悟的,所以他所講的,都是依據金剛經佛所說的原理、原則。他的解釋:「禪」是外不著相(不執著一切境界相是禪);「定」是內不動心。金剛經上有兩句釋迦牟尼佛教須菩提尊者,要用什麼態度去弘法利生的名言。那就是:「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就是「禪」,即是不著相!內裡頭不要動心,不要起心動念,就是「定」。在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他去參訪修禪定的鬻香長者,是到那裡去找他呢?這位長者不在家裡打坐,也不在道場修定。他跑到什麼地方去了呢?跑到市場去了。這是佛經上講的「市廛」。市廛就是最熱鬧的市場,像美國大的MALL。長者在那裡面逛,那是為什麼?修禪定啊。他在那裡修什麼?修「外不著相,內不動心」。你看他在逛MALL,實際上他是修禪定,他不像人家盤腿面壁。所以我們遇到高級的禪者,我們都會瞧不起他。那個地方熱鬧他就往那兒去,殊不知,他在那裡修養高級禪定。我們只佩服那些能盤腿面壁幾個鐘頭或幾天的禪者。一看!就說:「這個人的功夫了不起。」不曉得人家逛MALL的功夫,不知道他的定功高人多少倍。要知道高級的禪定,是行、住、坐、臥都在定中。

為什麼「禪定」這麼重要?為什麼一定教我們「外要離相,內要不動心」?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什麼叫有為法呢?如果諸位念過唯識就很好懂。在百法明門裡,佛將一切法,即萬事萬法歸納為一百大類。這一百類,八個是心法,五十一個心所法(心理作用),二十四個不相應行法,十一個色法(物質),統統是有為法。不但所有一切物質是夢幻泡影,我們起心動念、打妄想也是夢幻泡影。佛真正明瞭這些事實真相,叫我們對這些境界不要起心動念,我們的真心就恢復。對宇宙之間一切事物的看法,就跟如來一模一樣。那時候的知見,就是佛知、佛見,正知、正見,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就是般若智慧。所以般若智慧是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應用在前五度上。這就是我們要學菩薩行(就是菩薩的生活):對於一切法明瞭、通達,且於一切法不執著,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為什麼幫助別人呢?這是源於諸佛菩薩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因為只有佛菩薩曉得,盡虛空、?法界,所有一切眾生,跟自己是同一個體;既是同體,幫助還要談什麼條件呢!就如我們這個身體右手癢了,左手來抓一抓,還要談條件嗎?不需要了!為什麼呢?同一體嘛。今天我們迷失了自性,不知一切眾生跟我們是同一體,同一個真如本性。所以在這裡分自分他、迷惑顛倒、起惑造業、自作自受、苦不堪言!佛教給我們破迷開悟,把這些迷惑顛倒統統打破,才能看到事實真相--幫助一切眾生就是幫助自己。這個慈悲心、愛心是從「無緣慈,同體悲」發出來的,不談任何條件的。

總而言之,一切作為都有方法,都有程序,這就是「持戒」。有耐心、有毅力,這是「忍辱」。能夠專精不懈,這是「精進」。心地有主宰,不會被外境所動,這是「禪定」。一切事物沒有一樣不透徹、不明瞭,這是「般若」,佛教我們這六條要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做到就是道道地地的菩薩行。絕對不是說,受了菩薩戒,就當了菩薩(迷惑顛倒的菩薩)。若不懂六度,不能把這六條應用在日常生活裡面,受了菩薩戒也是泥菩薩啦!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54 PM 编辑

﹝五﹞十願

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全部都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才叫學佛,才是學菩薩,才有一點像菩薩。菩薩修行,單單修六度還不能成佛,要念佛求生淨土。念佛,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可以念到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我們是達不到。換句話說,在六波羅蜜的基礎上,再往上提升一層,那是什麼法門呢?是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這是成佛的法門,是理一心不亂的法門,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所以這是最後修學的,是不能躐(越)等的。假使六波羅蜜沒有修成功的話,這十大願王實在講連邊都沾不上。

普賢行的特色,就是心量廣大如虛空法界一樣,所以他的十願,願願都是究竟圓滿。

第一、「禮敬諸佛」。諸佛指的是什麼呢?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就是諸佛。「情」是一切有情眾生;就是一切動物。「無情」是植物、礦物。所以諸佛是包括所有一切。把我們對佛的那種恭敬心,轉而對一切眾生,這就是普賢心,跟一般菩薩的心不一樣。學佛的人對佛很恭敬、很虔誠,其實這個恭敬、虔誠,還不是真的。為什麼呢?諸位想想,你在聽經時,如果遇到一個更重要的人,一件更重要的事,聽經就變成次要的,佛也不要了。可見得,這種虔誠、恭敬還是不真純,要是真正至誠恭敬,聽經聞法便是人生第一大事。但就事實而言,假如有一個人在你聽聞佛法的時候告訴你:「現在有一筆生意,馬上可以賺一百萬美金。」保險你掉頭就走,再也不回來聽經了。可見得,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虔誠,是禁不起考驗的。一面對考驗,才曉得這個恭敬心、虔誠心,一文不值!一點都不真實。普賢行的恭敬是真實的,對一切眾生跟對佛完全一樣。為什麼呢?因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得罪一個眾生就是得罪佛啊,就是對佛不敬啊。對人要敬,那對桌椅板凳呢?它也是眾生哪!這個「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那對它怎麼恭敬呢?是不是每天對它頂禮三拜呢?這樣學法就變成佛呆子了。對物,你把它擺得整齊,把它保養得乾乾淨淨的,這是對它的禮敬。書本,擺在書架上,擺得整整齊齊,是對書本的恭敬。所以,做事情認真、負責,盡心盡力,把事情做得很好,做得很圓滿,這是對事的恭敬。對人、對事、對物要平等的恭敬,就是普賢菩薩的大行。所以六度菩薩行擴大、圓滿了,就叫做普賢行。因此,普賢行是最圓滿、最殊勝的修行方法。

第二、「稱讚如來」。第一禮敬諸佛,為什麼第二句講「稱讚如來」,他不叫「稱讚諸佛」呢?這裡用意很深!「禮敬諸佛」是從形像上說的。從相上來講,一律要「恭敬」。見到善人恭敬,見到惡人也要恭敬;不分善惡、不分邪正;正法恭敬、邪法也恭敬,沒有不恭敬的。「稱讚如來」是從性上講的。這裡就有差別了,善的,我們稱讚他;不是善的,我們不稱讚他--恭敬而不稱讚--差別就在這裡。善財童子在五十三參裡,就有這樣的典範:他對每一位善知識都是禮敬、讚歎,唯獨三個人有禮敬沒有讚歎。這三個人,第一、是勝熱婆羅門。這個人是個外道,代表愚癡。所以善財童子只有恭敬而不讚歎他。第二、是甘露火王。代表瞋恚。此人脾氣很大,稍微得罪了他,馬上就治罪--下油鍋、上刀山,就這樣整人。善財去了,有禮敬沒有讚歎。第三位是筏蘇蜜多。是個婬女,善財也只恭敬而不讚歎。這三個人代表貪、瞋、癡(三毒煩惱),他恭敬而不讚歎。所以讚歎是以性德為標準,一定是善的、一定是正法才讚歎;如果不是善法、不是正法就不讚歎,仍然是要恭敬。因為恭敬是清淨心、平等心,即使對於其他一般宗教我們也要恭敬;如果是正法、正教,我們也要讚歎。像天主教是正教,他幫助人生天,當然那不是究竟,但是,能生天總比在三惡道強得多吧!所以我們也讚歎他。如果是叫人造罪業墮三途的邪教,我們絕對不讚歎。所以這十願的第二願跟第一願,就有這麼大的差別,但是二者的心地絕對是清淨圓滿。

第三、「廣修供養」。普賢行的特色,就是心量是無比的廣大。在大乘佛法裡,就是圓滿的性德起用。一般菩薩,雖然是見性(明心見性),但並不圓滿,所以性德的作用是部份的。唯獨普賢菩薩性德的起用是圓滿的,所以願願都是盡虛空偏法界,這是跟六度菩薩不同的地方。因此,他的供養,一供一切供,供一尊佛就是供一切諸佛--不是單指已經成佛的這些諸佛;是情與無情全部包括在其中,沒有成佛的所有眾生,乃至於無情眾生,全部都是。所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就是菩薩的修學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講的華嚴境界。這個心量才真正是圓滿的脫開了侷限與分別。普賢菩薩在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一切供養中,法供養為最。」因為唯有佛法能夠教人破迷開悟,教人恢復、證得圓滿的自性,這是其他一切供養布施,都不能達到的。法供養中,是「依教修行供養」為第一。所以在此特別提醒諸位同學,佛法是師道,一定要尊師重道,依照老師的教導去修學,我們才能夠獲得究竟圓滿不思議的功德利益。

談到佛法,那一部經是第一呢?隋唐時代,中國、日本、韓國的高僧大德把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作個比較。他們幾乎一致公認華嚴經是第一經。可見華嚴經是究竟圓滿的教學,這是舉世公認的。這些大德們,再將《無量壽經》跟《華嚴經》作一個比較,他們說無量壽經是第一經,把華嚴經比下去了。為什麼呢?古德曾經說過:華嚴、法華是最重要的兩部大經,在中國佛法稱為「一乘圓教」。一乘圓教只有這兩部經,而這兩部經都是《無量壽經》的導引,都是引導我們入無量壽經的。所以無量壽經才是真正第一中的第一。讀到古人這個說法,我是無比的歡喜,因為我自己有深刻的體驗,我之所以入淨宗就是華嚴經的引導。在過去,我講華嚴十七年,現在依然沒有中斷,目前只講普賢行願品。在十七年當中,我是從華嚴經入淨土的。因為我深入體會普賢菩薩在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的意味。極樂就是無量壽經的勝境。從這裡真正體驗到:無量壽經是整個華嚴的歸宿,是華嚴的精華。才曉得古人所講的話,是絕對的正確。

由此,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經,最好的、最殊勝的,已經找到,提拈出來了。但是,如果不是夏蓮居老居士將五種原譯本會集成善本,我們也得不到圓滿、殊勝的法益。從會集工作的偉大程度來看,確知夏老居士也是佛菩薩再來,絕不是普通人。實在是菩薩憐愍這一代眾生,也是這一代眾生成佛的機緣成熟了,所以感得大菩薩降臨世間,為我們做好整理的工作,使這個法門,能在末法九千年當中大弘其道,廣度無量眾生。我到北京,夏老居士的學生黃念祖老居士送我一張照片。我帶回台灣之後,把它放大,印出來了,供給大家供養。這張照片雖然翻印多次,不是很清楚,但是仍然可以從這照片上看到不可思議的感應:夏老居士的後面是屏風,他頭頂上有佛像,而佛放光,他的鞋子也放光。雖然是屢次的翻印,還是能看得很清楚--頭頂上有一尊佛坐著,底下還有蓮花座。我們供養他,表示我們不忘這位大菩薩的恩德,感念他替我們會集了這樣完善的經本,作為我們專修專弘的依據。

無量壽經共有四十八品,那一品是第一呢?我們要追根究柢,把第一的第一找出來。

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現在我們曉得無量壽經是一切經中第一,一切諸佛如來都是弘揚這個法門。換句話說,這部經是諸佛度眾生最主要的一部經典,其他各經都是輔助這部經的。在本經四十八品中,第六品最為重要。第六品就是阿彌陀佛所說的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自己宣說,釋迦牟尼佛轉述的,所謂佛佛道同,世尊轉說,就等於阿彌陀佛自己宣說。我們展開無量壽經全經,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狀況,沒有一句是違背四十八願的;句句、字字與四十八願相應。這四十八願,那一願是第一呢?古來所有高僧大德們共同認定第十八願第一。十八願是什麼願呢?是十念往生--十念、一念決定往生。這才顯示出佛法,真正圓滿、殊勝、不可思議的境界。

早年我初學佛的時候,心裡有一個疑問:假如有人造極重的罪業,立刻要墮阿鼻地獄,佛有沒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如果佛沒有這種能力,那佛的智慧、能力還是有限的;我們讚歎佛「萬德萬能」,那只是讚美而已,不是事實!反之,假如造極重罪業,馬上就要墮地獄的人,佛有能力叫他立刻成佛,那佛的智慧、神通才真的是圓滿了,我們不能不五體投地的佩服。等我念到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心中的疑惑才掃除,這才曉得佛的智慧、德能,真的是究竟圓滿,沒有一絲毫欠缺。佛確實有能力叫極重罪人立刻成佛,問題在人相不相信?接不接受?要是不相信、不接受,過失是在受罪這個人,不是佛菩薩沒有能力。所以我們讀了無量壽經,才知道佛「萬德萬能」是事實,不是誇張,也不是虛讚。從這裡,我們的確把十方諸佛如來度眾生的妙法,真正找出來了,依照這個法門修學,沒有一個不成就的。前面舉諦閑老法師那位徒弟,一句阿彌陀佛念三年,就預知時至,站著往生,那往生是上品上生,不是普通的。他站著走,而且還站了三天,等他師父來替他辦後事。要知他一句佛號就是第十八願,所以他的成就,就是第十八願的證明;這個法門誰能相信,此人必定是大善根、大福德。就是無量壽經上所說的,他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才能信受奉行;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勸他也不相信。

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含有無量義,也就是虛空法界的一個名號,所以它無所不包。我們要能夠明白這個名號的含義,那整部無量壽經,就是這一個名號的註解。如果要想了解無量壽經,那麼大方廣佛華嚴經,可以說是無量壽經的註解。再要了解大方廣佛華嚴經,整部大藏經,就是華嚴經的註解。你這樣慢慢去體會,便能知道這個名號功德真正不可思議!所以這一句名號,就是全部的佛教;這一個名號,也就是盡虛空、偏法界,所有一切法!無法不包。所以念這一句名號,一切都念到了。在清朝乾隆皇帝時,有一位中國佛教史上非常有名氣的法師--慈雲灌頂法師--他的著作很多。他在「觀無量壽經直指」裡面告訴我們:世間人,求消災、求免難,用經、用咒,或者是用種種懺法,都有效。假如是極重罪障,所有的懺法、經法,都沒效,都不起作用時,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消、能除。我們才曉得,消災滅罪,這一句佛號是第一功德啦!很多人不知道,而捨此他求!所以生病了,要去念藥師經;有災難了,去念普門品,不知道這一句阿彌陀佛的功德,是遠遠超過所有一切經咒。那麼釋迦牟尼佛為什麼不直截了當的告訴我們呢?何必還要說許許多多經咒、懺法呢?實在是因為大家不相信!不能接受!這才把最好的、第一等的貨作壓軸。這就像我們在台灣逛故宮一樣。故宮裡面最寶貴的是什麼東西?是商周的銅器。但一般人看來,是破銅爛鐵,沒什麼興趣。再看看明、清的玉器。哎喲!那寶貴得不得了!其實那些玉器怎能跟破銅爛鐵(商周銅器)比,那破銅爛鐵是真的無價之寶啊!相同的,世人不識貨,不認識「阿彌陀佛」的功德,佛不得已講一切經,以便引導眾生歸向極樂。所以善導大師講的那句話沒錯。我們真正認識了,也能專修、專弘淨宗,實在講,這是三寶加持,也是這個時代眾生的機緣成熟。在最近這五、六年當中,各種不同本子的無量壽經,大概總共印了幾百萬冊,流通到全世界。我在世界各地極力的介紹、推薦,歡喜、接受的人,也是非常非常之多。我看到大家這麼用功、認真的去修學,實在是感到非常的安慰,也充滿了法喜。所有一切的辛勞統統都忘掉了。所以說依照這個法門修學,推廣這個法門,「廣修供養」,我們就圓圓滿滿的做到了。

諸佛菩薩接引眾生的方便(方法手段)是無量無邊的,這是大慈悲的展現,最後統統都是引導歸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以密教而言,龍樹菩薩開鐵塔見到了金剛薩埵上師(始祖),金剛薩埵將密法傳給龍樹,由龍樹傳到人間。金剛薩埵也叫金剛手菩薩,是普賢菩薩的化身,就是普賢菩薩。另一位準提菩薩是密宗了不起的大德,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就是觀音菩薩。在我們凡夫分別心裡有顯、有密,在佛菩薩則是完全圓滿、自在、平等、無有分別,懂得這一層才知道八萬四千法真的是殊途同歸啊!佛為接引各種不同根性的眾生,所以恆順眾生、隨喜功德。眾生想學什麼就教什麼,最後回到本家,大家都見到阿彌陀佛,才曉得原來統統是一樣的。明白了這個事實,對任何宗派、任何法門,我們都要真誠恭敬--因為我們修學的方法雖然不一樣,我們要到達之目的地卻完全相同!
回复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9-2011 1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haijiet 于 6-9-2011 12:53 PM 编辑

第四、「懺悔業障」。業障是所有的人都有。人,起心動念就造業;一定就產生障礙。障什麼呢?障了我們的本性。我們真心本性裡面,有無量的智慧、無盡的德能;現在智慧、德能、神通都不能起作用。什麼原因呢?就是有障礙。障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煩惱障,另一類是所知障。這二種障礙,我們沒把它消除,反而天天都在造。諸位想想,你什麼時候不執著?佛在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就說一切眾生跟佛本來是一樣的,沒有差別),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一句話把我們的病根說出來了。這就好像醫生一下子就把病人生病的根源診斷出來一樣。「妄想」就是所知障的根;「執著」是煩惱障的根。因此,佛法的修學沒有別的,無量的法門、方法、手段,無非是要把我們妄想、執著打掉,一旦破二障就見佛性。因此「懺悔業障」在佛法修學裡,是關鍵、是樞紐,所有一切修學法,都是懺悔業障的。但是業障真的不容易斷啊!有業障,修行是決定不能成就啊!在無量無邊的法門裡,只有淨土法門最殊特,即使我們帶了極重罪業的業障,乃至造五逆罪業,要墮阿鼻地獄,業障還沒有懺除,只要真正發願改過自新,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佛號,求生淨土,業障就消除掉了,馬上就能夠成佛,就能夠做主。所以慈雲大師說: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消一切經咒消不了的業障。這話不是隨便說,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可以在大經上得到證明!

在過去幾年,有人提出來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才能往生。這話在佛教界引起了很大的震撼!無論是台灣或是美國念佛的人心都慌了。一九八四年我到達洛杉磯,周宣德老居士在飛機場接我,一見面第一句話就問:「法師啊,現在有人講帶業不能往生,要消業才能往生。我們這一生念佛,不就白念了!不能往生,這不就完了!這怎麼辦啦?」

我聽了笑一笑,然後告訴他:「老居士啊!帶業不能往生,不去也罷!」

他聽了很迷惑:「那!那!那是怎麼啦!」

我說:「如果帶業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只有阿彌陀佛孤家寡人一個,你去幹什麼!」

他說:「為什麼呢?」

我說:「你老人家想一想,西方世界有沒有說四土、三輩、九品。」

他說:「這個有,這個經上有的。」

我說:「假如不帶業,這四土、三輩、九品從那裡來的。」

他這一聽,就明白了。四土、三輩、九品就是帶業多少而分的嘛!帶得多,品位就低一點;帶得少,品位就高一點。我說:「你再想想,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是等覺菩薩,經上告訴我們,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有破,那是不是業?」他聽了就笑起來了。那是業啊!等覺菩薩也是帶業去的。要不帶業,就只有阿彌陀佛一個人不帶業,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一個不帶業的。我說:「誰說帶業不能往生呀?」他這才恍然大悟,這才笑了起來--極樂世界統統是帶業往生的。

佛法講的是圓滿,不與人結怨。所以我後頭補充說一句話:「說消業也沒有錯。為什麼呢?希望現前多消一點,少帶一點,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一點,這也是好事情。」我到紐約一下飛機,沈家楨老居士來接我,也問我這個問題。可見確實是有很多人不了解事實的真相,而受了影響,在了解之後,就知道:「帶業」一點沒錯,「消業」也是一句好話,這是懺悔業障。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是真正懺悔啊。但是,念的時候:心,要跟阿彌陀佛的心相應;願,要與阿彌陀佛的願相應;解行,也要跟阿彌陀佛的解行相應。如何做到相應呢?我們念無量壽經,要能圓圓滿滿地把無量壽經的道理、教訓,認真努力的做到,這就相應了。這才是真正的念佛人。念佛人絕對不是有口無心--口裡念佛,心裡打妄想,那一點用處都沒有!一定要做到念這一句佛號時,我心跟佛心一樣;願,跟佛願一樣;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本願,這才是真正念佛,才能消除一切罪障。

第五、「隨喜功德」。是對治凡夫很重的一個煩惱--嫉妒。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你看嬰兒幾個月大,或是一歲大的,給他吃糖的時候,別人多拿一點,他心中的嫉?就自然表現出來!嫉妒心對於修學是很大的障礙,所以普賢菩薩特別提出這一願,教我們要修「隨喜功德」。不但不嫉妒人,更進一步知道別人的好處,就是自己的好處,一定要成人之美。隨喜,不單是看到別人的善行、善事,能夠生歡喜心,還要盡心盡力促成他、幫助他,這就是儒家講的「成人之美,成人之善」。如果我們自己能力不夠,無法幫忙,我們有個歡喜心讚歎,那也是隨喜功德。隨喜的時候,不僅是不嫉妒,還要發心成就,並且盡心盡力幫人,才是真正隨喜;自己有力量但是不肯盡力幫忙,或是單單不嫉妒,仍然不是真正的隨喜。要知道成就他人,就是成就自己。能歡喜容忍別人超過自己,那隨喜的功德就殊勝了。

中國自古的教學,都是希望下一代的成就超過自己,如果不能超越,那教育就完全失敗了。不像現在人,有嫉妒、障礙心,唯恐別人超過自己。教別人,自己也要留一手,不肯盡心教授,這叫吝法。吝法,得愚癡的果報;吝財,得貧窮果報;這種人,不曉得果報之可怕!從前中國,做官的人戴的帽子叫進賢冠。這個官帽是表法的,有很深的教育意義。它兩層像樓梯一樣,前面一層低,後面一層高;低的是代表自己,高的是代表後人;做大臣的念念當中都希望後人能夠高過自己。無論在德行、學問、能力,乃至於生活水平上,都要不斷求進步,不斷提升,這才是教學成功--社會全體都在進步,不是在倒退啊!皇帝戴的帽子,上面是平的,表示心要平等。皇帝和大臣穿戴的冠服,是代表他們應有的義務與責任,時時警示他們要認真去做。

下一個時代,是我們教學的時代;如果我們的德行、學問、能力,不能夠有相當的成就,那麼下一代的眾生,我們就度不了。為什麼呢?你看看現在的小孩,他們所受的教育愈來愈偏重科技,而他們所處的社會愈來愈複雜。所以要度化他們的人,心要愈來愈清淨、智慧要愈來愈高、德行要愈來愈厚,才能夠應付下一代的時代和時機。因此,「隨喜功德」顯得非常重要。總之,嫉妒、瞋恨是嚴重傷害自性的,必須連根拔除,拔除的方法就是「隨喜功德」。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1-2025 12:02 PM , Processed in 0.22506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