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8113|回复: 511

至诚顶礼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 ~'~ 海贤老和尚是末法念佛修行证果最好的榜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4-2011 03: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3-2016 12:39 AM 编辑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開示 :人來到這個世間的原因?佛給我們說「酬償業報」

人來到這個世間是來幹什麼的?為什麼而來的?

有幾個人曾經想過這個問題?或許有人想過,但是我們再要問有幾個人認真的想過?那就少了,認真想這個問題,這個人就覺悟。

世間有不少聰明人,特別是一些哲學家、宗教家,想過這些問題比較多,有沒有答案?始終沒有一個合情合理的答案。

正因為如是,所以
佛才出現在世間,為這些聰明人解決他所希求的問題,給他正確的答案。

人生到這個世間來,佛給我們說「酬償業報」你過去生中造的業,你造的善業你來享福,你造的惡業你來受報,這是佛給我們說出,六道眾生捨身受身的事實真相。

這個相不好,因緣果報沒完沒了,生生世世搞這些事情,所以佛經上常講「生死疲勞」,經上常講「可憐憫者」,真正是可憐可憫。

聰明人想到這個問題,為什麼來?來幹什麼?有什麼意義?有什麼價值?感動諸佛菩薩示現在人間,為我們解釋這些問題,真的覺悟這四個問題就圓滿的解決了。

覺悟的人曉得,利用我這個業報之身,我們要幹超凡入聖的大事,做人生徹底的解決,這就有意義、有價值。

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先要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地藏經》給我們講六道輪迴的真相,
給我們講地獄、餓鬼道的真相,這裡面業因果報、理事性相都有說明,明瞭之後我們就有辦法超越,這是我們人生第一樁大事,算是你學佛真正成就了。

在無量法門裡面,《地藏經》所提倡的念佛法門,唯有這個法門最有效果、最穩當、最快速、最方便,問題是我們要真念。

真念是一切時、一切處心中有佛,這叫真念真念不一定掛在口上。

心如佛心佛的心是什麼樣子?《金剛經》上給我們說得很好,「無住生心」,那就是佛心無住是清淨,佛心清淨,一塵不染。


惠能大師所講「本來無一物」,那是無住。生心是生大慈悲心,關懷一切眾生、愛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是生心。

生心跟無住同時,這裡面沒有分別、沒有界限,無住不礙生心,生心不礙無住,這是《華嚴經》上所講的「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我們凡夫的麻煩處,生心就妨礙無住,無住決定妨礙生心,我們去關懷別人,心就不清淨,要想心地清淨,那就絕對不要關懷、不要管人的事情,這是凡夫,二個不能合一。

我們要學的就要學這個本事,這兩者是一不是二,關懷又清淨,真正做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我們要認真學習的。

事做得很圓滿,心裡面乾乾淨淨,一塵不染,為什麼?因為我們徹底明瞭「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金剛經上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這現象怎麼現起的?《華嚴經》上說得明白,「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識都是自己,離開心識之外無有一法可得。

這個理透徹了,你就能夠「在塵不染」,才能夠契入事事無礙。

這要功夫,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鍛鍊,鍛鍊的時候就進進退退,進的時候是鍛鍊,如果一發現自己還有染著,趕快退回來,退到哪裡?退到無住;心定下來再試一試,試試不成功就退回來,慢慢在這裡求進步,菩薩三大阿僧祇劫修成圓滿就是這個方法。

到真正能夠有把握保持清淨心不被污染,你才可以放手去幫助一切眾生,這通常是什麼境界?圓教初住以上;換句話說,十法界裡面的菩薩都還不行,都還常常照顧自己的清淨心。

幫助別人決定不是清淨、平等、覺;換句話說,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依靠,是我們的底限。

一旦發現不清淨、不平等,趕緊就回頭,這非常非常重要。

自己實在沒有這個本事,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到了西方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再回來幫助眾生不遲,這是智慧的選擇。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4-2014 01:41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5人气 +20 收起 理由
王俊英 + 4
阿弥陀佛56 + 3
荣耀归来123 + 3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4-2011 0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法師慈悲开示 - 得人身相當不容易

地藏菩薩,略略的舉出前面五類的重罪,這是決定墮無間地獄。「若 有眾生造如是罪」,如是就是指前面五大類,這五大類都是嚴重的十 惡業。

地獄果報出來之後,他還有餘報,餘報在餓鬼、在畜生,不曉 得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再得人身,所以得人身相當不容易。三惡道的 時間都很長,地獄那就不說了。


餓鬼道,佛在經上講,鬼道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人間祭祀鬼神 ,初一、十五來祭祀他們,祭祀他們是請他們吃飯。那正好,他的一 天是我們一個月,我們初一、十五請他吃中午飯,請他吃晚飯,他一 天。

餓鬼道壽命短的千歲,也算一年三百六十天,照這個算法,鬼道 壽命都很長很長。

以前章太炎做過東嶽大帝的判官,他在鬼道裡面天 天去上班,還看到有漢朝時候的鬼。他是讀書人,漢朝、兩晉、隋唐 ,他都跟他們見過面了,鬼道見面,這種情形我們都要曉得。


畜生道有些壽命很短,但是畜生愚痴,非常執著牠的身形,所以很難 脫離畜生道。

釋迦牟尼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過去在衹樹給孤獨園, 住過一段時間,在那邊講經說法。衹園精舍曾經有一些工程在做工, 大概建房子。地下有一窩螞蟻,佛看了之後笑一笑,弟子們看到了, 佛看到螞蟻為什麼笑?佛就告訴他,這一窩螞蟻,七尊佛過世了,牠 還是螞蟻身。

不是牠壽命那麼長,牠執著那個身相是自己,死了之後 投胎還作螞蟻,生生世世作螞蟻,不知道出離,畜生道愚痴。

你了解 事實真相,才知道三惡道的可怕,三惡道怎麼去的?造作十惡業去的 ,破戒造十惡業,墮三惡道。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4-2014 01:1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4-2011 01: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 什么帶得去,什么帶不去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一百二十集)2010/8/22

佛的本願,確實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人在一生當中都能夠圓成佛道。凡夫一生圓成佛道,只有這一個法門。佛法講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你都不可能在一生成就,只有念佛往生這 個法門,它是真的一生成就。

我們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這個法門不容易,既遇到了,一定要珍惜,要把它抓緊,千萬不能夠輕易放過,那就大錯特錯。

這個法門遇到,就像古大德所講的「百千萬劫難遭遇」,前清彭際清所說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說這個法門無量劫稀有難逢。你這一生遇到,你能夠把它抓到,這個法門「萬修萬 人去」,這句話是善導大師說的,這不是假話。

可是學佛,無論學哪個法門,總而言之一定要懂得放下。放下什麼?放下煩惱、放下習氣,古大德常常教導我們,凡是帶不去的都得放下。

我們想想,人死了,什麼能帶去?你的財產帶不去,你的親情帶不去,你的爵位帶不去,包括連你的身體也帶不去。

這個地方要清楚,帶不去的要放下,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帶得去 的,你就在那上下功夫,德行帶得去,功德能帶得去。持戒有功,三昧是德,三昧是禪定,禪定是功,開智慧是德,這個可以帶得去。

反過來,你造的這些罪業也能帶去,如果帶的是一身罪業,來生到三惡道去;你這一生做了很多好事,這個也能帶得? 這好事來生生天。都不如萬緣放下,一心念佛,念佛能帶得去 ,念佛能往生淨土。

所以要常常想到,能帶得去,咱們認真努力去幹,學習經教幫助我們開悟。

我們讀《無量壽經》、學習《無量壽經》,對西方極樂世界增長認知,真正認清楚、認 明白,我們的信心才會堅定,願心不退,這是往生極樂世界必須具備的條件。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7-4-2014 01:30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4-2011 0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4-2011 02:05 AM 编辑


淨空法師談 - 臨終最後一念,決定那人往生去哪一道

【長者,未來現在諸眾生等,臨命終日,得聞一佛名、一菩薩名、一辟支佛名,不問有罪無罪,悉得解脫。】

這個利益實在太大太大了。諸位一定要曉得,臨終最後那一念是關鍵,你來生到哪裡去,就是最後一念。你一生所造的業很多,何況還有過去世,生生世世累積的業無量無邊。佛在經上說,假如你所造的業要是有體積的話,體積再小像微塵一樣,所造之業是盡虛空都容納不下。再想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佛這個比喻形容不為過,好在這個罪業,沒有體積、沒有形象。但是它產生了力量,這個力量就造成了輪迴,變現出種種苦的境界。可是一個人來生往哪一道去受生,確實決定在最後這一念,這一念當然在所有一切念頭裡面,這一念是最強的。佛在經上講,我們業因無量,強者先牽,力量強的業因它先受報。如果不聞佛法,這一個人在臨命終的時候他想些什麼?如果他想到家親眷屬恩愛難捨,他就到鬼道去,貪心重;如果想到冤家對頭還沒有報復,那就地獄去,瞋恚心重;迷惑顛倒,糊裡糊塗走了,畜生道去;最多的、最普遍的。所以這個時候是關鍵的時候,聞佛名一心想佛,他怎麼會不解脫?

如果臨終能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這一個人一生沒有接觸過佛法,臨命終時才有人教他念阿彌陀佛。教他念佛,教他求往生淨土,佛來接引跟阿彌陀佛去,他就作佛了。往年在美國首都DC,華盛頓DC周廣大先生,那就是個很明顯的例子。他在臨走三天前才遇到佛法,人家給他一講他就相信、他就接受,念了三天佛,佛接引他往生。這是家親眷屬是善知識。遇到教他念菩薩名號、念辟支佛名號,即使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決定得人天福報。『解脫』就是從三惡道解脫,從三惡道解脫生三善道。這就是佛教之中,如果他能夠明瞭佛菩薩名號的表法意義,他得的功德利益就更殊勝,他確實能夠契入境界。所以這一樁事情我們要記住,送終一定要勸人念佛,如果家親眷屬都能夠助念,這是無比的殊勝。

平常念佛都是為了臨終這一念,希望平常念得熟,臨終時候不會忘記,平常要放下萬緣,臨終時才不會有障礙。什麼都要放下,於這個世間確實沒有一絲毫的貪戀,往生就自在。只要有一絲毫貪戀染著,臨命終時念佛往生的障礙。我們自己要很清楚、很明白,臨終時候能不能遇到善知識?能不能遇到一些人幫助?太難講了!所以我們知道這樁事情,平時就要多結善緣,多結善緣就要多參加助念。你能夠常常幫助臨終人助念,這是因,到自己臨終時候,一定有人來幫助你;平常不肯幫助別人,臨終的時候決定不會有人幫助你,因緣果報一絲毫都不爽。所以平時要種善因,你才能得善果,一定要相信,地藏菩薩在此地講的這樁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011 01: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2011 01:06 AM 编辑


淨空法師談 -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從這個地方讓我們有一個很深的體會,開悟要緊,明心見性要緊,見性之後全都通了,什麼障礙都沒有了。這個事實真相,大乘經教裡常說「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通,一切法­門都通,所以教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每一門都能通到明心見性。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哪一條路都能到家,只要你肯走進去就是,你不要去找岔路。找岔路,那耽誤時間,那­就很苦了,找不到家了。一門深入,一部經,一個法門,決定得定,定就是三昧。得到定之後,繼續往前進,絕不改方向,肯定開悟。悟了之後,就像龍樹菩薩一樣,學習就很方便,­一點困難都沒有了,一看,明白了;一聽,明白了;一接觸,全都明白了,這是佛法裡修學的祕訣。不相信的,自以為聰明的,他的路子就走遠了,他就有相當的難度。真正聽話,依­照祖師大德的教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最近的一條道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011 0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2011 01:49 AM 编辑


净空法师谈: 念不一不生淨土

文摘恭錄—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那你就曉得,六道裡頭的人道,業報裡頭第一個因素是什麼?愛欲,就是情欲,這是你得人 身第一個因素。你要沒有這種念頭,你不會到人間來。那我們現在得人身,遇到佛法,知道 佛法殊勝,希望在這一生當中能夠永脫輪迴,往生淨土,那你要記住,「念不一不生淨土」 是什麼?《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就是那個。換句話說, 心裡面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放下,這念頭了,這不是心不亂,這是我們淨宗所講的功夫成片。有這個功夫就保證你得生,生哪裡?凡聖同居土。雖然地位不高,可以說是無比 的殊勝,為什麼?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這個太難了。釋迦牟尼佛四土不平等,極樂世界四土平等的,一生一切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這些等覺菩薩,他們住實報土。我們要 往生生到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裡面,你能看到他們都在。「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那個上善是講等覺菩薩,這是個不可思議的境界,我們要珍惜,希望這一生當中成就,把這個世­界,所謂身心世界統統放下,再不執著,再不要分別。如果我們還是要分別,執著,那你的虧吃大,這個機會不是千載難逢,千載時間太短,過去彭際清居士告訴我們,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天,你遇到,你要能珍惜,你這一生決定成就。即使生到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 也一生決定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4-5-2011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5-2011 01:47 AM 编辑


淨空法師:念念不替自己著想,隨緣自在為一切人服務

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幫助你看破,這兩個方法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相輔相成,祕訣就在此地。你不放下你­就不能提升,不能提升就不能放下。初發心是現前,如來地是妙覺。這是佛門修學的祕訣,總綱領、總原則,方法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綱領原則就這一個。看破是什麼?看破是明瞭,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放下就提升。首先要把四相放下

「無我」,念念不要替自己著想,這身是假的不是真的,有生有滅,你替它著想就錯了。隨緣就好,隨緣多自在,只要你能放下你就有智­慧,智慧隨緣。起心動念想什麼?學大乘的、學淨土的,想阿彌陀佛,想《無量壽經》。真的把《無量壽經》變成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把佛的這些教誨變成我們生活行為,我們在這個世間,跟佛菩薩為伍,跟聖賢同行,你怎麼會不快樂!《論語》第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悅是喜悅,把你所學的統統都用到,活學活用,變成生活,變成思想言行。

「無人」,為一切人服務,幫助一切人破迷開悟,這是聖賢人幹的,佛菩薩幹的,作而無作,雖然很努力、很認真在作,不著相、不居功­、不貪圖果報,沒有果報,純粹盡義務。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教的,你看他老人家四十九年教學,沒有收過一分錢學費,沒有任何名利。­所以他的身分,他是什麼樣的人?他是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這是釋迦牟尼佛身分。天天教學,什麼都不沾,名聞利養不沾­邊,教得那麼快樂,教得那麼自在。快樂從哪裡來的?學生當中真的明白、覺悟了,得清淨心、得平等心、大徹大悟了,這釋迦牟尼佛快­樂。

「無眾生相」,這個眾生相的範圍非常廣大,所有一切現象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眾生相是代表萬物,對於一切萬物不執著,不再分別。

「壽者」是講時間,時間跟空間離不開,時間、空間不是真的,也不必去計較,也不必去分別。這就是離一切法、修一切善,四相就是一­切法,離一切法修一切善法,要這樣做。

這樣做,你修的是真善,你的果報不在三善道,不在六道輪迴,果報在哪裡?果報在佛國土。你看迴向偈是「願以此功德,莊嚴佛國土」­,佛國土是誰?佛國土是自己的自性,莊嚴自性。明心見性的時候,你全見到了,自然的,一絲毫不勉強。極樂世界從哪來的?你自己修­成的,這個道理你要懂。阿彌陀佛修成的是他受用,我自己修成的是自受用,我自己修成的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的世界是一個世界,不是­兩個世界。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才曉得極樂世界那麼莊嚴,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念佛眾生共同成就的,我自己也有一份。­我們修一點點小的善法,就要貪圖福報,要自己享受,這錯了。這個要學釋迦佛,他給我們表演的,一生沒有貪圖過享受,在僧團裡跟許­多學生過的是平等的生活,絲毫差別都沒有。這些道理不可以不懂,不懂你就沒法子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5-2011 0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5-2011 01:54 AM 编辑



弘護正法是好事,你要曉得,這一種好事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福報,福德,不是功德。福德在六道裡面受,有報的,有福報的,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了生死、出三界,要功德。功­德跟福德,在相上講沒有兩樣,在理上講就不一樣了。福德是什麼?「安住清涼,諸障悉淨」是功德你護持正法,弘揚正法,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是功德,這個能幫助你往生。如­果這個裡面夾雜名聞利養,夾雜人我是非,福德,出不了六道輪迴,一定要知道。千萬,學佛千萬不能把福德誤會成功德,那就錯了,佛沒有誤會我們,經典也沒有誤會我們,是自己­把意思錯會了,你可不能怪人。到臨命終時,不能往生的時候怨天尤人,佛騙了我們,經典騙了我們。不是的,是你自己錯解如來真實義。古人講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是對的­,外頭絕對沒有過失,世出世法都不例外。過失是什麼?過失是煩惱,是你自己生的,你要埋怨別人的話,罪上加罪!你又何必?可是一般人在習慣上,都是怨天尤人,幾個人回頭?­所以回頭是岸,一回頭,就清醒過來了,一回頭,智慧就開了。念頭都在外面,是愈迷愈深,那業障就愈造愈深重了,回不了頭了。這是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5-2011 02: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5-2011 03: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樓主分享
淨空法師的慈悲教導,真是難遇的善知識大德。
至今為止,那麼多年不辭勞苦地講註解,那麼難的佛經的註解,經他解釋,也比較容易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11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6-5-2011 01:43 AM 编辑

感恩 jol66和miaoyin 随喜功德赞叹!阿弥陀佛_/\_


净空法师:用對的方法貯積功德

你們建富麗堂皇的宮殿、這些寺廟,把佛菩薩像塑成金身供養在那裡面,你都不知道,釋迦牟尼佛在世一生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上頭沒有房屋,他過的是什麼生活,我們要清楚、­要明瞭,他的生活非常簡單,有個小茅蓬他就足夠了。佛的心是為一切眾生「調眾生,宣妙理」來的,是幹這個的!我們真正把他老人家所講的聽明白了、聽懂了,依教奉行,這叫真­供養。所以經典裡面不曉得講了多少遍,大千世界七寶供養都比不上四句偈為人演說。佛經裡面的四句偈,演,我做到了,表演給別人看,我講給別人聽,那個功德超過大千世界七寶­的供養。這個話不曉得講多少遍,我們都把它忘得一乾二淨,還塑造金身、造這個大寺廟,以為有福,以為自己有功德,錯了。當年梁武帝為佛法建了四百八十座的寺廟,供養十幾萬­出家人,見到達摩祖師,他在炫耀他的功德。跟達摩祖師說,你看我做的這些事情,功德大不大?達摩祖師說了一句老實話,跟他講,並無功德。這一下把他氣壞了,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就送客,以後再不見面了。達摩祖師講的是真話,不是假話,他沒聽懂。他那個修法是人天福報,與功德不相干。功德是能幫助你了生死、出三界,那個修福只是來生後世人間­福報而已,這不能不懂。所以佛為我們示現、為我們表演怎樣貯積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5-2011 02: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5-2011 02:17 AM 编辑


净空法师谈: 《一門深入就是禪定 》

佛法裡確實真的是有智慧,善巧方便,那就是給你講的一個原則,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裡頭有道理。一門深入是什麼?一門深入是禪定、是三昧。守住一門深入這叫持戒,戒定慧­三學,你得守規矩,規矩是教你一門深入,你要守定一門,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所以要知道八萬四千法門統統叫禪定,都叫三昧,三昧就是禪定,八萬四千三昧,無量三昧。你學哪個­法門就用那個法門叫三昧,我專攻《無量壽經》這叫念佛三昧,我專攻《法華》叫法華三昧,我專攻《楞嚴》叫楞嚴三昧,專攻《華嚴》叫華嚴三昧。一定守住,心是定的,心不散­亂,定到一定的程度就豁然大悟,它的道理在此地。我們一般學人難在哪裡?難在不懂這個大道理,這個道理真的深,而走到哪裡?走到廣學多聞。走到廣學多聞,絕大多數的成就,­成為佛家的學者,世間人講,李老師常常講的佛學家。佛學家不行,佛學家不會開悟,講得頭頭是道,天花亂墜,著作等身,與了生死出三界沒分,將來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還­是得搞輪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5-2011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8-5-2011 01:19 AM 编辑


净空法师谈:<到人世間應該做什麼>

念念沒有自己,念念我們人生在這個世間目的何在,來這一趟是為什麼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業力主宰的,你不能不來。過去世造的有業,叫「人生酬業」,這是佛在經上講的,一&#173;點都不錯。既然到人間來了,我們應該幹什麼?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業力,我們遠離不善的業,專修善業,不但修善業,而且還修淨業修善業人天福報,我們現在了解人天福報出不了&#173;六道輪迴,不能超越六道輪迴,往後麻煩的事情還太多,不能再幹這個事情,這個事情幹不得,所以要修淨業。什麼叫淨業?斷惡修善,這裡頭沒有自私自利,沒有名聞利養,沒有五&#173;欲六塵,沒有貪瞋痴慢,這個善業就是淨業。淨業能幫助我們超越三界,超越六道,修淨業的人念佛決定得生淨土,這是我們要把握到的。特別是中年以上,人生已經過了一半,應該&#173;要覺悟,決定不再幹傻事。《金剛經》上教我們學習「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我們應該可以做得到,也就是說,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從前常常關心自己,現&#173;在學著關心別人,不想自己,為什麼?別人就是自己,自他不二。分自分他,這是六道凡夫,自他不二,那就超越六道了。
  你想想看,利人真正利了自己,顧自己真的是害了自己,為什麼?增長我執。我執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是教你破我執,你天天在增加我執,增長我執,那還得了嗎?搞錯了!所以&#173;要把我放下,全心全力為別人服務,我們今天講為苦難眾生服務,為正法常住、久住來學習,認真努力學習,為正法久住,一切功德迴向給眾生,全心全力幫助眾生,這就對了。這樣&#173;我執不破,自自然然就淡化,淡化久了,不知不覺的就沒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5-2011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2-5-2011 01:37 AM 编辑


淨空法師:逢緣要兼善天下,無緣則獨善其身

現在人都深深感覺到生活的環境不好,無論是物質環境還是精神生活環境,都不能夠盡如人意,苦多樂少。苦太多了,十之七八是苦,能有二三分之樂就不錯,算是很幸福了。

苦從哪來的?殊不知全是自作自受,不是別人給你的,你自己天天在造,那你當然得天天都在受。現前所受的,在佛家講叫花報,像植物一樣先開花,來生是果報。如果我們現前的花&#173;不好,我們就知道來生的果很可怕;現前的花好,花報好,來生的果報一定好。

那我們得認真去想想,不想別人,想自己,我在這一生當中,這一天當中、這一個星期當中,只要想到這裡,我是憂悲苦惱多,還是自在快樂多?你只想這兩個問題。如果憂慮、煩惱&#173;很多,不是好事情,說明什麼?說明我距離三途很近,走得很近。如果心地清淨喜樂多,這個很好,你跟天堂走得很近。如果你每天念佛的時間多,一天二十四小時,你能夠念十三個&#173;小時、十四個小時,超過一半,那我們就知道你跟阿彌陀佛走得很近,你往生西方有指望。

這個道理不能不懂,這是跟我們切身的關係,我們不認真學、不好好的學,將來怎麼辦?為自己,要一心念佛,放下萬緣;要為苦難眾生,那就要繼古聖之絕學,續如來之慧命,這個&#173;功德太大了。

那我們要問,這功德能不能往生?你自己想想能不能往生?祖宗、聖賢保佑你,佛菩薩加持你,只要你心裡想往生,佛菩薩就來接引你,你為佛法立了大功。遇到這個緣了不能不做,&#173;沒有這個緣,不去攀緣,不求,這是佛教導我們的。沒有緣要去攀緣,錯了,你的清淨心失掉了。緣來找你,這個可以,有緣要認真做;沒有緣,獨善其身,古人的教訓,逢緣要兼善&#173;天下,無緣要獨善其身,都是好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5-2011 01: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4-5-2011 01:22 AM 编辑


淨空法師:橫超三界

「橫超三界」。八萬四千法門叫豎出,它是一步一步向上提升,像菩薩這個階級我們從《華嚴經》上看,五十一個階級,從十信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個位次,上面是&#173;等覺,再上面叫妙覺位,那叫佛位,豎出。淨土這個法門不必,這個太麻煩,時間太長了,橫超。我們現在在人道,不必從人道到天道,天還有二十八層,一層一層往上去提升,那多&#173;費事,就在人道裡頭橫超就出去了,就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叫橫出,不要經歷這麼麻煩。真行!這不是假的。我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了幾個人,他們念佛往生給我們做表演做示現,沒有&#173;生病,預知時至,站著往生、坐著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5-2011 0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5-2011 01:38 AM 编辑


淨空法師:有智慧的人懂得隨喜

我們要冷靜想一想,我們有沒有嫉妒心?看到別人好,我們有什麼感觸?要是感觸他超過我,我心裡不高興,我也想超過他;或者做得更過分一點,把他那些長處抹黑,把他的好事破&#173;壞,這都是出於嫉妒。障礙別人的好事,我們有沒有這個念頭?縱然我們煩惱輕一點,心裡不舒服,沒有做出破壞人的事情,還是有嫉妒心。菩薩沒有,菩薩看到別人好處心裡生歡喜&#173;。修什麼?修隨喜功德,他做好事,我盡心盡力幫助他一把,讓他好事做得更好,這是菩薩。絕對不會障礙別人的,障礙別人這是惡業,都是墮三途的。你隨喜功德,他有多大功德,&#173;隨喜人所得的功德跟他一樣大;沒有能力隨喜,歡喜讚歎,到處給他宣揚也是隨喜,功德也一樣。沒有力量幫助你的時候,我就用言語、用文字來宣揚你的功德,這都屬於隨喜。你看&#173;看,是福還是禍都在你一念之間,只有迷惑的人才嫉妒障礙,聰明有智慧的人不幹這個傻事。遇到人家做好事,這是我們自己機會來了,我們自己積功累德的機會來了,他牽頭,他帶&#173;頭,我們跟著後頭幫助他,成就是一樣的,不增不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當中有一願「隨喜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5-2011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老法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1 10: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礼净空法师,法师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当之无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5-2011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5-2011 01:02 AM 编辑

感恩 辉煌和金光一宇 礼敬净空法师请转法轮!阿弥陀佛_/\_


淨空法師:「一佛出世,千佛擁護」

所以凡夫成佛真的是一念之間,在中國禪宗六祖惠能,遍達佛法是在二十四歲,舍利弗十六歲。世尊在大乘經裡面,也把他的身分暴露,他是古佛再來,跟目犍連這兩位都已經成佛,&#173;是到這個世間來示現的,示現為釋迦牟尼佛的聲聞弟子。這是法身大士們、諸佛如來,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他們這是一幫人來的,叫「一佛出世,千佛擁護」,在這裡我們能&#173;看到。佛法裡這些覺悟的人,他們沒有好高騖遠的念頭,沒有妒嫉障礙,釋迦牟尼佛他的法緣成熟,到這個世間來以佛的身分出現,他出現一個人能不能度得了眾生?這時候度不了。&#173;一定要很多人跟他配合,來幫助他,什麼人幫助他?一定得內行的,外行的人幫不上忙。這些人絕大多數是諸佛如來,少數法身菩薩,法身菩薩都是地上菩薩
  這就是《華嚴經》上說的四十一個位次,他們是最上層的十地菩薩,不是三賢,十住、十行、十迴向叫三賢,三賢菩薩無始無明的習氣還濃。十地菩薩很薄了,距離究竟圓滿的果位妙&#173;覺位愈來愈近,這些人。我們明瞭,經上說得很詳細,初住菩薩示現在六道、在十法界,就有能力示現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六道裡面示現佛身普度眾生。釋迦牟尼佛示現佛身,六祖&#173;惠能大師示現比丘身,舍利弗尊者在這個地方也是示現比丘身。這個我們要知道,我們要學習,要有個很歡喜的心,清淨心、平等心成人之美,人家做一樁好事需要跑龍套的,需要服&#173;務的,看到沒有人,我們就得去。還有示現為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外護,這一群人不是凡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5-2011 12: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2025 08:52 PM , Processed in 0.156367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