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蓝袍术士 于 5-5-2010 08:18 PM 编辑
三 常辉师父做慈善最早住的地方,是石家庄郊区的上京村,后来搬到小安舍村的一片荒地。被常辉师父精神感召的几位义工,帮忙盖了几间冬冷夏热的简易小屋。 “要是说盖庙,很多人觉得功德无量,多少钱都有人捐;要是让他拿钱帮助孤儿帮助穷人,就含糊了。” 常辉师父对盖庙没兴趣。师父的湖北老家庙宇兴盛,他却青睐河北的贫困山区。一个人的因缘真是奇怪,也真是不可思议。 常辉师父干的事,费力不讨好,有的教内人士认为他不好好修行,教外人士又觉得这个和尚疯疯癫癫。 常辉师父用一句话回应:“我与穷人历劫缘。” 这句话被广为传诵。外地的爱心人士开始往石家庄这边跑,亲身体验常辉师父的“救苦救难修行方式”,参与支持师父的慈善事业。 一劫是多少亿万年?常辉师父不想去极乐世界,要生生世世和这些穷苦的人在一起。 有两位伟大的女性,影响了常辉师父的早期人生:一位是台湾的证严上人,另一位是特蕾莎修女。 证严上人的慈济精神,是一盏温暖的灯。 提起特蕾莎修女,人们马上会想到:无论世人怎样,都要爱他…… 常辉师父的慈悲,也是从无任何条件:“无论什么原因,落到这种地步,都不要多问,先帮了他再说……” 常辉师父从佛经佛语里找到四个字,和他现在做的事很符合,这四个字就是“喜舍行愿”。 很欢喜地舍,很欢喜地行,很欢喜地愿。舍、行、愿,每个字都包容另外两个字,都有一种爱的力量,加上喜字,就成了不求任何回报的爱的力量。 清癯的脸,典型的清瘦的圣徒体形,灰色海青长袍,冬天套个粗布棉坎肩,经常忘了刮的小胡子,为与他“历劫缘”的人呼吁奔走,来去匆匆。 看似辛苦劳累的生活,其中却有无上醍醐甘露味。不在其中,谁能品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