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62|回复: 16
|
弯道驾驶之安全须知...组图. - 摩托车驾驶技巧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bee002 于 8-4-2010 11:58 PM 编辑
由于转贴的source 保安很好照片在别的网站是不会显现的
如果要看一些经典照片请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07/17/73636_17895528.shtml
几乎所有的摩托车爱好者都希望通过驾驶摩托车而获得独一无二的操控乐趣,即便做不了专业车手,也要在公路上尽情驰骋。然而,公路毕竟不同于赛道,特别是对于那些弯道来说,不论它如何吸引你,都需慎之又慎!
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有一条以怪异而著称的公路,它的全长仅为18公里,却拥有318处弯道。它叫Deal’sGap,人们将其形象地称为“龙尾之路”。充满挑战性的路况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美国所有渴望体验激情的驾驶者,这里也是摄影师的天堂,因为这儿能捕捉到大量精彩的镜头。 许多摄影师通常从3月直至11月的每个周末都蹲守在路旁或是树林中,守候那些素不相识的骑士,并将他们英勇的弯道动作捕捉下来。比如本文的图片素材,就是来自一个名叫Killboy的摄影小组历经4年拍摄所收集的,他们每年要在这里拍摄50多万张照片,记录下大量骑士压着漂亮的弧线从容地在蜿蜒曲折的山脉中快速飞奔而去。那些勇士可以通过Killboy的网站找到自己的精彩瞬间,如果对照片满意,只需支付5美元就能获得该照片,这的确非常吸引人。 随着时间的积累,摄影师们在这段公路上也拍下了不少事故的瞬间,那些不幸的骑士或是冲出了公路,或是因为某种原因摔倒,甚至还有更严重的伤害事故。作为近距离观察到大量事故发生的目击者,摄影师们绝对有资格向所有车手给予忠告。所有这些事故都应该对我们有所启示,这些珍贵的照片对于防止运动驾驶的伤害性事故无疑是很好的教材。作为经典案例,它们将再次提醒你,不要忽视安全,否则事故将会在某一时刻降临。
是什么导致大量的骑士对那条不过18公里长的公路情有独钟?除了蜿蜒的公路以及迤逦的风景外,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Deal’sGap有着数不清的弯道,而这些弯道对于狂热分子来说是“致命”的诱惑。在这里驾驶的确是充满乐趣并富于挑战,但它毕竟是一条开放的道路,任何车辆都有可能从这里经过。许多车手为了使过弯能够顺利,有时会采取临时的“交通管制”;特别是周末,不少自由组合的车队会从弯道中呼啸而过,有时他们会设法控制整个路段,以确保更顺利地通过高难度弯道。这些举动无疑是危险的,由于种种原因这条路上还会时常出现体形庞大的卡车,而在没有任何警示的情况下,高速或是不规范的过弯都有可能导致悲剧的发生。 对于热爱这条公路的车手来说,事故首先来自于注意力不集中,而抱怨路况或其他车辆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如一位资深摄影师说的那样:“人们希望能够在这条公路上获得想要的乐趣,但前提是你必须将伤害事故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这是优先考虑的。”简而言之,保持敏捷,选择正确的路线就能令所有人都快乐。可遗憾的是一些“狂野”车手并不把危险当回事儿,因此他们的“受难纪念”会出现在“惭愧树”上。 什么是导致事故的最主要原因?Killboy的创立者达里尔·坎农说:“许多车手因为对弯道并不真正了解,致使最终无法控制车辆而偏离正确的路线;车手常常会忘情地移动身躯去享受压弯快感,但却总是忘记这里是公路而非赛道。”因工作需要,达里尔本人也经常在这里做一些压弯动作,他对危险有着切身体会:“在过弯时,一旦车辆出现轻微晃动就有可能引发巨大的摆动,事故往往就在于失去稳定。”对于那些犯错误的车手,通常是因为惊慌而使后轮抱死并最终导致摔车,所以最好不要全力使用后制动。 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发表一些关于如何在Deal’sGap公路上保证安全的建议,但这些至理名言还是无法免除所有车手不发生意外。这里毕竟有318个弯道,所以许多可以避免的事故还是会经常发生。摄影师们对此一直非常忧心,为了尽己所能,每一辆Killboy的工作车内都备有扫帚、油脂清洗剂和树叶鼓风机,当事故发生后,摄影师会尽快清理出事路面,避免随后而来的骑士受到道路被破坏所带来的影响。 人们通常会从自己的错误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但往往忽视别人犯下的错误,殊不知那些教训同样值得自己去反思。那些长时间在路边蹲守的摄影师,作为大量事故的现场目击者,他们所看到的摔倒、碰撞比任何教科书都要真实,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能够认识到忽视安全的后果。当然,这些照片看上去确实很有冲击力,甚至会让你觉得很有趣。但是,作为一个驾驶者,请对这些事故有足够的重视并保持敬畏,不要让自己成为下一个! 10大远离事故的忠告 1、对不熟悉的道路保持警惕。 2、始终待在所行驶的车道一侧。 3、不要给迎面而来的冒失鬼任何机会。 4、在硬且光滑的沥青路面上,请忘记后制动。 5、在道路边缘的砂砾带上,请忘记前制动。 6、明确最佳的通过路径。 7、压弯时不要超过道路的中心线内侧。 8、不要轻信某些人关于压弯的吹嘘。 9、对弯道始终保持敬畏。 10、从别人的事故中同样去汲取经验及教训。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10 02: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ee002 于 9-4-2010 12:54 PM 编辑
“将MotoGP当作是一场盛装的舞台剧,可以欣赏,但不要去尝试。你不是瓦伦蒂诺·罗西!”记住驾驶运动型旅行车必须要忍受它在通过弯道时的不足,尽管你将速度以及角度都控制得很好,但还是不要试图尝试跑车式的压弯动作。像这样的事故通常出现在风景宜人的弯角处,因为此时车手最容易忘乎所以
在收集大量摔车事故的受伤者案例后,摄影师们一致认为牛仔裤根本就不具备保护作用。还好,这个小伙子的行驶速度较慢,事故对他双腿造成的挫伤及淤伤不算太严重,或许你也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摄影师的工作便是捕捉那些骑士自己无法拍到的照片,因此他们也是那些事故近距离的目击者。他们的忠告值得你去重视。
记住自己的行驶路线,越过中线就意味着危险随时会降临,迎面而来的碰撞将是致命的!
公路上其实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弯道,你也不要过于相信轮胎的抓地力。这个车手的压弯技巧很专业,他的操控动作也没有任何错误。他之所以摔倒完全是因为轮胎轧在一小块硬物上,这是一个典型的教科书似的案例,告诉我们公路决不等同于赛道。
谁说驾驶哈雷车的骑士就不疯狂?与地面蹭出火花的确惊险刺激,但这也意味着安全难以保障。
这位“英雄”确信自己可以单手控制车辆通过弯道,并向摄影师挥手示意。片刻之后,这个举动致使严重的事故发生,这就是盲目炫耀的代价。舒适、透气性好的棉质背心看上去确实很酷,但却不应该在驾驶时穿着;当事故发生时,你的皮肤将与地面直接摩擦。 对于驾驶运动型跑车的骑士来说,任何时候都应该警惕车的动力及速度。显然,这位车手无法控制住车辆,一旦失去平衡,摔倒就在所难免。
在公共道路上,迎面而来的车辆总是会对摩托车构成很大威胁;在弯道上,你更难及时发现对面来车。当你来不及反应,或是惊慌失措时,悲剧便会降临。所以,保持良好的视野是很重要的,在通过弯道时更应如此。
source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307/17/73636_17895528.shtml
|
|
|
|
|
|
|
|
发表于 8-4-2010 03: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到图片。。。。文章太长读不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10 06: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10 06: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1匹马力?
马力最初是由法国人和德国人制定的,但由于他们测定马力的马,是比一般马的体型较小的一种小马,因此拥有50匹马力的发动机,便不能想象有50匹马力拉着摩托车行驶,应想象为有35匹马比较合适.而用(ps)来表示马力单位,是德国人最先使用的符号,而一直用到现在.
1匹马力既是在1秒钟内把重75公斤(kg)的物体拉高1米(m)的里,便称为1匹马力,在日常看到的规格表中如:70ps/8000 rpm,既表示该发动机在每分钟8000转时能产生70匹马力.rpm 是发动机每分钟转数的英文缩写.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10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扭力?
扭力又叫转矩.是使轴旋转的力矩.在XXX扭力的常用单位是kg-m,(国际单位是Nm).为了更好理解扭力的概念,下面举几个例子.例如:用起子或扳手拧紧螺丝,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1m的话,在起子或扳手的一端加上1kg的力,则螺丝的拧紧扭力为1kg-m.如果起子或扳手的长度为0.5m的话,为了得到1kg-m的扭力,必须施加2kg的力.反过来也是一样,如果驱动扭力相同,距离旋转中心越远的位置,产生的力越小. |
|
|
|
|
|
|
|
发表于 8-4-2010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叉烧包。。。 |
|
|
|
|
|
|
|
发表于 8-4-2010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8-4-2010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意遍贴我终于适过弯,多谢bee兄。。。精华帖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4-2010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叉烧包。。。
史奈克 发表于 8-4-2010 07:39 PM
我也很纳闷,他的网站保安很厉害 ,看不到的人就按LINK吧就可以看到了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4-2010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摩托车侧滑摔车时的处理方法
经常骑摩托车的朋友都知道,摩托车行驶时如果发生侧滑处理不好就会摔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要集中精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避免以下几种错误的方法。
1:行驶时侧滑不得放开后制动.
2:发生侧滑时不得跳车.
3:发生侧滑时不得将档位退入低档.
4:发生侧滑时不得将点火锁关闭.
5:如果摔车不得用腿去支撑接触地面.
如有侧滑情况时应才去以下方法,降低自身和爱车的伤害.
1:紧紧踩死后制动,使车轮制动抱死时和地面的巨大摩擦力可以得到延续.
2:侧滑时要稳定情绪,操控好侧滑车辆,避免跳车出现别外意想不到的伤害.
3:侧滑时要把离合器捏到底,时分离器彻底分离。如果强行退入低档不但要伤即齿轮而且车手会摔得更重.
4:侧滑时关闭点火锁会是车辆出现操控上的稳定失调。(一直手不如两只受的控制稳).
5:如果车现侧滑连接摔车,此时应将双腿保持骑行时紧贴油箱的姿势,并加力夹紧油箱
以上方法可使伤害降到一个低点上.
source:http://motorcycle.sh.cn/t_101611_1.htm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4-2010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用离合器换档
有两种换档的方法
1 用 CLUTCH 换档 (大家都会用)
2 不用 CLUTCH 换档 (大家都 听过)
基本上 用 CLUTCH换档 是最标准的换档 但是有几种状况下 你可以考 虑 ”不用 CLUTCH换档”
你要最快的加速 最短时间的换档 像 Drag Race with someone.
又 如果你骑像12R , HAYABUSA … 加速强的车子 0 到 200 公里
只在 8 秒钟以内, 你会希望能紧紧抓住把手 不要再松手去抓CLUTCH了
左手指痛 不方便拉clutch 也是个 好理由
当然, 也有很多朋友 除了起步 从不用 clutch 换档
今天大家还是会争论它到底伤不伤车 但是没有人能证明 “不用 CLUTCH 换档” 会比较伤车 我以前有一部HONDA 750 从不用 (不用 CLUTCH 换档) 结果变速还是烧掉了
我比较笨 学了好多天 才慢慢在drag 大油门急加速中 换文件不出错 , 各位呢 一定比我聪明 请响应
慢动作分解如下 ::
1.确定 你正在加速 只有在加速的时候才能做 可能你会意外跳档
2.轻轻的用脚尖勾住打档杆往上拉 就像弹簧轻拉住了打档杆
力量不要停 等待回油的动作
(别怕 如果你再在加速 这样做 不会意外跳档的)
3.快速的 把油门关掉再打开 脚尖继续往上勾 它自动就换入档了,非常平顺 谁管油门要回百分之多少
很简单 不是吗 ?????
加油 => 勾打档杆 => 回油
经验中告诉我 要确定打文件完全进入 关键就在第2项中
就像弹簧轻拉住了打档杆 力量不要停 (等待你 回油)
刚开始的时候 我不但用脚尖勾 也用大腿抬
以确定 打文件杆完全进入 “加速时”候这样做不会意外跳档的
然后 你要调整打档杆到最适当的位置
大油门, 狂飙的时候. or 比赛0-400...
2. 3. 点同时进行的话, 很容易失误, 可能脚比较笨
1=>2=>3 是最安全的...
对了 并不是 2. 3. 点 之间要等很久. 开始一项一项来, 熟练就可以加快
不一定要把油门回到最底, 但是先从油门回到最底 开始练习吧
如果是 轻油门 或 减速时 我用离合器换档
source:http://motorcycle.sh.cn/t_101611_1.htm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4-2010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雨 天 骑 车 技 巧
要安全地在湿地驾驶,并没有秘密存在。我们现在从路面的解读,驾驶的方法和机车的调较,尝试为大家解除对湿地驾驶的恐惧吧!
初下雨的头一个小时内,路面情况最危险。天气晴朗得越久,初下雨时的情况也越危险。
马路上充满各种车辆遗留下来的各种油渍和灰尘。下雨时水份会把这些脏物浮起,形成一「浸」异常滑溜的油膜铺在路面上,此时路面的磨擦力会变得不平均,驾驶时最要留神。如果还未开车,最好考虑其它交通工具。
1.了解路面情况 当马路上连续被雨水冲刷了一段时间后,油膜慢慢被破坏和流到路旁。这时路面变得比较安全,提供的磨擦力亦回复了至干路的一半以上。技术高的「水怪」,照样可以高速驾驶,没有问题。但他们仍会留意路面的情况,例如:
- 金属路面例如猫眼石,坑渠盖,临时铺地用的铁板等等
- 油漆路面例如路标箭咀,班马线等等
在轮胎经过这些路面时,只宜楝直车身,避免倾斜车身转向或掣动,以免轮胎打滑。明白到影响路面磨擦力的不同因素,避开危险
2.了解你的轮胎 不论任何胎厂,都会针对不同用途而设计出不同的轮胎。当中的分野除了尺寸外,还有合成胶质的特性、胎纹、内部结构和扁平率等等。如果以行街用的轮胎,最容易分辨的便是胎纹。
一般来说,轮胎的合成胶质,如果含有硅(Silicon)的成份越高,投入工作的温度便越低,较适合湿地行驶。但我们如果只用肉眼检视,最容易看的便是胎纹。一般来说,性能越低(咬地性能越差,轮胎寿命越高)的轮胎,胎纹都是很多,而且有明显的垂直胎纹。性能越高的轮胎,胎纹会相对地较少,且呈横向放射性设计。阁下爱驹的轮胎,又是属于那一类形呢?
香港法例规定,胎纹要覆盖轮胎的四份之三面积,并且深度不能少于3mm。用意是对轮胎的排水能力有一定的保障。一般来说,轮胎的排水能力要达到每秒排去4.5公升水才能确保轮胎的咬地力。但如果是积水过深,又或速度过高的话,良好的湿地轮胎也会超出负苛而发生水滑(hydroplanning)的现象。
为了确保轮胎的排水能力,留意和保持正常的胎压也十分重要。过低的胎压会有可能令胎纹折叠,减低排水能力。
任何道路轮胎,即使是比赛用的水胎排水能力都会有极限,当积水过高或者通过积水时速度过高,轮胎会被积水浮起,出现“水滑”现象。认识你的轮胎设计和状况,如不合规格请马上更换。
3.柔顺的油门控制 电单车在湿地上驾驶,柔顺的油门控制十分重要。尤其是扭力超过一定水平,例如超过6kg.m的话,便更加要小心油门的控制。
由于湿地所提供的磨擦力减弱,瞬间猛开油门会令尾轮打滑。在直路上加速还可以应付,但如果在出弯时尾轮打滑,轻则会派低(low-side),重则会撬尾轮(high-side)抛起骑士做成严重事故。
4.柔顺地操作掣动 湿地的掣动时间比干地长,我们要预留较多的掣动距离,跟车不宜太贴,也不要留待最后一刻才煞车。因为湿地的磨擦系数减低,掣动时会死锁轮胎的机会也相对地增加。解决办法是掣动的力度不要过急过猛,以挤压的方式(squeeze)来扣迫力牛角。
如果你明白到负载力和磨擦力是成正比的话,便会知道循序渐进地挤压前掣动,让前叉有时间下降,让车重转移至头轮,轮胎与路面的磨擦力提高后,我们便可以施以更高的制动力。
要有效地在湿地上制动,并避免轮胎出现打滑,我们要善用车上的所有掣动设施。别忘记我们还有尾掣动和引擎掣动。要减速时,先收油,轻踏尾掣动,再挤压前掣动,再拖波呼油.....没有匆忙的操作,你办得到吗?
湿地操作以柔顺为主,尽量在车身楝直时才全开油门或掣动
危急时的湿地制动 - 当然如果你的电单车配备了电子感应ABS,你大可不用理会以上的方法。但如果没有呢?又如果你的机械式ABS掣动设备在介入时会影响前后悬挂的稳定,又怎办呢?
答案是每位骑伟士绵羊的伯伯都懂得,最原始的二段式掣动法。第一下制动的力量可以比较猛,但要第一时间松开掣动力度,紧紧感受着轮胎在第一下掣动的表现,调节第二次的掣动力度和速度。有需要时反复这个程序,便是人手ABS了。这当然需要练习,未试过的朋友,赶快在安全的环境下,由低速开始练习吧!
这招最管用 - 特别在高速时 一定要“点刹” 千万不要刹死后轮,虽然很多人以为踩死刹车最安全 其实不然 踩刹车要踩到感觉后轮差不多就要抱死的临界边缘,才是最有效的制动,还有,许多人认为在高速时首先要踩后刹,忽略了前碟刹,这样就错了,其实在高速进行有效制动,前后刹车比例应该是前7后3左右,如果开跑车的朋友会体会更深些,前为主后为副,(当然只较适合高速时),我经常有这种体会 希望各位DX留意。
5.转向时尽量减少车身的倾斜角度 这当然不是提议大家楝直过弯。在湿地上驾驶常见的毛病,便是车身栋直,上身僵硬 - 身体缺乏柔软的话,会破坏前后悬挂的平衡,增加犯错的机会。
我们建议的是,过弯时尽量以身体的帮忙转移重心,减少车身的倾斜度,让轮胎与路面有更多的接触面和较佳的重分分布。在街道上行驶,我们可以尝试打开内弯的大腿,以腰部为中心,上身向内弯倾斜来过弯。但我们不建议过份转移负重在内弯的脚踏上,万一尾轮打滑,正在负重的内弯脚会来不及落脚救车。还有最重要的一项事情,便是预早计划入弯的线位,预留充份的逃生空间,避开突发的障碍物。
还是那句:未试过的车友应该赶快在安全情况下,由低速开始练习。驾驶时应保持身体柔软,并适当地以身体辅助过弯
6.适当的悬挂调较 湿地驾驶,以柔顺为主。所以悬挂系统的设定不宜过硬。如果连续下雨一段时间而你又寂莫难奈,要出去游车河的话,不妨先调较一下避震。
如果你的电单车可以调较避震的话,应该把弹簧预载和受压力度减弱。因为不会激烈操作,掣动力度减弱,较柔软的避震设定可以增加轮胎的负载(=增加抓地力)。
齐来克服湿地驾驶的恐惧! - 如果你能在湿地上随心所欲地驾驶,在干地上行车便更有能力应付突发事件。
我们认为,在湿地上驾驶电单车,其实不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因为你不会乱来,不会信心爆棚,在某程度上来说甚至比干地驾驶更为安全——只要你的轮胎合乎安全规格,只要你知道怎样在湿地上操作,只要你会打醒精神地观察路面情况,预留驾驶空间和掣动距离.....的话。
最致命的摔倒方式
这是个可怕的事情 High Side. 平常不愿意去想它. 想到它-骑车的速度就会放慢. 提出来让大家都想一想 – 让大家骑车的速度 放慢点. 顺便间检查一下我的覌念有没错 当一部机车倒下的时候, 我们基本上可分为两类 :
1.滑倒. 滑倒以后 通常 车滑在人的前方, 如果速度不太快. 又有足够护具(皮衣,皮裤 手套 ….) 一般 人车 都还能 保个平安. 算是 不幸中的大幸.
2.High Side : 就是 你从车子的上方 (High Side) 甩出去, 重重的摔倒在地上以后 已经少了半条命 , 这时 你的霉运才开始. 因为 车子从后面也往你的方向甩来. 要是被它命中目标, 你就 ……..&*%*$……. 听说很少有存活的. 为什么发生 High Side ?????? 通常 High Side 发生在 过弯的时候. 如果你踩了后煞车 又不小心死锁后煞车, 后轮开始打滑, 当你发现后煞车惹出麻烦 无法控制 有了危险, 一紧张就赶快放松后煞车, 想要避开一场祸事. 然而祸事就来了, 当你放松后煞车, 后轮又有了抓地力时, 因为 后轮打滑, 以至车身角度和行进方向 完全不同, 因此 车子猛烈翻甩, 再加上避振器反弹的效果. 就把你高高的 甩出去了. 过弯会有 High Side. 直路也有 High Side, 但机会不大 为什么要踩煞车呢 ?????? 可能是 :
1.你喜欢前后煞车一起用. 理论上前后煞车一起用, 煞车效果最好 大家都这样教. 我们都这样学的. 但有时候, 不一定抓的准.
理论上前后煞车一起用是, 开始初煞车 力量 50/50 比, 随着 重心往前移动, 前煞车力量要加强 但后煞车一定要减弱, 不然就有可能 死锁后轮. 这就是为什么 很多人只用前煞车.
2.不小心压到后煞车. 我的鞋子比较大, 就发生过这种事情 补救的方法: 你们自行参考. 若有独门秘诀也请大方的告诉大家 有一天可能救人的命 安全驾驶学校里 教导学生 让后煞车死锁不要放. 让它继续滑 把前轮转向滑行方向(勿过与不及) 一直到它停下来 如果你会滑倒. 就让它滑倒 Low Side 比 High Side 安全太多了 如果你同时有拉前煞车, 也要把前煞 “””快速的慢慢放掉”” 突然放掉前煞 会 加速High Side . 如果放的太慢 就来不及了 注 : 继续滑 也可能发生 High Side. 等滑到了一个角度 一个速度 如果还没滑倒 就 High Side 吧. 也可能是侧滑 撞到路边石头 那同样有 High Side 的效果 Keith Kode 和 另外 几个 GP冠军也有一招. 先放再补后煞车 ????
1侧滑中 先把前轮 转向滑行方向 .
2 平顺的放松后煞车, 注: 放太快了就 High Side .
3 等后轮抓地以后, 立刻再补后煞车.
不管是甚么方法 都不要惊慌 . Keith Kode 可以做到那么高明的方法是一开始打滑他就知道 , 危机处理的时间比较长 .
平时可练习如下 (参考 Keith Kode)
1. 骑在一条安全的路上 保持一安全速度 ** 直线行走 **
2. 施以中等力于前煞
3. 加力于后煞车一直到打滑 , 放掉
4. 感觉各种不同速度下的打滑及危机处理
另外一种后轮打滑就完全不同了. 马力太大 / 路面不好 使后轮空转打滑 这一种打滑比较稳定. 高手用来动力滑胎 英文叫 Throttle Steering 如果你去过台中科学馆 里面有一科学实验 有一转动的轮子 你抓住轴的两端. 你会发现轮子转动越快 它越稳定 你想移动它都难 还有 陀螺转的时候不会倒. 停了就立刻倒下 空转的后轮 对稳定机车 帮助很大 不像后轮死锁 (停止的陀螺 立刻倒下). 但是意外的空转打滑也很危险, 除了压到滑的路面(砂子, 碎石 ….) 过弯的时候, 油门 和 煞车 都变得更敏感因为轮胎直径变短了. 扭力变大 抓地力小, 转的越凶越危险, 所以要特别注意 .
把前轮转向滑行方向(勿过与不及), 其实你的车自己会修正. 保持油门, 别把后轮抓死, 油门的控制 是最难的, 另外加力于外踏板 也有帮助, 谁也说不准 有万全的做法. 如果过弯角度不狠, 速度不太快, 空转打滑, 通常都有机会能化险为夷. 滑多了, 车身角度坏了, 又突然有了抓地力 High Side 一样会发生, 也可能一直滑成 low side (只是多了一个空转产生的稳定力, 补救的机会比较大) 有独门秘诀的 也请公布.. 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车子自己会想办法修正它的问题 有时候不要太干扰它 像 突然 放掉或用力煞车, 突然放掉油门 等….. , 再车子自行修正的时候不要干扰它, 除非你知道你在做甚么. 不要让你的身体成为它的负担, 有时候 屁股起来一点. 也是个办法.
source:http://motorcycle.sh.cn/t_101611_1.htm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4-2010 1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倒立式前叉有什么好处啊??
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
倒立叉相对正叉的好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对路面状况反应灵敏,大家都知道质量越大的物体其惯性也越大,对外力作用的反应就越迟钝,因此有效减轻避震器簧下质量是提高避震灵敏度的有效途径,而倒立叉正好做到了这一点,相比之下,倒立叉能更快的把轻微跳跃的轮胎压向地面。
第二个是刚性好,倒立叉把粗壮的外套筒和车架联结,使减震器横向受力状况大大改善,其抗扭曲能力极强,我曾经看过一幅DUCATI999的车祸照片,车身严重损毁,车架因前部撞击而严重变形甚至开裂,但其倒立叉竟然用肉眼看不出任何不妥!可见其刚性已经远超过车架强度。不过我觉得这个亦不算什么好处,因为较弱的正叉虽然受撞击后会弯曲,但它实际上可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也就是牺牲自己以保护车身主体不受结构性损坏。但倒叉却不然,虽然它是刚直不阿了,但却把撞击力硬生生的传递到车架上
,~前叉只属于可更换的零件,而车架损坏就基本意味着整部车报废,您愿意牺牲哪一样?
不过倒立叉也不是没毛病的,首先就是造价较昂贵,本田在600CC以下车族里就NC35最后用上了倒立叉~还因此作为一个大卖点,其它车款任人骂死也不装。再就是重量,因为倒立叉的套筒部分比正叉要长,所以相对较重是必然的,也因此倒立叉不能做得太长,所以除非是刻意强调运动性,休闲的太子车都不会选择倒立叉。还有重心问题,倒立叉把较重的套筒部分放在上面,因此重心势必要高很多,像GL1800这样的超级豪华车是不会在乎区区一对前叉的成本的,却为什么选择了正立叉?这类巨无霸其实最在乎的就是操控性,为了让重达3~400公斤的钢铁巨兽不至于太过笨拙,并且要有稳定的高速巡航性能,降低重心就变成首要任务,因此工程师们把汽缸横置、把座位放低.......
当然也选择了正立叉,沉重的车身拥有巨大的惯性和下压力,这样就令增加的那点簧下质量变得微不足道了,何况车厂也明白,购买这类巨无霸的消费群其素质决定了他们是不会象“暴走卒”们那样“粗暴”驾驶的(我也不信哪个会用金翼来翘尾)。所以我觉得倒立叉和正立叉都有着自己突出的特性,不能说谁就比谁好,而要看谁更适合用在什么场合。
souce:http://motorcycle.sh.cn/t_101611_2.htm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0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很好的贴!谢谢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0-4-2010 08: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很好的贴!谢谢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11-4-2010 05: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是刚性好,倒立叉把粗壮的外套筒和车架联结,使减震器横向受力状况大大改善,其抗扭曲能力极强,我曾经看过一幅DUCATI999的车祸照片,车身严重损毁,车架因前部撞击而严重变形甚至开裂,但其倒立叉竟然用肉眼看不出任何不妥!可见其刚性已经远超过车架强度。不过我觉得这个亦不算什么好处,因为较弱的正叉虽然受撞击后会弯曲,但它实际上可起到缓冲撞击的作用,也就是牺牲自己以保护车身主体不受结构性损坏。但倒叉却不然,虽然它是刚直不阿了,但却把撞击力硬生生的传递到车架上
,~前叉只属于可更换的零件,而车架损坏就基本意味着整部车报废,您愿意牺牲哪一样? 基本上,要是直接撞击根本是毁灭性的灾难。笔者认为前叉强度的问题是多余的。
super sportbike的粗壮前叉是工程师考虑到刹车安全以及稳定性考量,而费尽心思之作。
道理简单得很。拥有超级动力的旱马必需也拥有超级的制动力。没有超级粗壮前叉如何支撑全车体的重量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