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1|回复: 0
|
踩蚂蚁,打蚊子和喝水中八万四千虫的业报。
[复制链接]
|
|
非法充斥了佛教的学说,其中以杀生的概念遇到了最大的混淆和定义扩大。
佛教本来是重视出家,重视乞食,重视日中一食,树下一宿的概念。佛教重视禅定。佛教推崇八正道。
在四阿含经里面,不杀生的语句占据很小的篇幅。大部分篇幅都是用来讲应该如何修行,什么是正见。
但是,在近代佛教里面,不杀生衍生出来的茹素概念,成为了和高广巨大寺庙,和繁多仪式成为了外界对于佛教的一般观点。
在不少经书里面,竟然有提到踩蚂蚁是深重罪行的说法。其实,空气中有无数微生物,水中也有无数微生物。如果杀生就注定趣向恶趣,那么解脱无法在人间达到,人类世界也不会有人转生善趣。
不杀生是佛陀的方便说,是为了制止人们在世间顺利,进而背弃了向佛学佛的决心。不杀生生起的慈可以获得定的其中一个助力。不杀生使人远离世间欲乐,人们不再追求吃美味的肉类,防止了自己染欲堕落。不杀生崇尚和强调的是远离,离贪嗔痴,终止恶业。对于外界而言,不杀生,是为了让人们对佛起净信心。
“然聚落主!于此处如来出现于世,为应供者、正偏智者、明行具足者、善到
者、世间解者、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之师、觉者、世尊。彼以种种方便非难诘
责生命之破坏,谓:‘禁止生命之破坏。’非难诘责不与取……欲邪行……妄语,
谓……‘禁止妄语。’聚落主!而弟子对此教师(如来)有净信心,彼当省思。”
在下面的经文里面,佛陀也问回刀师儿聚落主,坏人做坏事的时间少,没有做坏事的时间多。如果坏人做了一件极恶的事,难道就因为他平常没有做坏事,所以他就没有恶报?
同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好人做好事时间少,没有做好事时间多,没有做好事的时间也不去做坏事。如果他做了一件极端好,善良的事情,难道就因为他平时没有做好事(经常喝水,导致八万四千虫命终),所以他就没有好报?
附录的经文,提到了善报和恶报的辨别要素。
这里引用一篇经文观点:
【南传相应部】第42相应 [八] 第八 螺贝
一 尔时,世尊住那烂陀之波婆离迦庵罗林中。
二 时,尼乾陀之弟子刀师儿聚落主,诣世尊住处……
三 世尊对坐于一面之刀师儿聚落主,如次告曰:‘聚落主!尼乾陀若提子为汝弟子
等如何说法耶?’
四 ‘大德!尼乾陀若提子为弟子等作如是说法:‘任何人若破坏生命者,皆堕于离
去处、地狱。任何人若取不与者,皆堕于离去处、地狱。任何人若于诸欲行邪行者,
皆堕于离去处、地狱。任何人若妄语者,皆堕于离去处、地狱。凡多住习处者,则
随所导而去 。’大德!尼乾陀若提子如是为弟子等说法。’
‘聚落主!如尼乾陀若提子之教,‘凡多住习处者,则随所导而去。’如是者,
则任何人无有堕于离去处、地狱者。
五 聚落主!汝对此如何思惟耶?凡有人破坏生命,于夜间或于日间所经之时间,
若彼破坏生命及不破坏生命,何者是较长之时间耶?’
‘大德!凡有人破坏生命,于夜间或于日间所经时间,彼若破坏生命,其时为短,
而彼不破坏生命,其时间是长。’
‘聚落主!如尼乾陀若提子之教:‘凡多住习处者,则随所导而去。’若如是者,
则任何人无有堕于离去处、地狱者。
六 聚落主!汝对此如何思惟耶?凡有人不与取,于夜间或于日间所经之时间,若
彼不与取及不与不取,何者为较长之时间耶?’
‘大德!凡有人不与取,于夜间或于日间所经之时间,彼不与取,其时间是短,
而彼不与不取,其时间是长。’
‘聚落主!如尼乾陀若提子之教……即无有堕于地狱者。
七 聚落主!汝对此如何思惟耶?凡有人于诸欲行邪行……何者是较长之时间
耶?’
‘大德!凡有人于诸欲行邪行……其时间是长。’
‘聚落主!如尼乾陀若提子之教……即无有堕于地狱者。
八 聚落主!汝对此如何思惟耶?凡有人语妄语……何者是较长时间耶?’
‘大德!凡有人语妄语……其时间是长。’
‘聚落主!如尼乾陀若提子之教:‘凡多住习处者,则随所导而去。’若如是者,
则任何人无有堕于离去处、地狱者。
九 聚落主!于此处,或教师作如是谈、如是见:‘任何人若破坏生命者,皆堕于
离去处、地狱。任何人不与取者……。任何人于诸欲行邪行者……。任何人语妄语
者,皆堕于离去处、地狱。’聚落主!而且弟子对此教师有净信心。
一〇 彼以:‘余师乃如是谈、如是见,怀如是之见:‘任何人破坏生命者,皆堕于
离去处、地狱。’然余有破坏生命,余亦是堕离去处者,堕地狱者。’聚落主!不
舍此语、不舍此心、不抛弃此见,恰如将持来之物而投入,如是彼入地狱。余师……
一一 然聚落主!于此处如来出现于世,为应供者、正偏智者、明行具足者、善到
者、世间解者、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之师、觉者、世尊。彼以种种方便非难诘
责生命之破坏,谓:‘禁止生命之破坏。’非难诘责不与取……欲邪行……妄语,
谓……‘禁止妄语。’聚落主!而弟子对此教师(如来)有净信心,彼当省思。
一二 ‘世尊以种种方便非难、诘责生命之破坏,宣说禁止对生命之破坏,然余如
是破坏如是之生命。余 如是破坏如是之生命,此乃非宜,此是非善,余亦因此而
有追悔之念:‘我不该作此恶邪之业。己彼如是省思后,而舍此生命破坏,向后又
禁止生命之破坏。彼 如是有此恶邪业之舍弃,,彼如是有此超越恶邪业。
一三 世尊以种种方便,非难、诘责不与取……
一四 世尊以种种方便,非难、诘责欲邪行……
一五 世尊以种种方便,非难、诘责妄语……
一六 彼舍生命之破坏,禁止生命之破坏,舍不与取……欲邪行……妄语……两舌
……粗语……绮语……舍贪欲而为无贪欲者,舍恶心嗔恚而为不失心者,舍邪见而
为正见者。聚落主!此 之圣弟子如是离贪欲、离恶心、无迷惑、正知正念,而以
与慈俱生之心,充满于一方而住,同于第二[方]、同于第三[方]、同于第四[方],
如是上下横、一切处、一切情势之下、一切具足之世界,与慈俱生、广大远行无量,
而充满无怨心、无恶心而住。
一七 聚落主!譬如吹强力之法螺者,如少劳可令四五闻[其吹],聚落主!同此,
由如是实修、如是增长慈心解脱,凡所标量之业 ,于其处无余存,于其处无存立。
聚落主!此之圣弟子……即与悲俱生之心……与喜俱生之心……与舍俱生之心……
与舍俱生一切具足之世界,广大远行无量,而充满无怨心、无恶心而住。
一八 聚落主!譬如强力之吹法螺者,以少劳可令四方得闻,聚落主!同此,如是
实修、如是增长舍之心解脱,凡所标量之业,于其处无残存,于其处无存立。’
一九 世尊如是言已,刀师儿聚落主如次白世尊言:‘殊妙哉!大德!殊妙哉!大德
……请愿摄受余归依为优婆塞。’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