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401|回复: 24

梵文和咒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1-2009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问佛经里面的咒语是不是梵文来的??
因为听了黄慧音唱的大悲咒之后,里面有很多观世音菩萨的梵文念法(aryavalokitesvaraya bodhisattvaya ).想问大家的是,如果咒语是用梵文的音,那么它应该被称为“经”而不是咒。有谁能够帮我解答吗??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7-11-2009 1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咒是梵文。

不明白,为什么用梵文的咒语应该被称为”经“,可否多加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9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感觉上梵文是一种语言,就像巴利文那样,翻译大乘经典也是从梵文翻译成汉文。不过咒语是佛菩萨们的修行所证得,他应该不是我们语言所能了解。咒给我的感觉就好比一种力量,而梵文是语文,如果说有些咒语是梵文,那么为什么经能够翻译咒不能翻译呢??因为梵文和汉文都是语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9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咒语注意在发音上 只能用现有语言将它翻译 所以华文版的大悲咒和梵文版的大悲咒有所差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9 11: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kgareth85 于 27-11-2009 11:04 PM 发表
请问佛经里面的咒语是不是梵文来的??
因为听了黄慧音唱的大悲咒之后,里面有很多观世音菩萨的梵文念法(aryavalokitesvaraya bodhisattvaya ).想问大家的是,如果咒语是用梵文的音,那么它应该被称为“经”而不是 ...


【心经】不管用梵语还是汉语念出还是【心经】。

【大悲咒】不管用梵语还是汉语念出还是【大悲咒】。

经与咒的差别是,【经】记述了佛陀与弟子的对话。咒则是一种祈祷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1-2009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9-11-2009 11:37 AM 发表


【心经】不管用梵语还是汉语念出还是【心经】。

【大悲咒】不管用梵语还是汉语念出还是【大悲咒】。

经与咒的差别是,【经】记述了佛陀与弟子的对话。咒则是一种祈祷方式。


这么说我就有点明白了,那么汉传佛教的大悲咒和梵文大悲咒语音相差到那么远是不是因为当时汉字没那么多字,所以就用发音比较接近的文字来代替??
还有咒是不是不分语言的??像药师经后面附加的解怨咒,是以中文来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9-11-2009 07: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kgareth85 于 29-11-2009 07:00 PM 发表
这么说我就有点明白了,那么汉传佛教的大悲咒和梵文大悲咒语音相差到那么远是不是因为当时汉字没那么多字,所以就用发音比较接近的文字来代替??
还有咒是不是不分语言的??像药师经后面附加的解怨咒,是以中 ...


我很难确定古汉字读音跟现代汉字读音是否100%吻合。现代汉字的音符少很多,不过古代汉语读音除了平音,上音,去音,还有入音。现代汉语仅有平,上,去三音,所以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发音更丰富。再说古汉人使用何汉字来音译梵语,是否精准,这个我没有研究。

据说玄奘大师(唐三藏)认为咒语不应该翻译其含义,而是以音译来替代。其意义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9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悲咒其实是有意思的:

南無(皈依)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三寶).南無(皈依)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自在).菩提薩埵婆耶(覺有情). 摩訶薩埵婆耶(大覺有情).摩訶迦盧尼迦耶(有大悲者).唵(皈命),薩皤囉罰曳(一切尊).數怛那怛寫(為救濟於一切恐怖者).南無(皈命)悉吉慄埵(於彼)伊蒙阿唎耶(我聖).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觀自在香山).南無(皈命)那囉謹墀(言聖觀自在賢愛.慈悲之心).醯利摩訶皤哆沙咩(我今宣說).薩婆阿他豆輸朋(一切希望圓滿而有光輝者).阿逝孕(無比).薩婆薩哆(一切鬼神不能打勝者)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童真).摩罰特豆(有道即令迷界清掙者).怛姪他().唵(皈命).阿婆盧醯(有光明智慧者).盧迦帝(觀自在).迦羅帝(超越世間者).夷醯唎(吁獅子王).摩訶菩提薩埵(大菩薩).薩婆薩婆(一切一切).摩囉摩囉(憶念憶念),摩醯摩醯唎馱孕(心真言).俱盧俱盧羯蒙(作作事業).度盧度盧(保持保持)罰闍耶帝(遊空者). 摩訶罰闍耶帝(大遊空者).陀囉陀囉(保持).地唎尼(持者).室佛囉耶(帝王自在). 遮囉遮囉(行動).摩麼罰摩囉(無垢者).穆帝隸(無垢體).伊醯伊醯(教語).室那室那(弘誓).阿囉參()佛囉舍利(覺堅固). 罰沙罰參(歡喜).佛囉舍耶(除滅由貪瞋痴行動之毒害者).呼嚧呼嚧摩囉(作法無垢).呼嚧呼嚧醯利(速疾速疾,有花鬉者).娑囉娑囉(堅固者),悉唎悉唎(或蓮花). 蘇嚧蘇嚧(蓮花頸). 菩提夜菩提夜(悟悟).菩馱夜菩馱夜(教悟).彌帝唎夜(有慈愛者).那囉謹墀(青頸).地利瑟尼那(堅利).波夜摩那 (名聞).娑婆訶(欲見者,令影現,生歡喜圓滿成就涅槃之意).悉陀夜().娑婆訶(有成就者).摩訶悉陀夜(大義).娑婆訶(有大成就者).悉陀喻藝(無為).室皤囉耶(得大自在). 娑婆訶(於悉地與瑜伽有自在者).那囉謹墀(賢愛).娑婆訶(為青頸圓滿成就).摩囉那囉(有猪面).娑婆訶(成就).悉囉僧阿穆佉耶(愛語第一義),娑婆訶(手執蓮花者). 娑婆摩訶(大成就)阿悉陀夜(無比).娑婆訶(成就). 者吉囉阿悉陀夜(無比).娑婆訶(成就).波陀摩羯悉陀夜(大義).娑婆訶(於法螺之聲,令開悟者).那囉謹墀皤伽囉耶(賢首聖尊). 娑婆訶(成就).摩婆利勝羯囉夜(英雄威德生性).娑婆訶(征於住左肩方面之黑色魔者).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皈依佛法僧三寶),南無(皈命)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囉夜(自在).娑婆訶(成就).唵(皈命),悉殿都(令我成就).漫多囉(真言).跋陀耶(),娑婆訶(成就).

这是大悲咒的中文意思,但是,在佛时代,就有颂念佛陀的名号来远离怖畏,精进修行的习惯。所以,咒语之所以不翻译,其实是因为咒语的功能在于稳定人心。。。翻了,就少了其庄严性。。。

对于有做功课的佛教徒来说,你念“皈依三宝,皈依圣观自在”比较可以令你起恭敬心,还是念“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比较可以令你起恭敬心?对于我来说,是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1-2009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son2009 于 30-11-2009 12:20 PM 发表
大悲咒其实是有意思的:

南無(皈依)喝囉怛那哆囉夜耶(三寶).南無(皈依)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囉耶(自在).菩提薩埵婆耶(覺有情). 摩訶薩埵婆耶(大覺有情).摩訶迦盧尼迦耶(有大悲者).唵(皈命),薩皤囉罰曳(一切尊).數怛那怛寫(為救濟於一切恐怖者).南無(皈命)悉吉慄埵(於彼)伊蒙阿唎耶(我聖).婆盧吉帝室佛囉愣馱婆(觀自在香山).南無(皈命)那囉謹墀(言聖觀自在賢愛.慈悲之心).醯利摩訶皤哆沙咩(我今宣說).薩婆阿他豆輸朋(一切希望圓滿而有光輝者).阿逝孕(無比).薩婆薩哆(一切鬼神不能打勝者)那摩婆薩哆,那摩婆伽(童真).摩罰特豆(有道即令迷界清掙者).怛姪他().唵(皈命).阿婆盧醯(有光明智慧者).盧迦帝(觀自在).迦羅帝(超越世間者).夷醯唎(吁獅子王).摩訶菩提薩埵(大菩薩).薩婆薩婆(一切一切).摩囉摩囉(憶念憶念),摩醯摩醯唎馱孕(心真言).俱盧俱盧羯蒙(作作事業).度盧度盧(保持保持)罰闍耶帝(遊空者). 摩訶罰闍耶帝(大遊空者).陀囉陀囉(保持).地唎尼(持者).室佛囉耶(帝王自在). 遮囉遮囉(行動).摩麼罰摩囉(無垢者).穆帝隸(無垢體).伊醯伊醯(教語).室那室那(弘誓).阿囉參()佛囉舍利(覺堅固). 罰沙罰參(歡喜).佛囉舍耶(除滅由貪瞋痴行動之毒害者).呼嚧呼嚧摩囉(作法無垢).呼嚧呼嚧醯利(速疾速疾,有花鬉者).娑囉娑囉(堅固者),悉唎悉唎(或蓮花). 蘇嚧蘇嚧(蓮花頸). 菩提夜菩提夜(悟悟).菩馱夜菩馱夜(教悟).彌帝唎夜(有慈愛者).那囉謹墀(青頸).地利瑟尼那(堅利).波夜摩那 (名聞).娑婆訶(欲見者,令影現,生歡喜圓滿成就涅槃之意).悉陀夜().娑婆訶(有成就者).摩訶悉陀夜(大義).娑婆訶(有大成就者).悉陀喻藝(無為).室皤囉耶(得大自在). 娑婆訶(於悉地與瑜伽有自在者).那囉謹墀(賢愛).娑婆訶(為青頸圓滿成就).摩囉那囉(有猪面).娑婆訶(成就).悉囉僧阿穆佉耶(愛語第一義),娑婆訶(手執蓮花者). 娑婆摩訶(大成就)阿悉陀夜(無比).娑婆訶(成就). 者吉囉阿悉陀夜(無比).娑婆訶(成就).波陀摩羯悉陀夜(大義).娑婆訶(於法螺之聲,令開悟者).那囉謹墀皤伽囉耶(賢首聖尊). 娑婆訶(成就).摩婆利勝羯囉夜(英雄威德生性).娑婆訶(征於住左肩方面之黑色魔者).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皈依佛法僧三寶),南無(皈命)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囉夜(自在).娑婆訶(成就).唵(皈命),悉殿都(令我成就).漫多囉(真言).跋陀耶(),娑婆訶(成就).


其实,如果我们有一些梵文或巴利文基础,大悲咒的一些词汇,听起来是很熟悉的。。。比如:
菩提薩埵婆耶-Boddhisatva-菩萨
摩訶薩埵婆耶-Mahasatva-大菩萨
摩訶迦盧尼迦耶-Karuna=悲,Maha=大,所以就是具大悲心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9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jackson2009 的帖子

請問咒義的出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9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有錢人 于 30-11-2009 12:59 PM 发表
請問咒義的出處?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08052613373

其实college时候一直有应用一些Pali,所以粗浅的Pali或Sanskrit都知道一些比如,Maha,Sangha,AnutaraSammaSambodhi...

梵文其实很好玩,好像:阿弥陀佛,Amitabha Buddha,mita=限量,bha=光,加一个A在前面,就变成“无量”。就好像correct与incorrect的关系。。。

师父上梵文课时,有拿金刚经梵文版与中文版来一起对照,真的太有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1-2009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素还真 于 29-11-2009 07:08 PM 发表


我很难确定古汉字读音跟现代汉字读音是否100%吻合。现代汉字的音符少很多,不过古代汉语读音除了平音,上音,去音,还有入音。现代汉语仅有平,上,去三音,所以古代汉语比现代汉语发音更丰富。再说古汉人使用何 ...


可能对于中国汉传佛教对咒的音译为何和梵文相差得那么远这个问题也只能问古人了。最重要的是咒要持得清静。

请问各位, 文殊菩萨的五字真言(om a ra pa ca na dhih)哪一部经典有记载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9 06: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kgareth85 于 30-11-2009 05:40 PM 发表


可能对于中国汉传佛教对咒的音译为何和梵文相差得那么远这个问题也只能问古人了。最重要的是咒要持得清静。

请问各位, 文殊菩萨的五字真言(om a ra pa ca na dhih)哪一部经典有记载到??


你修文殊法的吗?为什么会接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1-2009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son2009 于 30-11-2009 06:15 PM 发表


你修文殊法的吗?为什么会接触?



没有,只是觉得文殊菩萨很“cool ” ,样子很高深莫测,很吸引人的神情!然后佛教对于文殊菩萨的记载有没有像观世音菩萨那么多,所以想知道五字真言的出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9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kgareth85 于 30-11-2009 06:28 PM 发表



没有,只是觉得文殊菩萨很“cool ” ,样子很高深莫测,很吸引人的神情!然后佛教对于文殊菩萨的记载有没有像观世音菩萨那么多,所以想知道五字真言的出处。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多经

http://sutra.goodweb.cn/kgin/kgin08/233.htm

解说文殊咒

http://www.dodecyl.com.tw/epaper_009.htm

文殊师利发愿经

http://buddha.goodweb.cn/sutra/kgin/kgin10/0296.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1-2009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真是辛苦你啦, 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11-2009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掌管智慧的《文殊咒》

 

佛教有非常多位菩薩,對華人來說,由於所謂四大名山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其應化地分別是: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其中,文殊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的脇侍。

文殊菩薩原名文殊師利,梵文為Manjusri,漢字音譯為文殊尸利、曼殊室利,簡稱為文殊、滿濡。別名文殊師利法王子、曼殊室利童子、文殊師利童子,或孺童文殊菩薩。

梵文manju音譯為文殊,是妙、美妙的意思;sri音譯為師利,是繁榮、美好等意,常漢譯為德、吉祥等;兩字合起來,意譯為妙吉祥。

文殊菩薩的畫像,最常見的為右手持金剛劍,左手把梵篋或青蓮花,以獅子為座騎的像。本文所附為童子念書的形相,是拍攝自五台山上的一尊文殊塑相。

文殊菩薩的咒語有很多種,較出名的有一字咒、五字咒、六字咒、八字咒等。一般最盛行的《文殊咒》為:「唵 阿囉跛者曩地om a ra pa ca na dih」,除去第一個起始語的「唵om」字及最後一個種子字「地dih」,中間五字即五字咒。

持誦《文殊五字咒》的主要功德,據佛經記載為:罪障消滅,獲無盡辯才,所求世間、出世間事悉得成。此咒也能令眾生得智慧成就,所以一般佛教徒認為誦此咒可令人獲得智慧。難怪《文殊五字咒〉會在漢地與西藏這麼普及。然而在印度及西域等地,有關文殊信仰的記載卻不多。

一般人的觀念裏,文殊菩薩是智慧的象徵,因此很多正值求學階段的學生及家長,會禮拜文殊像或持誦《文殊咒》,祈求得到庇佑並增長智慧以利於考取理想學校或完成學業。(因此,在諸多的文殊造像中,我們為本文所附的是童子念書像。)此外,人生當中難免有面對叉路不知如何取捨、或迷惘不知所措,甚至面對大困難要解決的時候,因此希望能開啟智慧以尋求最佳解決之道,其中有些人會找上能賜予智慧的文殊菩薩,學習並持誦《文殊咒》。以上二個現象大概是《文殊咒》何以會相當普遍的主要理由。

咒語依有無文意可分成有與無字面意義二種,常見的《六字大明咒》、《藥師咒》與《往生咒》等,屬全文皆有字面意義的咒;而《文殊五字咒》,則可說是無字面意義的咒。

 

[ 本帖最后由 wkgareth85 于 30-11-2009 07:2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09 07: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kgareth85 于 30-11-2009 07:19 PM 发表
掌管智慧的《文殊咒》

 

佛教有非常多位菩薩,對華人來說,由於所謂四大名山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四大菩薩:觀音、文殊、普賢、地藏菩薩;其應化地分別是: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華山。其中,文殊與普賢 ...


wk兄时常面对难以抉择的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2-2009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son2009 于 30-11-2009 07:45 PM 发表


wk兄时常面对难以抉择的问题吗?



现在的人不是常有类似这样的问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2-2009 03: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son2009 于 30-11-2009 06:15 PM 发表


你修文殊法的吗?为什么会接触?



我多是杂修的,没有固定的法门,我喜欢药师咒,所以天天持药师咒; 看到观世音菩萨,我会很欢喜; 大多都以地藏菩萨来拜愿,最喜欢听阿弥陀佛圣号,然后祈求吉祥如意,回向西方净土.
我有疑问,为什么世尊不劝后世弟子念他名号?? 是不是本佛不赞叹自己,还是他与娑婆世界的众生的缘有别于其他佛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2025 08:55 AM , Processed in 0.133223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