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943|回复: 10

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金刚说法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2009 0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六祖坛经里,有一段说:有一个和尚名叫法达,他诵念法华经已经念了三千多部,因此他就生了一种贡高心。当他到曹溪南华寺去见六祖惠能大师时,本来一切僧人,见著住持、方丈和尚都应该搭衣持具,恭恭敬敬的叩头顶礼。就因为法达心里生出一种障碍,以为诵了三千多卷法华经功德一定不少,于是当他见到六祖大师的时候只弯一弯腰,连头也没有叩到地上。

六祖大师便问他:‘你现在心里有一个什么东西?你平时修习什么?’法达很坦白的说:‘我念法华经三千多部了。’六祖大师说:‘我不管你诵经多少部,但须明白经意。’又说:‘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正是: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解,与义作仇家。
意思是说:你心迷的时候就被法华所转,你心里明白的时候就能转法华。转法华才是妙法。被法华转是妙而不妙,转法华才是不妙而妙。你念法华经三千多部,但不明白经中意思,你和这部经的意义像生了一种冤仇似的。本来这部经和你是一体;但是你以为诵了三千多部经,便有功德,有了一种障碍,所以变成两个。你只因为没有明白经中的道理,故未能把贡高我慢除去。

妙法莲华经乃佛教里一部蛮为重要的经典。
无论佛教,或外道都会有人拿着这部经说自己是天下第一。
所自己是地涌菩萨
殊不知修学法华最忌我慢
所以有云不轻礼长存

也有人迷于见,闻,读,诵,持,书,礼,供等等
不去了解开,示,悟,入之行持



自称宣扬法华者
是否已了解如来室,如来衣,如来座
是否已具身,语,意,愿四安乐之基础

盲目礼念经名者
是否了解经名只是一个标题
标题可以是一篇文章的缩写
他代表者整篇文章
但不代表看了标题就代表看了整篇文章




此帖主题是金刚说法华

我将分享我礼诸大德所了解的法华
所以凡有与我所要表达的法华经有太大出入的回帖
我将请版主删除
不喜者,可另到他贴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2009 06: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经说: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有些贡高我慢自称为法华行者的唱题党一直强调法华经是经王,其他经典已经out dated。只需了解法华中的两品就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成佛成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2009 06: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戒日王 的帖子

修法华者
应视法华如至宝
说法华者
应视法华如干草
谓之法空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2009 07: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 ,是后秦鸠摩罗什翻译的一部影响十分广泛的大乘佛教经典。该经经名的梵文音译为“萨达摩奔荼利迦素怛揽”,意思是“像白莲花一样的正确说教”,故经名被翻译为“妙法莲花经”。 《法华经》的成书年代被推断为纪元前后。
19世纪前半叶,该经的原典在尼泊尔被发现,后来在中亚和克什米尔又发现了几个原著的手抄本。
《法华经》的汉译本有影响的主要有三个,第一个译本是被称为“敦煌菩萨”的西晋高僧竺法护所翻译的《正法华经》。竺法护因深感曹魏末年佛教徒重视寺庙图象,却忽略西域大乘经典的传译,从泰始二年到永嘉二年(266年—308年)翻译出包括《正法华经》在内的当时西域流行佛教典籍150余部、390多卷。
后秦鸠摩罗什上承竺法护的译经活动又翻译了包括《妙法莲花经》在内的大量佛教典籍,后来隋?那崛多又翻译了《添品妙法莲花经》。三者中以罗什的译本影响最大,以至于一提到《法华经》,便指《妙法莲花经》。有关该经的注释很多。 中国最初产生的佛教宗派天台宗所依据的主要经典就是《妙法莲花经》。
9世纪初,日本僧人最澄到中国学习天台宗教义,回国后创办了日本的天台宗。
13世纪日本僧人日莲根据天台宗所依据的《妙法莲花经》创立了日本的日莲宗。
11世纪末,新罗僧人义天到中国学习天台宗教义,回国后创办了朝鲜的天台宗。由此可见《妙法莲花经》对东南亚佛教发展的深远影响。

转载自百度


现在流通着的法华经大多数是鸠摩罗什所译
鸠摩罗什所译的经典
一般都以自己的想法来形容讲经的情形
如大地六种震动
天女散花等等难以相信的神话
但鸠摩罗什在舍报前
立下誓言
如果他所译的经典
有违背佛陀的密意
舍报火化后
不留任何骨骸
如果他所译的经典
不违佛陀所要表达的密意
舍报火化后
就留下他的舌头
以鉴后世
至今舌头还在中国
文革时
六祖被鞭尸
可是没人敢动这个塔
所以

鸠摩罗什所译的法华经流传甚广

鸠摩罗什所译的法华经是8卷27品
后随添品法华经加入了提婆达多品及普门品中的偈语
形成了现在的7卷28品6万9千6百3十6字

研学法华经者必须想了解
所研究的译本
是谁所译
或是经过什么修改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7-2009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华经 序品 大意

序品记述释尊说法时间,地点,听众的盛况。在会中释尊放光现出瑞祥,启发弥勒菩萨的发问、及文殊菩萨引古证今,提示将说妙法莲华经。又引述过去诸佛说妙法莲华经的因缘,及修行的的各种途径。希望大众奉持佛法,实行六度,法会一乘大道的真理,广积福慧,智深志固,勤求佛道,为众说法,满足希求佛道者的志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7-2009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六祖为什么一定要让人叩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5-7-2009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江南烟雨 的帖子

六祖不是要人向他叩头
只是那人拜见六祖时
他向六祖叩头
但却有所保留
身行礼
但头不着地

六祖看了。。。
觉得他有慢心
所以就问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09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 大意

讲述佛法广大深远,只有自利利他的一乘法,使众生皆能成佛,才是佛的本怀。但为引导根器不同的众生,入佛知见,方便分别说有三乘法。即小乘声闻界四谛法,中乘缘觉界十二因缘法,大乘菩萨戒六度与佛界一乘实相法。唯有一乘实相法,才是最高理想目标。此中要旨,为佛与佛,乃能究竟。本品特开示三乘权宜教,以显一乘真实教义,尽未来际,利乐众生。

[ 本帖最后由 第2世不变金刚 于 5-7-2009 05:0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7-2009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华经 譬喻品 大意

记述舍利弗尊者,原宗小乘,后归大乘,得释尊受记为华光如来即以智慧华光严果海。并以火宅外三车为譬喻,说明佛法最初虽说三乘,但最终必以大乘的教法为终极的济度法。本品借世间父子,以喻出世师弟,借火宅喻三界,借三车喻三乘,使众生皆能获得利益与清凉,离苦得乐,背尘合觉,脱离火宅烦恼,共证佛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7-2009 06: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妙法莲华经 草药喻品

本品以树木花草譬喻权教,大地譬喻实教,又土地是能生,云雨是能润,草木是所润。以喻佛出现于世,犹如一雨充润一切大小药草卉木,随分受润,各得生长。亦如诸佛随宜说法,众生个随其根性,渐渐修学,悉当作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09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方便品八大事之一

原帖由 第2世不变金刚 于 5-7-2009 04:05 PM 发表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 大意                                                                                                                                                                                                                                                                                                                        讲述佛法广大深远,只有自利利他的一乘法,使众生皆能成佛,才是佛的本怀。但为引导根器不同的众生,入佛知见,方便分别说有三乘法。即小乘声闻界四谛法,中乘缘觉界十二因缘法,大乘菩萨戒六度与佛界一乘实相法。唯有一乘实相法,才是最高理想目标。此中要旨,为佛与佛,乃能究竟。本品特开示三乘权宜教,以显一乘真实教义,尽未来际,利乐众生。

法華文句三曰:“方者秘也,便者妙也。妙达于方,即是真秘。点内衣里,无价之宝,於王頂上唯有一珠,無二無別。指客作人是長者子,亦無二無別。如斯之言,是秘是妙。如经『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故以秘释方,以妙释便,正是今品之意,故言方便品也”

[ 本帖最后由 网络侠客 于 7-7-2009 10:3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8-2-2025 12:51 AM , Processed in 0.123747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