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458|回复: 63
|
【入门】哲学浅析
[复制链接]
|
|
[转载]哲学是什么?
很多人都不知道哲学为何物,只觉得哲学虚无飘渺,不设实际。固然,哲学并不像工程等应用学科,有比较明显而实在的成果,但这并不表示哲学与实际生活无关。哲学训练思考分析以及表达能力,而这些全面的技能在很多的现代行业都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哲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作出反省,有助我们去思考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简单地说,哲学是以批判思考探究和反省有关生活、知识以及价值等根本问题的学科。当然,文学、艺术和科学都涉及我们生活上的根本问题,那么它们和哲学的分别在哪里?答案是,哲学是以批判思考 - 亦即清晰和理性的思考 - 去处理这些问题。但文学和艺术则不一定用这个途径,例如可以用情感表达对这些事物的看法。另外,科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研究方法,探索经验世界的性质。哲学的活动蚴谴?硪恍┧伎夹缘奈侍狻H绱死此担?苎в胧?Ш吐呒?伤闶窍嘟???钦苎??芯康奶饽勘人?堑母?毡楹凸惴海??缬凶诮涛侍狻⒌赖挛侍獾取?
真假之悖论
有些概念我们平日知道如何运用,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对这些概念的性质掌握得很清楚。例如,我们平日常常需要分辨别人说话的真假,但何之谓真?何之谓假?哲学的其中一个问题便是透过悖论(若果接受它便会推论出互相矛盾或者荒谬滑稽的结论之说法)去分析和理解真与假的概念。试考虑说谎者悖论 (Liar Paradox),举例有人说:
“我现在所讲这句话是假的。”
那么,这个人所讲的到底是真或是假的呢?若他所说的是真,则他便真是在讲假话,亦即他所说的是假的了。但若他所说的是假,那么他说自己在讲假话,岂非真确?但一句说话又怎可能是既真又假的呢?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他那句话既不真也不假,但如果他所讲的其实是不真不假,而他却说自己在讲假话,那么他不真的是在讲假话吗?
哲学,就是一种理性的思考。
(转载自思方网《哲学是什么?》,部分内容有些许增删)
[ Last edited by 西湖安静 on 7-5-2005 at 04:55 PM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8-2004 07: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的价值
一般来说,哲学是指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的核心是“求真”和“求知”。它的特点是思辨性、解释性和概括性。
事实上,对哲学这个概念进行定义本身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不同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有很大差异。哲学通过仔细地公式化某一问题来提供一个解答,而不是通过实验和仔细的观察。哲学通常研究例如“存在”,“善良”,“知识”和“美丽”之类的概念。它会提出诸如“一般而言,什么是善良?”之类的问题。它是理论化及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涵盖了所有的知识层面,是人类对知识的最为抽象的研究。哲学的不同分支是建立在不同的思维方式上的,体现了人类思维的多元化,通常是由少数人预先提出,被多数人认可,并通过国家机器强化而形成。一种哲学思想的提出既是整个世界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反映,也是人性的反映。事实上,正是哲学和物质生产促进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同的文化,政治,外交则是不同哲学思想的表现形式。
“哲学”这个词最早出自希腊文的“φιλοσοφος”,即“philo-”(喜愛)和 “sophia”(智慧)。19世纪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语译作“哲学”,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在西方,哲学一词通常用来说明一个人对生活的某种看法(例如某人的“人生哲学”)和基本原则。
恩格斯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内容:
思维和存在哪个是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如果认为有则是可知论者,否则就是不可知论者。
哲学的根本在于解决人生问题,讨论人生的意义,哲学离不开对人生的讨论,哲学离不开对人精神世界的探索。
(转载自维基百科)
[ Last edited by 西湖安静 on 23-8-2004 at 07:28 PM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5-8-2004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的用处(上、下)
哲學的用處 (1)
念哲學的人實在不喜歡回答這種問題, 這有點老王賣瓜的味道,
但是非念哲學的又不能回答, 或根本回答得莫名奇妙, 不是貶的
不著邊際, 就是誇的無法想像,
所以, 我就在這裡說一點吧!
首先, 必須先把問題呈現清楚 (這是哲學的功能之一)
當人問道, 哲學有什麼用時, 這個"用"字在說什麼?
我想, 如果我回答, 可以用來"談天", "辯論", "騙錢",...
我大概是答非所問, 因為原問者應該是要問"實際用途"
而所謂的實際用途大概可以指設到:
學醫的可以治病
學建築的可以設計房子
(諸如此類)
那麼, 哲學無用! 沒錯!
而且非但哲學無用, 幾乎所有文學院各系、數學、物理、等系都無用!
那麼, 就把"實際用途"定的寬一點好了, 只要可以看見其功效的就好了!
那麼,
物理學使自然的真相實現,
歷史使過去的真相呈現,
文學可以創作小說散文與詩, 而陶冶人性,
如此一來, 除了哲學之外, 還只剩數學這個傢伙一樣無用了!
如果在把"實際用途"定寬一點, 把"間接作用"也加進來的話,
那麼,
如果沒有精確的數學, 就不會有好的物理學, 天文學,
甚至連土木、資訊等都完蛋了,
所以數學雖然本身看似無用, 卻是許多學科都需仰賴的東西, 其
重要性或可說臨駕於其他學科之上
呵呵...那麼, 在這樣的想法上, 就只剩下哲學是無用的了!
但是, 這整個分析卻是一種哲學的分析技術, 也就是說, 這種哲學
的分析技術使的問題本身更清楚的呈現了, 那麼, 我們至少在此看見了
哲學的一個功能, 就是哲學讓大家清楚看見了其無用的性質!
那麼, 就當他是一個無用之用吧!
哲學的用處 (2)
哲學 --- 破壞性的學問
相對於各種各樣的學科, 哲學是非常不一樣的一個,
有別於其他學科的建設性, 哲學具有破壞性的特質!
哲學的破壞性絕對比其建設性來的更大!
破壞性是必要的!
如同許多學科都需要數學一樣, 許多的學科也需要哲學!
除了哲學的分析技巧, 還需要哲學的破壞性的能力!
如果你質疑破壞性的特質能有什麼作用的話, 不妨想一想,
炸藥的作用在哪裡?
當你要蓋新大樓時, 你必須先把原來的舊大樓夷平,
破壞的越徹底, 新大樓就會蓋的越好!
任何理論都是如此!
信仰也是如此!
許多人有些信仰, 而且依賴這些信仰維生,
這些信仰有些其實是很愚蠢的, 就像宋七力等,
但是, 絕大多數人並沒有嘗試去做分析, 去思考!
而一直保持著某些信仰!
這並不見的就是壞事, 活在虛假中有時比活在真實中還舒服的多了!
這是一種選擇!
有時可以聽到有人感嘆的說:
"唉! 像個白癡多好, 他們永遠沒有煩惱, 只有快樂!"
當然, 這也是一種選擇!
我不知道白癡是不是真的沒有煩惱, 我也不知道當白癡是
不是比較好!
但是, 問題在於, 有些人寧可活的真實一點, 但可能就必須
累一點了! 這樣的人適合念哲學!
我並沒有任何暗示這樣比較了不起,
我說過! 這只是一種選擇!
哲學 --- 他讓你活的真實!
哲學不一定能幫助你發現真實, 但他一定能幫助你發現虛假!
發現你原本相信的東西, 或自以為是的東西, 只不過是由一個
複雜的思想陷阱所套牢而已!
在你的思考過程中, 無論你為什麼而思考,
如果你擅長哲學性的思考, 他可以讓你避開
許多的錯誤!
這就是其破壞性的能力, 破壞虛假的東西!
所以, 由這眼光來看, 哲學的作用和數學類似!
是一種間接的"有用",
凡是需要思考動大腦的學科, 都需要哲學的思考能力!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25-8-2004 01: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是命題?
如果你嘗試讀一些哲學著作,尤其是邏輯的相關著作,你可能會遇見這個奇怪的詞彙 – 命題。命題一詞翻譯自英文的Proposition,簡單來說,命題就是:
一個有意義有真假值的的句子
首先,我們先簡單解釋一下,什麼是一個句子。一個句子通常至少具備一個主詞和一個動詞。有時主詞省略像是”太棒了!”,這還是可以算是一個句子,因為它實際上應該是”這個XX太棒了!”。
所謂有意義就是該句子表達了某個可以讓某聽者純粹由該句子就能掌握的訊息。絕大多數我們平時所用的句子都是有意義的。除非是開玩笑,否則我們不會去說一個無意義的話。所謂無意義的句子就像是,”拉烏嘎呀”,”小你烏鴉走喜歡”等等無法傳達任何意思的句子。
雖然,有時候我們會對一個喜歡八卦的人說: “不要盡說一些無意義的東西”。這個”無意義”的用法和前面談的”意義”是不同的。這裡說的沒意義指的是沒有價值的談話。
而所謂有真假值意思是說,該句子可以用真或假來判定。例如,”阿扁喜歡睡覺”或”阿輝喜歡打球”等等。即使我們目前無法判定它是真或是假的句子,例如,”神創造了宇宙和人類”,這樣的句子還是具有真假值,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無論我們是否知道其真假都不會改變它是否有真假值。那麼,什麼樣的句子不具有真假值呢? 例如:”請幫我去立法院燒垃圾”,”你好嗎?”等等。凡是請求句、命令句、驚嘆句或是問句等都沒有真假值。
所以,一個命題可以由一個句子來表達,但並不是所有的句子都是命題。
另外還有一個句子與命題的不同點是: 不同的句子可能表達同樣的命題。
例如: “約翰是單身漢”,”約翰是沒有老婆的男人”,或甚至英文的”John is a bachelor”是三個不同的句子,但是,它們卻是同一個命題。
由此,你就可以推知,命題是用來表達一個信念、想法或思想,相同的信念就是相同的命題,相同的命題永遠有相同的真假值,但可能被不同的句子所表達。
因為邏輯要探討的是信念或思想的運作以及推理,不是探討句子之間的關係。而且,邏輯要談的是關於思想所要表達的對這世界的看法,所以這些關於世界真相的敘述必須有真假值。這也就是為什麼哲學界需要發明這一個奇怪的詞彙來解釋和討論一些東西了。如果沒有這個詞,有時解釋某些東西會很囉唆的。 |
|
|
|
|
|
|
|
发表于 25-8-2004 01: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是範疇?
在哲學上”範疇”一詞用以對應英文的category,其意義簡單的說就是最基本的類別。不同範疇的東西無法互相比較,我們無法回答像是”五公分等於幾公斤”這種問題,因為長度和重量是不同的範疇,他們之間無法互相比較。
類別和範疇是不同的,例如,我們或許可以把馬和牛這兩個不同的類別當作不同的範疇,而馬和牛又同是屬於動物,雖然動物也是一個類別,但是,我們不把”動物”當作一個範疇,因為它不是基本的類別。所以,不會有任何東西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如果我們把範疇定的好,那麼,也不會有任何一個東西不屬於任何範疇。這裡牽涉到我們如何界定範疇的問題。亞里斯多德界定十大範疇,康得的十二範疇,或笛卡兒區分身心為兩大範疇等等,都是對事物的一種區分方法。
範疇是基本的思考工具,對範疇的了解有助於我們掌握人對世界的認知方式。依據康得的說法,範疇就像是模子一樣,而我們用這些模子去認識事物。但是,世界不見得就是我們所認識的這個樣子。 |
|
|
|
|
|
|
|
发表于 25-8-2004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是謬誤?
謬誤指的是推理上的錯誤,尤其是那些看似正確的錯誤推理。而針對某些常犯的推理錯誤的型態,我們給它們一個名稱以方便討論。以下幾個算是最常見的:
稻草人式的謬誤
當 A 有意或無意的曲解 B 的意思展開論證的攻擊時,我們可以說: A 犯了稻草人式的謬誤。這種謬誤最常發生在政治人物間的互相攻擊。將別人的用詞曲解,然後攻擊別人的言論以達到影響群眾的目的。例如,
B 說: 中華民國應該改名。
A 說: B藐視中華民國。
要判斷一個論證是否是謬誤的最簡單方法就是用別的例子代入原來的架構,如果
找的到不合理之處,則該說法一定有問題。例如:
B 說: 王大頭應該要改名
A 說: B藐視王大頭
這很顯然就不成立了。只要有一個例子不成立,則該論證不成立。當然,這並不是說,A 說的就是錯的,一個錯誤的(無效的)論證也可能碰巧導出正確的結論。這謬誤只是指出,A 無法合理的做這樣的推論。所以,我們稱其為謬誤。
歧義的謬誤
在一個推論過程中, 同一個詞彙具有一個以上的意義被使用時,就可能犯了歧義的謬誤。例如: (一個有名的例子)
路人甲: 台北的交通太糟了。
梁實秋: 怎麼會糟,隨手一揮就有計程車來了。
這個例子中的"糟"有不同的意義,所以,我們可以藉由指出其意義的不同來找出其問題。例如: 路人甲的"糟"意指"混亂"。如果把這意義放到梁先生的論證中就變成了:
梁實秋: 怎麼會混亂,隨手一揮就有計程車來了。
那麼,梁先生的論證就顯然沒有說服力了。
如果一個論證犯了歧義的謬誤,我們一定可以找到一個詞,這個詞無法從頭至尾保持相同的意義 (如果從頭至尾保持相同的意義會使論證無效)。也就是說, 至少在論證中有個地方無法繼續使用該意義。所以當你主張一個論證犯了歧義的謬誤,你必須指出:
1. 那一個詞有歧義?
2. 其定義為何?
3. 此定義在論證中的那裡無法使用?
如果你能成功指出來,那麼,你就找出其謬誤了。
循環論證的謬誤
循環支持的推論我們稱之為循環論證的謬誤。例如,
1. 我是最偉大的預言家,
(為什麼?) 因為,
2. 我是神,
(為什麼, "我是神"?) 因為,
3. 我說 "我是神"
(為什麼, 我說 "我是神" 則 "我是神") 因為,
4. 我說的都是對的,
(為什麼, 我說的都是對的?) 因為,
5. 最偉大的預言家說的都是對的
(我是最偉大的預言家)
這樣的論證根本無法反駁,因為它循環支持。通常宗教都是由這樣的論證來證明們的說法是正確的,即使你完全不相信他們的說法,你就是無法反駁。
以上幾點算是比較有名而且常見的謬誤。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推理充滿了謬誤,如果不細細省察,我們很容易就掉入自己的思考陷阱裡面而產生錯誤的推理和想法。 |
|
|
|
|
|
|
|
发表于 25-8-2004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叫做德性?
德性是某一類心靈性質的統稱。這些性質包括寬容、愛心、守信、孝順等等。具備這類性質的人我們稱他為有德性的人。但是,有一點常常在我們的生活中產生混淆的是,德性常常和道德規範混為一談。這兩者有些類似之處,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當我們認為我們應該遵守某道德規範時,即使做起來很困難,我們還是可以用意志力強迫我們自己去做。那麼,我們看起來就像是有德性的人一樣。例如,我可能覺得我應該幫助別人,那麼,雖然我不喜歡但我還是強迫自己去幫助別人,從別人的眼光來看,我就像是一個有德性的人一般。但是,我可能不是。
外在的行為不足以判斷一個人是否是一個有德性的人。因為,一個有德性的人最重要的是內在的某種心靈狀態,而不是外在的行為表現。
有愛心的人,內心會去關心別人,當看見別人有困難時,會自動自發的想去幫忙。當看見別人的難關渡過之後,心裡會充滿喜悅。有寬恕心的人容易原諒別人的錯誤,不會對別人所犯的錯誤耿耿於懷。這些德性並不只是做出什麼行為,而是一種特別的內在心靈狀態。這不能跟一般的道德混為一談。
有德性的人去幫助別人並不是因為他認為他應該這麼做而強迫自己去做,而是打從內心想去幫助別人。
遵守道德規範而沒有德性的人生活其實並不快樂,而且會加諸一個相同的道德標準在別人身上。而有德性的人可能會做和那些僅僅遵守道德規範的人一樣的事,但生活卻很愉快,而且較不會加諸相同的道德標準在別人身上。
這個社會上,有德性的人少。或者,換一個說法,這個社會上真正啟動自己內心的德性的人少。儒家與佛家都相信人有善的本心,但這本心是被蒙蔽的。現代社會的競爭與錯誤的思想陷阱使得人心充滿著醜陋的心機,活在一個骯髒的自欺欺人的假像裡,而難以自拔。更糟的是,還引以為傲。
那麼,德性要如何啟動或培養呢?
方法或許很多。但我認為遵守道德規範的方式是完全無用的。甚至有反效果。
不同德性的培養方法也不盡相同。以關心別人的德性來說,你必須能夠了解別人的處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別人的問題就像自己親身體驗一樣。當你看到電影中某可憐的小孩而掉下眼淚時,就是以你的感受去感覺別人的經歷。這就是了。但是,電影把你需要知道的是都告訴你了,實際生活中有許多事情是你不知道或你看不到的,那麼,你得養成習慣主動去想。久而久之,當你這方面的思考力夠強時,你就會成為有愛心的人了。當然,在此之前你必須先對付自己的一些醜陋的性質,例如,自私小氣忌妒等等。這些性質會阻礙德性的發展。
其實,大多數德性的培養或啟動都不是很難,只要願意,大多數人都能發現培養的方法。但意願就是個最難的問題。只要那些醜陋的心境沒有先克服,這種意願就不會產生。而且,即使開始培養了,也無法馬上有成效。需要一段蠻長的時間,讓德性逐漸的滲透到內心深處,與你合而為一。而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
德性,會使你生活更加踏實與愉快。 |
|
|
|
|
|
|
|
发表于 25-8-2004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是形而上的?
簡單的說,”形而上的” (或“形上的”) 指的是在那些看得到摸得到的物體背後的東西。例如,使物體存在的動力是什麼? 物體是如何存在的? 萬事萬物的起源是什麼? 世界上的真實存在物是什麼? 諸如這類的問題都算是形而上的問題。而企圖解答這些問題的哲學理論都可算是形而上學。
然而,有些理論主張那些看得到的和摸得到的東西就已經是世界的真實存在物了,而其背後沒有其他什麼存在動力或存在本質這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了。這種理論也算是一種對形而上問題所提出的主張,因為,它也企圖回答世界的真實存在物是什麼的問題。
有時我們有使用”本體論”這個詞彙來取代”形而上學”,過去這兩個詞彙是不太一樣的。形而上學所談論的比較廣,除了像本體論一般談論世界的真實存在物的問題之外,它還談論宇宙的起源和神的存在與否的問題。現今,宇宙的起源問題已交給了天文學,而神的存在問題已經幾乎沒人討論了,所以,形上學和本體論已經沒什麼不同了。
註: 形上學: Metaphysics 本體論: Ontology |
|
|
|
|
|
|
|
发表于 25-8-2004 0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是存在主義?
存在主義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強調存在的思考的主張。這樣的強調可以從幾個方向來看。
A. 方法上 (從客觀世界轉向主觀世界)
西方哲學傳統自蘇格拉底以來到德國觀論時期都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尋找客觀真理。也就是以客觀觀點尋找永恆的真理或知識。而存在主義可算是對這種方法的革命。以海德格為例,他主張所有的一切知識其實都由主觀觀點獲得,當我們跳脫主觀尋找客觀知識時,我們的知識系統就產生了許多的問題。例如,我們無法證明客觀世界真的存在等等。所以他認為,我們必須返回主觀世界重建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B. 內容上 (存在先於本質)
西方哲學的另一個傳統特色是,理性思考的內容重於感性心靈的感受。存在主義運動認為應該要反過來。因為心靈感受才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東西。舉例來說,存在主義者反對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兒用思考作為人類存在的根據 (笛卡兒認為思考是人類的本質),但是,存在主義卻認為存在本身的自覺就是存在的依據,而存在之後,才有所謂的思考,所以,對存在主義來說應該是: “我在故我思”,這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存在先於本質”。
這些變化直接改變了許多哲學與文學作品。由於強調內心的感受,而大多數人在內心深處找不到神的存在,也找不到人生的意義目的,因為這些都是推理的產物。於是,虛無主義就成了存在主義的一個代名詞,而且透過文學作品被誇大。虛無主義強調人生是沒有意義的,是痛苦的。在存在主義蔓延的時候,還有許多人受這種文學作品影響而自我了結生命。事實上,無論是存在主義或是虛無主義都是一種主義,只要是一種主義就是一種理智的活動,理智活動就不完全只是內心的感受了。簡單的說,許多人陷在存在主義的理論架構下思考問題,而誤以為一切都是內心的自然活動。雖然內心感受裡面找不到神的存在,也找不到人生的意義,但是別忘了,內心深處也同樣找不到神的不存在或人生的無意義。因為,內心深處無關於神也無關人生的意義。這才是真的從內心出發的觀點。
事實上,存在主義雖然很可能帶來虛無主義,但是,所帶來的虛無應該是無關於神與生命意義的,存在主義不是一種對生命的否定。這種虛無主義並不必然帶來生之痛苦。真正的存在主義不必然帶有對生的抗拒。相反的,生命本身的另一股蓬勃的生之慾望卻經常被忽略了。由此,我們發現存在主義的兩大路線,一是強調痛苦的虛無主義,另一是強調生命動力的存在主張。當然,也可以兩者並存。 |
|
|
|
|
|
|
|
发表于 25-8-2004 0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是唯心論與唯物論?
當我們企圖回答關於世界上的基本存在物是什麼這樣的問題時,我們有幾種選擇,唯心論、唯物論、二元論或多元論。
唯心論主張,”心”是世界上的唯一基本存在物,而我們所看到的物質世界都是心的幻象。如果沒有心,則沒有任何物的存在。持這樣的想法的西方主要哲學家是文藝復興時代的博克萊。在東方,佛學思想是很典型的唯心論,佛學主張四大皆空,四大指的是地水火風四大基本物質,既然基本物質是空則所有物質都是空,一切都是心的幻象。
[img] http://www.acsu.buffalo.edu/~cchi/answer/matter-and-mind.htm[/img]
“在一個無人的荒野清晨,幾朵紅色的小花綻放在陽光下”。這句話對唯心論者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所有的物質世界都是幻象,所以,如果沒有心則沒有物,那麼,”無人見過的小花”是不可能存在的。如果你是唯心論者,你必須認為這樣的小花是不存在的。而當你是第一個人見到這幾朵小花時,你也必須相信,當你見到它的瞬間,它才開始被創造出來,之前它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想法很荒唐,那麼你必須說明為什麼在沒人見到的情況下它能夠存在。
博克萊認為,因為這些東西都被上帝看著,所以,在你見到它之前,它已經被上帝的心靈所創造。所以,這樣的小花可以在人們見到之前存在著,因為它們一直都被上帝看著。如果你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你必須有其他的解釋,或者,放棄唯心論。
唯物論和唯心論相反,唯物論主張,世界上的基本真實存在物是物質,而心是由物質所構做出來的。這樣的想法是當今科學界或甚至學術界的主流觀點。但是,這樣的觀點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無法用物質性質徹底分析心靈現象,這是所謂的心之不可化約性的問題。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不在這裡詳細說明,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無論你對顏色的科學知識有多少,即使你有完全的對於顏色的客觀科學知識,只要你是天生的瞎子,你就永遠不可能知道顏色到底是什麼。主觀經驗知識無法被客觀知識所取代,如果你是唯物論者,那麼,你必須能夠回答這個問題。
除了這兩個選擇外,還有二元論,也就是主張世界上的基本的存在物是心和物同時存在,但是,這樣的主張也是有麻煩,困難在於,我們可以證明物質的存在,但卻無法證明心的存在。或者,它們的證明方式並不相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如何將它們放在對等地位呢?
除此之外,另外還有許多種類的多元論,主張世界上的真實存在物有許多種,這個主張與本文無關不再詳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8-2004 0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宁静香网友关于哲学的系列帖子,为《哲学浅析》划定了一个基本的范畴和理论架构。特此加49分以资鼓励。 |
|
|
|
|
|
|
|
发表于 26-8-2004 03: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8-2004 05: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6-8-2004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海神之風 于 26-8-2004 17:19 说 :
宁静香先觉:
写得好!威力骨!
海神,错,阿香只是转贴而已,是作者写得好,深入浅出,看着欣赏就‘打包’回来以伺众人。又蒙西湖坛主和众网友厚爱,慷慨加分、鼓励。阿香受之有愧,唯有勤加发好贴,或能回报。 |
|
|
|
|
|
|
|
发表于 27-8-2004 11: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7-8-2004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应宁静香的哲学的用处
哲学就是先破坏,后建设与众不同的东西。。。 |
|
|
|
|
|
|
|
发表于 27-8-2004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學思想是很典型的唯心論?
何谓心?据佛光大辞典,
(一)指心王及心所法之总称。系相对于色(物质)、身(肉体)而言。相当于五蕴中之受、想、行、识等四蕴。
(二)指心王,属五位之一,相当于五蕴中之识蕴。指统一心之主体─六识或八识而言。
(三)对心、意、识三者,小乘有部等主张三者为同物之异名,然在大乘唯识宗,「心」则指第八阿赖耶识,含有积集之义,乃诸法产生之根本体,故亦称集起心,即阿赖耶识蓄积种子而能生起现行之意。对此,前六识称为「识」,即了别、认识作用;第七末那识称为「意」,即思惟作用。将心之主体与从属作用分开时,前者称心王,后者称为心所。上记之六识或八识即为心王,心所乃指随之而生起者,亦即细微之精神作用。
此外,佛教对于心与物之存在,乃主张心与物为相辅相成之关系,不论任何一方皆不能单独存在,故佛教既非唯心论,亦非唯物论,而系一种空无自性论,称为色心不二。然自实践之方法而言,则佛教特别强调心之主体性,故每被视为唯心论。
地、水、火、风之四大基本物质元素是唯心所造?或唯心所现?
何谓四大,四大皆空和五因?据佛光大辞典,
四大是佛教之元素说,谓物质(色法)系由地、水、火、风等四大要素所构成。即:
(一)本质为坚性,而有保持作用者,称为地大。
(二)本质为湿性,而有摄集作用者,称为水大。
(三)本质为暖性,而有成熟作用者,称为火大。
(四)本质为动性,而有生长作用者,称为风大。
积聚四大即可生成物质,故四大又称能造之色、能造之大种;被造作之诸色法,则称四大所造。又四大种之「大」,意即广大,具有下列三义:
(一)四大种之体性广大,遍于一切色法,故有「体大」之义。
(二)四大种之形相广大,如大山、大海、大火、大风等,故有「相大」之义。
(三)四大种之事用广大,如水、火、风三灾及任持大地之地大等,故有「用大」之义。
而四大种之「种」,则以此四大为一切色法所依之性,具有能生、因等义,如父母为子女所依,然父母亦具有能生之因,故称为种;而由四大所产生(造)之物质(如五根、五境等),与四大之关系,如同亲子,而各自独立存在。元素之四大,因为具有生因、依因、立因、持因、养因,故称能造之色。
若依俱舍论之说,此四大具有假实之分别:即上述之坚、湿、暖、动之四大,为实四大、性四大;而世间人所谓的地、水、火、风,则为假四大、事四大。前者属于身根之所触,为触处所摄,后者则属于眼之所见,为显色、形色所摄。 盖佛教主张世界万物及人之身体,均由四大所组成,即四大相倚,乃有极微,而极微相聚则成色法。此能造之四大种与所造之色、香、味、触四尘(又作四微)必处于一处,此即「八事俱生」。又四大种虽通于一切色法,然于不同色法之中,其中之一较为增长,如山岳等坚物之中,地大较增长;河海等湿物之中,水大较增长。此增长又可从四大之体性及势力方面分为二种增长。另外未显之三大,乃潜在其中,静待「缘会」而显现,恰如打石而生火,水寒时则结冰等。
又说一切有部主张能造之四大各别,故产生所造之色法有十一种差别。即眼根所依之大种唯造眼根,而耳、鼻、舌、身等根乃至色、声、香、味、触、法(无表色)等处,皆各由其所依之大种而造,合为十一种色法。并主张八事俱生,且于八事外加上身根,称为九事俱生,再加上眼根,称为十事俱生。 上述对四大种之解释,乃根据俱舍论卷一、卷四、卷十三、大毘婆沙论卷七十五、卷一二七、卷一三一等所举。
此外,于其它经典及诸部则另有种种异说,兹列举如下:
(一)据成实论卷三、卷四载,色、香、味、触四尘为能造,地、水、火、风四大为所造,四大成五根,然此四大为假名法,若离开四尘则不存在,因四尘具有坚、湿、暖、动之相,四大则为假立,而五根由四大所成,故五根亦为假名法。故与上记所举俱舍论之说(四大具有假实之别)不同。
(二)据瑜伽师地论卷三、卷六十四、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等所举,触处、法处皆有大种,以散、定之别,故所造之色法通于十一处。大种与所造之色法随应俱通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二性所摄,然大种唯实,所造之色法则为假。
(三)另据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综合诸部之异说:
(1)大众部之说,以四大为能造,四尘为所造,而别无五根,俱通有漏及无漏。
(2)萨婆多师(即说一切有部之论师)之说,以四大为能造,唯有漏、有碍,为触处所摄。五根、五尘及法处之无表色为所造,然五根、五尘皆有漏、有碍,而法处之无表色则为实有,通于无漏,为无碍所摄,故有上述假实之别。
(3)经部师之说,能造与所造均为有碍,皆通于假实,其中极微是实,粗色是假,然二者皆为有漏。无表色为假立,法处无色,色蕴亦无无表色。
(4)说假部之说,能造与所造若粗若细,在蕴门中以「义」积聚而非「体」积聚,故体皆为实,而在界、处门中则因「依」与「缘」皆为体积聚,故体皆为假,通于有漏及无漏。
(5)一说部之说,能造与所造唯有一名,二者皆无实体。
(6)说出世部之说,能造与所造若为有漏者,则皆为假,以其由颠倒而起故,而诸无漏者则皆为实,以其非颠倒而生起之故。 此外,据圆觉经载,四大,乃指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之人身。即:
(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如人身中之发毛、爪齿、皮肉、筋骨等均属之。
(二)水大,水以润湿为性,如人身中之唾涕、脓血、津液、痰泪、大小便等均属之。
(三)火大,火以燥热为性,如人身中之暖气属之。
(四)风大,风以动转为性,如人身中之出入息及身动转属之。若此四大不调,则易致病。〔中阿含卷七象迹喻经、长阿含经卷十六、品类足论卷一、大智度论卷四十八、显扬圣教论卷五、顺正理论卷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本〕
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
五因,即:
<一>以地、水、火、风等四大为能造之因,以诸色法为所造之果,其因与果之间具有五种关系:
(一)生因,由四大种能生起诸色法,譬如母之生子。
(二)依因,所造之色法既生,则随逐于大种之后,譬如弟子之依于师。
(三)立因,任持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大地之任持万物。
(四)持因,以力持之故,使所造之色可相继不断绝,譬如食物之持续身命。
(五)养因,增长四大种所造之色法,譬如雨露之长养草木。此五因于六因之中,为有力之能作因所摄,而不摄于其它同类因等五因;于四缘之中,则为因缘所摄。
(瑜伽师地论卷三、顺正理论卷二十、大毘婆沙论卷一二七、杂阿毘昙心论卷一、俱舍论卷七、俱舍论光记卷七、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三本〕
<二>指有为法成立之五因:
(一)生因,即惑业烦恼,众生依惑业乃生此身,故称之。
(二)和合因,例如善与善心和合,不善与不善心和合,无记与无记心和合。
(三)住因,一切众生依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大烦恼而得住,譬如家屋之依柱而住。
(四)增长因,众生赖衣服饮食等而得长养其身,故称之。
(五)远因,例如因咒力可脱鬼、妖之挠害,又如依凭于国王之武力,乃可免盗贼之难。
〔北本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一、涅槃经疏私记卷六〕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4 08: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哲”,聪明、智慧之意;中国古代一般指聪明而具有智慧的人。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文献《尚书》中《皋陶谟》记载大禹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哲学”,字意是智慧之学。这门学问在中国古代曾称为“道”、“道术”、“玄学”、“道学”、“理学”,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用中国的 “哲学” 二字表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中国晚清的学者黄遵宪(1848~1905)将这一表述介绍到中国之后,中国学术界逐渐接受并开始用它来表述中外古今的哲学学说。哲学原词是拉丁化为“philosophia”,音为 “斐禄所费亚”,意为“爱智”。在古印度,哲学通常被称为“见”或“察”,前者梵文的拉丁化拼音为“darsana”,意为“见解”、“思想”、“观点”,在个别的哲学体系中视之为“有助于解脱的学科”;后者梵文的拉丁化拼音为“anviksiki”,意为“探究的学问”,后来又用以专指逻辑。
哲学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世界的本原及存在形式问题,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人和整个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因问题,人的伦理关系、审美关系及正确思维的形式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柢都要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是全部哲学最基本的问题。
取材自《中华大百科全书》
[size=-2]
[ Last edited by 西湖安静 on 22-11-2004 at 08:37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4 08: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以为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那时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种观念几乎在所有的原始部落中都存在过。同这种原始的灵魂不死观念相伴随的是原始的物活论,即认为万物都有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哲学基本问题根源于蒙昧时代这种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之中。其所以这样,因为自从人由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就把自然界即客观物质世界当作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对象。人和对象化的自然的矛盾是早期人类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矛盾。在人和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原始人形成了各种幼稚的关于思维和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观念。灵魂不死、物活论是其中之一,由自然力被人格化而形成的原始宗教观念也是其中之一。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史前内容。哲学基本问题以较为清晰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进入奴隶占有制的社会以后。
取材自《中华大百科全书》
[size=-2]
[ Last edited by 西湖安静 on 22-11-2004 at 08:36 PM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11-2004 08: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的特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表明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及哲学自身的极端概括性和极端抽象性,也决定了哲学的其他一些特点。
哲学植根于经济基础,但却往往通过间接的方式反映经济基础。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同时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哲学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并为它服务,这一点是哲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诸如政治法律观点、艺术、道德等相同的地方。哲学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不同的地方在于,哲学离开经济基础较远,是属于恩格斯所说的“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因此,它不像有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观点,离经济基础那样近,受经济基础的制约那样明显,而是经过一系列中介,通过许多折光间接地反映经济基础。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政治法律上层建筑即跟着发生重大变革,而哲学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却非常缓慢。也常常有这样的情形,经济和政治的变革还没有发生,哲学的变革却成为先行,哲学的变革为经济和政治的变革开辟了道路。比起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哲学对经济基础具有较明显的相对独立性。
在阶级社会里,哲学具有阶级性,但却通过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人们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对世界上各种根本问题的看法也就不同,哲学思想的根本方向决定于它所从属的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就是哲学的阶级性。无视哲学的阶级性,看不到不同阶级在哲学上的对立和斗争,把阶级分析的方法排除在哲学史的研究之外是错误的。但是,不论是哪个阶级的哲学家,他的阶级立场、政治态度往往是通过对抽象的哲学问题的阐述,通过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的最一般规律的阐述,间接地、曲折地表达出来的,那种对一个哲学家的学说不进行具体分析而采取简单化的贴标签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哲学的发展具有自身的连续性。哲学不仅是当前经济基础的产物, 而且也是历史的产物。 任何一种哲学总是要继承前人的思想资料,继承前人哲学思维的遗产。对哲学发生影响的不仅有当前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斗争,而且还有哲学本身的思想渊源。 哲学上的物质、精神、存在、 思维、 主体、客体、经验、理性、时间、空间、自由、必然等等概念的形成,是人类多少年来哲学思维发展的成果,不是哪一个时代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产物。一部哲学史不能简单地看成是一部经济史和一部阶级斗争史的翻版。在哲学发展过程中,除了要看到经济必然性的作用和阶级斗争的影响外,不能忽视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本身所固有的规律。此外,政治法律观点、艺术、道德、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对哲学也都有一定的影响。
取材自《中华大百科全书》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