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轉法輪經
一時,世尊住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
於其處,世尊對五衆比庫說:
「諸比庫,有二極端乃出家者所不應實行。哪兩種呢?凡於諸欲而從事此欲樂享受者,乃卑劣、粗俗、凡庸、非聖、無意義;凡從事此自我折磨者,乃苦、非聖、無意義。
諸比庫,不近於此二極端,有中道為如來所證正覺,引生眼,引生智,轉向寂止、勝智、正覺、涅槃。
諸比庫,什麼是那為如來所證正覺,引生眼,引生智,轉向寂止、勝智、正覺、涅槃的中道呢?此即八支聖道,這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諸比庫,此即是那為如來所證正覺,引生眼,引生智,轉向寂止、勝智、正覺、涅槃的中道。
諸比庫,此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
諸比庫,此是苦集聖諦——此愛是再有,與喜、貪俱,於處處而喜樂,這就是:欲愛、有愛、無有愛。
諸比庫,此是苦滅聖諦——即是那種愛的無餘離貪、滅、捨棄、捨離、解脫、無執著。
諸比庫,此是導至苦滅之道聖諦——此即八支聖道,這就是:正見……正定。
諸比庫,我對『此是苦聖諦。』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聖諦應遍知。』於前……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聖諦已遍知。』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是苦集聖諦。』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集聖諦應斷除。』於前……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集聖諦已斷除。』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是苦滅聖諦。』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滅聖諦應作證。』於前……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滅聖諦已作證。』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是導至苦滅之道聖諦。』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導至苦滅之道聖諦應修習。』於前……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導至苦滅之道聖諦已修習。』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只要我對此四聖諦如此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如實知見尚未完全清淨之前,諸比庫,我就不會在有諸天、魔、梵的世間中,有沙門、婆羅門、天與人的人界,宣稱『已證正覺於無上全自覺!』
諸比庫,正因為我對此四聖諦如此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如實知見已完全清淨,諸比庫,然後我在有諸天、魔、梵的世間中,有沙門、婆羅門、天與人的人界,宣稱『已證正覺於無上全自覺!』
智與見於我[心中]生起:『我的解脫不動搖,此是最後生,現在已無後有。』」
世尊如此說。五衆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當此解說正被宣說之時,具壽袞丹雅生起遠塵離垢之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一切皆是滅法。」
當法輪已被世尊所轉時,地居諸天發出聲言:「這個被世尊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所轉之無上法輪,於世間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轉!」
聽到地居諸天的聲音之後,四大王天發出聲言:「這個被世尊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所轉之無上法輪,於世間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轉!」
聽到四大王天的聲音之後,三十三天……亞馬天……都西達天……化樂諸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發出聲言:「這個被世尊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所轉之無上法輪,於世間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轉!」
如此於那刹那、(那頃刻、) 那須臾間,聲音上升遠達梵界。此一萬個世界震動、大震動、強烈震動,有無量、廣大、超越諸天之天威力的光明出現於世間。
當時,世尊發出此讚歎:「袞丹雅確實已了知!袞丹雅確實已了知!」如是,具壽袞丹雅的名字就成為「安雅袞丹雅」。
——《相應部·大品12·諦相應2·轉法輪經》
亦見《律藏·大品·大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