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402|回复: 132
|
【ChooKF分析】PBBANK-失衡的駟馬車
[复制链接]
|
|
PBBANK是馬來西亞管理最好的銀行!廢話,這大家都懂,但到底怎樣好法???
存款增長快,貸款額增長快;帶動收益增長,但呆帳只有1.23%;因呆帳低,所以股東與資產回報為同行最高;資本適足比率處於良好水平,達13.6%;而且派息率高......旗下的信托業務,名譽為同行之最;保險業務的綜合比例低。PBBANK是好公司,這無可質疑的,它也是唯一沒在97/98金融風暴出現虧損的銀行,這麼多好處,現在是否值得投資呢?
PBBANK的潛在隱憂
「專業」分析員稱PBBANK雖然是大資本公司,但仍高速成長,為此振奮不已!其實,PBBANK自2003年開始,成長已經開始出現不平衡了!實際成長可說已暗藏日後的「危機」(「危機」這詞可能有些誇張), 先看看PBBANK的盈利:
1995=303,400 1996=408,000 1997=274,900
1998=51,226 1999=616,141
*PBBANK自97/98金融風暴後,在1999年就恢復風暴前的盈利,甚至遠遠超越風暴前
2000=716,865 2001=700,078 2002=770,237
*2000-2002年,盈利增長緩慢,陷入停滯,複增長率是3.4%
2003=974,186 2004=1,266,988 2005=1,450,281
2006=1,795,161 2007=2,201,786
2008首季=扣除Goddwill Payment,實際盈利517,387,比去年同期增長8.6%
*2003-2008年首季,盈利出現驚人成長,複增長率是23%
PBBANK的股價也從2003年中擺脫盤整,開始了上升旅途。
PBBANK的派息率,一直以來都在50%左右。
進入2004年,派息率高達167%;2005年90%;2006年84%;
2007年88%;4年支付的股利高達6,887,066(68億8千7百萬)
各位PBBANK的股東是否感覺很爽???
但是,「危機」就此種下了!
銀行是如何提高盈利的,方法可以說出一大堆,但若要穩健的成長,就是資本必須不斷的增加,資本增加,才能做更多生意,若資本不增加,再怎樣成長,都有一定的侷限。而PBBANK的股東投入資本,自1995年的2,117,500,經過金融風暴,仍可穩建成長至2003年的8,617,795。但自2004年開始了高股利政策,至2008年首季,只有8,757,697,可見投入資本沒增加。投入資本沒增加,那PBBANK的2004-2007年盈利是如何年增長23%的呢?
答案是:外求資本!這期間,PBBANK的資本增加了86,011,703!(8百60億)
其中:銀行存款增加72,254,014 (7百22億), 發行新股1,505,062 (15億), 發行次級票據2,829,055 (28億),2008年起未來5年又發行50億次級票據(Subordinated Notes)這本來沒問題,銀行本來就是「借錢滾錢」的「財務槓桿」行業,PBBANK的呆帳率仍很低,但是,資產回報率卻從未派發高股利時的1.50%,跌至2007年的1.26%。
這裡我嚴重聲明,PBBANK的爛賬還是很低,資產回報還是很高,甚至是同行之最。盡然如此,還有什麼問題呢?
PBBANK目前看不出問題,但關鍵在於,財務槓桿總有一個極限,否則會造成抵禦災難來臨的能力下降,而且一旦監管失誤,就會造成嚴重損失!多數人有種錯誤觀念,認為銀行很穩定,其實,只要了解銀行是如何賺錢,就知道銀行的風險很高!請想一下,日本80年代末經濟泡沫爆裂後的銀行;2007年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多少間金融機構遭殃,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銀行CITI GROUP!PBBANK過往的財務槓桿情況如下:
1995=15.6倍 1996=14.8倍 1997=14.5倍
*PBBANK金融風暴前的財務槓桿
1998=12.9倍 1999=11.5倍 2000=10.0倍
2001=8.5倍 2002=9.0倍 2003=7.5倍
*金融風暴後財務槓桿逐漸降低
2004=10.7 倍2005=13.1倍 2006=16.3倍 2007=18.6倍
*因高股利政策,導致收益無法留存,債務提高了8百60億,財務槓桿越來越高,超越了金融風暴前的水平,若無高股利政策的話,那股本約有11,927,839,財務槓桿約有14.9倍
如果銀行過度的運用財務槓桿,會增加經營風險,一旦經濟環境轉壞,或者為追求短期利潤而忽視風險,如過度放貸、投資衍生產品、資產證券化等,財務槓桿越擴大,潛在風險越增加,以下是CITI GROUP的財務槓桿變化:
2000=13.6倍 2001=12.9倍 2002=12.6倍 2003= 12.9倍
2004=13.5倍 2005=12.2倍 2006=15.7倍
*2001年發生911,進入低利率時代,2006-07年為抗通膨,轉為升息
2007=19.2倍----->>次貸爆發,CITI GROUP虧損幾百億美金。
你們知道CITI GROUP在次貸爆發前,財務狀況如何嗎?
呆帳率 =1.32% (夠低吧?) 資產回報 =1.14% (收益優良)
資本適足率=11.65%(高於標準) 風險加權資本比率=5.16% (高於標準)
雖然在執行巴塞爾II條例和沒有強制轉移25%的常年盈利至法定儲備下,PBBANK的資本比率料也將獲得提升。其銀行風險加權資本比率(RWCR)和資本適足率(CAR),料將可分別取得70個基點和50個基點的增長。但是,鑒於CITI GROUP的例子,
可見這些衡量風險的計算方法,不能充分反映出未來的潛在風險!
PBBANK的價值估算
PBBANK最新財務數字對比股價是(截筆時):
股價:RM11.40 對比 NTA :RM 2.61 =4.37倍
股價:RM11.40 對比 2007 EPS:RM 0.629=18本益比
股價:RM11.40 對比 2008 EPS:RM 0.690=16本益比 (個人預估)
因行業結構問題,銀行利潤再怎樣高,都有個界限,其股價不應超過NTA的3倍,而PBBANK卻有4.37倍,顯然過於昂貴..PBBANK因股價太高,投資風險性也較高..如果現在買進PBBANK,那你是多付9個月的錢,先為2008年未知的業績埋單!假如PBBANK可繼續最少3年以最少15%的盈利成長,那現在買PBBANK肯定能賺到錢!前提是未來成長可持續..我估計今年盈利約2,222,823-2,380,288, EPS RM 0.66-RM 0.71之間!
PBBANK的成長真的沒問題嗎?
PBBANK在發行新的50億次級票據後,財務槓桿會高達20 / 21倍,就風險管理而言,已到了頂限!因2008年股市低迷,相信它的信託銷售及股票相關業務,盈利縮減可能性高;
建築領域放緩,不少大型計劃的取消,會減少借貸活動;PBBANK近期宣布與ING保險公司合作,通過本身的基建設備和網絡,在全國銷售ING保險的銀行保險產品,分析員估計可提高PBBANK08財政年和09財政年的盈利4.5%和4.2%,每年可達70億至100億。簡而言之,PBBANK的未來成長,還是有不少未知因素!我早前說過,成長需要資本,PBBANK的資本雖提高,但卻是建立在激烈的財務槓桿運作,實際上已達極限,若不控制降溫,隨時有引火燒身的風險,何況誰能知道大環境何時轉壞呢?因本地成長空間已經飽和,新市場已不多,只能努力開拓殘渣和搶對手的市場。海外的盈利雖增長31.5%,但佔集團2006年的稅前盈利13.7%,只微升到2007年的14.5%,短期不可能給PBBANK帶來顯著成長。2004年以來的成長,主要還是建立在高財務槓桿下,長期下去是無法持續的,估計其盈利成長會緩慢下來!若它還出現快速成長的情況,那絕非好事,反而更加危險,財務槓桿不斷提高,只要時辰一到,必然遭到反噬!所以,別以為PBBANK的盈利成長遠大於同行,一定是好事,這是要付出代價的!PBBANK要降溫,必須要先犧牲短暫的盈利,以及股價的下跌。
1.減少股利,降至30%以下的派息率
但這會引發股東不滿,造成股價下跌!像某證券分析員說:『PBBANK未來5年發售50億令吉的次要債券,將可增加該集團的股息派發額。』可見重視短期利益之心態多熱烈,完全忽視長期風險。
2.加強風險管理,複查貸款素質
3.減少財務槓桿的借貸投資,努力增加股本
PBBANK的投資者該如何處理?
如果一早投資PBBANK,那不必隨意賣出,只要好消息不斷,股價會起,就守住。
但要知道潛在風險所在,一旦發現增長趨緩、財務槓桿越發嚴重,或感覺不對,就賣出!
至於沒買進者,還是別買,反正好股票又不只1個......
PBBANK就像一輛失衡的駟馬車,
一隻急奔;一隻吃力追趕;一隻緩慢行走;一隻停下吃草;
這樣的馬車,你認為能跑多快?跑多遠?
唯有停下調整步伐,才能穩健行走,否則必然出事!
黑俠04/05/2008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觉得,就算不妥,银行本身也不会承认,毕竟没有人会自打嘴巴。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hookf 的帖子
財務槓桿=PE??![](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3: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3: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 ThermoFisher 的帖子
那些肉骨茶拿来喂狗罢鸟![](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weat.gif)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3: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班主升级为精华。
在吹水遍布中的一点认真的心思,
加油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ChooKF,你的分析报告果然够精细,佩服佩服!
辛苦你了!![](static/image/smiley/default/handshake.gif)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hookf 于 4-5-2008 01:16 PM 发表 ![](http://chinese4.cari.com.my/myforum/images/common/back.gif)
PBBANK是馬來西亞管理最好的銀行!廢話,這大家都懂,但到底怎樣好法???
存款增長快,貸款額增長快;帶動收益增長,但呆帳只有1.23%;因呆帳低,所以股東與資產回報為同行最高;資本適足比率處於良好水平,達13. ...
如果不要跟citi group来比的话
而跟hong leong,commerz,maybank等等国内的金融机构来比,
也是public bank的投资风险较高?
期待着你的“比较“分析
谢谢先
大家一起按报告来要求版主加分咯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4: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4: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4: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4: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建议此贴升为精华贴!!!
这么好的贴连我师傅都不曾写过,亏我还还老是想对他好.买肉骨茶给他,真的是如楼上所说,还不如拿去喂狗!!!
现在只想跟chookf大大说: 好!!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謝~chookf
呆帳問題,我想連MAYBANK也把呆帳賣給第三者,那PPBANK來講,應該照樣可以出售這些呆帳給第三者。
其實每一家銀行都存有風險,不管有多少表面好看,只要一但欠款借錢的人不還錢,銀行的呆帳就跟隨提高,最普通來講,車輛/信用卡/HOUSE/生意者,就是造成銀行的危機之一。
所以PPBANK來講,呆帳是否有價值,如果沒有價值的話,那就是會像美國金融風暴一樣,就是要拿出大量資金去打救這些呆帳。
在大馬來講,滊車貨款,PPBANK也是前四名之一,也就是收不回的滊車貨款銀行之一。
最近銀行也暴出信用卡的危機,是否會拉倒這些信用卡的銀行呢?
後續.......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是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的概念:财务杠杆是指由于债务的存在而导致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的杠杆效应。
财务杠杆的计量:对财务杠杆计量的主要指标是财务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利润的变动率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
计算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
对于同时存在银行借款、融资租赁,且发行优先股的企业来说,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财务杠杆系数: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融资租赁积金-(优先股股利/1-所得税税率)]
财务杠杆系数的理解
1.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经营杠杆系数说明了销售额增长(或减少)所引起的营业利润增长(或减少)的幅度;
2.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销售额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也就越小;反之,销售额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3.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前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增:在销售额处于盈亏临界点后的阶段,经营杠杆系数随销售额的增加而递减:当销售额达到盈亏临界点时,经营杠杆系数趋近于无穷大,此时经营风险趋近于无穷大;
4.在销售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主要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金额。固定成本加大或变动成本变小都会引起经营杠杆系数增加。这些研究结果说明,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公司应采取多种方式增加销售额,这样利润就会以经营杠杆系数的倍数增加,从而赢得“正杠杆利益”。否则,一旦销售额减少时,利润会下降的更快,形成“负杠杆利益”。
在市场繁荣业务增长很快时,公司可通过增加固定成本投入或减少变动成本支出来提高经营杠杆系数,以充分发挥正杠杆利益用途。
在市场衰退业务不振时,公司应尽量压缩开发费用、广告费用、市场营销费、职工培训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的开支,以减少固定成本的比重,降低经营杠杆系数,降低经营风险,避免负杠杆利益。
[ 本帖最后由 弹煮 于 4-5-2008 05:26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5: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5: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 可以帮助你的人 的帖子
对不起,偶也是正在学习ing~
姐姐我不是读经济/金融,看得很吃力。 |
|
|
|
|
|
|
|
发表于 4-5-2008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谢谢ChooKF的精彩分析。。
从一般人对PBB感到最安慰所以忽略的softspot切入,并提出责问,ChooKF真的很有分析眼光。
我们作为投资者也应该有这种居安思危的心态。
个人觉得如果PBB如果会移向ChooKF所担心的局面,很重要的是看
1)PBB的贷款的属质-citi或欧美大银行所卷入的金融风暴不尽相同。
2)PBB今年的财务管理-2008年继续財務槓桿提高或降低,随着经营环境(大马和亚洲)的变化而改变。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