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8008|回复: 156

圓覺經-蓮生活佛開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5-12-2007 03: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經文

如是我聞。

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辨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諸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諮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

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云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笫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
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

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

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蕢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

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

是則名為因地法行。

菩薩因此於大乘中敻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知,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智慧覺。
了達於無明,佑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
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
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
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云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

作是語己,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笮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膏聽,當為汝說。

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

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末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滅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

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云何思惟?云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

幻心滅故,幻塵亦滅。
幻塵滅故,幻滅亦滅。
幻滅滅故,非幻不滅。
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木山永滅,十方清淨。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痴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

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對離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

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

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

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

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

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

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裏三世雰平等清淨不動。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

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戒,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

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祇,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

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叉,亦不迷悶。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

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秘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及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

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迴,末出輪迴而辯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苦免輪迴,無有是處。

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迴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

善男子,諸旋末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末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

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

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迴及非輪迴。

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

以輪迴心,生輪迴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

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迴根本。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辨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若以輪迴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迴際,不能入佛海。

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

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惟猶幻化,何況詰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迴,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循環見。

[ 本帖最后由 jonathan520yii 于 6-12-2007 12:0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遊如來大寂滅海,云何當斷輪迴根本?於諸輪迴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迴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曜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

作是語己,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及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迴,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

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可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人天,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迴故,不成聖道。

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迴,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迴,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

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礙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

云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滅,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漸頓,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及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

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首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角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嗔痴,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

二障永消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提願,依止大涅槃。

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

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云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作是語己,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膏聽,當為汝說。

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

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我愛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

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

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

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厭,礙已斷滅,無滅礙者。

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

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

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暹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

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并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

作是語己,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佑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滅,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禪那。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

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頓,隨順修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地,如苗漸增長;禪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

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於是辨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

作是語己,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辨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是修習,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辨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末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禪那。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次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已,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禪那。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禪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禪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
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懺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辨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覺,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漸次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頓覺人,并法不隨順。

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睹見調御,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

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

說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諮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實為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

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

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善男子,云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弦媛,攝養乖方,微加針艾,則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

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善男子,云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

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

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殫證理,皆名人相。

善男子,云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

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云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云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善男子,云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

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消冰,無別有冰知冰消冰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苦修道,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

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
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

何以故?有愛我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根,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

云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
若復有人,讚嘆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

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末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

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進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嗔愛慢諂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有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愛憎生於心,諂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若能歸悟剎,先去貪嗔痴,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禪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

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云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己,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諮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現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搏財妻子眷屬。

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道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云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

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說名為病。

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死,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

四者滅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

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嗔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己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覺者,除彼我相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

親近無憍慢,遠離無嗔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當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末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唯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

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居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己說,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

若佛現在,當正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憶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幡花,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懺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

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住止,心離聲聞,不假徒眾,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惺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繫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繫徒眾。

善男子,此名善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亦復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熏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禪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齊頭數,如是週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是名三觀初首方便。

若諸眾生遍修三觀,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若復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懺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諂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修彼觀,心不於捨漸次求證。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懺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禪那名數門,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悔,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於是賢善首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來不思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云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云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

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諦聽,當為汝說。

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
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蚋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善男子,假使有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

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千恆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

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并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并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詣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經名釋義(一)

  今天呢,在真佛密苑就開始講「圓覺經」。這個「圓覺經」,它的整個經名,我剛才看了一下,它寫的是『大方廣圓覺陀羅尼經』。我看這個經名也是錯的,它這個經本來的名字應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這個才是正確的。

  這本經是釋迦牟尼佛入神通光明三昧,也有很多的菩薩跟祂們的眷屬,在那個時候有十萬人一起進入這樣的禪定之中,現出了很多的淨土;因此很多菩薩認為是非常稀有的。就有十二位大菩薩,以文殊、普賢為首,去請教釋迦牟尼佛;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因緣呢?那個時候,釋迦牟尼佛才講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這是這本經的由來。

  為什麼要講這個「圓覺經」呢?我覺得這本經是完全合於了義的。什麼叫「修多羅」呢?我們可直接翻譯成:「契合了義」,也就是完全符合了真正佛的本意的經典。

  有很多的大乘經典都是加上了「大方廣」。「大方廣」被譯成:「大乘的經典」,其實不是這樣子的。「大方廣」就是直指這個心,在這天底下有誰了解釋迦牟尼佛的心,誰知道真正的佛心?其實眾生的心是有的,「大方廣」就是「真心」。一般我們按照字解釋很簡單,很廣大、無邊際的就叫「大方廣」。這個很深、很廣、很微妙的就叫「大方廣」。其實我們解釋「大方廣」就是「真心」二個字,也可以講就是「宇宙意識的心」,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心。「大方廣、圓滿覺悟、直接契合、真正了義的經典」就叫做「圓覺經」。所以這部經典,講起來是完全講「心」的,就是圓滿覺悟的「妙覺真心」。

  釋迦牟尼佛講這本經,分成十二章,也就是十二位菩薩發問,而由釋迦牟尼佛回答的。我覺得世間的人,要真正了解宇宙意識的心,當然是非常的困難,要把自己眾生的心變成宇宙的心,也是相當的困難,但是再怎樣的困難,你還是要學。為什麼要學呢?因為不管你怎麼樣,你只要學習宇宙意識的心,你所得到的、甚至沒有得到的,所謂的到的,也不算得到,這個原本的人生整個意義,跟佛的整個意義,與所有的價值無窮盡的,全部通通都湧現出來。假如你不學的話,你不過是紅塵滾滾的一個凡夫。

  有人認為,自己當紅塵滾滾的一個凡夫也就算了。你這樣子要當凡夫是可以的,並沒有人反對你這樣子做,但是你始終在佛的眼中,是失去了整個人生價值。所以,佛法本身是無價的,宇宙意識的心也是無價的,你能夠了解宇宙意識的心,人生才會放出光明,產生那種價值出來。

  講起來也不是自誇,以前我的心量也不是很大,我跟眾生的心是差不了多少。自從體會了宇宙的心,有了圓滿的覺悟以後,就完全不同了,自己的心就變成「大方廣」。當你得到大方廣的時候,你才知道這宇宙的真理是什麼,才配得上去講這個「真理」二個字。否則,眾生是什麼呢?我不敢講眾生就像廁所裏的那個蛆啊,也不敢講是臭水溝裏面小紅蚯蚓,也不敢講是土壤裏的細菌啊、桑葉上的毛毛蟲……,因為眾生也是佛的根本,佛是從眾生來的,眾生又是從佛來的,這是互相循環。眾生本身是不可思議的,佛是從眾生之中成就出來的,所以眾生也是很偉大的,我不能夠藐視眾生。但是,我只是講一句話,只有你自己體會了大方廣、圓滿覺悟,你這個眾生才算是有光明、有價值。否則,一切不用談,仍然是滾滾紅塵的一個凡夫。所以我今天講「圓覺經」,先講個經名『大方廣,圓滿覺悟,契合了義』的一本經典,就是「圓覺經」。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經名釋義(二)

  我們上一次已經講了經名的大要,但是意猶未足,所以今天再繼續講這個經名。我們曉得『大方廣』這三個字,並不是指「大乘」、「小乘」,而是指「如來的心」、「宇宙意識的心」的一個象徵。那麼,這個心哪,可以講是「不變的」、「不動的」也是「不壞的」,有人講大方廣如來的心,是「慈悲和愛」。這個「慈悲和愛」,倒是顯現世間的一個名相而已,是小部份的;而「大方廣」是不可說的大部份。

  廣義的講起來,「如來」的心跟「宇宙意識」的心,不只是「慈悲」和「愛」而已,祂是非常超然的、不動的、不壞的,這種心可以講是「真如」,也就是究竟、甚深微妙,這種心和眾生的心,是差別很遠的。

  我記得這個禮拜天,在彩虹山莊的山頂上,我談到眾生的心,都是會變的,只有「如來」的心和「宇宙意識」的真心是不變的。我們講,在美國,聽說他們外國人的習慣,先生經常問他的太太,或者太太經常問她的先生,每天都要重覆幾句話,問:「你愛我嗎?」另一方則回答:「我愛你啊!」這樣子互相問來問去。為什麼呢?為什麼要每天重覆的問呢?因為害怕對方有一天心變了。有一天突然問這句話時,假如對方回答是:「不!」那麼很快地,他們就要分開。而這種愛的保證,是不放心的,每天一定要問,這個就是眾生的心。

  那麼,師徒的心也是!一個上師和他的弟子之間的心,在他們還沒有得到「宇宙的心」、「如來的心」之時,也是一樣的,不敢保證。你知道我講過的:「弟子的心就跟流水一樣,今天那一個風吹到那裏,他的心就跟到那裏、水流到那裏,弟子的心就流到那裏;火燒到那裏,弟子的心就跟火一樣燃到那裏。」所以,心是變易的,變來變去。當他還沒有得到真理的時候,心是永遠在變化的,這個是眾生的心。所以當師尊的不能怪弟子,因為他還是眾生。每一個弟子的心,今天對上師是百分之百的依止,明天就剩下百分之五十,後天就剩下百分二十,大後天就變成零了,那麼再過來呢,他就變成譭謗師尊。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是眾生的心。

  所以,我講過的,就算她在佛菩薩面前發願,「要生生世世護持師尊」,發願「跟師尊結七世夫妻」的,(也有這樣發願的)她發這個願哪,願還沒有發完,七世都還沒有過,第一世都還沒有開始,就已經守蛋了!她還拿一條哈達去供養「愛染明王」,意思是說,希望能得到一個婚姻,這個就是變易眾生的心。七世的夫妻啊,那種心跟愛是非常的強烈,還沒有第一世就完蛋了,你說這變得多快!所以,眾生的心,其變化是非常快的,這和「大方廣」是不同的。她是很狹小的,容不進一粒砂子,根本談不上什麼「忍」、「六度」,只是一股熱情,缺少智慧、理智,這種心就叫做眾生的心。

  如來的真心和宇宙意識的心是完全不變、不壞,是真如的,這種心才是不變易的。所以,佛菩薩對眾生,是完全百分之百的佈施,沒有滲雜一點私人的念頭在裏面,這種真如的心,確實才叫做「大方廣」。

  像我們要把眾生的心,化為如來的心、宇宙意識的心,這一個過程就叫做「修行」、「大手印」。那麼「大方廣」的解釋,差不多這樣子,大家都可以清楚。

  「圓覺」呢,就是圓滿的覺悟。講到「修多羅」就是「契合」、「相應」。像我們昨天在彩虹山莊山頂,跟彌勒菩薩開光,就在開光開始的時候,本來是陰天的,就突然從雲縫中射出一道光出來,照在彌勒菩薩身上。上一個禮拜,從星期一到星期六都是下雨,只有昨天,沒有下雨;昨天晚上又開始下雨,今天也下雨。也就是只有昨天中午的時候出太陽,第一道陽光,就是射在彌勒菩薩的身上,開光就真的有光來。我在開光的時候也點了三根香,一做「清淨」,我就聽到一個聲音,我以為我身上的鑰匙震動,互相撞擊時產生聲音,結果不是。?o個陰天哪,彩虹山莊不知從那裏飛來幾隻鳥,就在彌勒菩薩的旁邊,我一開光加持啊,那個鳥的叫聲,和我香的舞動,完全配合成一種音樂--我怎麼動,鳥就怎麼叫;我一停啊,鳥就停!我一動,鳥就叫。我以為是我身上鑰匙發出的聲音,結果是鳥叫。那個小鳥唱出最美妙的聲音,就在彌勒菩薩旁邊,一開完光,鳥就飛走了!再看不到那鳥,也沒有鳥叫。這個就叫做「契合」、「相應」,也就是「修多羅」。這個開光是非常殊勝的、很圓滿的,而且彌勒菩薩笑了好幾次,我都看到了祂的笑容,祂笑,我就跟著笑,這就是「相應了義」。佛法有所謂「了義」跟「不了義」,所謂「了義」就是真實、實相、究竟的。只要有一點不是實相的,就叫做「不了義」,在佛法來講,就是「方便」。

  所以「圓覺經」是一本「了義」的經,就是完全契合了義、實相的一本經而不是「不了義」的。好像你學了什麼法,我說我學了治病。治病是「了義」的嗎?不是!治病只是個方便度眾生的法,不是「了義」的。了義的佛法,叫做「實相的佛法」。我們知道眾生的病是治不好的,因為你有業障才有病,要把業障了了,病自然會好。業障不了,病永遠不好。你學了治病的方法,那是「不了義」的,眾生還是要死的,為什麼?因為有病就有死。那為什麼有病呢?就是有業障。那你治病有沒有用呢?告訴大家,應該是沒有用的,到最後是假藥治假病,真病無藥醫,所以學治病法,並不是究竟的。

  有人問說:「你學佛法是為了什麼呢?」「我學佛法是為了長壽。」長生不老也不是究竟了義的。天底下有幾個人是真正長生不老呢?活了一兩百歲長壽,虛雲老和尚活了一百廿歲,以後還是要死,就算活了兩百歲、八百歲,之後還是要死,所以長生不老的法,也不是究竟,那是「不了義」的。

  有的人講,我升天就好了啊!升天得到天的福報,是「不了義」的。因為天人有「五衰」--頭上的花會枯萎,身上的光會消失,身體會出汗,病會產生,天衣也會污染。這個「天人五衰相」出現時,福報就沒有了,又要轉世輪迴,那不是真實的佛法,所以這個也是「不了義」的。所以這圓覺經是「了義經」,講的是實相,那麼一些方便的,通通是「不了義」的。

  再提,我們看地理,「你學佛法學了什麼?」「我會看地理!」「地理」當然不是佛法,但是可以幫助人家的福報、身體健康、能夠得到財富、多生幾個小孩子、住家平安吉祥、會做官啦……,但是我們知道這個做官也是暫時的,子孫、財富也是暫時的,只要是暫時的現象,都叫做「不了義」,真正了義的,就是「大方廣」、「如來真心、宇宙意識的真心」。所以我們如此分別就可以清楚。

  那麼,我們這整本書的經名,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這樣子就可以知道如來真心、圓滿覺悟、相應了義的經典,這是整本書的經名。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是我聞」

  「圓覺經」第一句。我們曉得很多佛經第一句都是寫『如是我聞』,那麼在書上的註釋,是寫:「這是阿難尊者,親自聽到佛所說的。」

  「如是我聞」的由來,是因為佛陀在涅槃的時候,阿難尊者跟阿(*少免)樓馱,二個人親侍在佛陀的周圍。阿難尊者問祂:將來結集經典的時候,要用那一個句子當開頭?佛陀說:就用「如是我聞」四個字作開頭。所以很多佛經所寫的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對於這句話,別人沒有意見,我有意見。既然佛陀講「如是我聞」,那就是「如是我聞」,那麼,我為什麼有意見呢?因為我們是很了解佛陀一生的經歷。阿難陀尊者他皈依佛陀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已經是五十五歲了,比我年紀還大,我現在才五十歲。這個阿難陀侍奉佛陀,當一個侍者都有十五年,一直到釋迦牟尼佛涅槃,聽佛陀說法整整二十五年,他是多聞第一。但是很筒單,你想一想,佛陀說法有四十九年,他(阿難尊者)有一半的經典是聽到的,有一半則沒有聽到。那麼,這個樣子,就會產生意見出來。

  「如是我聞」作為一個佛經結集的開頭,阿難尊者沒有親自聽到有一半以上,而且也不是每一場佛陀說法,阿難陀尊者都在佛陀的旁邊,有時候他也要出公差呀,像有時候這個宣仁法師也是要去送報紙啊,只是每一場說法,阿難尊者多半在佛陀的身邊,所以,我們只能說他是多聞,而不能說是全聞。假如釋迦牟尼佛一開始說法,整整四十九年當中,全部通通聽聞,這個「如是我聞」才可以說。

  這個「我」啊,不是阿難陀的專利!事實上也是這樣子的,因為佛陀的弟子,在聽佛陀說法之中,也是跟水一樣流來流去。今天有多少個弟子圍在佛陀的身邊,就是這些弟子在聽佛陀說法。那麼,明天有人請假了,到那邊去弘法了,有人回家看他的母親,他就沒有辦法聽佛說法。當然聽最多的是阿難陀尊者,所以,我們只能夠說他是多聞。每一本佛經前面用「如是我聞」,這個一定是阿難陀聽到的,我覺得如果是這樣講的話,是稍微偏了一點!

  這個「我」字,不應屬於阿難陀的專利,而是屬於「大我」的專利,只要是聽到的,就是「我」,佛陀當初講這個樣子,並沒有給阿難陀申請專利,對不對?釋迦牟尼佛講這個「我」字的時侯,大部份講的是「大我」,如同大家一起親自聽到佛陀說法,這個才是「如是我聞」。假如是阿難尊者當時聽到這樣的說法,這個就只有廿五年,所以稱他為多聞是可以,講全聞是不可以的。這方面應該要有佛教的學者來研究:這個「我」字到底是不是阿難陀的專利。

  我們也知道阿難陀侍奉佛陀,一共有廿五年,他在佛陀五十五歲時才皈依,剛好親自侍奉佛陀到涅槃。但他並沒有開悟,一直要到佛陀圓寂後廿年,他才真正開悟。佛在世的時候,阿難陀是最差勁的學者,所有的弟子當中,每一個人都已經開悟了,就只有最親近祂的阿難,本身沒有開悟。所以我以前常常講:最親近師尊的,不一定開悟!親侍的人卻要等釋迦牟尼佛圓寂後廿年才開悟,這個就是「多聞不如實修」。你在這裡聽了一遍法,回去實修,會開悟;不實修的人,就算在這裡聽了一輩子法,也不會開悟!所以,你看這很明顯的例子,阿難陀親侍佛陀廿年,也沒有開悟。像大迦葉、舍利佛、目犍連、須菩提……都是大弟子,在佛陀旁邊沒有很久,但是他們每一個人都是開悟者,所以「實修重於多聞」!

  佛陀常常講「我」字,我本人也常常講這個「我」字,在我的書上經常提到。佛陀大部份是講「大我」,祂不會講私人的「小我」。就連祂剛剛出生時所講的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並不是講釋迦牟尼佛,而是講「宇宙意識」、「真理」、「如來的心」。「天上天下,唯宇宙意識獨尊。」這個就對了!這個「我」是指「大我」--如來的心。所以「如是我聞」的「我」,我認為不是指阿難尊者,而是指「眾生」--所有的佛弟子、所有在?爾旼左k的人,就在那個時間、空間,佛陀說法,所有在那裡聽法的人,就是「如是我聞」,而不是專指一個人。

  像我們真佛經,裡面第一句也是「如是我聞」,別人都批評說:這「如是我聞」是佛經裡才有的,真佛經怎麼可以用「如是我聞」呢?我說這四個字又沒有向美國、中華民國申請專利,這四個字人人都可以用,對不對?今天你們聽聞師尊說法,以後你們結集這個法會當中,親自坐在這裡聽師尊講!

  當年,我在摩訶雙蓮池,我大白蓮花童子和釋提桓因帝天主互相的對話,是我當時在場,一切所說的跟一切環境所看到的,時空互相契合在一起。那時我記載著這個真實的狀況,就是「如是我聞」,並不是跟阿難尊者有任何關係。這個「我」是摩訶雙蓮池在座的所有蓮花童子、所有的佛菩薩跟諸天(包括帝釋天),那時所演化的教法,那種法會是「真佛法會」,在座的諸位都是「如是我聞」。

  這樣解釋大家都可以清楚了。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時,婆伽婆」

  今天講『一時,婆伽婆』。這個「婆伽婆」就是「世尊」、「佛陀」,為梵語。「一時」呢,很少法師去解釋。一般的法師沒辦法解釋,只有開悟的法師才能解釋這個「一時」。怎麼說呢?一般的法師在講「一時」,都解釋成:就是那個時候。其實啊,不是那麼簡單!佛經裡面很多的「一時,婆伽婆」,這書的解釋是:「自在、光明、莊嚴、名望、吉祥、尊貴的世尊」,他把「一時」變成為讚歎……,這是亂七八糟!這是誤會啊!

  佛陀在經典講「一時」,是「包含最廣」。這開悟的人講「一時」是不簡單的。我們曉得密教講的「一就是多」、「多也就是一」。「一時」是包含著全部,就是講釋迦牟尼佛在靈山會上的開示,雖然只是在那個時候祂講話,事實上祂這個法音流傳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這「一時」是包含著「萬萬年」的!是永恆的代表。所以,這「一時」在時間上來講,是無窮盡的光陰,這是開悟的人才講的。

  你知道什麼叫做「一念三千」嗎?一個念頭就包含著三千個大千世界。這個「一時」就代表著「永恆」。在開悟者的眼中,靈山的勝會到現在還沒有散,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仍然是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五百羅漢……都是存在的!不只是在這個時候,而是祂們象徵著永恆的一種存在,這是開悟人講的!

  今天我在這裡說法,盧勝彥今天在這裡說法,你們將來回去寫經,蓮潔法師文筆好,她可以寫「一時,盧勝彥在真佛密苑開示演說『圓覺經』。」這個「一時」不是指現在才存在的,經過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還存在。我要解釋這個,當然你們聽起來會感覺比較虛無飄渺,但事實上也是真實的。我為什麼這樣子講呢?因為在開悟者的心靈當中,他可以去參加佛陀的勝會。很多人認為釋迦牟尼佛早就不存在了,祂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經不在了。人寔講盧勝彥跟釋迦牟尼佛喝咖啡,這是不可能旳事情,這個就是沒有開悟的,因為他們本身沒辦法去覺受「一念三千」的觀念。你假如懂得「一時」,就會知道可以面見釋迦牟尼佛,不但如此,十方三世一切佛,你都可以看見,包括所有的佛菩薩、諸天,你一一都可以看得見,因為一切都在「一時」之中。「一時」就是永恆,打破過去、現在、未來。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哪裡?告訴你,把時間的拉鏈打開,然後你跳到你的錢包裡面去,你就看到釋迦牟尼佛。我講的這個東西很玄,但是你假如把時間的拉鏈打開,從這邊……彼時進入「一時」,那你就看到釋迦牟尼佛。過去、現在跟未來,不過是個拉鏈而已,你只要把它拉開,就可以親見你的未來,看見你過去世。釋迦牟尼佛要看見這些,在開悟者之中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只有那些沒有開悟、一般的法師,他們不了解「一時」兩個字的意義,就講看不見,還說釋迦牟尼佛已經死了二千五百多年,他不能打破過去、現在、未來。一個開悟的人,能打破過去、現在、未來,三際就可以變成一如,這個就是「一時」。

  所以這個「一時」,講的是過去、現在跟未來,一切買空的永恆,這句話非常偉大。「一」就是多、就是全部,所以這句話是非常偉大的。你了解這句話,懂得「一時」,你就打破了時間的觀念。所以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五百羅漢、所有的聖賢佛菩薩……都是存在的,不是過去、現在、未來的「一時」,而是三際一如的「一時」。因此,開悟者隨時都可以向釋迦牟尼佛請教問題,也可以跟藥師琉璃光王佛請教問題,去見彌勒菩薩,跟觀世音菩薩在一起。

  我們都了解一些因果,過去、現在、未來,都一切清清楚楚。一般人他不了解,以為釋迦牟尼佛那時,是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事情,其實他不會清楚。所以,解釋「一時」,這普天下之間,沒有幾個人能解釋。「婆伽婆」就是釋迦牟尼佛,當然是自在的、光明的、莊嚴的、名望的、吉祥的、尊貴的,這個是可以加在釋迦牟尼佛身上。但是寫「一時」我們讚歎釋迦牟尼佛為自在、光明、吉祥、尊貴……,那這本書可以丟掉,根本沒有用!從頭到尾都是亂講,我將來講都要把這些通通改掉!

  嗡嘛呢唄咪吽!

|回上一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

  有很多的法師,他們都不談「神通」二個字,因為他們經常說佛教不講神通。其實,我們曉得任何一本經典,一翻開來都有「神通」。你看我們今天講「圓覺經」,才開始就寫著『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這一開始就講神通。釋迦牟尼佛一出生,祂就有神通了,可以在地上步步生蓮,可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開口說話。在古代假如有一個BABY剛剛出生,就開口說話,人家會叫妖怪。這個就是神通嘛!

  神通是什麼東西呢?就是變化莫測、自由自在、通行無礙。不止是佛教講神通,基督教也一樣講神通,而回教也一樣講神通。他們基督教牧師經常邀請一些信眾上講座,作見證。「見證」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這就是神通。所謂「見證」就是神奇的見、神奇的證據。

  穆罕默德從麥加逃到麥地那,經過一個岩洞,他就進去。這時後面有追兵,他就進岩洞躲起來。他進來後馬上有一隻蜘蛛從空中掉下來,然後把岩洞用蜘蛛網密佈。而當追兵趕到那裡的時候,剛開始發現岩洞,以為穆罕默德躲在岩洞裡面,就要進去抓他,而其將軍就笑了,他說:穆罕默德怎麼會躲在岩洞裡面?因為洞口都有蜘蛛絲,連一個縫都沒有,怎麼可能躲在裡面?這個就是神通。上帝放下蜘蛛來,用蜘蛛網保護穆罕默德,在一剎那之間,馬上在岩洞外的洞口結成蜘蛛網,這就是神通。而穆罕默德在裡面,他看到了上帝派來天使。

  每一個宗教都講神通的。基督教講神通很多,耶穌第一次顯現神通,把水變成酒。祂還有一次走在海面上,這個也是很了不起的。密教很多祖師有大神通,他隨便在一個大岩石上走過去的時候,就把赤腳的腳印,印在岩石上,到了幾百年後,這個足跡還在,經常有很神奇變化莫測的事情出來。那麼,所謂這些東西,就是神通。宗教裡面一定要談到這些東西,假如不談到的,就不算是宗教,只能算是一種哲學。所以,我們講釋迦牟尼佛「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你們想想,師尊會不會神通呢?我也會啊!舉一個很簡單的神通,耶穌可以把水變成酒,我可以把酒變成水,你們也會啊!你們把酒喝下去,還不是變成水出來,那不是神通嗎?這個顛倒的。耶穌的大神通,可以把水變成酒。祂第一次顯現神通時,參加人家的喜筵,沒有酒了,祂教人把水裝好,到時候拿出來喝就是酒。今天我們的神通,把酒喝下去,一下子就變成水出來,所以我們也有神通,只是變來變去不一樣而已。

  再說,耶穌走水面,我也會啊!你們可能要看師尊走水面。當彩虹山莊的雙蓮池結冰了以後,我就走給你們看,這也是神通啊!你們要小心一點,走在冰上還是危險,不小心就會滑倒的。

  剛才講的那種當然是笑話神通啦!是比較幽默的神通,而今天我們所講神通,是契合、恰好合於那種狀況的時候,顥得非常美好的這種現象。好像我們求佛菩薩,要找到好的工作,有心去求的時候就沒有,無心求的時候它就掉下來,這是有時候佛菩薩給你一種靈感,或是祂們給你一種契合時機而產生美好的表現。

  耶穌的神通,有時候幫助瞎子治病,讓瞎子看見,聾子聽見,中風的可以站起來。而我們真佛宗的也有幾個這種現象,不是全部啦!但是也能夠顯現這樣的神通現象,那麼這就可以作為一種見證,為一種神通。很多事情,其神通在表面上並不是像小說裡面所寫的變化莫測,那種變化莫測是馬上即時的變。好像這是一個金剛杵,那麼我在桌子上一放,它就變成一條蟲,在桌面爬了半天又回來變成金剛杵。有時候古代的仙人,祂可以在牆壁上畫一位美女,用水墨畫一位漂亮的小姐,再對她唸唸咒,跟她招招手,她就從牆壁裡面出來,然後就可以幫你倒水、煮飯、做家事、掃地……做很多事情。他這樣畫,那我也要多畫一點美女,一畫就畫一百零八個,通通都出來侍候你,哇!非常好。這就是古代人所顯現的這種神通現象。但是今天就很少見到,我們只能夠講,這是一種栔合時機,所表現最圓滿的那種狀況,就叫作「神通」。

  像昨天晚上,我又讀報。什麼叫「讀報」呢?佛菩薩從虛空中降下來,然後拿一張報紙給你看,會發生這些事情。那麼,我真的跟大家講,把還沒有發生事情的現象拿出來,我是真的讀報哦!報紙上的每一個字,通通唸出來,而且記在腦海裡面,醒過來還記住。這個就是我預先知道事情的這種神通,是預知的本領。有時候我讀了報紙,我跟大家講十年以後的報紙,我不是讀過去的報紙,過去的有什麼意思呢?這個是老新聞。我讀的是十年以後的報紙,我就知道未來的事情,這就是預知的本領,就是神通。

  釋迦牟尼佛所顯現的神通,不止是這個,祂可以放光、可以六大震動、放光動地,顯現慶雲在虛空之中,有很多種現象。釋迦牟尼佛有時候要說法以前,大地裂開,從地裡面出來七層寶塔,虛空中有佛菩薩下降,很多神奇變化莫測的事情。並不是佛教不講神通,而是我們所顯現的神通,對人有益處的,是真實、實際的,就可以說。假如是假的、作夢的、不真實的、欺騙人的,就不可以說。所以,神通也是有分別的。不管如何,我們總得對「神通」有所認識。所以的宗教都講神通,沒有一個宗教不講神通的。不講神通的,就不能算是宗教,只是一種人生哲學。

  今天我們就是講:「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因為一旦只要進入神通的境界,那就是變化莫測、自由自在、通行無礙。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二)

  一般的人,在講解『大光明藏三昧正受』的時候,都說佛陀進入大光明的禪定之中。而在這本書註解中解釋,就是「顯現光明無盡的禪定」。諸位弟子看到了這個解釋,都應該是清楚明白了;既然都這樣簡單的話,那這經也不用講,因為大家看了都明白。你去問很多行者「禪定」,行者只會跟你講,就是專注一個東西,使你的心不散亂,就叫做「禪定」。這個大家一聽就懂,但是,佛陀的禪定,不是那麼簡單的,是進入「大光明藏」,為什麼會產生光明呢?你要講出來。

  「大」,就是廣大無盡。我問你們:光明從那裡來?你們會說:從身體發出來。身體的那一部份發出來?師尊說法,不是隨隨便便照字這樣解釋一下。「大光明藏」就是「火光三昧」。光明從何而生?從火生,火才能產生光明,因為光明是依著火。大家曉得「禪定」的覺受是什麼?有好多種覺受的,我簡單的跟你們講一下:

  一、覺得身體很堅固的覺受產生,好像金剛山一樣,刀槍不入、諸魔不侵,就是因為禪定得了「地」的法味。地就是堅固嘛!

  二、現在佛陀進入「大光明藏三昧正受」,這就是如來進入火光三昧,產生身體上「火」的法味顯現出來,光明無量無盡,因為火才能產生光嘛!

  三、有人禪定得輕安覺受。請問此覺受從那裡來?就是從身體裡「風」的法味來,這是你的氣的法味。因為「風」本身來講,才會輕的、浮的、會神遊。

  四、禪定時的「變化」從那裡來?有人說他禪定時會變大;有時候又變得很小,像一隻螞蟻,宇宙廣大無邊,自己卻變得像一隻螞蟻。有時候他自己覺得變化成很多東西,甚至感覺自己和周圍環境,通通不見了,這種變化從哪裡來?這個就是得到「水」的法味,因為水最富變化。

  五、有的人講自己的身體不見了,周圍環境也全部不見了。很好!這就是「空樂」,得到的是「空」的法樂,什麼都沒有、一切變成永恆、虛空,自己和周圍環境,一切完全都不存在了,這就是得到「空」味。

  禪定,講起來很簡單,我不這樣解釋,就不會知道的。在密教裡面,像師尊剛才的禪定--灌頂的河流,永遠不枯竭!我時時都在受灌頂,你們有沒有如此剛才的禪定--灌頂的河流,永遠不枯竭!我時時都在受灌頂,你們有沒有如此呢?你們好像偶爾去參加一個灌頂法會,受了護摩灌頂、黃財神灌頂或觀世音菩薩灌頂,灌了頂以後,半年從來沒有灌過頂。不對的!你每天在修法當中、在入禪定時,灌頂的河流應永遠不絕!應每天都是在受灌頂。所以密教裡,灌頂的河流永遠不絕!永遠你就是在禪定當中,受宇宙法流的灌頂。有人講師尊今天給我加持,我今天得到加持力。你還不知道啊!加持的力量永遠不絕!你每一天在這裡修法,在入禪定當中,就有灌頂的法流給你灌頂,就有佛菩薩、根本上師及歷代祖師加持力給你加持,永遠不絕!你有一天假如感覺今天活得沒有意思、今天什麼事都沒有做,覺得很消沈,什麼收穫都沒有,這個就是有問題!情緒不好、很灰澀,這就根本沒有得到宇宙法流的灌頂,沒有上師加持力。這種上師加持力及宇宙法流灌頂,應是每天都有的!不但如此,還時時刻刻都有,這個才是禪定的法味。

  因為我本身進入真正的禪定之中,才有辦法解釋。真正能夠得到三昧的,就已經能夠有神通了,因為他己進入三昧之中,他的法力就自然流露顯現出來;不用講、也不需使用神通,只要進入禪定的三昧就會有。

  所以,真正得到「空樂」的,就是得到空的法味;進入火,就得到「大光明藏」;進入水,就變化無窮;進入地,就得到堅固;進入風,就得到輕安。能夠進入這甚深微妙境界的,在這世上無幾!這叫做「一得永得」,得到了以後就通通得到了,而且每天都得,而不是偶然才得禪定法味:哦!我昨天禪定非常好,那麼今天就沒有,前天也沒有,為什麼呢?因為其本身還不能得到這甚深禪定微妙的口訣;不過這種東西也是要實修啊!在密教裡大成就者都了解的,但是顯密的禪定有所不同;「繫於一物,使心不散亂」這只是一個基礎。

  你真正能修風息、氣脈明點,得到的法味,就會更多!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受」(三)

  有人問:什麼叫做『正受』?其實「正受」,可以講,也是「三昧」。「正」為不偏邪的,「受」為覺受,不偏邪的這種覺受就是三昧。所以,「正受」就是「三昧」、「正定」的意思。

我覺得和大家在一起,都是有它的因緣。最近我自己在禪定之中,也有一個覺受,這也是和大家的一種緣。那麼,我自己在禪定之中,看出在宋朝的時候有一個道觀,叫「祥雲觀」,道觀裡的住持,叫做「華陽道長」。我再看哪,因為這座道觀在高山頂上,附近村莊有一位村姑,她常常到觀裡面來朝禮、做義工幫忙打掃祥雲觀。她長得很可人、清秀,因為是鄉下人,也沒讀什麼書。當時,華陽道長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姓李,華陽道長本身姓崔,這位姓李的朋友他也常常到觀裡來談玄論道,他是一位讀書人,後來他自己本身也有想要「出塵」的觀念,但他較偏向於佛家的思想。他跟華陽道長是很要好的朋友,村姑她也經常和李居士見面,而李居士也經常指導她關於學道方面的問題,經過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這位李居士跟一位出家人要去找一位大法師剃度出家;據我觀察,這位法師在現今還活著,不是說他從宋朝活到現在,而是他現在又轉世,他就是懺雲法師,李居士就是要找懺雲法師剃度。

  那時,華陽道長在觀裡修道,而村姑跑來找他,她整個人幾乎要哭倒在地上,道長問她什麼事?她說她這一生當中,只想跟一個人一輩子生活在一起,假如這個人出家了,她就要上吊了。這位村姑實在哭得很淒慘,道長看她很可憐,怎麼辦呢?就想辦法在半路上把李居士追回來。因為這位村姑,其知識不是很高,但是她的痴心是很真的、誓死的、於是華陽道長就去幫忙這件事情。到最後,在很困難中才找到李居士。那時候,我雖是華陽道長的身份,但是還是有神算的本領。當我找到李居士後,把這件事從頭到尾講給他聽,這位李居士,雖然他出家的願是很重的,但是他又被村姑的真情所感動,最後的結果,是李居士娶了這位村姑。

  那我講這個是什麼意思呢?我就是在禪定「三昧正受」中看到這一幕,從頭到尾沒有一點妄念,就是很安靜地進入三昧之中。我就是宋朝的華陽道長,那位村姑是誰呢?就是蓮嶝。那位李居士是誰呢?就是淑玲。不過這也是一種很奇怪的緣,明明李居士是男的,這一世是女的:蓮嶝是男的,卻在那一世是女的,這種事情是很難想像得到的。但我卻能在「三昧」當中觀察這因緣,這「正受」是沒有退念,沒有去想、去編造的。那麼為什麼好像在這一世又是在一起呢?蓮嶝以前在祥雲觀當義工,李居士本身來講,卻是在宋朝時跟我談玄論道的朋友,而在這一世會轉成這個樣子,其當中有很多因果關係存在。那這樣算起來,他們也是兩世的夫妻,這其中因果的關係,是錯綜複雜的,是變過來、變過去的,女會轉男、男也會轉成女生。我看到他們已是兩世的夫妻,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可以從三昧正受之中,觀察所有的弟子,也能夠從這種特殊的緣份之中,了解到整個事情的因果。所以我們每一個人在一起,都有他的緣,沒有這個緣是不可能在一起的。那麼有這個緣的話,就應該珍惜,夫妻的緣、師徒的緣……種種的緣牽纏在一起,就成了這一世我救渡的工作。很多世的緣,差不多跟著師尊很久,都是一種緣份,像二百萬的弟子,就是二百萬的緣,整個都是牽纏在一起。

  我在禪定之中,看三世因果,並沒有特別去想,就是安靜的坐。那麼,讓心變成無窮盡,然後就出現那些情景,完全就跟螢幕一樣的。因為我是無心而觀所得到的正是「三昧正受」。所以,今天我只能講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緣,而我們之間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緣。以後,假如我在觀察之中,知道你們每一個人前世的緣很清楚的話,而且是三昧正受,我可以跟大家談一談。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一)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它的註解是這樣的:「一切已經證得無所來亦無所去的如來,都以無盡的光明來莊嚴安住。」這當中,講「如來」兩個字比較難解,它的解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很多人解釋這兩個字,都是:「亦無所來、亦無所去、不來不去、不去不來,就是如來。」很多初學佛法的人,聽到這樣的解釋都聽不懂!為什麼呢?因為賣弄文學--這個句子,這邊弄過來、那邊弄過去,就讓你搞糊塗了,愈糊塗就認為愈珍貴,不清不楚、不楚不清,讓你太了解就認「如來」原來是這麼簡單。

  其實「如來」兩個字很簡單的,就是:「乘真如而來」!帶著真理的,就是「如來」。也可以這樣講:「知道怎麼來、知道怎麼去」即是「如來」。你如果知道怎麼來,那你一定懂得乘願而來;你知道怎麼去,那就已經開悟了,是覺者。知道彼岸在那裡,懂得回去,不是如來嗎?今天就是世上很多人不知道怎麼去,也不知道怎麼來,所以他經常問這個問題:「我到這世間來做什麼?」「人是怎麼來的?」「為什麼要生我在這娑婆世界受苦?」「人生有什麼意思?」……這個就是不知道怎麼來!不知自己將來死後到那裡去?將來要走那一條路回去?將要怎麼辦呢?到底來這世間做什麼呢?覺得人生沒什麼意思,該往那裡走呢?這個就是不知道怎麼去、不是覺者、不是如來!真正的如來,是知道怎麼來、知道怎麼去,更簡單的解釋:「乘真理而來」,就是「如來」。

  這個「光嚴住持」啊,就是「光明莊嚴同等安住在那個境界裡面」。其實在這世間真正懂得宇宙真理的人並不多,能夠清楚明白「真如」的人,也是不多。那麼如來為什麼能夠安住在光明莊嚴的境界之中呢?主要是祂本身的這股神、氣都是非常清明。我講這句話可能是深一點,你們會聽不懂。告訴大家:懂得真如的、深入真如的、領會真如的、與真如合在一起的這種人,祂身上的神跟氣,是跟一般凡夫不一樣的,這種神、氣是很不得了的。假如你偷偷走過去,偷吸他一口氣,那你就受用無窮,這是很簡單的道理。那麼,懂得真如的這個人、跟真如合一的這個人,假如他被你偷吸了這口氣,那他就倒楣了。所以不要以為與真如合一的人佔了你的便宜,其實他是吃大虧的。他全身上的那股真氣,是光明莊嚴的氣,才能夠跟一切的如來等持在光嚴的世界。你偷吸一口,就等於是長壽富貴,祂被你污染了,就要倒楣一輩子。

  如來的氣啊,是非常清,所以我們講:「清氣上升則為天、濁氣下降則為地。」凡夫的氣,身上都是污濁的,那股氣和聖人清明的氣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身上都有氣,其實你是聖人或凡夫,我們一觀氣就可以看得出來,而你修行的這股氣,完全可以被分辨得很清楚。所以很多聖賢,喜歡隱居在深山,因為害怕凡夫的濁氣,太多濁氣的牽纏,也會使一個聖者,變成一個凡夫。而一個凡夫,要靠我們密教大手印來修行,漸漸的把自己身上的俗氣轉成「智慧氣」,把自己的身體轉成智慧身,利用智慧氣、跟智慧身,再得到宇宙之間的清明之氣,由清明之氣再進入佛菩薩的三昧火中,就變成「一切如來光嚴住持」,只有如來和「知道怎麼去、怎麼來」的這種人,才能安住在光明莊嚴的境界。

  佛菩薩的清明之氣……我們在做九節佛風,就是在做這樣的清明之氣。由佛菩薩本身的光,進入到你的身體,然後循環,把你身上的濁氣呼出來,光明的白光再進去,你身上的濁氣再呼出來……九節佛風就是在做這個。希望佛菩薩放光加持你,讓你身上的這些濁氣,通通都呼出,漸漸把你轉成智慧之氣、光明真如之氣,你用這股氣就可以去救眾生。你不想救眾生,就躲在山林裡面;你要度眾生,就要進入凡夫的濁氣世界裡來,用你所有的辦法去度眾生,這個就是在轉法輪。所以大家曉得「如來」--知道怎麼來、怎麼去、是覺者。「如來」因為本身的神、氣,是一樣的清明,才能夠光明住持在那個境界裡面。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二)

  『一切如來光嚴住持』。「如來」已經解釋得很清楚--「知道怎麼來、知道怎麼去」,「明白宇宙真理」的,就叫做「如來」。

  「光嚴」呢?一般的說法,就是「光明」跟「莊嚴」。其實這裡面是有等差的,有其深奧的秘密在裡面。我們很簡單的把它分為三個境界:一個是凡夫的境界,一個是天神的境界,一個是佛菩薩的境界,這個都是有等差的。

  我們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兩個面。一個面是光明面,另一個面是黑暗面。這個在道家來畫,就畫作一個太極,太極就是有一個圓圈,中間有個「S」字,分成二邊:一個是黑暗,一個是光明,就是太極,代表宇宙的。一個是陰的,一個就是陽的,人間就是有染的世界。不只是佛菩薩的境界有光明,這個「光嚴」的解釋,分成三個,講起來就非常的清楚。人間有染的,就會分成一半是光明、一半是黑暗,因為一半是心靈,一半是物質。人本身是綜合了一半的心靈和一半的物質,所以,修行就是把黑暗的一面去除,變成光明的一面。

  其實,人間的至樂是什麼呢?就是魚水之樂。這是人間的、凡夫的。

  那麼天上的,我認為應是半染的世界,也是有污染的,但不是全部。在佛經上講到天上--清淨最勝、光明最勝。清淨跟光明,本來是佛菩薩的境界,但是,在天上界還是有染。在天上本來是很光明的,幾乎快要全部清淨的一種狀態,但還不是完全的清淨,所以不能稱為「純陽」。天上界只能說所有一切光明最勝的一種快樂在其中,但仍然是有染、也是半染。可以說,比娑婆世界的污染少了很多,但是,還沒有完全的清淨。那麼天上界有什麼至樂呢?天上界的快樂是妙不可言,比人間的娑婆世界之快樂,更加快樂!可以說,很多在娑婆世界所看到的污穢,都幾乎快沒有;它在娑婆世界的黑暗面,等於快要沒有了。

  那佛菩薩本身的境界,這邊的書也是解釋成「光明、莊嚴」,這沒有解釋得很清楚。其實佛菩薩本身的至樂是什麼呢?我常講:「自在」、「神通」、「任運」這幾個字,為「無染」的境界。

  佛陀在世的時候,經常講「寂靜」兩個字,可以代表至樂,也許你們無法用想像的力量去想出來。為什麼「寂靜」兩個字代表至樂呢?因為「寂靜」是沒有邊的,圓滿的、沒有止境的、隱藏起來的,這裡面有很高深的意義,所以佛陀祂沒辦法解釋時,祂就用「寂靜」為樂,最安靜的!因為每一種動性的快樂,都是有止境的,那就是「寂靜」。講「寂靜為樂」是最奧妙的、最自在、最圓滿、最任運、最神通的一種快樂,這是最不可思議的。在道家,這種光明被稱為「純陽」。

  「光嚴住持」是祂們本身,住在虛空之中,等持著這樣的光明跟莊嚴。你假如得到真正的淨光跟空性,就是光明跟莊嚴。淨光就是「純陽」,是完整而圓滿的一種光明;莊嚴也就是空性。什麼最莊嚴呢?「空性最莊嚴。」因為你得到空性以後,可以隱藏、佈滿、自在、神通、遊戲。言「遊戲」兩個字,就是至高的快樂。一個修行人,本身進入淨光跟空性以後,他就充滿了宇宙之中,跟所有的佛菩薩一樣的等持,這個時候,就會產生了融入的感覺。在密教裡面,經常提到「融入」兩個字,那麼融入呢,就是合一了,不分為二。那就好像宇宙進入了你的身中,那你也進入了宇宙身中,這整個合一的現狀,就是「融入」。一個行者假若證得淨光跟空性,他就明白自己也能夠住持在光嚴的世界裡面,都可以得到光明和莊嚴。所以在密教裡所謂「秘嚴淨土」,都是這種境界。

  將來大家從儀軌中的修行,真正得到光嚴的覺受,那你就可以很清楚明白:什麼是「淨光」、「空性」、「光明」、「莊嚴」。在文字上的解釋,都還不能得到真正的意會,只有你自己去實修密法、去融合,你就能夠知道什麼是光明,什麼是莊嚴。其實在密教裡面,用很多的方法去修行,使自己完全昇華成為光明跟莊嚴,等你完全領會到宇宙的真理時,你任何的一種行為、思念、言語,都是光明跟莊嚴的,根本就沒有什麼污穢的。你會覺得什麼東西都是神聖的、光明的,任何一種事物都是莊嚴的,完全被一種光明跟莊嚴,充滿了整個心靈之中,那麼你的心靈也佈滿了整個宇宙之中。這種特別的覺受,並不是為成了佛以後才會有,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就會得到這種覺受。

  這「一切如來光嚴住持」,在上一次已經講過,不過,我們今天特別的補充。這是講一切已經證得「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如來,都以無盡的光明莊嚴來安住,那這樣的解釋就比較簡單一點。我們的解釋是:所有「知道怎麼來、怎麼去」的宇宙真正開悟者,祂是住持在光明、莊嚴、淨光、空性之中,等持宇宙的整個法界,這個都是很圓滿、很奧妙、很清淨的光明法界。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諸眾生清淨覺地」

  今天講『是諸眾生清淨覺地』,這句話看起來是很簡單,其實有很深的含義在裡面。這就在講:「光明莊嚴的世界,原來就是所有眾生清淨覺悟的境地。」這裡面談到「眾生」兩個字,有很多人以為這個「眾生」指的就是我們人類,事實上,它不只包含著人道的眾生而已。

  眾生包含了「六道」,甚至於羅漢、菩薩,也是眾生。那麼,在六道裡面,我們曉得是「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這個是「六道」。四聖當中,就有佛、菩薩、聲聞、綠覺。六道眾生裡面,都是苦比較多:「天」道好一點,樂比較多一點;「人」道是苦樂參半;到了底下……「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就苦多於樂。

  那麼,為什麼這一句話裡面含義很深呢?一般來講,看經的人都是說:「光明、莊嚴的世界裡面,等於是眾生清淨圓覺的境地。」大家都以為是這個樣子。那麼,很簡單的這樣子想:「光明、莊嚴的境地,就是所有眾生原來能夠覺悟清淨的境地。」普遍想起來,好像很簡單,但深一點講起來,就比較困難:「難道這個地獄,人道、畜生道也是光明、莊嚴嗎?」

  在我們有分別的境界裡面,它是這樣子產生一種層次出來;「天道比人道好,人道比阿修羅道好,阿修羅道又比地獄、餓鬼、畜生道好。」這是我們本身把這些分別層次出來。

  那怎麼說這些六道都是光明莊嚴呢?如何講呢?我舉一個例子來說;地獄的地方是黑暗的,當一個心底發光的人,好像持著一個蠟燭,進入一個暗室當中,這個暗室馬上就光明。你假如內心不發光,本身就是處在地獄道之中;你的行為像動物一樣,則本身就處在畜牲道之中;你身體有病,進入醫院裡面,這個時候,你已經在地獄道了。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轉換。所以,當你的心放光的時候,這個地獄也就是天堂;當你的心沒有光的時候,縱然處在天堂,也是地獄。在佛菩薩的眼中,?/FONT>講一個很清楚的話,根本沒有六道眾生,不分別六道眾生。所以,一個成就的佛,在虛空中住,等於是住在所有眾生的清淨覺地。六道沒有,羅漢、菩薩道也沒有了,只剩下本覺的佛,這個就是這一句最重要的--「是諸眾生清淨覺地」,當你成了佛以後,這一個境界未來就是四聖六凡十法界的一種圓覺的境地,這是非常高深的意會。

  很多人都這樣講;「眾生都是佛嘛!四生六道都是佛,也沒什麼佛法、魔法,佛就是魔,魔就是佛!做任何一個事情都是空的,也空了眾生、地獄,根本就沒有地獄、人道、餓鬼、畜生、阿修羅、天道、菩薩、羅漢……,就是處在一種很清淨的覺地裡面。」很多人現在都是這樣子講的。也有很多人覺得既然是這樣子,那還學什麼佛呢?還修什麼行呢?因為佛也求不得,行也求不得,那作什麼好呢?這個理論上講是通的,實際上是不通的。像這種話,只有開悟的人講,現在大家看了開悟者的書以後都通了,每一個人都想:「啊,什麼都沒有,是空的,六道眾生都是沒有的。」那你本身都是佛了,雖然如此,但你本身不能夠自在、神通、遊戲、任運,既然這樣,你就是假的佛。理論上是通了,四聖六凡十法界都是通的,那麼你的成就也是不存在的,你不過是個虛無,當你反過身來講,發覺自己是存在的,環境、眾生、六道是存在的,這個時候你怎麼辦?就是要你不但理上去開悟,還要去實修密法破除。

  你說你住在虛空,其實你不住在虛空,你住在娑婆世界;你說你能夠觀破,事實上你是被束縛;你的種種一切的環境、事物、心念,仍然是妄念、無知、分別、不平等,這個你就是本身還沒有破除四聖六凡十法界。當你真正實修了以後,心輪本身能夠放光了,把你的一切束縛通育解除了,能夠融入宇宙的意識之中,作為一個佛的份子,這個時候你才能夠講這句話:「我已經證得了所有眾生的清淨覺地,已經得到了光明跟莊嚴。」

  所以,我本人可以講:「如來的光明莊嚴,證得了眾生的清淨覺地。」但是大家也跟著我講,你們也是證得了一切如來的光嚴住持,眾生的清淨覺地。雖然你們在理論上是可以講得通,開悟者是這樣子講的,但是實際上仍然是妄念、無知、不平等、有分別,這個就是表示你還沒有開悟,不能夠講這句話。

  有一位大師,他講:「這個世界是光明一半、黑暗一半。」這是沒有開悟的話,開悟的人只是講:「這個世界是清淨的覺地,娑婆世界也是清淨的覺地!」這是開悟人講的話。那麼,沒有開悟的人,他看娑婆世界:光明一半、黑暗一半;快樂一半、痛苦一半。這個表示他本身還沒有開悟,他講的娑婆世界是眾生眼中所看的世界。真正佛的境界是:連地獄都是開悟的、光明淨土!

  我也到過地獄去啊!我一到地獄,那裡就變天堂,都是完美的,因為你是帶著光去的,不是帶著黑暗去的,所以整個黑暗的地方都會變成亮的。所以我們度眾生,有人講就是去度看到的這些「人」,他們叫做「有情眾生」,可是你還沒有去度無情眾生咧!什麼是「無情眾生」呢?你有沒有經常關心螞蟻呀?你不會關心螞蟻的!螞蟻在那邊淹水,你有沒有去救牠啊?螞蟻在那邊大火燒,鬧饑荒、鬥爭的時候,你有沒有去救牠啊?你不會去救牠的!為什麼你不去救牠呢?因為牠跟你沒有關係,這個叫做「無情眾生」。

  佛菩薩度眾生,都要有情、無情一起度的。而度眾生並不是那麼簡單的,說我要度眾生、做功德、做慈善、救很多人,你救的不過是一粒砂,有什麼功德可言?這是在如來的眼中而言。……所以達摩祖師講,梁武帝建寺那麼多,佛法那麼昌盛,有什麼功德?根本就沒有功德,為什麼沒有功德?因為你不過是在一小部分的有情眾生當中,做了一點很小的利益而已,稱什麼功德呢?你知道有多少眾生啊?有四聖六凡十法界,單單螞蟻的境界你都沒法幫忙到,你算是什麼功德?所以畜生道裡面,你沒有辦法給牠們幫助,地獄道、餓鬼道、阿修羅道裡面你也沒有辦法給他們幫助,你只在一個「人道」裡小小的跟你有緣的眾生,你去幫助乎,算什麼功德?所以眾生所稱讚的這些功德以為很偉大,其實在佛眼當,不過一粒砂;甚至於如來的眼中,根本沒有六道眾生啊!

  所以,這有很偉大的精神內涵在裡面。像我們學佛的,你成就了佛果品位以後,你的心輪放光、周身放光,四聖六道,你照向那一個道,那一個道就變成佛國,釋迦牟尼佛在佛經裡是這樣子的哦!祂的心輪一放光,六道眾生通通化光包括進到地獄道都變成佛國的,這個才是叫做偉大!才是叫做度眾生!所以我們現在講度眾生,只是對人,不能對馬、對牛……,對牛彈琴,對馬唱歌,牠又聽不懂、也不會鼓掌,你不過是在拍馬屁啊!所以,你度不了畜生道的。

  但是,當你成就佛果以後,這裡的境界,就是不一樣的!這裡的境界,是六道眾生的本源,四聖六凡十法界的本源,叫做「清淨覺地」。所以,我們修行度眾生啊,你自己成了佛,以佛的內在光明去照六道,六道就全部轉成佛國,這個才是真正佛陀最主要的,佛學講經最主要的意境在裡面。所以,我看世間上的人在度眾生,結果自己被眾生度,哪裡他有度什麼眾生!他不過是在台上講些狂言狂語,或者是照書本宣讀,他自己本身都沒有體會到這個,他講的這本解釋還不錯啊!他是這樣子講的:「是諸眾生清淨覺地,這個是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天人、羅漢、菩薩等等眾生清淨圓覺的本源地。」這句話講得是很標準,但是,他沒有解釋清楚,他也沒有講清楚,為什麼地獄道會是個「清淨覺地」呢?

  所以,我今天就是跟大家講:當你成佛放光照向地獄道,地獄道也就變成佛國。我也講一句話:「將來你們下到地獄道在受苦,你看看那個閻羅王是誰?那個閻羅王就是我。」為什麼敢這樣子講呢?因為這個佛本身哪,放了很多道的光,到六道眾生去,在那裡轉化度眾生的,仍然是這個佛。

  所以在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種種的道中,你只要成就佛果的,任何一道都是在度眾生的;你沒有成就佛果,你不過是度有緣、有情的眾生而已,那些無情的眾生,你還度得了嗎?你沒有辦法去度那些無緣、無情的眾生,這算什麼功德呢?所以,還是成就佛果最重要。
 
  今天你假如成就佛果以後呢?把六道眾生都可以度盡;你今天假如沒有成就佛果,你就沒有辦法去度那些無情無緣的眾生!

  所以,我們對於善事,當然要做!我不是叫你們不要做善事,小善果還是要做,積小成多--還是要做,你是在修你的慈悲心也是方便法。雖然是很小的功德,還是要做!但是你要體會到,自己修成佛,才是最大的功德。你自己不修成佛,光在那裡做螞蟻搬家的事情,把這個米從東方搬到西方,從西方搬到東方,搬來搬去說要給那些人吃,就是在做「螞蟻搬大米」。把這些東方的錢移到西方,西方的錢移到東方,東方的錢移到南方,南方的錢移到北方,這個就是功德嗎?讓有些人吃的、穿的好一點,不挨餓、不受凍,然後到最後一起歸入涅槃,這個就是功德?這個其實就是「成、住、壞、空」的因果跟自然,不是功德。你要這個是最大的功德,其它是一粒砂、一粒米的功德。

  所以,佛陀住世的時候,要所有的弟子成就,發內在光、清淨光,要懂得空性。如果你懂得空性,那裡有六道眾生、四聖六凡十法界?通通歸於清淨覺地,這個是最大的功德!其它的,芝麻功德。這樣子聽得懂嗎?

  你成佛了,就是清淨覺地,才是最大的功德。你不能成佛,其他的功德都是芝麻功德。所以我講:「是諸眾生,清深覺地。」涵義非常深,深得比海還深,高得比山還高,沒有所謂的內,也沒有所謂的外,不是那麼簡單解釋幾句話。像這樣子解釋下來,一般人是知道,但是不懂!你知道了真理以後,要實修,去體會深入,去了解、開悟。

  這個是靠實修的。「理」是明白了,但實際上,你的妄念、無知、分別、不平等......還是存在的;但是,這個就是要你去靠實修破除。當你實修去破除這些以後,你的理論通了,實修也通了,這個才是真正的成佛,證得清淨與圓覺的境地。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身心寂滅、平等本際,」

  今天講:『身心寂滅、平等本際』。「身心寂滅」,就是:沒有身心的差別,身心也就是平等。「身」呢?可以講是物質的。那麼「心」呢?就是講心靈的,也就是說物質的跟心靈的都已經變成完全一樣了,一切眾生也就是平等的,也就是在那個時候、那個境界裡面都是平等沒有分別,談到「寂滅」兩個字,這很深的,也就是說,那佛陀的真理裡面卻是在講「無」,講「空」。在「無」跟「空」當中又不是絕對的「空」,也不是絕對的「無」,這個「空」當中還有它的樂趣在裡面。

  前幾天我們講過,這世界上有三種快樂;第一種樂,就是人身之樂,那麼最大的快樂,應該屬於物質上的,這所謂人本身的魚水之樂,這應該是人間最大至樂。那麼第二種快樂,是天上界的光明福地之樂,所有一切人間的污穢不見了,只剩下「光明」跟「清淨福地」的快樂,這是天上界的快樂,這也是天上界的至樂。那麼第三種快樂,是至高無上的,是佛陀所顯示出來的,所謂「寂滅之樂」。這三種快樂都是很好的,看你喜歡那一種,這三種你自己可以去選擇。

  那麼我以前問過,我問說,「這三種你要哪一種?」他回答:「三種都要。」這個是很聰明的回答。反正生在人間,他就是需要這個魚水之樂,那麼他升到天上,他也要光明福地之樂,最終他成了佛,他就得到寂滅之樂,他是聰明的。

  這個我相信,在座諸位也是三種都要,不過人間的至樂應該是短暫的,因為人生也是很短暫,它是有限的。所以,你的身跟你的心靈都有停止的一天,很快的!所謂「無常汛速」,一下子就沒有了,所以這個樂不長久。那麼天上的光明福地之樂,也不長久,它比人間長,長得很久、很久;人間就像一粒沙,那麼天上的至樂就像一座山,真的比人間還久的。但是,山再怎麼大,有愚公來移山也會把這個山挖掉的;所以,天上的至樂一樣的,也會變成沒有的時候,所謂「天人五衰」,一出現的話,你天上的至樂也一樣沒有。所以,這也是有限的至樂,並不是真正的。那麼,唯有釋迦牟尼佛所講的--「寂滅為樂」,它是無邊、無盡、無止境的,是一種永恆的快樂。所以,一般的行者都是追求這個。無邊無際就是「寂滅」的意思。「圓覺經」裡面談到「身心寂滅」,就是說,在那個時候,物質的現象都沒有了,心靈的現象也沒有了,完全進入寂滅的涅槃狀態。這一種境界是至高無上的,永遠沒有止境的一種大樂狀態。

  那什麼是「平等本際」呢?這「平等」兩個字是很難解釋的,但是在這本書裡面它解釋是這個樣子:「一切眾生平等的實際」,這個解釋我們也可以稱為亂七八糟,為什麼呢?他講得太簡單,只是按照這個字來翻譯而已!

  「所有的眾生啊,都是平等的實際」。這個句子不通,「本際」不是「實際」的,不能解釋成為「實際」,「平等」我們可解釋。「本際」是本然的那一種至高無上的境界,叫做「本際」;本來的面目,叫做「本際」。平等本來的面目叫做「本際」,而不是「一切眾生平等的實際」。實際什麼?我要問這個作者:「你『實際』什麼呢?對不對!他實際什麼呢?「實際的平等」?這也講不通,「實際的平等」,本來就是平等的一種境界,我們可以講他這個文句上,「一切眾生平等的實際」,這「實際」兩個字排在這裡,這是不對的。

  但是「不等」這兩個字,大家看起來簡單,其實是很深奧的。很多人講:「平等就是一切眾生平等嘛!四聖六凡十法界,都是平等的。」不錯,都是平等。但是,你如何去應驗這個「平等」?這是最難的。這裡面也有談到,這裡面很深的!兩個解釋:「佛跟魔平等」,「天堂跟地獄平等」,「善跟惡平等」,「葷跟素是平等的」,「一切眾生平等」,包含了種種的平等,這是一真法界才這樣子講的。在眾生有分別、沒開悟的眼光之中,永遠都是不平等的。

  那為什麼講「平等」呢?這是最深、最深的地方,今天我把「平等」兩個字講出來,你們就了解了。其實,在座諸位也包含了我,有時候不包含我啦!有時候包含我,有時候不包含我,我講給你們聽就知道了:「您假如沒有修證『平等』這兩個字,你不會入三摩地的,你講「入三摩地」那是騙人的,因為唯有平等的心,才能入三摩地,這裡面意義很深的。我剛才入定、入三摩地,自心裡面流露光明,外面的光明與自己的光明互相融合,全身放光,為什麼我能夠入三摩地呢?就是「平等」兩個字,?你在入定當中要達到「坐忘」,你沒有「平等」兩個字,你不能達到坐忘,有些人一坐下去,我以前講過的,一坐下去,眼睛一閉,哇!「那一個人欠我多少錢」,就出來了啦!這個就是不平等,我問你:「誰欠誰?誰欠誰?」有相欠的就是不平等。今天他欠了你,表示這當中還有平等性,說不定你前世欠了他,所以今世他欠了你,這是平等。你對欠的人心中沒有這個怨,沒有這個怨才能平等,你心中有怨,絕不會平等的,你貪這個財,你在一入定你就意到lottery,您想要賺多少錢,你這個貪念一起,哪裡來的平等?根本沒有辦法入三摩地。你一坐下去,什麼叫「眾生平等」?「你一想到那一個人,你就氣得要死:這個老頭子,前世冤家,恨都恨得要剝了他的皮。你對你的先生也要剝了他的皮,你這個恨就是不平等啦,這個是瞋念。哪一個上師對你不平等,對別人好,對你不好,心中有怨,這個是瞋念,不平等。你如何能夠入三摩地?您要平等,眾生平等的時候,要無怨無悔,在這種心理狀態下才能入三摩地的。你一打坐,「眾生平等,沒有特別喜,沒有特別的恨,沒有特別的憂,沒有等別的愛。」這時候您會產生平等性顯現出來,才能夠入三摩地。

  所以,第一,你不能有貪念;第二,不能有瞋念;第三,不能有痴念。一坐下去,我教您觀想本尊,觀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很快就顯現出來;觀想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很明顯的顯現出來。很好!你的觀想精神都能統一,但是今天叫你觀想阿彌陀佛,一坐下,不行,這個女朋友顯現出來,哇!叫你觀想阿彌陀佛,你觀想不來,想了半天,想不出來,不但是說眼睛閉起來,阿彌陀佛也想不起來,眼睛張開,你也想不出來,反正你張眼、閉眼都是你的女朋友顯現出來。
 
  你知道嗎?不只是我們眾生如此,第六世達賴喇嘛,寫情詩的那一位,他自己在他的情詩裡面也是這樣子寫,他每次要觀想本尊都是女朋友,第六世達賴喇嘛,每次要觀想他的本尊的時候,嘿!怎麼搞的,又來了女朋友!他出家人也有女朋友的,這也是一件很妙旳事。他寫的情詩,六世達賴喇嘛是很有名的,不過我們也覺得他直的可愛,這個「直」啊,也是蠻可愛的。他本身很純真,我欽佩他的純真,因為他是六世達賴喇嘛。但他表現在詩歌裡面非常的純,他無話不說,他把自己的情詩通通都寫出來,表示他本身還是很天真,很純樸的。他觀想本尊,出現女朋友,也照樣寫成情詩,所以這個是「直」。

  你這樣子觀想入定,老是看到女朋友,怎麼能夠入三摩地?早就被情牽纏,被愛糾纏,不能坐忘。真正要坐忘,要沒有貪念,要沒有瞋念,要沒有痴念,也要沒有一切的忘念。

  所以,在那個境界裡面,就是完全平等無分別心,無妄念,無無知,種種這些現象要息滅,才叫「身心寂滅」,才能夠「平等本際」。解釋圓覺經的這位法師呢,他只是講一點點很簡單的「身心寂滅」啊,「平等本際」,「沒有身心差別」,「本來不生不滅」,「一切眾生平等的實際」。他就是這樣子寫,很簡單。

  但是,在我來講,「身心寂滅」,「平等本際」,這是非常高、非常高的境界,不是這麼短短幾個字就寫出來了。就是講佛陀祂本身進入光明三昧大定,他這一種進入的狀態是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在那個境界裡面都是這樣的,那你要講出來呀,要講出來入三摩地的訣竅,它的一種方法,它的一種口訣,你要說明出來。這樣才會產生一種法的味道在裡面,你不講出來,你是照字翻譯,你根本就沒有達到實際的那種狀況。今天能夠講「圓覺經」的,我看沒有幾個人,在這世界上也沒有幾個人,今天我講「圓覺經」,就是把「圓覺經」真正的口訣講出來,你要入三摩地很簡單,我們密教不是有個口訣嗎?入三摩地先要「無事」。你有事啊,你在你禪定之中這些事通通都顯現出來,你不能入禪定。你要把這個「無」字擺在頭,「無事」,根本沒有什麼事才能夠進入。這個就是口訣。你根本沒有什麼事,就是:沒有貪念,沒有瞋念,沒有痴念,你通通都沒有了,你才能夠化為整個虛空,跟虛空中的「無念」合在一起,融合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入三摩地。所以,佛陀祂進入了這個三摩地,要把祂的口訣講解出來。真正有實際上修行的人,才能夠講「圓覺經」,否則只是在搬弄文字。

  密教裡面,叫你「無事無心」,這裡叫你「身心寂滅」,「身」呢?就是「無事」啦!「心」呢?就是「無心」了。「寂滅」嘛,就是完全化為「空」跟「無」。「平等」!修行人,行者可以達到平等,一般世俗的人要講平等,就很困難,我跟他講,要「平等視眾生」,平等去看所有的眾生,他講:「不行,這個人太可惡了,那個人不好,這個人騙財,那個人在欺騙我,沒有辦法平等!」那你沒有辦法平等,你這個修行的行者的心量還是不夠,學習「四無量心」,真正達到平等,達到不動境界,然後你可以進入真正的「平等的本際」。

  今天就講這八個字。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一)

  我們今天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

  剛剛學佛的人不曉得這個「十方三世」,我們學佛久的人,都知道什麼叫「十方三世」,剛剛學佛的人他就不知道了。其實「十方」啊,就是「虛空」的總稱,也就是空間,整個宇宙空間的意思。那麼「三世」呢?可以講是時間的總稱,時間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個就是可以講「三世」了--「過去、現在、未來」。其實這個空間跟時間,可以講,所有的眾生都是在這個空間跟時間之中。大家想一想,我們不過是在宇宙的十方空間當中一個很小、很小的一個點,那麼,你存在的是「現在」;「過去」的像昨天就已經是過去的了;那麼「未來」的,明天,就是「未來」的了。就是很短的,甚至於你一秒鐘以前都已經是「過去」的了,那「現在」呢?就是我現在在講經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是「現在」了,等到講經完了,這個又已成「過去」了。那麼講經,還沒有講完的「未來」呢,那個就是「未來」了。

  那麼,我們所生存的,就是在時間跟空間之間;所謂「圓滿十方」,就是充滿整個虛空界,圓滿週邊重重無盡的十方三千大千世界,就像虛空那樣。有人就問師尊:「什麼是十方?」我講:「空間就是十方。」那為什麼要稱為「十方」呢?這個也是很簡單,有人問到了,東南西北就是四方,由東南、西北中間再劃一條線,劃兩條線交叉,就變成八方,再加上上方無窮,下方無窮盡,就是十方了嘛!那麼也有弟子也有問我:「你為什麼要只劃這樣子四條線呢?你可以劃八條線,甚至十條線,甚至很多條,很多條。」這是你找我的麻煩。告訴你,十方就是十方,你要變成二十方、三十方那是你的事情。對不對!因為你要畫多少條線,其實你要畫線畫的很細的話,可以畫千千萬萬條,十方只是一個象徵表示東南西北,那其中有東東南,西西北,這個樣子所以稱為八方,跟上方、下方,就是十方。那你假如要故意講的話,講畫很多很多的線,那就跟佛經裡講的一樣,他乾脆一句話;「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十方」。

  那麼「圓滿十方」,也是禪定的一個境界,不是隨便講的。假如隨便講說:「哇!你現在的功德已經圓滿十方了。」你去稱讚人家,寫一封東西去說--「你現在做的功德已經圓滿十方了。」接到信的人就非常高興,「哇!我已經圓滿十方了。」哪能夠圓滿十方呢?像釋迦牟尼佛,祂就是圓滿十方的,能夠進入真正禪定裡面的人才是圓滿十方的,不能夠進入真正禪定裡面的三摩地,都不能圓滿十方。

  你可以講,你的功德很大,但是到底大到怎麼大,我們來比一比,你假如太空梭一坐,飛到月球,你一看地球像什麼呢?有的人講說,「嗨,地球的樣子像一個臉盆。」台灣話講;「面桶」,像一個臉盆一樣,事實上這個地球,你在別的星球上看地球,地球就像一粒沙一樣,那你的功德很偉大啊!已經風行五大洲,你說已經五大洲都有你的功德,這個「大」字是很偉大的,但是別的星球那邊一看,你的地球不過是粒沙,沒有辦法比的。有很多人寫信的時候說:「你功德巍巍如山。」哇,那山是很偉大的,對不對,一座山,你的功德像一座山一樣,不過你這座山呢,在整個地球上看起來,又渺小了。那你整個五大洲的功德,站在月球上看,你的功德也是小了。所以這個沒有辦法去比量的,功德沒有辦法去比量的。

  很多法師說:「我建寺、建立我的佛教事業,就是五大洲都蓋有我的寺,法流遍行五大洲。」哇!真的是很偉大,所以就稱為「大師」。像我們法流也遍行五大洲,但是我們稱為「小師」,因為我們是從宇宙外太空看回來的,覺得自己很渺小,你五大洲不過是一粒沙嘛。我,功德巍巍如山,在整個地球上看起來也是一粒沙。所以有人講,做善事,我們每天做善事,覺得很好,沒錯,是很好。那麼你善事做了很多,你的功德就偉大了,那麼人家講說:「嘿!你功德好大,你每天都做善事,你佈施了很多的金錢,你做了很多好事。」他的心靈上就飄飄然,一直往上升,好像成了菩薩坐在雲端上的蓮花一樣,笑咪咪,真的是好。你不知道你做了這功德大到哪裡,跟那個閃米密西湖的湖水比起來,你這算什麼功德呢?你不過是閃米密西湖裡面的一滴水一樣,在整個宇宙眾生當中,在我們整個人類,甚至於娑婆世界的眾生當中,你到底是為了哪一個人做了功德?你把他叫出來看看,你叫出來的不過就是得到你幫助的那麼幾個,有多少眾生還沒有得到你的佈施呢?所以你根本是閃米密西湖裡的一小滴小水珠而已。你怎麼可以升上虛空坐在雲端的蓮花當為一個菩薩呢?所以,這種功德微乎其微的,很小很小的。

  但是為了培養我們人類眾生的慈悲心靈,你還是要做的。假如你說:「唉呀!既然功德那麼小我還做什麼?」那麼,你這樣子想也不對,因為你功德無論大、無論小,你都要做的。

  有誰真正可以圓滿十方呢?所以,這個功德並不能圓滿十方的,建寺也不能圓滿十方的,做善事也不能圓滿十方的。最重要的,是你自己把你自己修成了進入寂滅放光的時候,你這個光明產生出來,能夠佈滿整個虛空,這個時候才叫做「圓滿十方」。

  今天,這個「圓覺經」裡面所講的佛陀進入光明大定之中能夠圓滿十方,就是因為祂本身進入了宇宙的意識裡面,成就了放大光明,祂的光明普照了整個十方世界,才叫圓滿十方。

  我們密教的祖師--密勒日巴,他沒有蓋寺廟,也沒有建寺,他只是住在岩洞裡面說法。但是他知道當一個人在禪定之中,入三摩地的時候,他的心輪放光,進入真正的寂滅,所有的一切外面環境全部消失掉的時候,包括自己本身消失掉的時候,那種光明產生出來才能夠圓滿十方。「圓滿十方」的現象就跟水晶球一樣,圓的,從東南西北各方看過去都是一樣的,從上看也是一樣,從下看也是一樣,是完全圓滿、是透明的,是放光的,是最殊勝的,充滿整個虛空之中。這個小的象徵就跟水晶球一樣,大的象徵整個宇宙,無窮無盡的三千大世界。今天,我們真佛密法裡面所教的法,是叫你得到真實的成就,你得到真實的成就才能夠入三摩地當中,把自己進入寂滅裡面,把自己跟周圍環境化成無,心光發露,才能夠圓滿十方,大部份的人不了解這方面真理所在。所以能夠圓滿十方,如何去圓滿?就是把你自己化為無,心光發露,得到宇宙意識的真理,才能夠普遍,三千大千世界,圓滿十方。」

  所有心靈世界裡面,我們講,佛教是講心的,唯心,唯識,心靈的世界唯心唯識,是無窮盡的。那麼物質的世界,是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包括眼睛還沒有看到,所有物質的世界,都是有限的。但是你不要看這些物質的東西哦!其實物質裡面包括所有金屬、木頭,這裡面有很多的微粒子,很小很小的核子啊,電子啊,質子啊,中子啊,還是在那邊運動的,這裡面也有心靈世界。在佛教講起來,一切外在物質的種種現象,也是一種唯心的現象,也是一種心靈的世界。所以行者要看破這些,把物質的種種現象觀破,其實物質也是心靈。所以不要以為物質是物質,心靈是心靈,這樣子就不能夠融合。

  佛陀的聖教裡面,物質也是心靈,所以這是一種唯心的世界跟唯識的世界。那麼「圓滿十方」,完全是一種唯心的世界,當你自己進入到宇宙的真理裡面去,你放出自己的光明,那麼這個光明跟宇宙意識所有佛菩薩的光明融合在一起,那麼普遍的充滿了整個虛空之中,這種狀況才是真正的「圓滿十方」。

  我們今天就講「圓滿十方」這一句。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3: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等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二)

  『不二隨順』,「不二」即「一」,真理也。娑婆世界一般人的觀念是二或三,甚至更多。我們講「有天就有地」,就是二。男、女、陽、陰,善、惡,美、醜,好、壞,葷、素,天堂、地獄就是二,很多很「二」的現象。「神、鬼、佛、魔」皆二,「圓覺經」講「一」,「不二」是「一」,「一」就是真理。

  「嗡」:宇宙意識,零也。
  「啞」:一也,佛也,真理也。
  「吽」:二以上皆叫「吽」,也是「成就」的意思。

  「不二」,是平等無差別,同樣在一個境界,在光明三昧大定中,同樣是佛;此時就是「不二」,不二是真理。誰是「不二」?我就是「不二」,耶穌也講祂自己是「不二」,耶穌講「我就是真理」,「是道路的光,是腳前的燈。」開悟的人講自己是「真理」,真理是「一」、唯一,佛教講「不二門」,「唯一的真理」叫「不二門」,佛陀講「不二」,是講了義、最終、唯一的一個意義。世界上的眾生很少人知道真理,所以有時有歡喜、悲傷、快樂、憂愁、富有、貧窮,皆存在「二」,心中有時光明、有時又黑暗,很少人領會且進入「不二」的境界,除了開悟的佛及真正聖賢,其他都不能領會。什麼叫不二?是唯一的真理,是絕對的,才是真理,否則落入二邊,就有差別,一有差別,則絕不是真理。所以,佛陀聖教講「不二門」,「不二」、「唯一」、「絕對」;其他種種空理的別稱皆講「不二」。

  「隨順」更不簡單,今天盧勝彥坐在這裏講「圓覺經」,即是「隨順」。我可以不必坐在這裡,也可以不必說法,可以什麼都不做,為何要坐在這裡對著日光燈,錄影機前說法,這就是「隨順」。「隨順」二字包含非常廣,唯有「不二」的聖者,才可做到隨順。「隨順」與「不二」是相對的,一個無上智慧的人才懂、才能應用。佛陀要講這二字,講了很多方法去解釋,很難講清楚,唯有能領會佛陀聖教的聖者,才知道「隨順」這二字。

  大日如來周圍的四大侍者,都是「隨順」所生,四大隨順侍者是:「金剛嬉戲」、「金剛歌」、「金剛舞」、「金剛華鬘」。何謂「金剛歌」?將心中最美妙的音,用嘴唱出來。何謂「金剛舞」?把最好姿勢表現出來,就是舞蹈。何謂「金剛嬉戲」?就是把最快樂的事供養大日如來。何謂「金剛華鬘」?把最美妙的姿態、儀容,所有宇宙最美的東西,一切供養如來。大日如來為何要聽歌?要舞?要華鬘?要嬉戲?假如沒有這些就不叫「隨順」。大家想一想,用你的智慧、用你的腦筋想一想,世界上有何東西可表現你的快樂,什麼是世界最快樂之事?在大日如來四周的四大侍者已表現出來。最美妙的歌、最美妙的舞、最美妙美麗的一切動作,最快樂,唯此四種樂趣產生出來才有人間,才有法界,如果沒有這些東西表現出來,宇宙現象一片死寂。

  所以「不二」「隨順」是互相的,你得到「一」絕對的真理後,所擁有的是宇宙間恆久最快樂的事。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才叫「極樂」,如刪除「極樂」、祇剩「西方」,祇是一個淨土,淨土沒有「極樂」是不行的,淨土一定要有極樂。何謂「極樂」?真正極樂是「金剛歌」、「金剛舞」、「金剛嬉戲」、「金剛華鬘」,這是很深的,你們慢慢體會。我也是隨順眾生,我假如得到「不二」,我不作「隨順」,我就不度眾生。得「不二」,不隨順眾生就入涅槃,就不叫「隨順」。得「不二」,成佛後,跟眾生去做「歌」、「舞」、「華鬘」、「嬉戲」,用種種方法去度眾生,叫「隨順」。所以,攝召眾生成佛,一樣要「同事」於眾生,就是與眾生做同樣的事才能度眾生,否則如何度呢?所以攝召法有「同事」,就是同樣跟所有眾生生活在一起。雖然是開悟的佛,不隨順眾生祇是一個「不二」,一個佛,不隨順眾生就沒辦法度眾,所以要變化一個形體。今天變化一個盧勝彥,坐法座上,在日光燈、錄影機前跟大家談「圓覺經」,才叫「不二隨順」。

  你看師尊,他也要吃飯,上「一號」,有時也打噴嚏--平時不打噴嚏,一打噴嚏就是感冒。有時也會生病,有時也憂愁。也有數不盡的工作,跟人生活的差不多。也來個「金剛歌」,偶而也唱唱歌;「金剛舞」,偶而也dancing;偶而也「金剛華鬘」,金剛華鬘比較少,穿的都是喇嘛裝,現在加一件袍子,我也不化妝。「金剛華鬘」,「華鬘」是把頭髮弄的很漂亮,「鬘」是一種香,一種妝扮、裝飾品,很莊嚴、很美,把自己表現得很美--我沒有!我是露出本來的面目,從沒塗過口紅胭脂,都是用清水洗,金剛美比較少,有的是原來的氣質,看我就是原來的面目,不妝扮。

  「金剛嬉戲」呢?有的,師尊也做世間人一般快樂的事,遊戲、歌、舞皆有,就是華鬘少一點。有時衣服穿了一個禮拜,覺得味道不太好,換件新的,我有乾淨的習慣,祇要衣服有一點髒我就會換,這也算「金剛美」跟「華鬘」。我做的這些事情與世間人是同樣的,這是「隨順」。

  有時,師尊也喝一點酒,其實喝酒也是一種「隨順」,很多喝酒的弟子聽說真佛宗的師尊是不禁酒的。不是不禁酒,是叫你「不能醉」就可以喝,但不能醉,醉了就犯戒了。這樣也度了很多的酒鬼,因為他們喝酒,說真佛宗可以喝一點小酒,他就來皈依了,慢慢的就把酒也戒了,這是做什麼事情?就是「隨順」!師尊有很多弟子是舞女,沒辦法,去到那裏就順便開示佛法,所以很多舞女弟子,前很多,當然在美國沒有。開示佛法,也結了佛緣,結了善緣,這是隨順度眾生啊!所以我應弟子的要求唱一首歌,弟子就快樂的要死,心花開放,心花開放就結了善緣,祇要我唱這首歌能進入弟子的心中,弟子因歌起了恭敬與信仰之心,這就是隨順度眾生,歌裏面也有很美妙的法音。大日如來的四大侍者,「歌」、「舞」、「華鬘」、「嬉戲」,這完全是做隨順眾生的一種工作。

  「不二」、「唯一」的佛要度眾生,是要隨順眾生,但是祂的心,祂的本性,原來的佛性是不壞的;眾生有時不可以做隨順的事,佛是可以的,所以我講了一句話,「你不二嗎」?你不二,就可以隨順,「二」的話,有時是不可以隨順的,講清楚一點,佛弟子要守戒律的,因為他是「二」,他假如「二」時,就隨順下去,那就是墮落。墮落以後會怎樣呢?就變成三、四、五、六、七下去,不能祇有「二」,就完蛋了,永遠不能回到「唯一」。但是,佛可以,因為佛性本身不動,雖在唱歌、跳舞、遊戲、妝扮得很美,事實上祂的佛性本身是不變不動的。但是,假如佛性在不被污染的狀態之下,無論祂怎樣隨順眾生走,都是永遠清淨的。記住這一句話,「佛性的清淨永遠不受污染」,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去污染祂,假如你認為佛性是可以被污染,那麼祂就不是「唯一」。所以祇有落在二層次中才受污染,佛性的絕對是永遠清淨,任何一種遊戲、歌舞、華鬘都不會污染祂。在密教裏面既然都是清淨,何事不是清淨?這就是「唯一」的道理,祂永遠隨順著眾生,但佛性永遠清淨。

  你看看「不二隨順」這四個字,就可講出一篇大道理,不是那麼簡單可以講「圓覺經」的,世上的行者、法師、高僧大德,講「圓覺經」要講「不二隨順」,要真正講出其真理出來,眾生為何不能隨順呢?因為眾生是受污染的,不是「唯一」的佛,是有佛性,但佛性未顯,就落在二乘之中,所以他要守戒,佛弟子為何要守戒?因為他佛性未顯現出,真正佛性顯現出來時,跟眾生一樣生活時是「隨順眾生」,但是祂的佛性永遠是清淨,所以在這世界可以歌、可以舞、可以遊戲、可以華鬘的人不多。

  但是,我教大家,你們一樣可以歌、可以舞、可以華鬘、可以遊戲,但是不要越過戒律。所謂:「不二隨順」,其最深意義就在今天開示之中。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4: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於不二境,現諸淨土。」

  我們今天繼續講「圓覺經」。「於不二境,現諸淨土。」這句話,一般來講,這個也是很高深的境界。幾乎整部「圓覺經」的開始,都是講「禪定」、「三摩地」、「光明三昧」裡面很高深的這一種境界,都是很有禪味的。「於不二境,現諸淨土。」假如不了解佛陀的心,也是沒有辦法解釋這一句。這一句看起來是很深,但是事實上,今天所講的,的確很淺。不同的,以前是句子很淺,但講起來很深;但這一句是很深,講起來卻很淺。佛陀在世的時候,和所有的弟子及幾個大善人在一起,他隨時可以出淨土的。

  所謂「淨土」,就是清淨的佛國,很簡單解釋就是這樣子。那他怎樣出現這個淨土呢?

  佛陀本身有大神通力。好像有位大善人,他佈施了一片很大的土地,給佛陀做說法用。佛陀就指著天給大善人看,祂說:你看天,天就分開了,一層層的分開,出現了很多的天宮;然後他就請那位大善人看著天宮:「你喜歡哪一個天宮,將來你就出生在那一個天宮。」大善人一看,就在他喜歡某一個天宮的時候,所有的其它天宮都消失掉,剩下他喜歡的天宮,非常明顯地出現在他的眼前。所以,釋迦牟尼佛的大神通力不是一般凡夫眾生可以去想像、可以去測量的。祂可以隨時顯現祂的天宮出來。

  那麼,在這一句裡面,原則上,「於不二境,現諸淨土。」也就是說,在這個「光明三昧」的境界裡面,佛陀經常把自己的光明放出去,遍滿整個宇宙之中;接著呢,這個光明就到了十法界。所以,在祂進入「光明三昧」的時候,整個宇宙都已經變成淨土。包括「人道」、「阿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全部都變成淨土。所以,「淨土」這兩個字,不只是所有的天宮或者是清淨的佛國,甚至於六道的地方都己顯現成淨土。追究到最根本的淨土是在那裡呢?可以講,是在最圓滿的心。當圓滿的心出現的時候,幾乎任何一個地方都是淨土;而圓滿的這個心,不出現的時候,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地獄。這一句本身的意義在這裡。

  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在不二境中,現諸淨土。可以說,佛陀那時候,祂的心光發露,充滿整個宇宙,十方法界全部充滿著光明淨土。包括「人」、「阿修羅」、「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天道」都變成了淨土。

  佛陀在世的時候,顯現了很多天宮,給所有的大善人看。也顯現了很多的境界,給所有的羅漢、大阿羅漢跟所有的弟子看,這個都是很多當時的弟子親身所經歷的。像密教有四個天,不常為人所見,是一般顯教的經典裡面所沒有的,這四個天就是:「持明天」、「奧明天」、「密明天」、「圓明天」。這四個天宮,是屬於很秘密、很秘密的,你在一般的經典裡面,或者佛教的辭典,是找不出這四個天宮的。其實,天宮也是淨土:「天」其實也是淨土。

  那麼,在這個「不二境」當中,可以說,都已經變成淨土了。所以,就算佛陀祂住在娑婆世界,這個時候娑婆世界也變成淨土;祂住在天宮,那麼天宮也就成為一個淨土。

  甚至於佛陀在祂前世種種的經歷當中,祂所有的境界,都是淨土的境界。我們學佛的人,能夠得到這一句話,就是:「心淨,所有的地方都變成清淨。」你心裡清淨,任何一切的事、物、環境都是清淨。要體會這一句話,很重要的!這個淨土就是清淨的佛土,「一心淨,一切皆淨」。這一種境界,要能夠體會出來。

  像我們娑婆世界,有很多的順境、逆境。什麼是順境呢?例如:今天的工作很愉快,長官也給你升官,又給你加薪;今天的天氣很好,你心情特別愉快。那麼,明天呢?突然有一個不好的消息,你本來要升職的,講說要升職的,卻換了別人;本來要加薪的,變成沒有了;大家的臉對著你的時候,都是很冷的;天氣也變的很陰,像外面一樣都是霧,迷迷濛濛的,你心情變得非常的“鬱卒”(台語)。台灣話講「鬱卒」就是憂鬱,憂鬱就是很悶、很徬徨、很無助。覺得昨天是晴天,啊!晴空萬里,那麼今天怎麼是愁雲、濃霧瀰漫。只有兩天的差別,你就變化很多,昨天很快樂,今天就很憂傷。娑婆世界就是這樣子的。

  像昨天順境的時候,我們可以講:「哇!很好,非常開朗,一切很圓滿」。那麼今天,突然間變成烏黑一片的時候,你會覺得不好。但是你可以開解自己:「沒有關係啊!說不定明天又好了,說不定明天又升職了,又加薪。」因為這個天氣是變來變去的,總有一天會變好的。今天天氣雖然不好,但是明天會好啊!明天不好沒有關係,後天會好啊!總有一天輪到我嘛!不好的時候你要很沉著,要開解,你就會變好。所以,修行人的心情,不會因為環境的變化及天氣的變化來影響你自己的。不可以一會兒笑,一會哭。昨天你在笑,今天你就哭。你的心情完全受環境、人事、跟種種的影響,一直在變化,這個就不是修行人,這個是凡夫。一個行者是保持他心裡完全的光明清淨,在順境當中當然能夠開朗,在逆境當中也能夠開解,這個才是「不二境」啊!

  我昨天講了嘛!什麼是「不二」?同一個非常快樂的心情,就是「不二」。你一會兒好,一會兒壞;一會兒笑,一會兒哭;一會兒光明,一會黑暗;一會兒上,一會兒下,這個都不對的。這個就是「二」的境界,不是「一」的境界。行者保持了「一」的境界,永遠在清淨上面,到任何地方都是清淨的。

  跟大家講一下,我在陽間有官司,人家告我,現在已經解決了,這個沒事。人家告我的時候,我很緊張,緊張總不能表現出來,心情還是保持很清淨,愈煩的時候,我愈畫畫,畫得愈多。官司來煩我,好!我就利用這個官司,來盡量創作我的畫畫,我每天畫兩張、三張。不能說因為官司來了,你自己就很「鬱卒」,什麼都不想做,一定要等到官司解決了才來做,不是的!愈有這個困難來了,我愈要保持心靈的清淨,照樣畫我的畫,仍然畫出光明的畫。

  甚至於有很重要的官司的這個案情,來跟我講的時候,我還在畫畫,我說我不聽。很重要的消息來了,我也不聽。我畫我的畫,等畫畫好了再說,我把官司就擺在一邊去了。我的精神就集中在畫上面,我得到了畫的一種「三昧」的快樂,官司就不影響我的心情。一般人有官司、一個人有官司,是全家人都遭殃的。不只是全家人遭殃,我告訴你:全office都遭殃的。不只是全office遭殃,全宗派都遭殃!

  事實上是這個樣子,人有官司的時候,心上好像壓了一個大石頭,他永遠不能開朗,他會很煩的。遇到事情他會爆炸的,所以家庭會遭殃,office會遭殃,宗派也會遭殃的。

  還好,我有官司的時候,我還能夠保持著很沉靜,能夠很清淨的去作畫,創作了一百多幅的作品。這個就是利用逆境來刺激自己,使自己在修行清淨的方法。我是這漾子哦!

  昨天又有一個消息來了,昨天晚上,又有一個消息來了,又有人告我;這一次不是陽間的人告我,是陰間的人告我。這個人已經死掉了,祂在陰間告陰狀,跟閻王講說盧勝彥害了他,要我到陰間去理論。這個事情,假如陰間有人告你們,你們也不會知道,反正你們活著怎會知道呢?這個狀紙拿到我面前來給我看的。昨天晚上我看到狀紙,這個人死了,姓廖,台灣人,他在陰間告了我一狀,說我害了他。其實我哪裡有害他,我是救了他!不過,他到地獄去,他心理不舒服,他就告陰狀。這個事情很好解決,我今天早上就解決了。我今天早上,在我自己的密壇作法,就把這個事情解決了。陽間的事,是明著的、明的,是要律師啊、法官啊,這漾子,好像在作戰一樣啦!把事情戰勝了,才能夠解決掉的。在陰間,很好辦!因為,閻羅王跟我是老朋友。陰間就比較好辦一點,閻羅王本來就是我的朋友嘛,對不對!我只要跟他講一聲,這個事情的原由是怎麼樣,他馬上清楚。同時我也認為不應該罰那個姓廖的,也不要罰他,因為他本身有怨氣。沒有關係,所以我修了法,幫他將那個怨氣解除。昨天晚上我知道,他告我的陰狀。啊!你們在這邊所有的弟子當中,有人在陰間告你,你知不知道?不過也沒有人告你啦!因為你們的法務沒有這麼大,也不容易去得罪人嘛!因為我自己本身法務弄的很大,那麼有些人心裡也會不滿,那不滿的人,他有時候在陽間告你,你看陽間有人告你呀,對不對!陰間當然也有人告你啊,這是相等的嘛。這陽間有人不滿你,那麼,陰間一定也有人不滿你,這是相等的。但是,你不會為了這個事情亂了心頭,不會的。

  我們本身是一個行者,我們覺得,眾生的佛性,還是有的,只是一時的蒙蔽,沒有看清楚自己原來的本性,難免他就會這樣子。心裡有黑暗的時候,也有光明的時候;有快樂的時候,有憂傷時候;有舒解的時候,有抱怨的時候。一個行者,不可以這樣子的。

  因為行者本身是超凡入聖的。要學超凡入聖,他的心情永遠是保持著一種快樂。這個快樂是什麼快樂呢?就是自己嘛!什麼是自在呢?就是順境跟逆境都一樣的。就是「自在」嘛!順境你就快樂,逆境你就悲傷,這算什麼自在!所以,真正能夠得到大自在的,就是說,你順境快樂,逆境也一樣快樂。所以,現在我也已經學會了,順境我很快樂,那麼逆境我也會很快樂的,我永遠就是保持著一種快樂的心情。就算有打擊來,也不過是剎那、一下子而已,以後就沒有了,就煙消雲散,就是晴天。我們所有的行者,一定要做到順境跟逆境都要一樣快樂跟自在。

  佛陀說:「於不二境,現諸淨土。」就是清淨的佛土。出現清淨的佛土,充滿整個宇宙、十法界之中,那這個就是光明清淨的一種佛土。在這個佛土裡面,最重要的是快樂、自在。這經文裡面,有人解釋為:「菩薩住菩薩境界,羅漢住羅漢境界,天人住天人境界,魔鬼住魔鬼境界,畜牲住畜牲境界,地獄住地獄境界,各歸其所,個別以為住在淨土上。」這個解釋,在我看來是誤解。因為佛陀的光明到那裡,那裡就是淨土;那裡的眾生,都皈依佛陀,那裡的眾生就顯現佛性。這個才叫「於不二境現諸淨土。」既然是淨土,怎麼會魔鬼住魔鬼的境界?所以,「不二境」裡面,沒有所謂的魔鬼的。佛就是魔,魔就是佛,只有「一」,沒有「二」的,所以叫做「不二境」。既然是「不二境」,所有的十法界,全部歸為一,就是歸於佛,歸於光明淨土,這種解釋才是對的。今天就講到這裡。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4: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我們今天繼續講「圓覺經」。今天講的經文是:『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這一段經文,是比較長,但是都是菩薩的名字。這裡面我們要講解『什麼是菩薩?」,「菩薩」其實是梵文的一個簡稱,原意是「菩提薩埵」,「菩提薩埵」簡稱為「菩薩」。「菩提」兩個字,就是「覺」,覺悟的「覺」字。那麼「薩埵」呢?也就是「有情」,也可以講,是有情眾生,那麼菩提薩埵合起來呢,就變成「覺有情」。所以我們曉得「菩薩」,叫做「覺有情」。

  「覺有情」又怎麼說呢?也就是說,你用種種的方便跟種種的智慧,以真理去覺悟所有的眾生,讓他們得到成就,這就稱為「菩薩」了。

  所以,「與大菩薩摩訶薩」,這個「摩訶」的意思,還是「大」的意思。所以,我們講我們宗派的淨土--「摩訶雙蓮池」,其實就是「大雙蓮池」。「摩訶」兩個字就是「大」,「菩提薩埵」就是菩薩,我們講這個「菩薩摩訶薩」就是「大菩薩」的意思。佛陀在講經,是很稀奇的,祂經常講出一個數目,這個數目也是很驚人的,當時的這個數目,在講「圓覺經」的時候,有十萬人俱。十萬人俱,你說有多少!現在的法會,有十萬人參加的法會,是不得了的啦!我主持的台灣雷藏寺最大的法會,七萬人俱。七萬人俱參加,已經是人山人海了。那時候在整個虎山啊!好像我講過一句話:這所有的廁所全部壞掉呢?因為只要每個人按一下,就水淹雷藏寺了,每個人上廁所就水淹虎山了。這個七萬人,實在是很恐怖的。這些人,整個山上、山下,整個半山之間,人都跟螞蟻一樣。而佛陀更不得了,祂在講「圓覺經」的時候,有十萬人俱,比我們最大的法會,草屯虎山雷藏寺的法會七萬人俱更多出三萬。想想看這樣子的法會場面有多大!

  這個佛陀,據我本人所知道的,在靈鷲山的法會,這個靈山法會,很多人到了印度,去看八大勝地,一看到靈鷲山的山頂,佛陀說法的法台,便說:唉!怎麼只能夠站五六百人而已。事實上那個地方,就是一個圓形的小廣場,多出一千人都會掉到山底下去,沒有辦法站的。那為什麼佛陀講經的時候,每一次都是「三千人俱」、「十萬人俱」、「五萬人俱」?哦!都是好幾萬的。當時那裡能夠在靈山海會裡面?怎麼能夠聚集那麼多人呢?所以有很多人就提出這個疑問:是不是佛陀說法的時候,把這個數字弄錯啦!說不定這「十萬人俱」,只有一千人俱。那麼一千人呢,乘以多少就變成十萬了?一千人要乘以一百吧!乘以一百,我沒有數字觀念的,數字經常弄錯,跟佛陀一樣。佛陀的數字,祂的數字是很大的,每一次都是像「三千大千世界」啊、「恆河沙數」啊,不得了!每一次一講經,菩薩就是講恆河沙數。你說恆河沙數怎麼數?根本沒得數!隨便抓一把恆河沙,就是好幾萬了。你想想看,恆河沙有多少?所以佛陀對數字的比喻,用得很深奧,這當中是有原因的。大家看底下的這些大菩薩就知道,這個只有我勝彥知道,別人都不知道。我告訴大家這是真實的:只有盧勝彥知道,別人都不知道。為什麼?講下去你就知道。

  這裡面講來的菩薩當中,有十二位大菩薩,是為上首。有文殊師利、普賢、普眼、金剛藏、彌勒、清淨慧、威德自在、辯音、淨諸業障菩薩、普覺、圓覺、賢善首菩薩。這一共幾位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剛好十二位。這十二位大菩薩為上首。十二位大菩薩是哪裡來的?也許你們聽過我說法,你們就知道。沒有聽過我說法的,你們就不知道。你以為這十二位大菩薩都是人哪?祂們不是人。現在有很多罵人的話:「你根本不是人」。事實上,這十二位大菩薩,真的不是人。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十位大弟子,有五百羅漢,還有很多很多的聲聞。跟隨的這些施主,這些眷屬很多。但是這些菩薩哪裡來的?這些菩薩其實都是住在虛空的,在三昧之中出現的。

  佛陀講經,不只是在娑婆世界講。你要清楚,你才能夠知道釋迦牟尼佛本身的大神通力。

  祂是在什麼地方講經呢?當然是在「靈鷲山」講經,在「竹林精舍」講經,在「給孤獨園」講經,這個都是有。娑婆世界,都是在地上的,在平地上的。但是祂也在「忉利天宮」講經啊,那是為了摩耶夫人,祂上升忉利天宮,在娑婆世界失蹤。

  祂到天上界講經,在天上界講經,誰聽啊?當然是一些天人,天上界的天人才能夠聽得到。一般的老百姓,娑婆世界的人就聽不到了。

  另外,祂講「華嚴」,祂是在三昧之中講經。什麼是「三昧之中」講經?就是在禪定,入三昧地的時候,祂才能夠講經的。這個就更不簡單了。這一本「圓覺經」就是在三昧地的時候,祂才能夠講經的。這個就更不簡單了。這一本「圓覺經」就是在三昧地裡面講的,不是在靈鷲山,也不是在任何一個地方,不是在娑婆世界。事實上,是佛陀進入光明三昧的時候,祂在一個法會,這平等境界裡面,來了很多的佛菩薩,這些佛菩薩就聽釋迦牟尼佛在三昧當中所講的經典。這一本「圓覺經」是這樣子講的。現在這樣子講,大概你們也可以清楚。

  這個佛陀的數字,是這樣子出來的。也就是說,祂在禪定的時候,所有的菩薩下降,跟所有的娑婆世界的眾生一起聽祂說法,有這個現象。

  那麼這一本,可以說:佛陀進入光明三昧的時候,進入一種「光明三昧平等法會」的時候,虛空中所有的菩薩下降聽佛陀講經。那麼,在這個三昧裡面,地方就很廣大了;你說十萬人,也可以容納得下,一百萬人也可以容納得下,一千萬人也可以容納得下。所以,這「十萬人俱」,是不用懷疑的。那麼你們會說:「十萬人聽法,滿山遍野,沒有麥克風,行嗎?」行!釋迦牟尼佛本身在說法當中,祂並不一定用祂的言語發出聲音來,講了大家知道了。佛經裡面有講到:一默一聲雷。不講話,就是一個沉默,就打一個雷,這個意思是講說,祂沉默的時候,祂也能夠說法的。所以,一般在解釋這個經典的人,他沒有到那個境界,是沒有辦法去了解佛陀的說法的。所以,難免就會產生很多的懷疑出來。「十萬人」,那時候又沒有麥克風,怎麼每個人都可以聽到說法呢?哪裡來的地方,能夠容納十萬人呢?佛陀說法的地方,也沒有一個道場可以容納十萬人的。但是今天大家可以知道了,釋迦牟尼佛是進入光明三昧,在平等法會之中,跟所有來自虛空中的菩薩,十萬人俱,開示說法。要這樣子講,才會清楚明白,假如不這樣子講,世人都會迷糊。那麼,你知道跟十萬人開示說法,把心光流露就可以了,不用嘴巴講的,嘴巴講的是在娑婆世界。在天上界所有的佛菩薩,不必用嘴巴講的。心光顯,就通通都出來了,還要用嘴巴講,那麼麻煩!

  好像我們台灣人,在演布袋戲,用ㄅㄧㄣˋ的(台語)。什麼是用ㄅㄧㄣˋ的?就是講得快一點。好,打鼓三聲ㄉㄡˋㄉㄡˋㄉㄡˋ,就完了。就是說,以前演的這些,再重新講一套給你聽。好像碰到這一個人了,那麼他就說,我要報告一些事情。好,你報告。那他就講ㄉㄡˋㄉㄡˋㄉㄡˋ三聲,他就說,哦,我知道了。用這個簡單的方式。

  那麼佛陀說法的時候,根本祂也就是用ㄅㄧㄣˋ的,不會那麼囉嗦的。心光發露,每個人接到這個光,通通都明白啦!祂放出一個光出來,那個人接收了光然後再放出一個光出去,祂就通通都明白了。

  其實在天上界白「光音天」,就是這樣子的,以光來代表音,就是「光音天」嘛!大家剛剛知道,有一個天叫做「光音天」。你知不知道意思?其實,「光音天」以光來代表聲音,就是「光音天」。你知不知道意思?其實,「光音天」以光來代表聲音,就是「光音天」。祂們見面的時候,放一道光就知道了,祂也放一道光,祂也放一道光,就是Say Hello!彼此之間過去的時候,好像我們車子,在高速公路開,或者在Local的地方開,看到朋友,這個燈光閃一下,就是表示,唉!他看到熟人。光音天就是這樣子的。

  所以,佛陀說法,「十萬人俱」,它上面沒有寫用麥克風講。「十萬人俱」,你說十萬人,喊的再大聲,也有很多人聽不到啊!沒有麥克風的時候,不用嘴巴講的,這個完全就是心光流露的說法,住在光明三昧的說法。這樣子的解釋大家才能夠清楚明白,不這樣子講,不明白的。

  但是,有很多人說:盧勝彥見到釋迦牟尼佛,很多大法師都不信的。「那嗚這款代誌」,哪裡有這種事。台灣話,「那嗚這款代誌」,哪有這箄事呢?怎麼會沒有這種事呢?佛經上講的比比皆是。要見到佛陀,你進入祂的三昧,你就可以見到佛陀。你今天要去見彌勒菩薩,到「兜率天宮」,「兜率內院」,聽彌勒菩薩說法,很簡單!你進入彌勒菩薩的三昧。你今天要見到大日如來,你進入大日如來的三昧,你就可以見到了。這些為什麼一般人見不到呢?怎麼不相倜能夠見到這種事情呢?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進入三昧,不知道三昧是什麼!只知道三摩地,四摩地--就是睡覺。他懂的睡覺。睡覺是可以進入「睡覺三摩地」,你睡覺也可能見到很多的幻境,那也是一個法界。你睡覺的所見,也是一個法界。同樣的,你進入釋迦牟尼佛的三昧,你一定可以見到釋迦牟尼佛。今天,我盧勝彥講這一句話,就是跟大家保證,只要你能夠進入釋迦牟尼佛的三昧,保證你一定見到釋迦牟尼佛。假如你沒有看到釋迦牟尼佛,你來找我;就怕你不能進入釋迦牟尼佛的三昧,你只要進入了,你絕對看到佛陀。

  我跟大家講了,是這個樣子哦!我常常講,我的法身遍滿虛空之中。弟子只要唸:「嗡咕嚕蓮生悉地吽。」十萬遍,你在禪定的時候,或在你睡夢之中,師尊旳法身,一定進入你的夢中,或你的禪定之中,你可以見到師尊。不管你在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或者不管你在外太空,一樣的,整個娑婆世界跟整個宇宙,都是同一個點的。這一點要清楚明白。所以有很多弟子,遠在幾千里、幾萬里之外,在他的夢中、禪定中都可以見到師尊。什麼原因呢?因為他進入三昧,他攝召,他唸咒,觀想攝召,用意念攝召,進入了那一個境界裡面,就可以得到法身的顯身。甚至教他咒語,教他如何修行,告訴他種種的答案,這個是很簡單的事情。

  所以,今天跟大家講這個經文:「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這些跟所有的大菩薩,有十萬人在一起。這些菩薩的名字,都是從虛空中來的。包括所有的眷屬,皆入三昧,一同住在那三昧裡面,才可以講經說法的。不能進入這個三昧的得不到佛陀的教法。他聽不見、看不見,那麼同樣的,同住在如來平等法會,同樣的在那境界裡面,一起參加了釋迦牟尼佛的「圓覺經」的法會。這個講得夠清楚了。釋迦牟尼佛,開法會,不只是在「靈鷲山」,不只是在「竹林精舍」,也不只是在「給孤獨園」,祂是在虛空之中,在三昧之中,做了法會。祂甚至在「忉利天宮」講「地藏菩薩本願經」,給摩耶夫人。

  所以,佛陀本身,是可以在三昧之中、虛空之中辦法會的。今天,師尊的這個法會,也不一定在娑婆世界啊,你們在千萬里之外,只要你進入三昧,照樣可以接受到法身的說法,時時刻刻在說法。所以這個「理」是可以通的,「事」也是可以通的。由這裡你就可以知道,這所有的疑惑都可以解開。要明白: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是非常深奧的。

  今天假如我不這樣子講,你光看這一段經文,你們是看不出來的。我今天這樣子講,大家才能夠清楚明白:為什麼有十萬人俱,在那裡說法?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04: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

  我們今天繼續再講「圓覺經」。『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今天我們就講這一段,這個文殊師利菩薩,大家都知道,我們到一般佛寺去,到大雄寶殿,我們看到騎獅子的,就是文殊師利菩薩,那麼騎象的,就是普賢菩薩。佛陀的一般侍者,有些是用大迦葉跟阿難尊者,右邊是大迦葉,左邊是阿難尊者,中間是釋迦牟尼佛。有的是配上文殊師利菩薩跟普賢菩薩,都可以的。文殊師利菩薩,祂又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因為祂本身,祂的智慧是無上的,在當時文殊師利菩薩,祂的聲名遠播,一直到今天為止都稱祂是屬於「第一的法王子」。所謂「法王子」就是說,佛法在世間,第一位的上首,都稱為「法王子」;就是祂的地位非常高,而且非常尊貴,也是非常殊勝的。那麼祂在這個大眾之中,從座而起,就是祂坐在首座的位子,從這個座位站了起來,頂禮佛足,就是禮拜佛足了。

  「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我們來談一談這個「頂禮佛足」。這是佛陀當時教大家,很高而且最尊貴的一種禮節,它是用頭去禮佛,去觸到佛的腳趾頭,稍為碰了一下,這表示釋迦牟尼佛祂的腳踩在你的頭上,這在印度來講是很尊貴的一種禮。那麼現在的人,很少用自己的頭去承佛足,但是,現在印度也有一種禮貌,就是用自己的手,去碰你最尊敬的上師的足。現在的禮貌是用手,來摸這個足,這表示還是在你旳足下;當時的禮貌,就是用頭,去碰佛陀的腳趾頭,表示佛陀的腳踩在你的頭頂上,這是一個很尊貴的禮。所以,這個叫「頂禮佛足」,佛的腳踩在你的頭上。但事實上,不是這個樣子,是你的頭去碰佛的腳,不是碰祂整個腳,而是去碰祂大拇指的腳趾頭,輕輕碰一下就好,不要太多。很粗魯的頭,很重又很硬的,這個“˙ㄎㄛ”一下子,就把佛的腳弄得都腫起來,那就變成黃財神;黃財神右腳的大拇指常常在痛,可能就是被這些弟子用頭面頂禮,把這黃財神的腳趾磕痛了。

  其實,頂禮有很多種,當初佛陀教我們頂禮的時候,是這樣子教的,它有一種跪法,叫做胡跪。你看這個彫像有胡跪合掌,什麼叫「胡跪合掌」呢?就是說,他的右膝蓋是跪著的,左膝蓋是立著的,然後合掌。當初聽佛說法,都是胡跪合掌。胡跪合掌就是右膝蓋頂著地的,那麼左膝蓋是立著,這個叫「胡跪」。頂禮佛陀的時候,是用五體投地。五體投地是怎麼樣子頂禮呢?所謂五體投地,可以講是五肢,五肢就是兩個膝蓋碰地,兩隻手碰地,跟額頭碰地,這就是五個地方,用五個分肢去碰地的,就叫做「五體投地」。那麼後來演變成為雙手承佛足,就是跪下來兩隻手伸出去,表示承著佛的腳,雙手承佛足。跪下來以後,掌是朝下,然後翻開來,這青示承佛足。有的說法是,「翻開來就是給佛陀看,有沒有做錯什麼事,做錯了事就要打手心」,其實不是,應該講,翻開來的意思,這表示「承佛足」。

  有很多人解釋說,翻開來讓佛陀看你的手,最近有沒有做錯事,做錯事就是像小學生。小學時代,老師拿著掃把,(以前掃地的那種,比較粗,專門掃葉子的)打手心,這個就很好玩。打手心的事情,我每一次排隊,要打手心的時候,就排在老師最喜歡的那一個學生的後面。老師要打手心,一個一個打,打到他最喜歡那一個,他說算了,不打了,那我排在後面,剛好也是一樣跟著不打了,不被人家打(笑!)。你排在老師最喜歡的那一個學生的前面,一定被打,排在他後面,一定不會被打。我們曉得那位老師最喜歡哪一個學生,這個私心,老師的心,當然我們不要講老師的心,每一個人的心都是稍微偏一點,為什麼會偏一點呢?因為老師他有特別喜歡的學生,因為這個學生,每一次都參加老師的補習,而且他呢,他的父親在公賣局做事,逄年過節的時候一定有wine(酒),到他家去,所以他不受老師打,每一次要打到他的時候,他就很鎮定,老師一看到他,也捨不得打他,就說:「好,到這裡為止,可以了。」這樣子。所以我覺得,怎麼會講到這裡來了,我覺得人啊,總之啊,都還講一點情面,還講一點情啊,這些事情。

  頂禮方面來講還有很多種,在密教裡面有所謂的「大禮拜」。「大禮拜」頂禮是誰發明出來的?在佛陀的時代並沒有像這樣的大禮拜,但這個大禮拜是氣功的大禮拜,可以講是運氣的。這個大禮拜,每一次要大禮拜以前都先要吸一口氣,吸一口氣,把氣沉下來,沉到底,把身體往前撲,這一段時間,都是在做「寶瓶氣」,這是氣藏著,下去,然後再起來,再呼氣,這種禮拜啊,可以把這個中脈整個拉直。這裡的大禮拜,跟密教的不同,這是可以講是氣功的禮拜。那麼這裡面介紹這些禮拜法,這是有大禮拜,這是氣功禮拜,還有胡跪。大禮拜法也是全身都要趴下去的,觸地就要馬上站起來,那麼出去的時候,這整個身體,往前衝,伸展,就好像把中脈拉直,這個是密教特殊有的,那麼可能就是以前祖師裡面有練氣的,他知道這樣子做,可以使中脈在大禮拜當中伸直。

  再講胡跪,胡跪有時候我們這個右足跪在地上,這個右膝蓋碰地,那麼左足伸直,累的話,佛陀會講,你們可以換一換,變成左膝蓋觸地,那麼右膝蓋可以伸起來,那時候的胡跪方法是這樣子的。女弟子聽法,大部份都是長跪形,什麼叫「長跪形」呢?就是兩個膝蓋全部著地,那麼用自己的趾頭撐著自己的身體平衡,這樣子聽法;實在是很累了才坐,坐在自己的腳上,也是用跪的,兩個膝蓋都是一起碰地的,這個都是「胡跪」的方法。頂禮佛足,就有大禮拜、五體投地、胡跪,這個都是的。我宗派裡面又有「觀想大禮拜」,我們觀想大禮拜,著重的點在哪裡?因為這個是我們真佛宗裡面特別有的,因為在修法當中,假如跟很多人一起修,大家都做禮拜的話,次序會亂掉,為了使心靈非常的平靜,做大禮拜的時候,就用觀想大禮拜。觀想大禮拜的時候,可以使心靈非常的平靜,那個是用意念,來做禮拜。先佛龕手印,再用菩薩手印,再用菩薩心印,再用金剛手印,最後用稽首平等手印,這樣子用意念的禮拜,也可以講是最虔誠的。你知道意念禮拜,你也要觀想拜下去,跟大禮拜是一模一樣,並沒有什麼差別,只是你在禮拜當中用意念而已。

  我們一般人做禮拜的時候,有時候是不用意念的。但是我們真佛宗,是用意念去禮拜的,也等於是在訓練你的意念,你意念做得很好的話,是一種禮拜的功德,也是很好的,很不得了的,因為我們密教的修行,幾乎都是用意念在修行。

  那麼今天就講了密教的大禮拜,有所謂的「五體投地」的大禮拜,有「胡跪」的禮拜,有女子的「雙膝長跪」的禮拜,又有我們真佛宗的「觀想大禮拜」,你就可以了解以前佛教種種的禮拜情形。

  「繞三匝」,就是順著釋迦牟尼佛右方繞三圈,繞了三圈也是表示很尊敬的意思;那麼「長跪」,他這裡寫要跪,就是一般女子的長跪,把身子豎起來,兩個膝蓋著地,應該是「胡跪」。那麼「叉手」,叉手也就等於是合掌了,叉手應該就是合掌了,也有講是「中指交叉」,有這樣子的說法。一般來講,合掌就可以了。而「白佛言」,所謂「白」,就是「說」的意思,就是「陳訴」的意思,跟佛陀說話,右膝跪地,雙手合十,恭敬的對佛說,就是對佛陳述,他想要講的一些話。

  今天就講這一段。

  嗡嘛呢唄咪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3-12-2024 05:57 AM , Processed in 0.13575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