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钦生

【受用一生的圣贤大智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3-4-2009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篇 《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有个小孩在家里从来不扫地。有一位长者进了他家,就跟他说:“地如此脏,为何不扫一扫?”小孩就说:“我这个手是用来扫天下的。”口气真大!很多小孩说以后要当大官,要当大企业家。结果看他的房间乱七八糟。这位长者就跟孩子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就连屋子都扫不好,如何能够扫天下?同理,连自己的卧房都整理不好,又如何能当企业家?

《弟子规》也是管理学,是基础管理学。有条不紊的习惯要从幼小时开始扎根。家长不要只想着以后让他学企管,他就会了,现在要先打基础。一个企管硕士来应征,然而他的家里、房间都很零乱,这样的人你是否敢任用?所以,他学到的管理学都是纸上谈兵。

卢叔叔曾经跟我说过,他到分公司去巡视,一定会去看看这些分公司的主管,他的桌子是否整理好,他的档案是否都归档了。假如连这些小事都不能处理的有条不紊,公司的工作就很难循规蹈矩去完成。所以,小地方大学问,都可以从细小之处,看到一个人的心是定或是乱的。

因此,培养孩子做人做事的能力,一定要从小扎根。一些成功的企业家都有火眼金睛,一看就得知一个人做人做事的火候到何程度,欺骗不了他。所以,很多人觉得:我用大学、用硕士的文凭,就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假如他做人做事不好,肯定不会被这些很优秀的企业家所录用。因此,为孩子往后能到一个非常有前景的企业去做事,现在就要把基础打好。



[ 本帖最后由 钦生 于 24-4-2009 08:3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4-2009 08: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以后我的小孩,不管男或女,我都要教会他们扫地和打理周围整齐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09 08: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0# 小薇CT_Girl 的帖子

其实很多父母宠爱孩子不让他们做家务反而错过了让他们学习办事能力的机会!

爱反而变成了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4-2009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篇 《从小要教孩子做家事》

小孩最强的能力是模仿。我的外甥差不多在两岁左右时,有一次,他母亲在擦桌子,刚好离开一会,他就拿起抺布在那里擦。

结果我姊姊走过来,就对他说:“俊玮,这么小就懂得帮妈妈擦桌子,真是个孝子!”孩子听到妈妈的话,抬头挺胸,擦得更起劲。

妈妈接着又对孩子说:“我们擦桌子,假如把边角都擦干净了,那就擦得很圆满。”一来成就孩子的孝心,再来藉此机会教导孩子如何把事情做好。什么时候教?一岁、二岁都能教。当他养成习惯,从小就会很勤快,其实我们已经帮助孩子奠定非常好的做人做事的基础。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孩头脑特别好,交代他办事特别灵活,这样的小孩往往在家里都很认真帮忙做家事;因为他做事的经验愈丰富,就得到愈多的锻炼。

孩子为什么会懒惰?根源何在?假如当孩子帮助妈妈擦桌子时,这位妈妈跑过去气冲冲地说:“哎呀,你搞的什么!走开,不要在这里捣乱。”孩子以后会不会来帮助做事?不会了。所以,做父母的要抓住机会教育,不然很多好机会就当面错过。等到孩子已经都不会帮你做家务事了,那时你再生气也无济于事。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一定要愈早愈好,因为一旦养成懒惰的习惯就难以纠正。

很多家长都对孩子说:“你只要把书给我念好就行,其他的事都别管。”这样好不好?不好!孩子只会念书,其他事都不做,对他来讲,他能否信任自己做事的能力?不信任。他愈不信任就愈不敢去承担工作,愈不敢承担工作就愈没有责任心,这都有连带关系,我们要深思熟虑。孩子多多去活动,对他的身体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活动中,孩子也会感受到母亲操持家务的辛劳,心生感恩。正如俗话所说“惜劳”,孩子真正付出,真正去劳动,才会知道感恩,才会知道付出者的艰辛。所以,不能让孩子不劳动,绝对不能让他养成懒惰的习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4-2009 07: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篇 《从小要提升孩子的生活能力》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孩子要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不要把生活搞得很杂乱,这相当重要。我们看看现在的孩子,不要说照顾别人,连自己都不能自理。有些大学生每次回家都背一袋东西,什么东西?衣服。一进门给父母的见面礼就是一堆脏衣服。

还有个怪现象,暑假结束了,学生就把那些脏衣服直接放进垃圾桶丢了,床单也不要了,这太浪费了!假如孩子养成如此浪费的习惯,他这一生的败迹已经显露出来。你虽然能赚很多钱给他用,但他自己是否能赚那么多钱?可能就相当困难。

所以,我们教导孩子,从小就要让他们自己洗衣服,自己洗碗。其实孩子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做得很欢喜,因为他觉得自己学会了,能力提高了,有一种成就感。

有个小朋友在家里从来不帮忙做家事,结果轮到他洗碗,他看看那个碗盘就走了,仍旧不洗。老师怎么办?按兵不动。吃饭时间到了,菜都煮好了,碗还没有洗,老师也坐在那里等着他来洗碗。这个小朋友没有办法,就赶快去把碗洗干净。接着老师跟他说:“我们是过群体生活,每个人都有本分事,假如你不洗碗,就没有碗用;假如老师不煮饭,你也没有饭吃。”因此,应该尽心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从小让孩子们多做事,生活能力就会提高。一个人生活不求人,就会过得很自在、很轻松。假如遇到一点小小的事情都无法处理,还要找人帮忙,还要花钱,很有可能他就生活在依赖别人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4-2009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篇 《为什么孩子生活没规律?》

我曾经问过学生:“今天吃过早餐的举手?”一看,差不多一半都没吃早餐。

我接着就问:“是不是妈妈没有做早餐?

他们说:“妈妈还在睡觉。”所谓早餐,就是把钱放在桌上,上面写着“早餐”两个字,家长只管出钱。请问出钱的家长有没有真正去了解,孩子是否买了早餐?没有!家长不知道早餐的钱变成了电动玩具,变成了一大堆有色素的零食。假如孩子吃这些东西吃上半年、一年,体质绝对直线下降。

很多孩子都去打电动玩具,没有去吃早餐。为什么我会知道?当老师的要关心孩子,关心学生。我教的是六年级学生,六年级正值发育期,特别容易饿,差不多十点左右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了。所以,我的抽屉里随时都会放着饼干,他们都很爱吃我的饼干。很多学生基本上在九、十点以后,上课时脸色就有点发青了,一看就知道是肚子饿。经过了解之后,父母给他的钱没有买早餐,而是拿去花掉了。为人父母要让孩子生活有规律,自己要做出榜样,要让孩子的三餐正常,就要多付出一点而你的付出对孩子将是一生的影响,无论是对他的身体健康,或是父母所做出的榜样,对他都非常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4-2009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篇 《勤劳得人缘》

我在教书的过程中,曾经教过自然科,每一次上完课就有很多器材要收拾。有几位学生都很自动留下来帮忙整理打扫。看到这样的学生,内心有什么感受?心生欢喜。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一定会多加照顾,所以孩子勤奋就很容易得到长辈的提携、关怀和爱护。

与平辈相处,假如孩子很勤奋,对他的人缘也是有直接的影响。比如说,他到大学去念书,假如跟几位同学同住在一个寝室,他一进去看到别人在打扫客厅,他就立刻动手跟着一起做,懂得处处帮助他人,处处体谅别人辛勤劳动。虽然还没有相处,但这种行为已经赢得同学对他非常好的印象,很容易就融入团体之中。

但是,假如他在家里都不愿意做这些事,到了团体里,别人在打扫,他依然看着他的电视,其他同学对他的观感就不会太好。在家里不帮忙做事,就不知道做事者的辛苦。有时拿了东西还乱放,别人要用的时候找不到,这时他在团体中的信用跟印象就会愈来愈差,别人的怨言慢慢积累,到最后就会爆发出来。所以,劳动的习惯与人际关系是直接相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4-2009 10: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篇 《教俭亦慎始》

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位老师拿着纸杯喝水。这个孩子见到后,很想要那个纸杯,这位老师就把水递过去说:“来,这个杯送给你。

他的父亲马上走过来说:“老师,我们带了茶壶,您自己喝吧!

这位老师没有搞清楚是何意思,就随口说:“没关系,只是一个纸杯,就让孩子喝吧!

结果这位父亲很坚持,而且用他的眼神告诉那位老师:“老师,我们真的带杯子来了,不用了。

此时老师马上感觉到是父亲要教育孩子,后来他就离开了。刚离开,这个孩子就开始闹情绪。他的父亲就跟他说:“爸爸跟你说,这个杯子都是砍伐树木而做成的,你多用一个杯子可能就会多砍伐一棵树,所以我们尽量少使用纸杯,能省下纸杯就要省。”:@

这个孩子还是有点情绪,父亲又说:“假如你再胡闹,爸爸下次不带你出来了。”:@

所以,让孩子珍惜任何一件东西,也要坚守“慎于始”,一开始就要坚持教导。如果让他养成了浪费的习惯,之后再来纠正是很不容易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4-2009 1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原来生活里头有好多的细节是我们常常忽略掉的
习惯真的要从小培养呢~ 我的某些坏习惯,改到现在都还改不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4-2009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7# 小薇CT_Girl 的帖子

成年人如果有坏习惯就需要自己反省了咯!
因为长辈都不会再提醒我们了!因为怕我们丢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4-2009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的这一篇让我想起近期看的一部古代戏【盛世仁杰】
里头的ngai王(不会写那个字)对自己的孩子说:天大的事有啊爹帮你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4-2009 08: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0# 小薇CT_Girl 的帖子

我爸爸常常跟我妈说:“难道你要顾他们一世人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4-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人接物篇 《仁爱存心》

有个小朋友中午刚睡醒,另外一个当值日生的小朋友就把他睡觉用的垫子抽出来,刚好他起来还没有站稳,这样一抽这个小孩子就倒到一边去了,头撞到了墙壁,不算很严重但也很痛。老师就批评了这个收床垫的小朋友。:@

当天晚上回去,他的母亲打了一通电话到幼儿园来,她说:“孩子好像喊头痛,不知道今天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老师才警觉到孩子撞得有点严重,就赶快让她母亲带去检查一下,结果没什么事。

时隔一天,老师就对这个小朋友说:“你撞了以后头痛,就一定要告诉老师,不然很可能撞得严重而没有医治,身体会受损伤。”

这个小朋友就对老师说:“老师,因为我被撞倒,你们已经批评这个小朋友一次了,假如我又告诉你们我的头在痛,这个小朋友又要再接受一次批评,可能回家之后又要被他妈妈骂,所以我才不愿意讲。”一个孩子才五、六岁,他可以做到时时替人着想,我们这些老师听了也非常受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009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人接物篇 《仁爱待人》

有个孩子自己的拖鞋坏了,就换了一双新拖鞋。可是有一点坏的拖鞋,他又舍不得丢,因为他学了“勿厌故,勿喜新”,对旧的拖鞋有感情,就把它放在床下。

他同学的鞋子也坏了不能穿,老师就跟他说:“你去把你那一双旧拖鞋拿来给同学穿。”

后来老师发现,那一双旧拖鞋是穿在他自己的脚上,而那一双新拖鞋居然是穿在他同学的脚上,老师被孩子的行为感动了。他真正做到了“财物轻,怨何生”,而那位同学一定会感受到他非常地关心,在无微不至地照顾自己。

我们当下就鼓励了这个孩子,你确实是孔夫子的好学生。接着我们进一步说,在这些同学中你是大哥哥,所以你往后一定要做好榜样。我们肯定孩子,称赞了孩子,还要让他立志,不忘让他提升自己的定位,鼓励他在品德方面能做大家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2009 09: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3# 钦生 的帖子

记得以前在工地实习时,有个凶神恶煞的印尼外劳来到我旁边坐下来
他看到手上带着串佛珠就跟我要。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给他了(那个是爱人送来保护我的  )。
然后就跟那个凶凶的外劳说:‘’ini ada sembahyang punya, nanti awak boleh sentiasa selamat...''。结果他整个很凶的脸软下来,静静坐着一句话也没有说。 那时我觉得应该是我感动到他,不过看了楼主的故事后,发现原来我才是被感动的人 ,才懂 “财物轻,怨何生”
后来那个外劳天天都带着它一起工作。

[ 本帖最后由 Nightreelf 于 1-5-2009 10:0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009 10:0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74# Nightreelf 的帖子

现在的人都是重视钱财而忽略了仁义所以社会冷漠、治安败坏。。。

如果人人都能学习“财物轻,怨何生”,社会就能够安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2009 10: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人接物篇 《助人为乐》

助人就是亲民,就是利他。自利利他才能让生命得到快乐,助人为快乐之本。当我们真正能念念为众生,时时都会感到很充实、很快乐。要让孩子懂得助人,绝对不单只是言教,还要有身教,甚至于你要让他亲自去体验、去感受,形成一个环境的影响。

有一班学生,老师很认真教《弟子规》。去年的三八妇女节,学生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们打算明天三八妇女节,每个同学带两朵花来。”

老师很惊讶:“为什么带两朵?

他说:“一朵送给学校的女老师,一朵献给我们自己的母亲。”

老师听完很高兴,孩子自己想到要付出,要表示感谢,他当然要随喜功德。隔天他的学生每个人都拿着花在校园里送给学校的女老师。

在送的过程中,有个男同学就跑回来,笑得很开心,然后跟他的老师说:“老师,我把这朵花送给一位女老师。”

老师就跟他说:“你在这种场合中有什么体会?”

同学说:“施比受更有福。”当他真正常常施予别人,内心就会充满喜悦。当孩子能尝到这种法味,世间的欲望对他而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5-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人接物篇 《施比受更快乐》

物虽小,勿私藏”,一是不贪,二是虽然是自己的东西也不要占为己有,应该懂得付出,然后培养孩子要有慷慨的态度。不然,孩子得到东西,只希望自己吃,他的心胸就会愈来愈狭窄。

有几位孩子一起上课,他们也住在一起。其中有一位孩子的母亲,拿了几罐牛奶来给他的孩子。跑到房间里面,告诉儿子说:“这都是给你喝的。”唯恐其他的同学看到。于是孩子在喝这罐牛奶时,也偷偷摸摸地喝。而营养确实是补充了,但是对孩子的人格会形成不良的影响,他喝那几罐牛奶也不痛快,吸收状况也不会很好,因为要遮遮掩掩。

他们的老师很仔细观察到这一点,当天晚上就跟这位小朋友说:“你有这么多瓶牛奶,何不与众同乐,好东西要与好朋友一起分享,你愿不愿意拿出来给大家喝?”结果孩子说:“!”其他的同学都很欢喜。

此时一个很微妙的现象发生了,当我们很愿意付出时,就会唤醒很多人的欢喜心,所以大家都会替别人着想。当他牛奶倒得过多的时候,这些小朋友会说:“好了,好了,其他的同学还没有喝到。”因此,每个人都有牛奶喝。

这几个同学要喝的时候,都一起说谢谢这位同学,所以他也很高兴,施比受更有福。当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写:“今天请大家喝牛奶,觉得那一杯牛奶特别香,特别好喝。”他的妈妈看了日记,看到孩子这样慷慨,觉得请别人喝牛奶很欢喜,妈妈就觉得自己做得不恰当。

所谓“财散则人聚”,人若有慷慨的胸怀,才能赢得人和,人生与事业才会有所发展。我们的慷慨、不贪着都可以给孩子做很好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5-2009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人接物篇 《教廉慎于始1》

古代为什么要提倡“举孝廉”?因为孝是德之本,有孝就有德行;而有廉洁之心,他替众人办事才不会贪婪。廉洁是办事能否成功的根本,所以做人做事的根本在孝、廉。有时,孩子拿东西并不是想偷,而是一个不了解的动作,他觉得好玩就拿起来,所以当父母的要很敏感。

有个妈妈带着孩子到书局去逛,逛完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拿了日记本上的小钥匙。妈妈就回过头来,跟书局的小姐说:“这个小钥匙不知道放哪里?”小姐就说:“小东西,没有关系,给他玩吧!”母亲也没有警觉,拿给孩子就回来了。后来孩子上幼儿园后,常常都带些小东西回来。所以,教育的关键是慎于开始,一开始没有教他,往后就很难教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09 08: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待人接物篇 《教廉慎于始2》

另外有一位妈妈说,有一次带孩子去菜市场买菜。突然回头一看,孩子手上拿了一颗芭乐,她很警觉就回过头来,赶快去找这间商店。商店的老板讲:“没关系,给他,给他。”

现在大人的教育观念敏感度不够,反而好心行了恶事。这位母亲立刻就拿了钱交给孩子,说你拿人家任何东西一定要给钱,还让孩子亲手把钱交给老板。这些机会点都要掌握住。

当父母的要常常观察孩子的脸色,因为他做了坏事会表现在脸上。可是现在很多孩子说谎都面不改色,为什么会这样?从小磨炼出来的。所以,只要你一开始能导正,一定都可以发现。

有个孩子刚上了小学,有一天回来脸色怪怪的。妈妈看到孩子脸色怪怪的,就去翻孩子的书包,结果发现里面有两、三颗苹果。她就把孩子叫过来问:“苹果从哪里来的?”:@

孩子也知道错了,很紧张!他说我们同学好玩就顺手在人家摊贩上把一些水果拿走。妈妈一听立刻带着孩子到水果店,恭恭敬敬给人家鞠躬,对他说:“对不起,我的孩子拿了你的水果,我跟你道歉,我没有把孩子教好,要多少钱,我现在马上付给你。”她的孩子在一旁站着,相信妈妈的这种态度会唤醒孩子的惭愧之心,而孩子也会一辈子都记住这个教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10:43 PM , Processed in 0.07141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