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iamxman2

佛教的教義當中“只有”一個西方極樂世界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3-2009 1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 o1j2m3 的帖子

这么说会误导的,o1j2m3。
如果说我的目标是「资讯科技」,但却跑去修「机械工程」,
我不能说我「还是」成就「资讯科技」这个目标,不是?
而且,「资讯科技」与「机械工程」或许有些地方相似,
但本质上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3-2009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有道有理 于 16-3-2009 08:21 PM 发表
西方極樂世界是中國道教的一種的說法,
當時印度的文明的發展比中國還要來的早,所以在那時印度的社會已經相當進步.
中國的人民比較向往印度的文明,同時印度是在中國的西方,
那時候中國人民相信在西方擁有一個極樂世 ...


别乱说,阿弥陀经可是有梵文本的,而且,最近在印度出土的文物也可证明,弥陀思想来自印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mitabha Buddha--A-无,Mita-量,Bha-寿,Buddha-佛

以前听过着样的解释,是一个在台湾读佛学院,学梵文的法师教的!

所以,阿弥陀佛不是道家的思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0# o1j2m3 的帖子

你一直強調降伏貪嗔癡,難道降伏了三毒就能成佛?
以一貫道而言,最后只能回到老母娘身邊而已。
不能成佛。
回到老母娘身邊和成佛是兩回事。況且,一貫道是附佛外道,用佛教的教義來當成自己教義是無可否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mitabh
sanskrit: of unmeasured splendour
"无量光"
Buddha
佛陀(觉悟者)
Amitabh Buddha
无量光佛陀

念佛(Buddhanusati)就以念"Buddha"最快最有效
二个音很简单
和呼吸容易配合
容易入定静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7-3-2009 12:07 PM 发表
对小弟而言,两者有没有分别根本无关要紧。
最起码,到降伏贪嗔痴为止,毫无差别。
大家都还没有到达一定的层度,就说有差别或没有差别,两者都不是正确的。
也许,两者根本就是一样的,所以,要论,最起码也要把 ...

这降伏贪嗔痴,第一个你就做不到了,别说什么有无差别了。
再者,你连自己的贪嗔痴怎样都没看清,根本甭说什么是佛教的降伏贪嗔痴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7-3-2009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amxman2 于 17-3-2009 12:57 PM 发表
你一直強調降伏貪嗔癡,難道降伏了三毒就能成佛?
以一貫道而言,最后只能回到老母娘身邊而已。
不能成佛。
回到老母娘身邊和成佛是兩回事。況且,一貫道是附佛外道,用佛教的教義來當成自己教義是無可否認的。


我对基督教,一贯道等宗教没有意见。

不过不管是一贯道还是真佛宗都不能曲解经文,把白说成黑。

佛教与一观道是两回事,绝对不能混肴。

一贯道徒想要跟其他询问佛教的人讲他们自己style的佛,可以到其他地方去讲,别来这里混肴视听。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7-3-2009 01:5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尋夢人 于 17-3-2009 12:01 AM 发表


蛮厉害編故事的,

讲得有头有尾。


在我们学习宗教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去了解历史,
每一个宗教的发展,都会受到时代的影响,所以我们才会真正去了解所信仰的宗教.
不论佛教的受到什么时代的影响,现在的佛教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所以我们信仰佛教,应该好好学习佛法,因为佛陀是众生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3-2009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1# 咖啡豆 的帖子

相反的,虽然小弟还无法完全降伏贪嗔痴,但是小弟认为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人所认知的和假想的不一样。

换言之,这里绝对没有人可以告诉小弟,有什么不一样,然而,若是根据人长远岁月所假想的,自然就会有很多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7: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在不断假想的过程中,就会失去了解事物本来面目的能力。

评论中,人却忘记了:
有人敬拜假阿罗汉而升天,假阿罗汉却下去地狱;多世以后,假阿罗汉却成了那人的宫女,一起修习佛法。

似乎都不应该看“随什么人事物”,而是应该看“人”本身的;所以很多人的无明就是从假想而起的,因此有了很多的分别,心量因此也变得越来越小。

要把贪嗔痴爱放下,在生活里也要好好学习,别天天打妄想去配合自己的假想欲望,去分别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8: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说,那是“我的佛”,却不曾接近佛或成佛过;或说,那是“我们的佛”,却不曾接近佛或成佛过;可见,都是假想,而也把这假想套进了“佛法”的框框里。

那么,怎么去分辨是否假想呢?唯有去体悟,不断的温故知新,重复在一篇经文里不断的领悟。无法把经文套进自己的生活里,也无法用经验去契合经文所述说的,然后引出新的领悟,是因为人放逸太久。

全凭心意用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8: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7-3-2009 07:51 PM 发表
人,在不断假想的过程中,就会失去了解事物本来面目的能力。

评论中,人却忘记了:
有人敬拜假阿罗汉而升天,假阿罗汉却下去地狱;多世以后,假阿罗汉却成了那人的宫女,一起修习佛法。

似乎都不应该看“随什么人事物”,而是应该看“人”本身的;所以很多人的无明就是从假想而起的,因此有了很多的分别,心量因此也变得越来越小。

要把贪嗔痴爱放下,在生活里也要好好学习,别天天打妄想去配合自己的假想欲望,去分别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搞不好法音這裡有人把你當阿羅漢來敬拜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2# 123木頭人 的帖子

我不是阿罗汉,贪嗔痴也还没有完全降伏,怎来了个阿罗汉。
如果有人拜我,不如叫那人去感恩父母兄弟姐妹,这样子比较实际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7-3-2009 08:00 PM 发表
很多人说,那是“我的佛”,却不曾接近佛或成佛过;或说,那是“我们的佛”,却不曾接近佛或成佛过;可见,都是假想,而也把这假想套进了“佛法”的框框里。

那么,怎么去分辨是否假想呢?唯有去体悟,不断的温故知新,重复在一篇经文里不断的领悟。无法把经文套进自己的生活里,也无法用经验去契合经文所述说的,然后引出新的领悟,是因为人放逸太久。

全凭心意用功夫。


要多多體悟你唸過的三皈依文:

「我o1j2m3 ,皈依佛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天魔外道。我o1j2m3 ,皈依法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邪說。我o1j2m3 ,皈依僧竟,寧捨身命,終不皈依外道徒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7-3-2009 08:05 PM 发表
我不是阿罗汉,贪嗔痴也还没有完全降伏,怎来了个阿罗汉。
如果有人拜我,不如叫那人去感恩父母兄弟姐妹,这样子比较实际一点。


你法音宣流,很像阿羅漢呢。。。

你的貪嗔痴有沒有調伏,旁人怎麼看得清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9: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5# 123木頭人 的帖子

要想就去想“自己的貪嗔痴有沒有調伏”,别去想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7-3-2009 09: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7-3-2009 07:39 PM 发表
相反的,虽然小弟还无法完全降伏贪嗔痴,但是小弟认为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人所认知的和假想的不一样。

换言之,这里绝对没有人可以告诉小弟,有什么不一样,然而,若是根据人长远岁月所假想的,自然就会有很多不一样。

哦~怎么还再否定「资讯科」「机械科」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这么简单的例子难道还不够衬托你眼前的问题?
1。你已经承认自己不完美了,事实摆在眼前却不愿承认自己认知上有偏差。
2。「绝对」这种口吻似乎不怎么适合这里使用,感觉已经涉及了个人的「主观」「我执」
3。佛教徒皈依「佛法僧」,以「戒」为师,「四圣谛」为基本教义及不离「八正道」等范畴。你认为一样吗?
4。一直在「假想」的,是你吗?
5。谁会向「机械科」导师学习「资讯科」诶~或许真有人这样,大家自己判断是否明智好了。

或许素还真大大说的没错,有些人还是先皈依了才学佛会比较好些。至少,目标是比较明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0: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7# 咖啡豆 的帖子

哦~怎么还再否定「资讯科」与「机械科」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这么简单的例子难道还不够衬托你眼前的问题?

资讯和机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挥发出来的外形不一样,本质都是电子逻辑计算。最简单的例子就是,都是棉花,布和衣服看起来就是不一样,本质就是棉花。所以,问题不是问题,而是人因为布和衣服的外形,就想说布和衣服都不是棉花。这是否更容易衬托大家眼前的问题呢?
建议阅读:阿姜放,熄灭之时;楞严经。

1。你已经承认自己不完美了,事实摆在眼前却不愿承认自己认知上有偏差。

即使认知上的偏差,也不会因为去认同别人认知上的偏差而得到纠正,所以“观察和注意”是无时无刻进行的,也借着体谅反省而逐渐完善。

2。「绝对」这种口吻似乎不怎么适合这里使用,感觉已经涉及了个人的「主观」和「我执」。

确实,那是至今的体悟。也就是至今的领悟。明白无常,就会明白今天的绝对,在明天不是绝对。如同,小学的科学知识,到了大学就可能全部就会被推翻,知识表达本身,状态也是无常的。所以,小弟在此刻所肯定,就形成了绝对的口吻,不过所肯定的,没有害处。

3。佛教徒皈依「佛法僧」,以「戒」为师,「四圣谛」为基本教义及不离「八正道」等范畴。你认为一样吗

一样。

4。一直在「假想」的,是你吗?

不是。

5。谁会向「机械科」导师学习「资讯科」?诶~或许真有人这样,大家自己判断是否明智好了。

回想起六祖坛经,出家人何必跟一个南蛮学习?这是否明智呢?也有哲学故事说道:博士去问老太太问题而恍然大悟,那么着博士是否明智呢?

或许素还真大大说的没错,有些人还是先皈依了才学佛会比较好些。至少,目标是比较明确的。

明确的目标是解脱,但并不表示所分别的是正确的。还记得吗?有一个人他不知道什么佛法,他还修出个阿罗汉来,他甚至连解脱是什么也不知道,只是想要学习而已。皈依,如果只是看在“形式”或“外相”上,不如真实的去实践,自然,皈依也有其意义的存在,这个并不否定。

希望小弟的回应不会引起您太多烦恼。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17-3-2009 10:2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0: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7-3-2009 09:32 PM 发表
要想就去想“自己的貪嗔痴有沒有調伏”,别去想我的。


是你自己叫人家不要忘記有人敬拜假阿羅漢的的。。。不是咩?

人,在不断假想的过程中,就会失去了解事物本来面目的能力。

评论中,人却忘记了:
有人敬拜假阿罗汉而升天,假阿罗汉却下去地狱;多世以后,假阿罗汉却成了那人的宫女,一起修习佛法。

似乎都不应该看“随什么人事物”,而是应该看“人”本身的;所以很多人的无明就是从假想而起的,因此有了很多的分别,心量因此也变得越来越小。

要把贪嗔痴爱放下,在生活里也要好好学习,别天天打妄想去配合自己的假想欲望,去分别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10: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9# 123木頭人 的帖子

是要人去看“为什么那敬拜假阿罗汉的人升天,为什么被敬拜的却下地狱”,当中的微妙。
而不是叫人去“敬拜假阿罗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6-2024 07:52 PM , Processed in 0.08224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