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钦生

【受用一生的圣贤大智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6-3-2009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康熙求雨》

《四库全书》记载,康熙皇帝在历代君王中是非常有德行的皇帝。

当国家遇到旱灾的时候,康熙会有一段时间斋戒沐浴,斋戒沐浴之后再到天坛祈雨。

康熙帝在走向天坛的时候,天空是太阳高照,没有任何下雨的迹象。

当康熙皇帝踏上天坛用他的至诚心诵读祭文,在诵读祭文的过程中,天空就开始乌云密布,念完祭文之后,雨就降下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7-3-2009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仲淹立志》

宋朝的范仲淹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他去算命,走到一个地方,看到一位算命先生,

他索性就问:“你帮我看一看,我能不能当宰相?”

这位算命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小孩子居然开口就说要当宰相,也着实吓了一跳。

就跟范仲淹说:“小小年纪,如何口气这么大?”

范仲淹有些不好意思,接着又跟算命先生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

算命先生有些纳闷,为何志愿如此悬殊(注:以前的医生地位并不高),就问他:“你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志愿?”

范仲淹回答:“因为只有良相跟良医可以救人。”

算命先生听完之后很感动,一个孩子念念想着要救人,

算命先生立刻就跟范仲淹说:“你有这样一颗心,乃真正宰相之心,所以你以后一定可以当宰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3-2009 01: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要孝顺的。。。谢谢LZ很好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3-2009 08: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1# 糖水 的帖子

感谢大家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3-2009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父子同心》

古代父母给孩子取名字,就是对孩子的期许。像范仲淹就给他的大儿子取了个名字,叫范纯仁,期许孩子纯是一颗仁慈之心。

他的孩子长大了,有一天,吩咐儿子押解五百斗麦子回江苏老家。

在运送过程中,范纯仁遇到了父亲的一个老朋友。在交谈中,了解到父亲这位故友家庭状况很不好,父母都还没有安葬好,女儿还没有出嫁,所以需要一大笔钱。

范纯仁立即就把五百斗麦子卖掉,结果钱还是不够,范纯仁又把押解麦子的船也卖了,这样就解决了他父亲故友的困难。

后来他就回京城跟父亲报告,当父子两个坐在一个桌子,

范纯仁说:“父亲,我把五百斗麦子卖掉以后,钱还是不够。”

他父亲抬起头来对他说:“那你就把船也卖了吧!”

范纯仁说:“父亲,我已经卖掉了。”

所谓真正是父子同心。

麦子卖掉了,船也卖掉了。仁德之风传了八百多年都没有衰,就是最丰厚的果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3-2009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收场起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3-2009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我在读着你贴的故事, 我支持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3-2009 09: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4# swissroll 的帖子
很久不见!你好!

回复 85# ~~乱乱射~~ 的帖子
你好象是。。。jizha kak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3-2009 09: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仙人吕洞宾》

道家有八仙,其中吕洞宾的老师是钟离。

钟离要教吕洞宾一个法术,叫“点铁成金”。

钟离就跟吕洞宾说:“这个方法学会之后,你见到贫穷的人,点一下,就可以帮助他。”

吕洞宾又问,此铁变成金子以后会不会又变成铁?

钟离说:“五百年之后会变回来。”

吕洞宾说:“那岂不是害了五百年以后的人,这种事我不干。”

他的老师说成仙要积三千功行,他这一念心三千功行都圆满了。因为他不是只想到当下的人,五百年后的人他都能够去爱护,代表他的心非常仁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3-2009 08: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淫》

范仲淹先生当初在一座寺庙的房间里读书,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堆金子。

他当时还很穷,我们常说的饘粥糊口,煮一锅粥,煮完之后让它自然凝固,就黏在一起变成一大团,再用刀切开,一餐吃一块。

在如此穷困的状况之下,发现了一堆金子会如何处置?

完全不为所动,把它埋好。后来考上功名,为人民服务尽心尽力。

以后遇到一个因缘,这个佛寺知道他已经功成名就,就去找他化缘。

范仲淹说:“好,我捐多少多少钱。”

听到的人很惊讶:“你现在也没有这么多钱。”

他说:“到寺庙里的某一个角落去挖,那里有一袋金子。”

真的去挖,就是那一袋金子。

一个人还没有名、没有利的时候,他对名利都能够不为所动,这是读书人真正的功夫。所谓“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他有这样的功夫,才能在如此复杂的官场中,“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3-2009 08: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量大福大》

范仲淹先生家里,有一块非常好的宝地,就是所说的龙穴。

一般人会用来做什么?赶快把祖坟葬在这里,以后子孙会发达。

范仲淹先生没有这样做,他把这块地捐出来建造学校,这块地在苏州现在是一座高中的校址。

将近一千年来,这里出现了将近四百个进士,八十几个状元。

他兴建大利不为自己,让更多的人生活在这样的风水当中,依山傍水,读书的效果就特别好。

心量愈大福愈大,所以现在一千年过了,他的子孙、家道还是很兴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3-2009 03: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我又回来了

哇, 你贴那张图, 那两个小和尚很可爱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09 07: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0# swissroll 的帖子

你有没有一直在爬楼呢?

这些照片都是细心挑选出来的哦!(不懂有没有侵犯版权)

有空要常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3-2009 07: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叔敖埋蛇》

在春秋战国时代,楚庄王有一位很有名的臣子,叫孙叔敖。

孙叔敖为人很仁慈,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条蛇有两个头,是双头蛇,他立刻就把它打死,打死之后埋起来,然后就哭哭啼啼回家了。

因为他们当地有一个传言,只要见到双头蛇的人一定活不了。

因此,他一见到这条蛇,就不希望别人再见到,所以把它打死之后埋好。

但是他想到自己活不了,对父母不能尽孝了,那时候他年纪还小,所以就一路哭回去。

结果他母亲听完很高兴,我相信他的母亲也是懂道理之人,她说你念念都是为别人,不会有难的,不要担心。

后来孙叔敖做了楚国的大臣,得到楚庄王的信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3-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太宗纳谏》

有一次,有一个臣子长篇大论地批评唐太宗。批评完之后,这位臣子就出去了。

旁边几位大臣就跟皇上说:“皇上,他所说的多数都是假的,您为何不责罚他?为何不制止他的话?”

唐太宗就说:“他说十句有两句对的,我就采纳。假如我去制止他,这样一传出去,说皇上对别人的谏言还会反驳,还会批评。此风一起,以后谁敢谏言?”

唐太宗能够看得这般深远,能广纳众言,再自己去判断,这样就不会堵塞忠臣对他的劝谏。唐太宗面对别人讥毁的时候,他是持这样的态度。所以,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成就就有多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3-2009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善 《颜渊之乐》

孔夫子很赞叹他的学生颜渊,颜渊具备很好的德行。

在《论语》里孔夫子赞叹颜渊是“不迁怒,不贰过”。

颜渊的改过能力很强,而且他不会发怒,忍辱的功夫也非常好。

颜渊又能做到安贫乐道,“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

颜渊确实做到修身的功夫。在《论语》里同时也提到颜渊是“无伐善,无施劳”。

颜渊从来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炫耀自己的优点。他很谦卑,懂得把功劳让给别人,总觉得那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3-2009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教化实例

孝敬篇   《教孝要以身作则》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孝道的重要,就要开始教育孩子。孝要如何教起?最省力最简单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身教”,以身作则。

有一位老师,她学习《弟子规》之后,深刻体会到学了就应该要做到,学了“入则孝”之后,也觉得自己与孝道还有一段差距,所以她告诫自己一定要开始力行。

刚好五一放假,她回到家里,也恰巧遇上了她的生日。我们常常会利用这个机会去教导孩子尽一分孝心。她也是用同样的态度,回去之后搬了三张椅子,因为刚好她的外婆也在,就请外婆坐,请爸爸坐,请妈妈坐。

然后对她的父母说:“我已经三十五岁了,三十五年来让父母操了不少心,也做错了一些事情。现在我已经学习了圣贤教诲,往后我一定要尽心尽力做一个孝顺的女儿。今天是我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所以我要向母亲行三跪九叩礼。”

说完之后就拜下去,第一拜拜下去,她的母亲眼泪就流下来;第二拜再拜下去,她的儿子刚好在旁边观看,不由自主就走到父亲的身边开始帮他父亲按摩。

她有没有跟孩子说话?没有。孩子只是看到妈妈在拜外公、外婆,在行孝道,这种身体力行的力量,无形中就给孩子很大的震撼。因此,孩子不由自主觉得,自己不做点什么,好像对不起父母,所以就去帮父亲按摩。

后来,那位老师回家时,一进门,孩子就对父母说:“明年我生日时,我也要拜你们。”所以,最省力、最见效的方法的是什么?“以身作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3-2009 09: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你这么用心, 我来帮你顶一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6# swissroll 的帖子

谢谢!感恩你一直以来的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3-2009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敬篇 《教孝要亲师合作》

教孝一定要“亲师合作”,父母跟老师要密切配合。《弟子规》中提到“晨则省,昏则定”,所以幼儿园的孩子学完之后,隔天就跟父母说:“爸爸妈妈早上好,昨天有没有睡好?”

假如父母一听完,摸摸儿子的头,今天你是不是发烧了?那将会如何?

现在很多的父母很喜欢开玩笑,但是玩笑也不能乱开。

当孩子严肃、恭敬地向父母问安的时候,我们要如何做?

要成全他的孝心:“你真乖、真好,好孩子。”

所以,一定要配合老师去教,这样孩子就会做得很欢喜,慢慢地自然就会养成习惯。

小朋友在一起上课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问他们:“这个星期你做了什么善行、什么孝行?”孩子就会说:“我帮妈妈洗碗,我帮妈妈端洗脚水”,举了很多他们力行孝道的实例。

有一个孩子才两、三岁,他上完课之后回到家里,就跑到浴室里。他的妈妈知道他一定是去找洗脚盆要来装水,所以冲到孩子前面把盆子藏起来。

后来我就跟她说,你这样做不对,因为你没有成全孩子的孝心。当他去端洗脚水,给你洗脚的时候,你要表现得很欢喜,然后给予他肯定、鼓励,他的孝心就能增长。

你现在不让他端水给你洗脚,他的孝心就无法增长。人的善心就像小草一样,日日滋润,它就茁壮成长。

她对我说:“他把水弄倒了怎么办?”我说:“弄倒了更好!”

弄倒了之后,你就对孩子说:“小明,妈妈可以感受到你对母亲的一片孝心。但是端水要有方法,你是否知道今天为什么会弄倒了?就是因为你的手没有在两边放平衡,所以你下次端水应该注意这一点。”

就可以这样教他,使孩子同时学会做人,又学会做事。很多妈妈唯恐孩子犯错,其实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往往都是教导他如何做事的好时机,引导他正确地做人做事。

有一位母亲很有智慧,她的孩子端水给她洗脚,她非常欢喜。她说她把热水器的温度调到最低,然后让孩子端了一个星期,之后再慢慢把温度调回来,所以她说她泡了一个星期的冷水脚。这位母亲很有智慧,等过了一个星期之后,孩子端水的能力已经掌握了,她再慢慢把热水器的温度调回来。

家长一定要配合老师的教导,成全孩子的孝行。因此,我们要求上课时,家长一定要陪着孩子一起学,孩子坐前面,所有的家长坐最后一排,看看孩子今天学什么孝行,回去有没有落实。如此配合,孩子的行为养成就会很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2024 06:52 AM , Processed in 0.07752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