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PUDDING_TI_AMO

请帮帮忙看这大红袍紫砂壶是真的吗?为什么用热水烫它会有异味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3-2012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9# sss333


还有一点就是朱泥的透气性没紫砂好,所以造就了气压比紫砂高。
所以逼茶性好,那玻璃或陶瓷制的不就更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3-2012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15-3-2012 09:45 AM 编辑

J,

不能那样做定论。朱泥的强项也可以是其弱点。

逼茶性好不等于茶好喝。 因为好的坏的也会同时逼出来,所以苦涩也一样较快逼出来。。
这是为何很多人喜欢用朱泥喝清香类型/老茶,为何试茶用陶瓷盖杯/鉴定杯。。。花茶用玻璃/瓷器等。。

总的来说是想喝茶的什么特性就选择能配合的壶。而壶的性质受很多因素影响,泥料只是一小部分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我个人对朱泥不太感冒,因我喝得茶与其不太相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2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喝茶从来都不喝这么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2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

别“套”/trap我或断章取义!

你好像考官多过版主。。。不怪得很多新手都不敢分享。。。

逼茶性好不等于茶好喝。 因为好的坏的也会同时逼出来,所以苦涩也一样较快逼出来。。
这是为何很多人喜欢用朱泥喝清香类型/老茶,为何试茶用陶瓷盖杯/鉴定杯。。。花茶用玻璃/瓷器等。。

总的来说是想喝茶的什么特性就选择能配合的壶。而壶的性质受很多因素影响,泥料只是一小部分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抱歉!我个人对朱泥不感冒。
sss333 发表于 13-3-2012 11:46



看见你的回复使我非常错愕。。。
小弟纯粹带着讨论的心来发问。
很多东西是小弟不会也在学习。
看见你的分享,有些不解,所以才会问问题,没想到这样也会得罪你。
在这里反而小弟觉得你对我有成见才是。
喝茶本养性,喝到这样有点失去意义了。
有得罪的地方,小弟觉得非常抱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2 01: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喝茶从来都不喝这么累.......
阿庄 发表于 13-3-2012 12:04



是呀!不好意识,今天这里被小弟搞得乌烟瘴气。
小弟敬你一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2 0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3# 阿庄


    如果享受那个过程就算再复杂也应该不会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3-2012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 是我过敏了以为你心中早有答案还故意测试。毕竟在我的心目中您对茶与壶的认知应该远远在我这个新手之上。

再加上你的问法很像以前我上庭作证时那些律师的问法。哈哈!
真不好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2 03: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品饮!品饮!
有时品,有时饮,
人生太累了,想执着时就执着,想随心时就随心,
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3-2012 07: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以上前辈们慷慨的分享,让小弟对茶壶又有更深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2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抱歉! 是我过敏了以为你心中早有答案还故意测试。毕竟在我的心目中您对茶与壶的认知应该远远在我这个新手之上。

再加上你的问法很像以前我上庭作证时那些律师的问法。哈哈!
真不好意思!
sss333 发表于 13-3-2012 14:16



哈哈。。。原来我像律师!
误会一场,来喝杯茶
喝茶吹水我就会,茶叶茶壶还是懵懵懂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3-2012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品饮!品饮!
有时品,有时饮,
人生太累了,想执着时就执着,想随心时就随心,
共勉!
一包糖 发表于 13-3-2012 15:34



谢谢以上前辈们慷慨的分享,让小弟对茶壶又有更深的了解。
PUDDING_TI_AMO 发表于 13-3-2012 19:49


今晚喝02年野生茶,来你们也来一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3-2012 10: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1# jameshook


   好。我现在在幻想着在喝02年野生茶 。哈哈~谢谢你jameshoo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3-2012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阿庄


    如果享受那个过程就算再复杂也应该不会累吧!
sss333 发表于 13-3-2012 02:00 PM



我喝茶只为让心里平静
从不去争论古树新树野生台地乔木灌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2 0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前辈的分享~~~     喝茶喝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2 06: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壶很像这网站的,但壶底印章不一样。
PUDDING_TI_AMO 发表于 7-3-2012 11:09 PM


¥330的壶,个人是不会买的了,毕竟这个世上,吃亏的生意没人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2 07: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Google回来的)

      从成品分析,朱泥壶的结晶度比紫砂红泥高出许多,烧成收缩率也比紫砂红泥高出80%以上(朱泥18--27%,紫砂红泥10--13%)由于收缩率大,使朱泥壶在烧成后壶体表面产生出或多或少的皱折,这些皱折在经久使用后,又只能看到而手却感觉不到,所以在玩壶高手中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这一点在各个博物馆及壶友手中的朱泥老壶上均可印证。  
一包糖 发表于 7-3-2012 01:36 PM

请问各位茶兄,“无皱不成朱”这个说法说法正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3-2012 09: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0# jameshook


    真抱歉!
可能工作性质关系,对别人拿的分析作定论非常敏感,尤其当那个定论又不是我们所认同的。(事小可能是上庭作证, 事大会被告坐牢)。

就像医药报告,它只会 说是某种测验呈现“阳性”“+"而不会说是犯上某种疾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3-2012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ss333 于 19-3-2012 12:09 PM 编辑

回复 76# yueyang968



以上壶面可以看到一些收缩所形成的纹(傻瓜相机只能派到这个程度)

    这个观点就像“不苦不涩不是茶”的观点,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


在于我们从哪口井看东西。。。市面上号称朱泥的多不胜数,所以同称朱泥其泥料特性也会有所不同, 也有不少是外层是类似朱泥的coating,里面是红泥。。。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在我看过又觉得是朱泥的壶的确有一些patern,像是收缩所造成的某种痕迹,纹路。但又不太像网上看到的那种皱纹。。。所以不敢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4-2012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无皱不成朱”的其中一个说法,此说法出自某个网上宜兴紫砂行内人,共各位作参考:


转帖如下:
“无皱不成朱”这个说这个说法,出自丁山公认的民间朱泥第一高手,姓汤,颅大,聪明。他之所以被公认为是朱泥第一高手,水平主要还是在修壶,他能把烧歪的壶烧正,也能把有些碎的壶重新修好。
当市场将“无朱不皱”视为经典之后,他又开始改变:“朱泥不皱”,言下之意真正的高手,能用朱泥做出不皱壶。奥秘在于烧制。他到窑上烧壶有个特点:只在夜深人静时。至于其中的玄妙,我现在还未知,因这是人家的独家秘诀,还是尊重为好。有时间带大家去认识认识他,但他的壶价格太高,而且现在也主要是带徒弟,自己很少做壶。
皱纹,是收缩不均匀导致的结果,所以收缩在20%以上的泥料,如果制作时泥萌致密度不一样,烧制之后会出皱纹。小煤窑朱泥收缩达到25%,所以是皱纹朱泥的典型代表。但如果泥萌致密度一致,或者收缩率不这么高,而且泥料里面有石英颗粒,就不会出皱或者皱纹就不太明显了,黄龙山朱泥就是后一种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4-2012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阿庄 于 11-4-2012 07:17 PM 编辑

古莲子 作者: 高凌云 泥料: 大红袍





思泉壶 作者: 高凌云 泥料: 大红袍




高老师写的证书有注明泥料是大红袍
我也全盘接受100%认为是大红袍....

我FB: john_phgoh@yahoo.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6-2024 10:58 AM , Processed in 0.06199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