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武当道人

选择新球拍全攻略 + 羽球小知识(新增:如何选择羽毛球(附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7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子陵 于 13-11-2007 09:12 PM 发表


人家DARKELF早就跑回PENANG去了, 你还蒙星星
最近给人HAP, 杀球没有力, 快点过几招来,
放些短片来研究研究下.



我真的不知道呢。。唉,你们全部都跑啦。。郁闷。。

不知何年何日,才能再聚一起打球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07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界定发球超过腰部


很多朋友看比赛时常认为,那些运动员发球时超高,就是说过腰,也有一些朋友说很多运动员把运动衫放在外面目的就是让裁判无法判断发球时的高度,再有一种说法更加有意思,说把运动短裤的腰部尽量提高些,那样裁判就看不出来是否超高了,呵呵!

其实,作为裁判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是经过国家相关机构严格培训后,才可以获得高级裁判资格的,那么为什么无论运动员采用什么花样都无法逃避裁判员那双锐眼呢?人的肢体是由骨骼来支撑的,而不同部位的骨骼有着不同的名称,这些名称代表着人体的不同部位,都知道,人体骨骼中有个部位叫腰椎,这就是准确意义上的腰部,但它好比一个纵向的坐标,在羽毛球比赛中对腰部的高度是如何确定的呢?

大家注意看看下面的这张人体骨骼图片,在腰椎再向上就是脊椎,从脊椎环抱状的有几条叫肋骨的,它们被前面的锁骨在胸前部位连接在一起,而在这些被连接的肋骨以外,靠近腰椎位置还有两边各两根游离状态的肋骨,我们叫它软肋,羽毛球规则中所说的超腰的高度就是由这两条软肋决定的呵呵!现在大家可以这样理解了,腰椎为纵向座标的话,软肋就是横向的坐标,有横竖两条坐标后,高度就很容易判断了,所以在高级裁判员面前最好还是不要耍花样哦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07 09: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裁判通常是根据手肘部分来鉴定开球是否过高。
这高度和你所说的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7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发球有几种情况及相关问答



遇到不能预见或意外的情况,应重发球。

 除发球外,球过网后挂在网上或在网上或停在网顶,应重发球。

 发球时,发球员和接球员同时违例,应重发球。

 发球员在接发球员未做好准备时发球,应判重发球。

 比赛进行中,球托与球的其他部分完全分离,应重发球。

 司线员未看清球的落点,裁判员也不能作出决定时,应重发球。

 “重发球”时,最后一次发球无效,原发球员重新发球。



死球有几种情况?

 球撞网并挂在网上,或停在网顶。

 球撞网或网柱后开始在击球者这一方落向地面。

 球触及地面。

 “违例”或“重发球”。



何谓过手违例?

 发球员发球时,球拍拍面上沿不明显低于整个握拍手的下沿即为过手违例。

 运动员发球时先做了一个发高远球的假动作,然后发了一个网前球,是否属于 合法发球?

 属于不合法发球。规则规定,发球开始后,发球员的球拍必须连续向前挥动,直至将球发出。



发球时先击中球的羽毛或球托和羽毛同时击中是否属于合法发球?

 属于不合法发球。规则规定发球员的球拍必须先击中球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2-2007 03: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挑新拍的那些动作有没有图片好看。。
我不是很明白你所说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2-2007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分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12: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球违例的判断



羽毛球竞赛规则第9条“发球”详述了什么是合法发球,也就明确了什么是“发球违例”,在判断是否“发球违例时”,首先要掌握“发球时间”的概念,因为所有发球员的“发球违例”只发生在“发球时间”里。

发球时间:当发球员和接发球员双方做好发球和接发球准备后,发球员球拍的拍头第一次向前挥动(发球开始),直止发球员的球拍击中球或未击中球球落地(发球结束)为止的一段时间。以下是如何判断“发球违例”。



       1.发球脚违例 在整个发球时间里,发球员的任何一脚踩线、触线或移动均属违例。当发球员准备开始发球站好位置时,发球裁判员就应该注意发球员的任何一脚有否踩线、触线,如果有的话此时还不能宣判,因为发球并未开始,一旦发球员的球拍开始向前挥动,发球裁判员不必等到球被击出就应立即宣报“违例”。有些发球员喜欢发球时站位贴近中线,在开始挥拍时脚并未触线,但随着挥拍动作后脚有一个旋转致使有半个脚明显踩在线上,这也是“发球脚违例”。也有的发球员习惯在站好位置后,前脚向前跨出一步后再挥拍,这不应看作是脚移动,因为发球并未开始,而一旦发球员的球拍开始向前挥动到发球结束,在这一段时间里,发球员的任何一脚有离地或拖动就是“发球脚违例”。


       2.未先击中球托 发球时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不在球的球托上,也就是说,球拍先击中球的羽毛部分或同时击中球的羽毛和球托都为不合法,这条规则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发球员发旋转飘球。发球时,发球裁判员要注意仔细观看,球拍与球的最初接触点是否只在球托上,实际上有时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发球裁判员要借助于观看发出球的飞行状态来帮助判断,如果球拍明显是先击中羽毛,则应判该发球违例无疑;如果从观察中不能非常肯定是否没有先击中球托,那就要看如果发出的球飞行中带有旋转、翻滚就可判违例,如果发出的球飞行弧线正常,就是合法发球了。但要注意,如果发球时明显是先击中球托,那么发出的球飞行时带有旋转和翻滚,则不能判违例。


      3.发球过腰 发球时,当球拍击中球的瞬间,球的任何部分高于发球员的腰部为“发球过腰”。这一规则规定主要是不让发球员在高击球点把球平击过去,造成对接发球方的威胁。在判断球的任何部分是否过腰,首先要知道腰的部位,从人体解剖分析,腰部是从第一腰椎到第五腰椎组成,而第一腰椎大约相当于人体最低一条肋骨,当击中球的瞬间,球的任何部分如果高于最低一条肋骨的延长线,应被认为是过腰了(过去曾有过在羽毛球比赛时要求运动员把上衣下沿,塞进裤腰里,然后以裤腰为界来判断发球是否过腰,结果造成运动员故意把裤腰束高,以此提高击球点的弊病)。“发球过腰”违例,一定是在球拍击中其的瞬间才会产生,这里有两种情况值得注意:一种是发球员已经开始挥拍,且球也已离开发球员的持球手,而这时球在远高于发球员腰部的空中,这不属于违例;另一情况是,发球员准备发球和挥拍的开始阶段,球保持在低于发球员的腰部,而当快要击中球时,发球员把球迅速上提,在球体超过腰部的高处将球击出,这是明显的发球过腰违例。


       4.发球过手 发球时,当球拍击中球的瞬间,发球员球拍的拍杆没有指向下方,使得整个球拍拍头明显地低于发球员的握拍手部(习惯称“发球过手”)。这一规则规定主要是不让发球员用垂直与地面的平拍面发出进攻性的平射球,而要求发球员的球拍面只能以向上的方向击出,使球以向上的弧线越过球网。判断这一违例时要掌握三个方面:

一是球拍击中球的瞬间;

二是球拍一定要明显低于发球员的手部;

三是如果发出去的球的飞行弧线是平的射向接发球员的话,判发球“过手违例”不会有错,这一点最为重要。


       5.延误发球 发球员的挥拍不是一次性连续向前把球击出(习惯称“发球假动作”)。发球员在开始向前挥拍后又改变挥拍方向,或在挥拍的过程中有停顿使对方受骗,这些均属发球违例。在实际中较多见的情况,一是发球员向前挥拍中途突然停住,接发球员以为是发近网球而身体重心向前,但发球员又突然手腕一抖把球发向对方后场,使接发球员受骗。还有就是发球员在准备发球时,将球拍不停地抖动,幅度有大有小,在对方无备时将球发出。这些都应判作发“延误发球”违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2007 12: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B人86 于 3-12-2007 03:21 PM 发表
挑新拍的那些动作有没有图片好看。。
我不是很明白你所说的。



我尝试去找找,看有没有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5-12-2007 10: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武当道人 于 5-12-2007 12:38 PM 发表



我尝试去找找,看有没有图片。


谢谢你。。感激不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7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识回错贴!---

[ 本帖最后由 enqvistlim 于 6-12-2007 11:5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3-12-2007 01: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实用的双打细节



双打的进攻并非只是后场的杀球和吊球。进攻一方应该做到的是减少被反击的弱点与发现对手防守中的漏洞。通过中场球和低平球赢取进攻机会是双打进攻中重要的一环。本文讨论的不是怎么练习一拍杀死对手,而是双打进攻中的一些细节和技巧。


一、赢取进攻机会
   
在羽毛球双打中,控制网前的一方是能拥有更多的进攻机会的。通过放网,中场低平球,或者平推平抽对手的底线两角,迫使对手无法下压。想要争取控制网前的一方打出这些球后应该马上上网准备拦截对手的中场球和对手的两边的放网,给予对手网前的压力,使得对手挑起高球达到赢取进攻的目的。而控制网前的队员更可以通过瞄准对手头部和胸部的平推球,迫使对手回球质量不高,使得对手感觉网前的压力而将球挑起来。

 
二、进攻的位置
   
在赢取进攻机会的时候,最有威胁的是杀球。通常,进攻一方杀球的落点集中在对手的身体,空挡和中间结合部。在杀球具有一定威力的时候,其他减速的球才能发挥更高的效率。即使面对对手严密的防守,杀球在吊球与平高球之前使用,具有他特殊的意义。尽管你发现90%的杀球能够被对手在身前接住,但是你首先要做的不是想一两拍将对手打死,而是通过杀球观察,研究对手的防守习惯。假如对手是运用反手握拍进行防守的,那么进攻的落点就集中在他的右肩,右腰和右膝上面。如果对手是习惯正手准备接杀的,那么进攻的落点就集中在他的胸部,反手位置。当发现对手习惯站在边线准备的时候,可以进攻远离他身体的空挡,使得对手做大的步法移动和大幅度的挥拍,暴露身体的空挡给你作为下一拍的进攻目标。

高而平的杀球非常容易被对手平抽回来。高质量的杀球是进攻的保证和使得对手回球质量不高的基础。杀球需要有速度和落点的保证。
   
斜线杀球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即使你是想通过斜线杀球进攻对手的空挡和防守比较弱的队员。斜线杀球因为其飞行距离长和给予对手更大反击角度而往往效率不高。当你斜线杀球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对手的直线回球有可能使得自己没有还原的时间,而斜线杀球更是使得前面封网的球员需要照顾更大的场区和需要照顾对手的直线后场回球。在正手后场斜线杀球,同时暴露自己反手的漏洞给对手更加是不明智的举动。杀球的角度越大,回球的威胁性也就越大。而在头顶位置的斜线杀球进攻对手的身体时候,必须注意杀球的质量和角度,迫使对手回高球,使得你和同伴有足够的时间调整站位组织下一拍的进攻。。
   
当对手两人的站位过于紧密和过于分开的时候,或者对方回球到后场的中间,出现半场高球的时候,进攻对手的两人结合部是最好的选择。不但使得对手两人产生误会或者交拍,更能减少前面封网队员照顾的角度,方便他封网。


三、进攻的方式
   
进攻不单纯是杀球,尽管其他的技术需要杀球来带动。轻吊和劈杀是对付站位比较后,和速度比较快防守队员的有效办法。轻吊最有效的部位是对手的前场的中间。虽然轻吊比杀球慢,但是忽然的节奏变换使得防守队员不习惯,而中间前场的区域两人都能接到,反而会造成对方的误会,而且对手的回球角度也比较小。快速的平高球对于那些注意力被吸引到网前和重心不稳的球员非常的有效,而当你发现对手喜欢以半蹲形式,举拍打算平抽你的杀球的时候,平高球能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


四、封网
   
不要认为封网的队员在场上只是举着拍子站在那里。双打中封网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们开始讨论的时候说的,控制网前就有更多的进攻机会。网前队员的进攻威胁性比后场队员的要大得多,而且成功率高得多。前场队员需要保护后场进攻队员的漏洞,封截网前或者平抽球,通过推扑得分,更给对手压力,使其不断的给高球。前场队员的站位其实应该是流动的,他的移动取决于进攻队员的的站位和进攻的方式。假如对手习惯用平抽,或者喜欢回中场球的,他的站位需要靠后一点,几乎在场地的中心。而对手的回球变化比较多的时候,站位需要靠近网一点,在发球线附近。他必须要在对手放网后在对手上来网前之前控制网前,所以他注意力主要在网前的区域。

当对手挑的球比较深的时候,前场队员可以离网的距离远一点,站位可以靠后一点。前场队员的站位的左右,取决于后场队员进攻的方向。后场队员进攻左面的场区,前场队员必须站位向左面移动,后场球员进攻右面的场区,前场队员向右面移动。前场队员所要做的是举起拍子,做好正手击球的准备,而左右的移动,更是帮助前场队员最大限度的封截对手回球的角度。善于观察防守队员的击球习惯,更能帮助网前球员提早做好准备,提供成功率。当后场队员吊球的时候,前场队员应该压向网前,争取在高点下压,从而给予对手压力,迫使对手再次挑高球。当对手的高球挑的深度不够的时候,网前球员应该往后场球员的另一半场地移动后退,形成两人并排进攻的。因为球的深度不够,原本后场的队员杀球后有能力上前封网,而原本前场的队员负责照顾另外一半场区的回球。
   
当前场球员控制网前的时候,他应该争取在高点通过推抽快速进攻离自己最近的对手的头部和胸部,因为前场队员靠近网前,他的出手不需要太大的力量和大幅度的挥拍,依靠手腕和手指的力量足够给对手致命的打击。
   
前场队员放网的时候需要把握机会,观察对手的站位。当对手离网有比较大的距离,或者失去重心的时候,搓网是最为有效的,而对手做好准备,自己又能够争取高点的时候,保持下压是最有效的,因为放网有可能让对手一个喘息的机会,重新将球挑到后场。
   
假如在前场的是进攻力比较强的队员,或者在后场进攻队员感觉体能下降需要进行前后位置交换的时候,主要取决于前场队员的位置感。前场队员站位不要过于靠前,而后场队员通过斜线杀球后或者对手回斜线球的机会上网,前场队员后退后场。而这次杀球的质量必须要保证,否则前后场的位置交换反而使得自己被动。当前场队员感觉他的位置更适合杀球,或者对手回斜线球到自己场区空挡的时候,前场队员也有主动向后退争取进攻的情况。
 

总结
   
后场队员能够清楚的观察到场面的局势,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和重心的平稳。面对比较强的防守队员。杀球的角度比力量更有作用,杀球的角度和线路不合理,很容易导致下一拍转换为防守。要根据场上的形势和对手的特点判断出那些杀球落点让对手难受,什么时候杀球比较安全。进攻队员不需要一直的以最大的力量扣杀,那样虽然好像能快点得分,但是体能消耗更大,当对手习惯了你杀球的节奏,杀球就难以发挥最大的效果。

当后场队员感觉位置不适合,或者重心难以保持的时候,通过轻吊和点杀来赢得时间进行调整,准备第二拍杀球。前场队员应该意识到后场队员的举动,留意后场队员是否失去重心而需要自己的补位。网前的队员不应该是被动的等待来球,而是主动的移动和思考。最大限度的帮助后场队员拦截回球,填补空挡给对手网前的威胁,使得对手只能回高远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2-2007 09: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4.发球过手 发球时,当球拍击中球的瞬间,发球员球拍的拍杆没有指向下方,使得整个球拍拍头明显地低于发球员的握拍手部(习惯称“发球过手”)。


只要发球员球拍的拍杆指向下方,就不算是“发球过手”。
球拍拍头反而不必注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2007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真的很强。。。要多多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2007 01: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羽毛球前场击球技术图解



前场技术包括网前的放、搓、推、勾、扑、挑球等。其中搓、推、勾、扑属进攻技术,要求击球前期动作有一致性,击球刹那间产生突变;握拍要活,动作细腻,手腕、手指要灵巧,以控制好球的落点。

前场击球的威胁较大,因球飞行距离较短,落地快,常使对手措手不及而直接得分。即使不能直接得分,也能迫使对方被动回球,创造下一拍的机会。若网前进攻和中后场进攻能机紧密结合起来,则能发挥前后场的连续进攻,掌握主动权。


放网前球


正手放网前球: 当对方将球击至自己正手网前时,以正手握拍法,用球拍轻轻切、托,将球向上弹起恰好一过网就朝下坠落,其一般的动作是: 侧身向球的方向移动,上身稍前倾,右手握拍于体前。步法移动的最后一步是右脚向来球方向。跨大弓箭步,身体重心要提高,前臂伸向来球,要往前上方举,稍上仰,斜对网。争取高点击球,握伯放松稍收腕,向球托斜侧提击或搓切。击球过程中左手要向后平举以协调动作。挥拍的力量、速度和拍面角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来球离网的远近和速度的快慢。来球离网远,速度快些,则放球是的力量要大些,反之则力量要小些。放网后,身体还原准备姿势。





反手放网前球:击球前的动作要领同正手放网前球动作,只是方向相反。反手握拍,反面迎球,击球时,主要靠小臂的前伸、外旋和手腕由内收至外展的合力,轻托底部把球轻松过网。击球后,整个动作还原成下次击球的准备姿势。


网前搓球

正手网前搓球

击球前,小臂稍外旋,手腕由后伸至稍内收闪动;击球时在正手放网前球动作基础上,加快挥拍速度,搓切来球的右下部,使球旋转滚过网。





反手网前搓球

击球前,小臂前伸外旋,手腕由内收至外展状;搓击球的右侧后底部,使球侧旋滚动过网。另外还可以小臂稍伸直,手腕由外展到内收,带动球拍向前切送,击球托的后底部,使球下旋滚动过网。





网前推球

推直线:站在网前,当球飞过来,球拍向右侧前上举。在肘关节微屈回收时,小臂稍外旋,手腕稍后伸,球拍也随着往右稍下后摆,拍面正对来球。小指和无名指稍松开,使拍柄稍离开手掌鱼际肌。拇指和食指稍向外捻动拍柄,拍面更为后仰。





正手推对角线球:推对角线技术的准备姿势和击球前动作与推直线相同,但是击球时击球点在右肩前,要推击球托的右侧后部,使球沿对角线方向飞去.这时,手腕控制拍面角度,闪腕时手臂不要完全伸直。如图:





反手推直线球:

在网前较高的击球点上,以反手握拍法,用椎击的方法向对方底线击出弧度较平,速度较快的球.其击球动作是: 用反手握拍法,前臂伸时稍外旋,手腕由外展至伸直闪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突然握紧拍柄,拇指顶压球拍,往前挥拍,推击球托的左侧面。(如图)





反手推对角线:反手推对角线的击球动作基本与推直线相同,区别点是在击球一刹那要急速向右前方挥拍,推击球的左侧后部,使球沿对角线方向飞行。如图:





网前勾球


正手网前勾对角线球:勾球—般采用并步加蹬跨步亡网的步法。在步法移动的同时,球拍随着前臂往右前上方举起。前臂前伸的同时,稍有外旋.手腕微后伸,这时的握拍稍有变化——将柏柄稍向外捻动,使拇指贴在拍柄的宽面上,食指的第二指节贴在与其相对的另一个宽面上,拍柄不触及掌心。击球时,靠前臂稍有内旋往左拉收,手腕由稍后伸至内收.球拍拨击球托的右侧下部,由手腕和手指控制拍面角度,击球后,球拍回收至胸前.如图:





反手网前勾对角线球: 随着步法移动的同时,手臂向左侧前方平举(注意手臂不要伸直,稍弯即可)。击球时,随着肘部下沉,前臂回收外旋的同时,食指和拇指协调用力检动拍柄,使拍面拨击球托的左侧后部,将球沿对角线飞越过网,击球后,球拍回收至胸前,为下次的来球做作积极的准备。





扑球


扑球是当来球在网顶上方时,能以最快的速度上网扑压来球的技术动作。扑球可分为正手扑球和反手扑球两种,其路线有线,对角线和补随身球三种。扑球在网前进攻技术中是威胁较大的—种技术。扑球的关键在于“快”。首先取决于判断快.一经作出判断,即要求起动快并采用蹬跨步或跳步上网,同时出手快,抓住来球在网顶的最高点机会山手,以迅雷个及掩耳之势.一举解决战斗。


网前扑球

身体腾空跃起或右脚蹬跨的同时,前臂往前上方举起,球拍正对来球方向。击球时.随着手臂由屈至伸,手腕由后伸至向前闪动及手指的顶压,将球扑下。其中手腕是控制力量的关键,挥拍臣离短,动作小,爆发力强.扑击的球才会具有一定威胁。如果球离网顶较近,就采用“滑动式”扑球方式,用手腕从有向左将球摸压下去,这样可以避免球拍触网犯规。扑球后,注意腿上的缓冲,控制重心,以免身体触网(如图):





反手网前扑球

反手握拍,持于左侧前。当身体跃起或照跨上网时,球拍随前臂前伸而举起,手腕微屈,拇指顶压在拍柄觅面上,其他四指自然并拢,拍面正对来球。击球时,手臂由屈至伸,手腕由微战至后伸并用力闪动,拇指顶压,加速挥拍扑击,击球后.球拍随手臂回收至体前。



扑球动作的常见错误


1.动作太大,挥拍时间长,因而不能及时把握时机,并且易出现触网犯规则象。
2.手腕没有闪动动作,使球缺少向下的飞行趋势,容易造成底线出界。
3.顾手不顾脚。扑球动作向前惯性大,初学者往往只注意手上的动作,而忽视击球后的腿的缓冲动作,因而容易造成犯规。



挑球


正手网前挑球

准备动作同正手放网动作。击球前前臂亢分外旋,手腕尽量后伸。击球时,从有下向右前方至左亡方挥拍击球。在此基础上,若球拍向右前上方挥动,挑出的是直线高球;若球拍向左前方挥动,挑出的则是对角高球如图:





反手网前挑球

准备姿势同反手放网动作。击球前右臂往后拉拾肘引拍。击球时前臂充分内旋,手腕由屈至后伸闪动挥拍击球。若球拍由左下向左前上方挥动,则球向直线方向飞行;若球舶由左下向右前上方挥动,则球向对角线方向飞行。

前场技术易出现的毛病:手腕与手指运用不当,不是用力过猛,就是扣面控制不好,使击出的球离网太高,太远或落网;站位离网过近,妨碍了击球动作;击球前肘部过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2-2008 12: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选择羽毛球



1.国际羽联羽毛球比赛规则关于羽毛球的定义:

1:球可以有天然材料、人造材料或它们混合制成。只要球的飞行性能与用天然羽毛和包裹羊皮的软木球托制成的球性能相似即可。
2:球应有16根羽毛固定在球托部。
3:羽毛长62--70毫米,每一个球的羽毛从球托面到羽毛尖的长度应该一致。
4:羽毛顶端围成圆形,直径58--68毫米。
5:羽毛应用线或其它适宜材料扎劳。
6:球托底部为圆球形,直径为25--28毫米。
7:球重4.74--5.50克。
8:非羽毛制成的球:
8.1:用合成材料制成裙状或如天然羽毛制成的球状。
8.2:球托如规则6所述。
8.3:球的尺寸和重量应如规则3、4和7所述;但由于合成材料与天然羽毛在比重、性能上的差异,可允许不超过10%的误差。
9:只要球的一般式样、速度和飞行性能不变,经有关组织批准,以下特殊情况可以不使用标准球。
9.1:由于海拔获气候等条件不宜使用标准球时;
9.2:只有更改才有利于开展比赛时。


2.羽毛球球毛的分类:

  优质的羽毛球用毛必须采用鹅刀毛,如果采用的是鸭刀毛和其他的毛片它的品质就很难保证。
球毛的分类非常的复杂,由于目前还没有国家统一制定的分类编号标准,各个生产厂家生产的羽毛球的标号都是自定的,不同产家如果有同样标号的产品并不能表示它们的品质是一样的。



3.羽毛球球头的分类:

  按照所用的材料分常见的有:硬质塑料、泡沫塑料、软木这三种,前两种主要用于低档的娱乐性用羽毛球,成本较低性能较差。中高档的羽毛球都是采用的天然软木质的球头,而软木球头又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整体软木球头、复合软木球头、再生软木球头。它们的结构图如下:







可以看出,最好的球头当然是采用整体天然软木,如是采用优质的葡萄牙进口天然软木球头,无论是击打性还是耐用性都相当的出色。采用复合方式的球头,成本较低也不太容易断裂,但是如果击球的力量较大容易将下部的再生软木部分打散从而影响击球的性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5-2008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如果发球时,球碰到网算合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01:15 AM , Processed in 0.07542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