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钦生

【受用一生的圣贤大智慧】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2009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故事 《曾国藩治家》

曾国藩先生很有治家的智慧,他虽然权位已经达到四个省的总督,在清朝几百年的历史中,从来没有一个汉人拥有这么大的权位。但是曾国藩先生要求他所有的子孙,基本的生活,衣服也好,一些家务也好,都要自己做,如此他的子孙才不会好逸恶劳,所谓是深谋远虑。

曾国藩先生说,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

第一,子孙睡到几点起床,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才起来,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

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会影响一个人一辈子。

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读圣贤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学就不知道。

曾国藩先生有这样正确的观念,所以他现在的子孙还很兴旺。在聂云台先生写的《保富法》里,还屡屡提到曾国藩先生的后代在那个时候都还很好,确实他把他的道德学问承传给后代子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10-2009 08: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故事 《善有善报》

我有一个朋友差不多三十多岁,他是老祖母带大的。

他祖母中风的时候,是他一个大男人日夜在照顾。帮老祖母擦身体,抱着、背着老祖母去看医生,做得非常好,也很让邻里乡党感动。

一个能孝敬自己长辈的人,交朋友一定是很有道义。

所以,在社会上也是很能赢得朋友对他的爱戴,后来他也娶了一个很好的太太,这是善有善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0-2009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果故事 《金不换》

我们在上海办了五天的课程,认识了一位朋友,后来我们都叫他“金不换”。为什么叫他金不换?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位朋友的姊姊在安徽庐江听过我们的课程,听了五天之后,打了一通电话给她弟弟。她弟弟是一个工厂的老板,她跟弟弟说:“无论你这几天可以赚多少钱,你一定要到上海去听课。”

她弟弟听完之后,立刻就把所有的工作都放下,第一天晚上赶到我们上课的地点。为什么他这么听姊姊的话?他说我姊姊从来没有用这么坚定的语气来命令我,平常都是很客气跟我商量,只有这次是命令,所以我姊姊一定是有她的用心,因此我马上就答应了。这位朋友对于姊姊有恭敬之心,也能了解到姊姊的用心。

他来上海上了两天课,表情都没有变过,都是眼睛直盯着讲课的老师看,然后嘴巴是张开的。我们每个上台讲课的老师都会注意到他,他真的是目不转睛。上了两、三天之后,有一天晚上,他说一定要见我,我就在办公室跟他见面。

他一开始就说:“蔡老师,你在课程里面讲的道理,我不是只有知道,我是悟到了,我是用人生体会到了。”因为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写了一行字:“知道、悟到、做到,才能得到“。一般人听这些圣贤教诲,听了之后只是知道,还没有体悟到它是真实不虚,还没有体悟到它完全跟我们的生活是一不是二。

他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事实。”因为他人生中有很多次快要犯很大的错误时,都是他父亲的德行解救了他。他父亲是从事于电讯方面的工作,他记得小时候,即使刮风下雨,只要有人需要,他父亲都会马上去工作,所以在乡里得到很好的名声。由于他父亲对乡里人点点滴滴的帮助,所以他人生有好几次大难都得到化解。

他第一次拿着刀要去杀人,走到半路的时候,他父亲的好朋友看到他这样气冲冲拿着刀,心里想,这么好的人的孩子不能让他铸成大错,所以他是被父亲的朋友硬拉回来。他父亲的朋友还真有勇气,所谓“刀枪无眼”,盛怒之下,若不小心挨了他的一刀子,非常危险。

他还提到他小时候读书很好,后来十九岁去做生意,赚了很多钱回家。这些邻里乡党都说:“你好厉害,赚这么多钱。”这句话好不好?所有的人都说:“这么厉害,这样年轻就可以赚这么多钱。”这种“八风”一吹过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人马上飘飘然。所以,他说他十九岁就使用大哥大,每天拿在手里很神气,只因为他有了钱,所以愈来愈得意洋洋,自恃高傲。也因为有钱,很多坏习惯跟着都来了,开始吃喝嫖赌,到最后还染上毒瘾,整个人生垮了下来。

后来到戒毒所去也是很辛苦,一般人是无法感受戒毒者的痛苦。他说每次想放弃时,就有一股很强的力量支持他,他就想:我已经不能孝顺我父亲了,我不能再让我母亲继续痛苦下去。由于这分孝心支持他,终于把毒瘾戒掉了。所以,这位朋友真正能够化解人生危难的两个重要态度,一是孝心,一是对姊姊的兄友弟恭的“悌”,才让他踏上了薰习中国圣贤教诲的这班列车。

这位朋友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我父亲已经不在了。”他讲的时候,眼泪当场就掉下来。我们从这位“金不换”朋友的身上,可以体会到行孝要及时。

他跟我说:“蔡老师,你不要只跟这些人讲,他们都是好人,像我们是坏人,所以我们更需要圣贤教诲,你们一定要来跟我们讲。” 结果,我们早已安排要到温州讲课,他是温州人,相信一定会带一些朋友过来听课。真的,更需要帮助的可能是已经走进社会黑暗处的人。所以,之前我到厦门监狱去做了一场演讲,我们也是希望能让圣贤的光明,照到我们社会的各个角落。

这位金不换要跟我分手的时候说:“蔡老师,我把公司安顿好,就来跟你深入地学习。”我说:“好!”他假如去戒毒所演讲一定比我精彩。他说他们这种人最傻,只为了一时的享乐,拿生命、拿脑袋开玩笑,所以是属于投资最多,回报最少的。他有这种深刻的体会,是我们讲不出来的。假如他能知过就改,能有这分爱心去帮助这些人,那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真是功德无量。我相信他是真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0-2009 08: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什么是正中偏》

古时候,有一位宰相叫吕文懿公,名声非常好,受到人民的尊重。在他辞官回乡之后,一个喝醉酒的人在他家的门口叫骂。

吕文懿公因为存心仁厚,就说:“把门关上就好了,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后来过了没有多久,听到了一个讯息,就是这个醉汉被判了死刑。
(注:因为他以为连宰相都怕他了,所以后来狂妄自大到去杀人

当吕文懿公听到这个消息,他就想起当初没有治他的罪是错的。

假如那时把他送去官府处罚一下,可能他会有所警戒,今天就不至于会犯下这么大的错。

所以,他存心仁厚是正,但是因为姑息了这个醉汉,其结果反而不好,这种情况就是正中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0-2009 07: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什么是偏中正》

有一年干旱,整个地区都缺乏米粮,很多人就开始擅自抢员外的食物。

员外就去报告官府,结果官府也没处理。

这个员外很怕他的米粮被抢光了,所以马上把他家里的仆人组织起来,拿着棍棒开始去处罚这些抢劫的人。这些抢劫的人就有所畏惧,就没有再作乱。

当初他想到的是自己的米粮,之后却让这些乱民不敢造次。当时确实不是为了社会大众,但是后来却影响了社会大众,这是偏中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0-2009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真善假善》

很多读书人去问中峰和尚:“打人骂人是不是恶?

中峰和尚说:“不见得。

接着又问:“那对人很恭敬、很有礼貌是不是善?

中峰和尚也说:“那也不一定。

这些读书人被中峰和尚的话搞糊涂了。而这些书生懂得谦卑,就请教中峰和尚。

中峰和尚说:“假如他打人、骂人是因为要唤醒那个人,一巴掌要把他打醒,这个存心是善的,利益他人是善。

所以,你那一巴掌打下去要确定他能被唤醒,假如不能唤醒就不要打了,那样就会结怨。学问要学得灵活,要伺机而动,不然可能会遇到很多障碍。

中峰和尚又说:“假如他的目的是为了升官发财,为了自己的私欲,那对人的礼敬也是虚伪的,所以不是善。

从中峰和尚的教诲中,我们可以了解真善与假善从何处判断?从存心。

一念自私自利,纵使再有礼貌也是恶;一念利益众人,纵使是打人骂人也是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7-10-2009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阴善阳善》

行善不让人知,即是阴德;若行善常常炫耀自己,就变成了阳善,阳善是享世名,阴德天报之。

我们曾经听到有个学校在募款,要帮助一些比较贫穷的同学。而募款有规定,假如学生捐了五百块,就可以戴一朵小红花,还可以点蜡烛。

所以,他们在办晚会的时候,捐款很多的人就戴上红花、点蜡烛,到最后孩子捐款的动机,变成是想挂小红花、点蜡烛。假如我们行善的风气变成为名为利,就给下一代做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

纵使学校的做法是为了把此善事大肆宣扬,但我们为人父母也要私下告诉孩子,这些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不需要去大肆宣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0-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半善满善》

古代有一位女子,有一次经过一家佛寺,她非常恭敬进入佛寺礼佛,礼完佛之后,她把自己仅有的两文钱统统布施出来。方丈亲自出来为她诵经祈福,为她求忏悔。

后来她福报现前,入宫为贵妃,又带了几千两黄金到佛寺来,结果方丈没有出来,反而派他的徒弟来替她诵经回向。

这位女子觉得很诧异,从前捐两文钱,方丈亲自为她祈福;现在她捐的数目如此之大,却只叫徒弟出来替她诵经。这位女子也很有好学之心,就主动询问方丈,为什么?

方丈告诉她:“从前你捐两文钱是真心真意,所以我不亲自帮你忏悔,内心过意不去。现在你虽然捐了这么多钱,但是你的心已经没有像从前那么真诚,所以令我的徒弟代之足矣。”

从前捐两文钱是满善,如今捐千两黄金是半善。所谓福田最重要的靠心耕。我们的心地里,若处处都希望众生离苦得乐,并随分随力去帮忙,相信修得的福报也是非常地广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10-2009 08: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大善小善》

从前,有个读书人名叫卫仲达。有一次,他到了阴间,阎罗王就对鬼卒说:“把卫仲达的善恶薄拿出来秤一秤。”:@

卫仲达的恶业档案很多,他自己吓了一跳。他说:“我才不到四十岁,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恶业?

阎罗王告诉他:“起心动念就是恶,不待造,所以才会恶录盈庭。”:@

我们要了解,起心动念一错,阴间都有记载。所以,为什么要从起心动念处修,这一点相当重要。

卫仲达的善只有一卷,拿上去一秤,满屋子的恶业档案反而比这一卷善业还要轻。

卫仲达很惊讶,那里面究竟是什么卷宗?

阎罗王说:“皇帝要大兴土木,要建三山石桥,劳民伤财,这是你阻劝的奏折。

卫仲达就说:“可是皇上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善力?

阎罗王告诉他:“因为你这一念已是为了成千上万的人民考虑,所以这个善的力量就特别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10-2009 08: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成人之美》

我刚到大陆讲课时,那时一个人举目无亲,每天披星戴月。早上很早出去,晚上骑着脚踏车回来,到中心都已经十点多,再整理一下环境,一般都是十二点才入睡。

常常有人到我们中心来,左看看、右看看,自言自语地说:“现在哪有这样的事?讲课不要钱,书也不要钱,一定是有什么目的。” 所以,常常会遇到很多人对我们质疑,但我们还是很欢迎他来参观。

只怕他不看,看了就能接触、了解。在此时代,要做好事确实不易。所以,当我们看到别人有善行,一定要尽力帮助他,纵使是一句赞叹的言语,相信对他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鼓舞。因此,不要吝啬我们的赞叹,这是成人之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0-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救人危急》

当我们在路上,看到有人受伤很严重,要赶快拨110、119,叫救护车来。这一定要做,因为慢了一秒钟,伤者可能都有生命危险。在大方广网站上有一位朋友留言,他说他本来要自杀,就是因为看了大方广的几篇文章,心情才平和下来。

现在有一种疾病叫忧郁症,对人的身心有很大的摧残。听说得忧郁症比例最高的是老师,这我可以体会。因为毕竟教的都是学生,老师必须对孩子的安全,以及诸多方面都要负责任,所以压力特别大。而且老师他又背着一个“老师”的名称,很多道理他假如不懂,他也很难受。所以,老师也要不断进修、学习,才能对很多道理,理得而心安,不然很容易愤世嫉俗,闷闷不乐。因此,我们的言语假如能让这些忧郁症的病患,慢慢把心房打开,逐渐明白道理,那也是救人危急。

我记得在秦皇岛讲完五天的课,正要驱车回北京,车子还没开,有位女士的情绪有点激动,就站在我们车子的前面。她说:“蔡老师,我已经打算要自杀了,但是听完你这五天课,我已经找到人生态度的定位了,我以后会好好耕耘我的人生。”她在讲话的时候,眼泪掉下来了。

她的那分真心,我们确实感受到了。当我们可以感受到圣贤的智慧,对现代人刻不容缓,由于这分感受、这分明了,也不断地在推动我们不可懈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2009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救人危急》

很多朋友、老师会问我:“蔡老师,你好像都不累?好像都不会退心?”

他们问我:“你是怎么办到的?”

我就说:“很简单,假如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家给你跪下去,你就不会退了。”

他听不明白,我接着说,我在杭州天目山讲课,讲到第三天,吃完饭走出斋堂,有一个老人家八十岁,不知道在那里等我们多久了,一看到我当场就跪下去。因为我在大学是羽毛球队员,所以手脚敏捷,突然双脚一跪就滑过去把他扶住,旁边的主办人员还怕我膝盖磨破了,幸好是有地毯。我就赶快说:“老人家,您站起来说话,不要这个样子。”

结果老人家一起来,他说:“蔡老师,你要答应我两件事。”

他是新疆人。他说:“第一件事,我们新疆听不到这些圣贤教诲,所以你一定要把这种课程带到新疆讲。”

老人家都八十岁了,他的孩子都在大学里面教书,请问他这个请求是为谁?为后代,为他一方的人民。老人家这个举动教育了我们所有参与的老师,他这分无私值得我们认真效法。

我们去天目山的这些老师跟工作人员,在最后一天也都是哭得很感动,都觉得自己肩上的使命更重了。虽然更重,但感觉不重,因为我们的臂膀变壮了。我们相信所有的老祖宗、古圣先贤,都会在冥冥之中保佑我们、支援我们。我们非常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心一定可以唤醒。

老人家接着又说:“第二件事,你在天目山讲课的光碟,一定要送我一套。”

我们看到八十岁的老人家还是非常地好学,也值得我们学习。我就跟这些朋友讲:“老人家这样至诚恭敬地对待我们,我们要念念记在心上,要对得起人家的一分诚心。”

只要能念念记住,相信就不会懒惰、不会退转。我们所做的任何事都是本分,所有人给我们的肯定,给我们的尊敬,我们都要记在心上,好好地立身行道,去回馈所有爱护、祝福我们的人。

注:老人家这么至诚恭敬地对待你,你要念念记在心上,你要对得起人家对你的这一分诚心。你能念念记住,相信你就不会懒惰、不会退转。所以我们所做的任何的事都是本分,所有人给我们的肯定,给我们的尊敬,我们都要记在心上,好好用我们自己立身行道去回馈所有爱护、所有祝福我们的人。所以叫救人危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009 08: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兴建大利》

在古代,有很多善心人士都会造桥铺路,以便利更多的人。现代这种造桥铺路的机会就比较少了,因为这些工作都有政府在做。

其实也还有很多空间,我们可以去付出,比如说,马路上的坑洞已经很严重了,我们可以主动打电话请政府来处理。因为坑洞大,你要想到会有什么结果?假如有一个人刚好喝醉酒,有点不清醒,可能速度又快,碰到那个洞,有可能人都飞出去了。

我们可以从这里体会到别人可能会遭殃,这就是仁慈之心。所以,当我们走在路上或者开车、骑车,看到路中央有一块大石头,就要赶快把石头移开,这个动作很可能是救了一个家庭也不一定。

所以,“兴建大利”,最主要就是可以利益别人的事,我们随缘随分、尽心尽力去做。

你在高速公路上,假如看到一块石头,要赶快打电话通知交警。我们要灵活,看看怎么做比较恰当。

我在海口,走在路上都会看到很多大石头,因为有很多民工在那里等工作时,聊天都会搬很多大石头来坐。但白天看得见石头,晚上则看不到,很有可能突然踢到大石头,就会摔一跤,所以我们见到了就要赶快把它移开。

有时经过工地,突然一支竹竿就飞出来,有可能一不小心头就撞上,如此都很危险。若我们正好遇上了,就找找看旁边有没有红布,把它绑上去,以提醒行人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9: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钦生 于 2-11-2009 08:32 AM 发表
很多朋友、老师会问我:“蔡老师,你好像都不累?好像都不会退心?”

他们问我:“你是怎么办到的?”

我就说:“很简单,假如一个八十岁的老人家给你跪下去,你就不会退了。”

他听不明白 ...


哇,这个感动下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1-2009 09:2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3# 钦生 的帖子

最主要就是可以利益别人的事,我们随缘随分、尽心尽力去做。


嗯,就随缘~
我们问心无愧就好,其他的就交给佛菩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11-2009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4# sunnyfren 的帖子

谢谢你的回复

很多故事我看了也是很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6-11-2009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辩善 《爱惜物命》

在澳洲,他们在开拓公路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大树,他们都会先看看树上有没有鸟窝。

假如有鸟窝,工程就停止,等季节过了,鸟飞走了再开工。我们是否做得到?

澳洲人很淳朴,迎面而来都会互相打招呼,人心很善良。人心一善良,整个大环境就风调雨顺。

所以,澳洲种出来的菜都特别大,我们在那里都吃得很饱。

确实当人对于生命尊重,对于万物尊重,万物一定会给人很好的回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1-2009 09: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帖绝对是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9 07: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0# 普罗旺斯 的帖子

谢谢你,很久没有人回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1-2009 07: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劝谏的智慧 《孝感亲心化灾解难(太宗劝父)》

当初唐太宗辅佐他的父亲,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有一次父亲执意要走一条路线,但是唐太宗可以预感到,这样去很可能会中了埋伏,全军覆没。劝了很多次,父亲还是不听。

当天要出发的时候,突然听到帐外有个人放声大哭。他父亲很惊讶,就跑出来一看,看到唐太宗李世民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父亲一见也很感动,他用尽了全力劝他的父亲。

后来父亲才改了行军路线,没有受到埋伏。李世民这一哭,把整个唐朝的命运转过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09:52 PM , Processed in 0.078981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