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9|回复: 1

Email寄出前必先确定的5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5-2016 05: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GettyImages_140705980_630_opt_1024.jpg


根据IDC的报告,职场工作者平均有28%的时间花在阅读及回覆讯息上,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处理Email的效率,以及保持应有的礼貌,是每个职场工作者都须学习的事。

美国知名公关与商业礼仪专家、棕榈滩礼仪学校(The Protocol School of Palm Beach)创办人Jacqueline Whitmore在《Entrepreneur》杂志网站上发布寄送Email的五不五要,让职场工作者可以保持Email来往的礼仪,使来信的对方提升对自己的好感。


1. 要有清楚的标题
因为Email目前仍为商务沟通的主要方式,所以职场工作者会收到多封工作相关的邮件。在这样的情况下,「清楚的标题」能让收件者快速了解这封信的意义,提升这封邮件被阅读,进而处理的机率,对寄信者、收件者,都是更能有效提升处理信件效率的方式。


2. 要用专业的口气
有些人在Email上的用语,会跟平常对话一样,采比较亲匿的口气,但这在商务沟通上是大忌,很容易让对方觉得「这个人不够专业」影响到后续讨论事项。

初次和对方通信,或是尚未了解对方个性的情况下,保持该有的礼貌、维持专业的口气还是有必要的,这是最不容易得罪人,也最能维持自身专业度的方式。


3. 要校对信件内容
信件中不能有错字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做得到,有些时候,大家会贪快,在寄出信件前,并没有再次检查内容,这样看似能节省时间,但一旦内容有误,再次沟通的时间会远大于寄出信件前的检查时间;再者,当一封信件中有错字时,很容易给收信者一种「寄信者不够仔细」的感觉,会影响到收信人对自己的印象,也可能因此影响到后续合作。

在寄出信件前再次检查,看似很笨,但其实是最聪明的方式之一。


4. 要回覆每一封信件
Whitmore认为,虽然职场工作者需要经手的信件很多,但是仍要「回覆每一封信件」。

像是有些时候,我们会收到一些告知状况的信件,并不是在讨论事项,所以并没有立即回覆的需求,但即使是这样的信件,都还是必须回覆,告知对方你收到信了,这样能让对方确保自己有接收到讯息,就不用担心是否需要再打电话或是以其他方式确认状况。

而除了告知状况的信件需要回覆之外,职场工作者也常会收到一些不属于自身业务范围的信件,这是若能够协助转发信件给相对应部门的同事,不但有效加速彼此的沟通,也能让寄信的对方对自己留下好印象,进而增加未来继续合作的机率。


5. 在寄送机密资料时要加密
用Email传递讯息及档案现在变得相当容易,但也因此衍伸出「安全性」的疑虑,因此Whitmore认为,当需要和对方沟通重要极机密事项时,应该先以见面或通话这两种方式进行,非不得以需要采用Email沟通时,最好采取「资料加密」的方式,会让彼此讯息传递上更为安全。

除了上述五要以外,Whitmore还有提到寄送信件的五不,职场工作者寄信前,务必检查自己是不是有犯了以下五种错误:
  • 不要忘记签名档
  • 不要自以为幽默
  • 不要期待对方知道你在说什么(即使是信件串,也需要提及和对方讨论的内容)
  • 不要在生气的时候寄信(可以先将内容存为草稿)
  • 不要过度使用惊叹号、流行语以及Emoji(表情符号)


综合上述寄送Email的五不五要,让职场工作者在处理Email上更有效率,进而提升工作表现。
原文刊于SmartM 人才培训网,获授权转载。标题经编辑修改,原题为「别让小瑕疵毁了你的专业,Email寄出前一定要确认的5不5要」





文摘自网络
记住了 以后不会再那么糊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5-2016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會注意的,每次 send 出去前都會一讀再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办公美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4-2024 11:40 AM , Processed in 0.06408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