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81|回复: 1

中国人访非洲同事偏僻老家:村里用中国手机刷脸书(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7-10-2015 01: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特迪瓦这个国家论发达程度,在非洲绝对是平均水平线之上,但是全国农村人口的还是占到总人口的半数以上(虽然可能在不少人看来非洲的城市和农村也没啥区别)。也就是说,有相当部分在城市里工作的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村落(village),这些人逢年过节经常就回到自己的村里去,反正科特迪瓦也不大,跟英国差不多。我的这位同事叫做Frank,这次就是回村里去休他每年一个月的年假(科特迪瓦当地正式员工每年一般是一个月的带薪年假)。话说Frank是村长的侄子,毕业于科特迪瓦最好的大学,参加工作有十多年时间了。不过即使是这样,作为工薪阶层的Frank还是没有钱买车,那天坐我的车回村里大包小包的行李把后备箱塞得严严实实。



Frank一家,这位年轻的妈妈其实年龄比我还要小,和Frank是同村人,他们的小朋友只有一岁多,大家应该可以看得出来是个小女孩。



我们要去的Frank的村落叫做Diekadiokro,常住人口不到千人,在谷歌地图上是找不到的。上图中蓝色的坐标是大概的位置,从我在的阿比让过去不到两百公里的路程。村落是科特迪瓦最底层的行政区划单位,人口从几十人到上万人不等,太大的村落一般会被晋级为城市(ville),就要涉及到国家行政力量的介入。村落则保持着非常传统的自给自足自治体系,村长位置靠家族继承,村里的土地归村民所有,村民不用直接向国家缴纳任何税收,村落代表着最原始的科特迪瓦,最原始的非洲。一路上的风光其实还是很赞的,几百年前这里是茂密的热带雨林,几百年后虽然雨林已经大片大片地消失,这里依然是世界上保存最多原始地貌的地方之一。路途中下了阵温润的小雨,渭城朝雨浥轻尘,空气间一时烟雾缭绕,朦朦胧胧别有意境。





跟电视上动物世界里的不同,正常人是很难深入热带雨林的内部,只能在雨林的边缘感受雨林魔幻般的风情。





三个多小时颠簸的路程,从阵阵烟雨到蓝天白云,一条丛林土路把我们引进了村里,Frank的家就在村口。



一路关于世外乡村田园风光的遐想,一进屋里就被冷峻的现实打断。这是Frank家的大厅,像某个中文成语里说的那样,家里只剩下四面的墙壁,除此之外别无长物。我当着Frank的面,唯一能想到的可以开得了口的句子是:房间看起来真宽敞。



Frank自己的房间,所有的家具是两张旧的有些发霉的床垫和一台落地电风扇,Frank的一家三口将在这里度过一个月幸福的时光。



Frank家的卫生间。科特迪瓦大多数的冲水马桶上面都是没有坐垫环的。




Frank给我展示了他预留给我的房间,看起来这确实是家里最好的一张床了。我在床上坐了坐,床垫里扬起的灰尘瞬间将房间里的PM2.5指数抬升到了500以上。我对困难的准备明显不足,最后决定还是晚上到离村子最近的市里找一家宾馆住。





其实Frank的房子在村里确实已经算是比较好的,后来我在村里看到的房子大多都还是用泥砖糊起来的,有的还只是简单地用木架支起来,有的连门也没有,里面更是什么家具都没有,更不用说有像Frank家那样的油漆墙,卫生间什么的了。



Frank的妈妈是一位清瘦矍铄的妇女,七十多岁了还不停地在干活,一直非常友善地对我微笑,可惜她只能讲当地的方言,我们无法直接沟通。有些出乎我意料的是,她在不到一小时之内连续接了三通手机电话,每通都还讲了好久。其实像在科特迪瓦这样的非洲国家,手机的普及率非常的高,城里几乎人手两部手机,只是我之前没想到原来在农村里也是如此:在一个连电视都没几台的村子里,每个人口袋里都揣着一块手机,和纽约人一样,和上海人一样,和柏林人一样,这可能是这个遥远的非洲村落与现代社会最相似的一点。村里还是有手机3G网络的,我后来就看到有的小伙子在用手机刷Facebook。我差点没过去跟他说,你真幸福,我们在中国都刷不了这玩意。手机在科特迪瓦的极度普及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客观原因是中国人的贸易(科特迪瓦的廉价手机估计99%都是从中国进口),把市场廉价手机的价格拉低到人民币五六十块的水平。主观原因是非洲人的健谈,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话唠,一聊起来就乐不可支,明明他们接受到的咨询那么少,能讲出来的东西却却是那么多。



Frank的爸爸,看到自己的小孙女一直抱着不肯放。他从家中取一出了一瓶啤酒和我对喝,大概他是太喜欢自己的小孙女了,喝着喝着就忍不住给小孙女分享啤酒,小孙女居然真的也就呷的津津有味,瞪着天真无邪的大眼睛。小朋友的妈妈也在旁边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比小朋友可爱的是粉嫩的小羊羔,村子里到处是,这种非洲特有山羊叫做Cabri。



在村里拥有山羊的数量是一户人家财富的象征,有钱人的家门口到了傍晚基本就是这样趴满了山羊,这些山羊也没有固定的棚舍为家,白天在外四处觅食,晚上就洋洋洒洒睡在大树底下。这些羊一般都不是拿来卖的,是留着村民们自己吃。



我问Frank这样子不担心有人偷羊吗?Frank和我说,这种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以前有过偷羊贼被逮到,如果是村里人的话就送到村长那让村长去处置。如果是外村人偷羊的话,那就是直接私刑伺候了,据说最严重的是把人活活烧死。所以现在大家都不敢偷山羊了。



这张坐在我旁边的就是已经将近八十高龄的村长了,也就是Frank的伯伯,二十年来这个村里都是他做的主。遗憾的是村长的法语也讲的不大清楚,我本准备了好多问题最后也不得不放弃。



我应该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光顾这个村落的中国人,所到之处村民们都笑容满面地与我打招呼。对于小朋友来说,他们可能连白种人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中国人了。小朋友们对我最好奇的是头发。黑人是长不了长头发的。





小朋友中很多人都是没有鞋穿的,再小一点的小朋友很多连衣服也没有。我途径一户人家门口时,看到一位赤身裸体的小朋友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赶紧问周边的人他是怎么了,村民告诉我说,小朋友在午睡呢,可别吵他。睡姿实在是有点太销魂了。



白天里村里的小朋友特别多,因为稍微年长的男人女人白天一般都在田地里干活,从礼拜一到礼拜六,只有礼拜天除外。每天到了傍晚日落时分,男人女人陆陆续续从田地里归来。女人们腰里缠着小孩,头上顶着重物,男人们大多都自行车,驮着刚刚从地里收割下来的晚餐回家。在这里几乎所有的食材都来自于自己的耕耘。Frank跟我说,他这一个月的假期也要过这种每天下地务农的生活,不用再每天八小时对着电脑收发邮件。不会觉得不适应吗?不会的,这才是我们最根本的生活。





村里主要的种植物是一种叫做manioc的木薯,就是上图女人们头上顶着的东西,回来削皮捣碎之后,可以制作各种各样类似面食的食物。







我是真的很想晚上品尝一下当地的木薯饭,只是看到木薯桶里这些密密麻麻的苍蝇实在让我很难释怀。Frank的妈妈给我们做了米饭鸡肉。米是Frank刚刚从阿比让带来的。这个村子类不种水稻,米饭已经是待客用的食材。



村里还盛产一种酒,也是用木薯酿的,浑浑浊浊,口味不错。




村子里的另一种主要种植物在下张图上,大家可以来猜一猜这是什么?





说实话,我也是到了科特迪瓦之后才认识这种植物,这是可可树。可可树每年两次结出黄色的可可果,掰开可可果里面是许多由薄薄的白色果肉包裹的可可豆。白色的果肉带果汁很甜,当地人采摘之后基本都会一颗颗吸允,然后把可可豆吐出来晒干,每年固定时间有人来收购,然后再转卖出国,一步步变身成世界第一甜食巧克力。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科特迪瓦一直是并且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可可豆产地,现在还能占到世界可可豆产量的40%。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一辈子都在种植者可可豆的科特迪瓦农民来说,他们不但没有吃过甚至见都没有见过巧克力。之前网上流传过科特迪瓦农民第一次品尝巧克力的纪录片,看的挺令人辛酸。我可以证实这个状况,因为我问村里的小朋友巧克力是什么东西时,基本没有人回答的上来。对于大多数吃腻了巧克力的我们来说,从来没见过可可豆长什么样子,对于大多数种植了一辈子可可豆的人来说,从来没见过巧克力长什么样子。这个世界上确实是有一些事情不大合乎情理的逻辑。卖可可豆挣到的钱基本是村里唯一的直接收入来源,村里另一种间接收入来源是靠那些在城里工作的人寄回来的钱。不过村子里的生活,大多数时候是根本不需要到现金的。村里没有任何的商店,唯一的消费场所是这个餐厅加酒吧(Maquis),里面只卖三种东西,香烟啤酒和烤鱼。我问老板,你们村里这么多鸡呀羊呀,为什么不能做一点鸡肉羊肉来卖呢?老板和我说,村里人要吃鸡肉羊肉自己家里都有,到我们这儿来就是为了吃烤鱼。于是晚上Frank就请我吃了烤鱼。





酒吧据说是到每个周末的晚上都会有派对,村民会聚到这块地上来跳舞。那天晚上我吃完饭等到八点多,还是一个人影都没见着,最后实在支架不住蚊子的狂轰滥炸,只好回宾馆去了。除了这个小小的酒吧以外,村子里的另一项集体娱乐活动是足球。村里有一块面积相当大且平整的草坪作为球场。每天到了傍晚时分,年轻的男村民就会陆陆续续到这儿来踢上一两个小时的球。



据说这个村子和周边的十来个村一起组织了村际足球联赛,每年都要互相踢个十几场比赛。遇到有主场比赛的日子,村民们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前来加油助阵,可以想象那应该是村子平日里最盛大的场合了。



村子里只有一所小学,是全体村民的母校。对于不少村民来说也是他们唯一上过的学校。村子里没有中学,最近的中学在距离村子大概有七八公里远的M’batto市上,Frank跟我说二十几年前他们每天清晨步行两个小时去市里上中学,晚上再两个小时走回来,所以很多的村民最后也没有坚持下来。二十年过去了,现在村里的孩子大多骑自行车去上学,有时候还可以搭乘顺路的客车,不过依然还有一部分孩子靠双脚走路去上学。



我到的那天小学正在放假,年轻的老师特别热情地打开了教室让我参观。



教室黑板右上角有一个小小的表格,记录退学率,上个学期开学时有29个男生9个女生,到了学期末孩剩下29个男生7个女生,有2个女生退了学。老师说是她们家里遇到了些困难。后来Frank和我说的更具体些,两个退学的女孩是因为她们的母亲病死了,她们不得不留在家里做家务。村子里显然还有不少女孩子从来都没有机会踏入过教室一步。在这里可能没有几个村民都不会知道,剥夺一个人受教育的权力就是剥夺了一个人一生的机会。或许大多数人也不知道,机会到底意味着什么。



墙壁上贴着学生们的画。




黑板上写着的单词是ami(朋友)。




孩子们的教科书,除了语文数学历史地理以外,左下角的那本书叫做公民道德教育。



除了学校里的教材和教堂里的圣经,可能这本杂志是村里非常少有的印刷物。一问果然这位村民也是在阿比让上班,回村里来休假的。最后还有几张在村里拍到的零零碎碎的照片:



和在城里一样,假发在村里也是女人们的必需品。



二十多年历史的跷跷板,也是Frank童年时最好的玩具。时光在这里走的很慢。




小男孩和他的宠物鼬獾。




野生动物大多数的时候不是宠物,是村民们的美味。



野果子是小朋友们的零食。热带雨林富饶多产,科特迪瓦可能从来都没有过饥荒。




双胞胎。村子的明天。



村里为数不多的手工业者。




晚餐总是一天当中最让人愉悦的时刻,不是吗?




晚餐过后就是大伙们的闲谈,一千零一夜,夜夜都有天方夜谭。法语里面有一个词叫做palabre,专门就是指非洲人这种无边无境的闲谈。这里还可以看到,村里的青壮年还是蛮多的,进城务工的人不是多数。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to the place I belong.




回家的路上,总是欢声笑语。这个村子给我最多的印象就是,欢声笑语。我在村里待得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周末两天,所以我对村子的了解差不多也就是这篇行记里简简单单的表面。村子距离我住的阿比让并不太遥远,想要再来也不过是三个小时路途的时间,热情的村民们欢迎我再回来看一场足球赛,只是,我知道短期内不大可能再回来了。毕竟,我不属于这个与土地紧密相连的世界,吃不下这里的饭睡不下这里的床,除了观看别人的生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以外,我也不知道我能在村子里找到什么,或者给村子带来些什么。但是,这个雨林边上的村落会永远地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一个坐标,几十年以后如果我还有机会回到这个科特迪瓦,我一定不会错过再来看看这里。祝福这个村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7-10-2015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好象看色情内容那样,我们比较在乎的是图片,管你的文字有多么动人

叉烧包叉烧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4-2024 12:30 AM , Processed in 0.08098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