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2|回复: 1
|
《俱舍论》的四十六心所法之“大不善地法”的讲义
[复制链接]
|
|
摘自:《俱舍论疏颂讲记》,根品,智敏法师开示
原文: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2787
己四 大不善地法
从此第四,明大不善地法者,论云:如是已说大烦恼地法,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此释大不善地四字,目心王也。心王是大不善法之地,名大不善地[也]也字疑衍依主释也。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谓法恒于不善心有此意释大不善地法五字,目无惭等。谓无惭等,是大不善地家所有法故,名大不善地法。大不善地之法,依主释也。彼法是何?颂曰:“唯遍不善心,无惭及无愧”。
“从此第四,明大不善地法者,论云:如是已说大烦恼地法”,大烦恼地法已经讲好了,第四个“大不善地法”是什么?“大不善法地,名大不善地”,一样的。大不善法它所行动的地方(心王),这个叫大不善地。大不善法之地,依主释。“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反过来,这个法假使是“大不善地”这个心王所有的、属于它的法(心所属于心王的),叫“大不善地法”。大不善地所有的法,叫大不善地法,也是依主释。它的特征就是“谓法恒于不善心有”。前面大烦恼地法是“谓法恒于染污心有”,染污心遍不善、有覆无记。这个一定是不善的,有覆无记没有它,祗有在不善心里有,而且一切不善心都有它,所以叫大不善地法。
“彼法是何?颂曰:唯遍不善心,无惭及无愧。”有这两个心呢,好事干不成了;没有惭愧心的人,坏事做到底,好事也不会作了——没有惭愧嘛,做什么好事?所以这两个法是非常坏的东西。假使做了坏事,有惭愧心,马上忏悔,这还可以救;没有惭愧心,救不了了。
释曰:唯遍不善心者,释无惭无愧得大不善名也。谓无惭无愧,一则唯不善性,二则遍一切不善心,具此两义,独得大不善名。且如受等,虽是遍不善心,不是唯不善性。忿等七惑,除谄诳憍,此七及瞋,虽唯不善性,不是遍不善心故,皆不得大不善名,此二行相,如后当释。
“唯遍不善心者,释无惭无愧得大不善名也”,这句话解释这两个法为什么叫大不善。什么法呢?“无惭及无愧”。那天我们讲“惭、愧”的,现在我们把这个讲了,补一下。
“一则唯不善性”,这两个法的特征,一是“唯不善性”,决定是不善性,善心里边没有它,有覆无记、无覆无记都没有它,它祗是不善的。第二个条件:“遍一切不善心”,凡是一切不善心里边都有它,祗要是坏的地方都有它。这两个东西,可想而知,不是好东西了。这个我们想想很自然的,如果没有这两个,坏心也起不来了。有惭愧,就马上要改悔了,不会做坏事。正因为无惭无愧,所以一切不善才搞得起来。那么反过来说,一切不善心里边决定有它们两个——无惭无愧。“具此两义,独得大不善名”,一个,它本身总是不善的,不能通无记,更不通善;第二个,一切不善的心里边都有它:有这两个意思的,叫大不善地法。这个法祗有两个:无惭、无愧。
下边是比较。“且如受等,虽是遍不善心”,“受”这个心所法是大地法,一切善、恶、无记都可以有它,在不善心里边也会有它,“遍”的,但是“不是唯不善性”,它可以通善、无记。所以说虽然“是遍不善心”呢,“不是唯不善性”,通三性的。另外一方面,“忿等七惑”,就是后面要讲的小烦恼地,有七个烦恼,“除谄诳憍”,把谄、诳、憍除掉。“此七及瞋,虽唯不善性,不是遍不善心故,皆不得大不善名”,这七个,还有一个“瞋”心,虽然是不善的,但不是遍一切不善心,那么也是两个里边占了一个,也不叫大不善地法。一定要具足两个意思:本身是不善的,祗能是不善的,不能通善,不通无记;而且一切不善心里边都有它,叫大不善地法。
讲到这里呢,无惭无愧没有讲,惭愧也没有讲。在后头七十九页讲无惭无愧。无惭无愧知道了嘛,惭愧也可以知道了,我们就把它念一下。
【补 充】 无惭、无愧
且初明无惭等者,论云:今次当说于前所辨,诸心所中,少分差别:无惭无愧,爱之与敬,差别云何?颂曰:无惭愧不重,于罪不见怖,爱敬谓信惭,唯于欲色有。
先讲“无惭无愧”。“爱之与敬”暂时不说。无惭、无愧,差别在哪里?这是辨无惭、无愧两个词有什么差别。因为一般说话,无惭跟无愧是同义语,一个意思的,但是在法相里边无惭、无愧意思不一样。它们哪里不一样嘛,它的意思我们可以知道了。“无惭愧不重,于罪不见怖”,无惭就是“不重”,对于有德的人不敬重;无愧,“于罪不见怖”,造了坏事不害怕。这是两个的差别。先看长行。
释曰:无惭愧者,标也。不重者,释无惭也。不重贤善,名为无惭也。谓于功德,及有德人,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即是恭敬所敌对法。言功德者,戒定慧功德也。有德人者,具戒定慧人也。无忌难者,无畏惧也。不随属者,不作弟子礼也。
“无惭愧者,标也”,标它的名字。“不重”,是解释无惭的;“于罪不见怖”,是解释无愧的。什么叫“不重”?“不重贤善”,对有德的人,不尊重他,“名为无惭也”。“谓于功德”,“功德”,好的事情,一些功德法,“及有德人”,有功德的人,对他“无敬无崇”,不恭敬、不尊重,“无所忌难”,对他无所畏;“无所随属”,也不去向他学法,“说名无惭”,这叫无惭。“即是恭敬所敌对法”,它的反面就是恭敬。无惭就是不恭敬——当然,那是对好的事情不恭敬,对有功德的人不恭敬。
什么叫功德?所说“功德”,有一定的内涵的。这个功德,决定是“戒定慧功德”。就是说不是对一般的人不恭敬都叫无惭了。对有戒定慧的人,这样子的恭敬。对戒定慧不尊重——“唉,你持戒有什么了不起……”,什么什么的;“呵,戒要它干啥!”我们这里就有些人,“叫我背戒!这么多东西……”,这个好象还不好意思,好象这是骗骗小孩子的。背一个沙弥戒,好象是贬低他的身份了:我这么大个人,叫我背沙弥戒!赶快跑掉了。这样子的人呢,就是不尊戒。所以说这些人跑掉,我们欢迎,我们不需要这些人了。捣乱的,对戒都不尊重,你还学什么佛法呢!所以说对戒定慧的这些功德不恭敬,就叫无惭。
“功德”,各有各的标准了。我们这里指的是“戒定慧功德”。“有德人者,具戒定慧人也”,有德的人就是有戒定慧的人。对有戒定慧的人不恭敬,就是无惭。所以说我们在佛教里边,无惭就是看你对戒定慧这些功德、对有戒定慧功德的人,你是不是恭敬他?如果你无所谓,那就是无惭。
“无忌难者,无畏惧也”,对这些人,无所畏惧,自以为了不得——那有什么关系啊!什么什么的。“不随属者,不作弟子礼也”,不去向他学法,不恭敬他,不向他作“弟子礼”,以自己居于弟子的地位,却不做这样的事情,这就是无惭。
反过来,什么叫“惭”呢?对有功德的人,对那些功德的法,恭敬,尊重;对他有所畏惧,对他做弟子礼,这才是“惭”。
于罪不见怖者,释无愧也。谓诸善士,所呵厌法,说名为罪,于此罪中,不见能招可怖畏果,说名无愧。此中怖言,显非爱果,能生怖故。
那么什么叫“无愧”呢?“于罪不见怖”,“谓诸善士,所呵厌法”,“善士”就是有戒定慧功德的那些人,他们所“呵厌”的“法”,呵斥的、讨厌的法,“说名为罪”,这个叫罪;在这些罪里面“不见怖”,“不见能招可怖畏果,说名无愧”,不看到能招可畏的果报,叫无愧。这个“招可怖畏”的果报,一个是现世的,你做了坏事,大家对你有讥嫌,对你看不起,贬低你的身份,这是一种畏惧;另外一种畏惧是将来异熟果报,堕三恶趣。而这一切他毫不畏惧:“嘿,这有什么了不得!”什么什么的,好象自己很“勇悍”的样子。这个对坏事不叫勇悍了,坏事做了是大放逸,这是懈怠了。那么这样的人呢,叫无愧。
什么叫“怖”?“此中怖言,显非爱果,能生怖故”,对不好的果——作了坏事,造了罪之后,感到的现世、后世的非可爱之果要生畏惧的,这叫怖。那么他不怖,那就不生畏惧。
这是“无惭无愧”的一个说法。还有一个说法。
有余师说:于所造罪,自观无耻,说名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惭愧差别,翻此应知。谓翻初释,有敬有崇,有所忌难,有所随属,说名为惭;于罪见怖说名为愧。翻第二释,于所造罪,自观有耻,说名为惭;观他有耻,说名为愧。
“有余师说:于所造罪,自观无耻,说名无惭;观他无耻,说名无愧。”就是说造了坏事之后,自己不感到羞耻,叫无惭;对人家做了很多坏事,在人家面前还好象无所谓,对人家说,没有羞耻心,这叫无愧。这两种解释都可以用。那么反过来,就是我们前面讲的惭、愧,“惭愧差别,翻此应知”。好了,我们这个讲好了,这是无惭、无愧的意思。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11-2012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