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外道

瑣碎知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6-2015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林居民 发表于 10-6-2015 12:10 PM
琐碎知识----本就是知识。本科中,有些琐碎知识,貌似微不足道,其实尚未被发展。发展起来,并非琐碎。
先 ...

赞成你第一段。。

针对第二段, 无不无聊只是个人的 “兴趣程度” 的问题而已。。 你在意的别人不一定在意,反之也一样。。这是共识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6-2015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山林居民 于 10-6-2015 04:19 PM 编辑

“瑣碎知識的相對就是專業知識。瑣碎知識不是沒用,而是對我們非專入那行的完全沒用,不過,如果專入那行的,它就有用。譬如,上面的例子,對我們是瑣碎知識,對娛樂記者是專業知識。”

“我這裡所說的瑣碎知識就是對你根本沒有用處的知識,譬如,有些人很懂得那個明星喜歡什麼顏色,那個明星跟誰戀愛了,等等,一問起來無所不知。不過,對他自己有用嗎?沒有。”

外道先生,上面,已经提供瑣碎和无聊的实例。

不过嘛,对这一些所谓“无聊”,或者对某些人来说,“非无聊”。
而可能无聊,正是他们的兴趣,或者正业。不管怎样,还是无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5 04: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8-6-2015 11:44 PM
不知無害為君子,知之無損為小人。工匠不知,無害為巧;君子不知,無害為治。王公好之則亂法,百姓好之則亂 ...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楼主可以翻译一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5 05: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urntan 发表于 9-6-2015 04:19 PM
琐碎知识还可以用在平时谈天交际上,也能够丰富一个人的人生观。

言谈之间也许会牵扯到一些琐碎知识,这也是人们互相分享交流的方式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5 05: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8-6-2015 11:21 PM
以每個人的崗位不同,某些知識是他的專業知識,某些知識是他的瑣碎知識。他的專業知識他最有幾率運用到的知 ...

对,这也是因果之一,和佛教的“因果”有点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5 07: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因”,自然有“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会种瓜,而得豆。

没必要“神秘化”,形而上学的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4-6-2015 11: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4-6-2015 04:58 AM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楼主可以翻译一下吗?

儒效 的本意是:
所謂賢者,不是什麼都要懂; 所謂知者,不是什麼都需要知道。說起耕種,君子比不上農夫; 說起生意,君子比不上賈商。說起工事,君子比不上工匠。 ... 言行合理,行事貫徹,才是君子應該的專長。...

[注: 儒效 注重各崗位的效益,避免瑣碎而忽略了本崗,也否定了專業的人必須連具什麼瑣碎都要懂。]

接下來它談君子:
君子就是要行於仁道和中庸之道,合乎於理。合理的要行之,不合理的要廢之。...

那些不需要的知識:
知道了也不會令你成為君子,不知道也不會令你變成小人。工匠不知道也不會失去靈巧,君子不知道也不會失去治理。王公迷上反而亂法,人民迷上反而亂事。愚蠢的人率領群眾為那種學問辯說(信了邪說之類),而還不知道那是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6-2015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4-6-2015 05:03 AM
对,这也是因果之一,和佛教的“因果”有点不一样

對於什麼事情都攀附上佛教的因果論,我有極度敏感的 antibioti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6-2015 12:0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需要的知識,有一些是邪說歪論,對人有害。有一些是無傷大雅,不過累積太多也會令你思維不清澈。就好像一室不可用的雜物遠遠超出可用的工具,也會令你走進去就凌亂。你的頭腦也大概是這樣,需要某些空間,不堆積太多不需要的知識,避免凌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5 1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aron_mlk 于 14-6-2015 07:59 PM 编辑
外道 发表于 14-6-2015 11:45 AM
對於什麼事情都攀附上佛教的因果論,我有極度敏感的 antibiotic.

原来所谓的“因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
其实佛教的因果论确实有些不合理及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地方,也是属于有点荒谬的理论之一。
不过看你对佛教也有一点了解,难道你以前是佛教徒?
(佛教的理论很奇怪,让人摸不着头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6-2015 12:16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外道 于 14-6-2015 12:32 PM 编辑

常識比賽:

- 問一本法國文學著作它的作者是誰?
- 問貝多芬是在哪一個城市出生的?
- 問林肯是第幾年當上總統?

-------

你如果要在這類的常識比賽中拿到 100%, 你要背的不是一本文學著作的作者,你要背的不是一個貝多芬的出生地,你要背的不是一個林肯的年號。你需要背一百個一千個文學作者的背景,你要背一百個一千個音樂家的背景,你要背百個千個各類的名人背景,你才有機會在這種瑣碎知識的比賽中得到 100%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6-2015 12:2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背那麼多瑣碎知識去拿到 100%, 有用嗎? 要懂得分別瑣碎知識和常識,瑣碎知識是沒用的知識,常識是有用的知識。瑣碎知識就譬如儲藏室之內的雜物,常識就譬如你儲藏室之內的工具。別把瑣碎知識當常識。常識是你沒有的時候會造成不便,瑣碎知識是你有沒有都沒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6-2015 12: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4-6-2015 12:08 PM
原来所谓的“因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来看待。。。
其实佛教的因果论确实有些不合理及令人感到匪 ...

不多談佛教,不然我罵起來不會停。

哦,稍微給你透露,幾時我想拜佛菩薩,還是有拜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6-2015 1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14-6-2015 12:41 PM
不多談佛教,不然我罵起來不會停。

哦,稍微給你透露,幾時我想拜佛菩薩,還是有拜的。

骂?不要骂我就好,为什么你还会拜佛菩萨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6-2015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4-6-2015 12:43 PM
骂?不要骂我就好,为什么你还会拜佛菩萨呢?

你沒有對我人身攻擊,我不會對你抵抗。
我一向來開罵都是主題,針對某種現象,針對某種思想。
對那些散播邪惡思想的人,我一上來就指名道姓了,不會對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6-2015 1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aron_mlk 发表于 14-6-2015 12:43 PM
骂?不要骂我就好,为什么你还会拜佛菩萨呢?

哪些還沒信仰佛教的佛菩薩還是有資格讓我行個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6-2015 0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外道 发表于 14-6-2015 12:59 PM
哪些還沒信仰佛教的佛菩薩還是有資格讓我行個禮。

佛菩萨?你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5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知识不嫌多,如果没有基本常识的话,想要排泄大便都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7-2015 03: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zm6.sm-img5.com/?src=http ... wvepffrgibijbprsvpi


沒想到德國人早已經明白這樣的道理,而且也貫徹在他們的教育模式中,這是怕輸的華人無法理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7-2015 03: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簡要

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如果非要教育就是实践培养。
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
因为提早读的大都沒有用场。
它会将孩子的大脑变成硬盘,
但却失去了主动灵活的思想。
为了避免将大脑变成储存器,
为给孩子留下更多空間想像,
德国宪法明文禁止学前教育,
就是要让孩子輸在起跑线上!
八千二百万德国人实践结果,
却是分享了一半的诺貝尔奖;
而全球的另外六十多亿人口,
共同获得了剩下的一半奖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6-2024 12:03 PM , Processed in 0.05953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