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57|回复: 1

《俱舍论》的四十六心所法之“大地法”的讲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11-2012 04: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俱舍论疏颂讲记》,根品,智敏法师开示
原文: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22787


戊一 总标名数
且初总标名数者,论云:向言心所,何者是耶?颂曰:心所且有五,大地法等异。

所以说这个《俱舍论》呢,它的解释,都是每说一个法跟着就解释。在讲四品同起的时候,“心心所必俱”,“心”讲过了,心王,前面的识蕴,七心界,那个意处,就是心王了,这个前面界品讲了;“心所”没有见过面,马上追着就问了,“向言心所”,你刚才讲的心所,到底什么东西?

“颂曰:心所且有五,大地法等异。”马上回答:“心所”有五种,也叫五地了;哪五地呢?“大地法等”,“等”还有四种;“异”,它的差别,有五种不同的差别。

释曰:心所且有五者,标心所位也。大地法等异者,列其数也。一、大地法,二、大善地法,三、大烦恼地法,四、大不善地法,五、小烦恼地法。

“释曰:心所且有五者”,为什么说“且有五”呢?“心所总有五”好了——就是说五地之外,还有个不定地没有摆进去,所以姑且就五种来说;这个“且”就是说还没有包完了。“标心所位也”,这个心所分五位。“大地法等异”,哪五位?“大地法”,“等”,还有其他的,“列其数也”。那么“等”等什么东西呢?那就是一个是“大地法”,一个“大善地法”,一个“大烦恼地法”,一个“大不善地法”,“小烦恼地法”,五个,就用“等”来代替。大地法是第一个,说了,下边四个就用“等”代替了...

什么叫大地法?下边解名...

“论云:地谓行处”,什么叫地?先说大地法,这个地是什么东西?地嘛我们走路的地方,这个很简单了。“行处”,走的地方,活动的地方。“若此是彼所行处,即说此为彼法地”,假使一个法,是它所行动的地方 ,或者它活动的地方,那么这个法呢就叫那个法的地。这个意思,大家明白没有?“此”就是指这个地(这个“此”还没有安名),“是彼”,另外一个法,“所行处”,活动的处所,那么这个“此”呢,就说是那个法(彼法)的“地”。假使我们人在活动的地方、行动的地方,就叫人走的地。这个法在哪里活动、哪里行动,那么就叫这个法的地。这是“释地一字义也”,把“地”的意思先讲了。

“地是心王 ”,这个地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心王。“是心所所行处”,心所在哪里行呢?心所就在心王上边行动。我们讲的,都是讲五个心所——五类心所法了,大地、大地法。这个心所法,它在什么地方行动呢?就在心王上行动。所以说心所法行动的地,就是心王,“是心所所行处 ”,心王就是心所法所行动的地方。“故言地,谓行处也 ”,这个地叫行处了...

“大法地故,名为大地”...这十个心所很大,为什么大?一切心都有它,“以受想等,通三性等一切心品 ”,凡是三性的,一切心品都有这受想思触欲等十个法,所以这十个法叫大,那是心所法,这个大就是指的心所法。那么这个大,当然不是一切心所法了,祗有十个,在一切心里边都有它的,不管是善的、恶的、无记的,都有这么十个法,所以叫大...

大地法是个心所法,它的特征:“一切心有”,凡是一切心都有它。这个抓住就对了:心所法在一切心里边都有它的,叫大地法...


己一 大地法
且初大地法者,论云:彼法是何?颂曰: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

第一个,大地法是什么?“论云:彼法是何?”你说了半天,大、地、大地法,这个讲了那么多东西,到底大地法是什么呢?它的体是什么东西呢?“颂曰: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遍于一切心”...

我们说《百法明门论》,讲了很多心所法,五位百法了,心所法里边,五十一个心所法,它是一个一个跟你讲,跟查字典一样的,关系没有给你讲。这里讲关系,哪些法跟哪些法一起生,哪些法跟哪些法决定一起来的,这个关系在《百法明门论》里没有。为什么没有?都是世亲菩萨着的,这里讲过了,那里就不要讲了。所以说没有学《俱舍》,你学百法嘛,一下子进去了,我学了法相了,比你高一等——高了没用的,你里边的意思不完整的,没有经过《俱舍》的学习,你拿了不完全的了;学过《俱舍》就不一样了。所以为什么欧阳竟无说,不要《俱舍》学法相,等于没有地基的房子、没有根的树,那是基础没有了

释曰:前三句标列,第四句,释得大地法名。

“前三句标列”,就是列出这十个法,到底哪十个法。“第四句,释得大地法名”,为什么叫大地法?“遍于一切心”,就是前面的“恒于一切心有”,一切法,一切心总是有它的。恒就是总有它的,经常有的。但是恒跟常不一样,常就是无为法了,不动了;恒,有,但是有生灭。“遍于一切心”,一切心里边遍的,都有它。哪十个?就是“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这十个法。

受谓领纳,此有三种:苦、乐、俱非,有差别故。俱非是舍受也。

“受”,前面讲受蕴的时候讲过了。“受谓领纳,此有三种”,领纳的意思前面讲得很多,不要忘掉了。“受领纳为性”,这个领纳,自性受啊,境界受啊,这些不要忘掉了。我们叫你背就有好处了,背的时候,意思都抓在里边。那么领纳这里就不仔细讲了。领纳,领纳什么东西?三种:“苦、乐、俱非”,苦、乐、舍,就是这三种。“俱非”就是舍受。“有差别故”,三种不同的受(领纳)。

想者取像,谓于前境取差别相。

“想”什么?“取像”,前面也讲过了:“取相为体”。“谓于前境取差别相”,前面这个境,它各式各样不同的相,你心里把它取过来,那就叫想。


思者造作,谓能令心有所造作。

“思者造作”,思是造作的。我们做什么事情,哪个下命令?思。它说要做,你就去做;它说说话,你就说了;它说你骂人,你就骂起来了,这个都是思心所在指挥。“造作”,造善的、造恶的,都是它。所以说经部里边,业的体就是思心所。“谓能令心有所造作”,这是思心所的功能。

触谓触对,根境识三,和合而生,能有触对。

“触谓触对”,这个触心所:触对。什么叫触对?“根境识三和合而生,能有触对”,根、境、识,根跟境相对之后生一个识,这个识生了就生个触;这个触对环境,就有一个,产生变化。前面讲的同分、非同分了,就是触的意思。这个触跟身上所感到的触不要混淆。这是心所的触,三和合生的触,就是根境产生关系的,“同分”,就是产生作用的那个触;而身的对境触,什么地水火风,轻重涩滑冷饥渴,这个是身的对象,不要混在这里边。这是触对的触,就是“根境识三和合而生”的触。

欲谓希求所作事业。

“欲谓希求所作事业”,心里要想一个事情。“欲”我们见过面的,冷饥渴是欲,心里冷了,就想暖和,想暖和的心叫冷,想吃饭的心叫饥,想喝水的心叫渴。这个是心所法,为什么叫触呢?因为触为因,生起那个果:欲。这个“欲”以前见过面的,就是“希求所作事业”,心里边想要做一些什么事的,想吃啊、想穿啊、想什么啊,这个就是欲,心里有所欲。这个很简单,欲就是心里的一个要求了,要求什么东西了。


慧谓于法能有简择。

“慧”也见过面的,“谓于法能有简择”,这个法里边简择:好的要,坏的不要,这个要,那个不要。把它区别开,就是取舍了。


念谓于缘明记不忘。

“念谓于缘明记不忘”,你过去所经过的事情,能够明明白白记住不忘的,叫念很多人记忆力不好,就是念力不强,妄念多。那么这个要修念,修念是怎么修?修念还是妄想息下去。如果你自己力量不够,想得加持——白文殊,“嗡瓦几挡那嘛”,这个咒多念,这个是增长念力的。

作意者,动作于意,谓能令心警觉为性。

提高警惕,心警觉起来,这是“作意”。
对什么事情起个作意,就是对这个事情注意它。假使你不去作意的话,就马而虎之。

胜解者,谓能于境印可,此事如此,非不如是,起殊胜解。

“胜解”,决定的定解。
对所缘的境,“印可”,认可了,“此事如此,非不如是”,一定如此,是这样子,就不是那样子;就是心里有所决定的,不是怀疑、疑疑惑惑的。“起殊胜解”,起很殊胜的解。“殊胜解”就是决定的;如果不殊胜,就不决定。

三摩地者,此云等持,平等持心,于一境转,亦持心所,从强说心。

“三摩地”就是“等持”。“平等持心”,心把它持到不高不下,就是不掉举、不昏沉。“于一境转”,在一个境上转,不是东缘西缘的;如果东想西想地持心,那不叫三摩地。它一个境“平等持心”,你去缘那个境的时候,心平平的、稳稳的,不打妄想,也不昏沉 。妄想就高举,昏沉就是低沉,那么既不低沉,又不高举。一个天平称,如果东西摆多了,它要沉下去了;如果摆少了,它又翘起来了;那么不多不少,平的。平等持心,不掉举不昏沉,一个境上转,专门注意在一个境上,不乱攀缘,这就是三摩地。——这个三摩地我们一切心都有,是入定的心吗?这个不是入定。入定是长时间能够维持不动,那是入定;短时间对某个事情注意,这个就是一个三摩地心所。那么持心也持心所,因为心是王了,所以说“从强说心”,从它强盛的那一分来说,持心;实际上“亦持心所”。

那么这十个法介绍完了。“受想思触欲,慧念与作意,胜解三摩地”,十个大地法。这个法为什么叫大地法?

遍于一切心者,释得地名也。此十心所,遍三性等一切心品;诸余心所,即不能遍,故于此独名大地法。

“遍于一切心者”,这个就是说大地的意思了,“释得地名也”,为什么叫大地法呢?“此十心所,遍三性等一切心品”,所有心,不管善的、恶的、无记的,所有心都有它。要么不起心王,心王一起来就有这十个。我们以前在学法相的时候,有一个老师,就是范老居士,他就说,好象太阳光有七个颜色一样,赤橙黄绿青蓝紫;太阳光要么不出来,一出来之后,这七个颜色决定跟着来的。心王跟心所这十个大地法就是这样的关系:你没有这十个嘛,心王也没有了;心王有嘛,这十个决定有。

“诸余心所,即不能遍”,其他的心所不是遍一切心了,有所简别。假使善法,它善心有;烦恼法,染污心有,所以这个不是遍一切心的。它是遍一切心,“故于此独名大地法”,所以这十个法呢,叫大地法,这个大就是遍一切心。这是第一个“大地法”讲完了。

这个要记,回去要好好地记。不但是要把名字记住,它的内涵,受是领纳、想者取像、思者造作等等,都要把它抓住,然后你把颂子一背,这个大地法历历分明,就在面前。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27-11-2012 11:08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1-2012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文章:

(一)心王和心所有什么不同?何谓四十六心所法?:
http://cforum2.cari.com.my/forum ... extra=#pid105897333

(二)《俱舍论》的四十六心所法之“大善地法”的讲义
http://cforum2.cari.com.my/forum ... =2949000&extra=

(三)《俱舍论》的四十六心所法之“大烦恼地法”的讲义
http://cforum2.cari.com.my/forum ... &extra=page%3D1

(四)《俱舍论》的四十六心所法之“大不善地法”的讲义
http://cforum2.cari.com.my/forum ... =2949021&extra=

(五)《俱舍论》的四十六心所法之“小烦恼地法”和“不定地法”的讲义
http://cforum2.cari.com.my/forum ... =2949029&extr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9-2024 10:50 PM , Processed in 0.14469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